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九章 解 表 药 2 概述: 含义: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 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 为解表药 。 特点:大多味辛,归肺经。 3 适应证: 1.表证:寒、热、脉浮、苔薄等。 2.表邪犯肺之喘咳。 3.疮痈有表者。生气通天论:“营卫不从, 逆于肉理乃为痈肿。” 4.疹发不畅。章虚谷:“疹宜透发。” 5.水肿兼表或腰以上水肿者。金匮要略:“ 腰以上肿当发其汗。” 正常人每日从皮肤排出数百毫升汗液。 4 应用: 1、针对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的不同,分别选用 发散风寒和疏散风热的解表药。 2、体虚而患表证者,应适当配伍相应的补益药 。 使用注意: 1、发汗以“遍身微似有汗”为度,以免损耗阳气 和津液。 2、发汗力强的解表药忌用于汗家及热病后期津 液亏耗者,慎用于疮家、淋家、亡血家。 分类:依据药性和功效分为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 表药两大类。 5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 药性辛温,发汗作用较强,以 发散风寒为主要作用,适应于 外感风寒表证及风寒喘咳、疮 痈兼表、风湿痹证和水肿兼表 者。 7 麻黄 8 桂枝 9 麻黄桂枝 共性:发汗解表外感风寒表实证(无汗 ) 二者相须合用 个性: 麻黄: 1.宣肺以平喘,对于喘证,无论寒喘、热喘,无论有汗 、无汗。均可使用,且常配苦杏仁,古人云:“麻黄以 杏仁为臂助。”尤适宜于风寒束肺,肺气不宣之喘证。 2.麻黄微苦降入膀胱能利水,且宣肺也能利水。故可用 于水肿兼表或腰以上肿者。 用法:宜先煎去沫。解表生用,平喘生用或炙用。 使用注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肾虚喘证均不宜用。 10 桂枝: 1. 为纯阳之品(辛甘发散为阳,轻扬升浮为阳) 故助热、伤阴、动血。 2. 甘温助阳而解肌(助卫阳、心阳)故可用治外 感风寒表虚证(有汗)。 3. 水遇温则化为气,气遇寒则成为水。桂枝甘温 助阳,故可使水化为气而有化气之功,故可用 治阳气不运,水不化气的小便不利和水肿。 4. 桂枝辛行温通,故能温通经脉,故可用治寒凝 血滞诸痛,如胸痹、腹痛、闭经、痛经、风湿 痹证及冻伤等。 11 香薷 12 生姜 13 紫苏 14 紫苏生姜香薷 共性: 和中、解表 均可用治胃肠型风寒表证 寒热头痛与腹痛、胃痛、呕吐、 泄泻同时出现者 常相须合用。 个性: 紫苏:散寒之力较强,前人称之为外感风寒灵药 。长于行气宽中,且解鱼蟹毒。 生姜:发汗之力较弱,故多用于伤风流涕,方如 生姜红糖汤。长于温中止呕,且能温肺止咳。 15 香薷: 1. 发汗之力较强,且芳香醒脾化湿,故有“ 夏月之麻黄”的说法,常用治夏季感冒阴 暑(暑湿)。 2. 辛温散通,发越阳气,入肺开启水之上源 ,而有利水消肿之功,用治水肿、脚气。 3. 发汗作用较强,表虚有汗及阳暑忌用。 16 荆芥 17 防风 18 荆芥 防风 共性: 辛、微温 归肝经 散风发表 无论外感风寒、风热、风疹皆可使用 , 且常相 须合用,方如荆防败毒散。 个性: 荆芥:轻扬发散,性较平和。且能透疹、消疮 ,炒炭味苦涩而止血。故本草纲目云:“风 病、血病、疮病为要药。” 19 防风: 甘缓不峻,质地柔润,有“风药中之润 剂”之称。且能胜湿(止泻)、止痉、止痛 ,常用治风痹、破伤风和肝郁侮脾之痛泻 。 本草汇言:“与芎、芷上行,治头目 之风;与羌、独下行,治腰膝之风;与当 归治血风;与白术治脾风;与苏麻治寒风 ;与芩、连治热风;与乳、桂治痛风,及 大人中风、小儿惊风,防风尽能去之。” 20 羌活 21 白芷 22 藁本 23 羌活白芷藁本 共性: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适于风寒及风寒挟湿之表证和风寒湿痹。 个性: 羌活:善治后项头痛及腰以上风湿痹痛。 白芷:善治头面诸痛;善通鼻窍而治鼻渊头痛;香燥而 燥湿止带以治白带和黄带;辛香温通而通行气血以消肿 排脓,无论疮痈初起还是脓已成皆可用。香燥伤阴助热 ,故阴虚血热者忌服。 藁本:善治巅顶头痛(归膀、肝经)。但血虚头痛忌服 。 24 苍耳子 25 辛夷 26 细辛 27 细辛苍耳子辛夷 共性: 发散风寒,通窍止痛 均可用治风寒头痛和鼻渊头痛。 个性: 苍耳子: 本品多硬刺,而“刺多祛风”,故有祛风除湿 作用而治风湿痹痛。 辛夷: 1.是鼻渊头痛要药,故凡鼻渊,偏寒偏热皆可用。 2.本品系花蕾,有毛,故宜包煎。 28 细辛: 1. 既入肺散在表之风寒,又入肾除在里之寒,故 还可用治阳虚外感。 2. 治头面诸风头痛:偏正头痛、鼻渊头痛、三叉 痛、牙龈肿痛等。 3. 既外散表寒,又温肺化饮,故常用治外感风寒 ,寒饮伏肺之喘咳、痰白清稀量多者。 4. 用量:研末吞服不可过半钱匕,煎汤可过钱。 5. 使用注意:反藜芦。 29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药性大多辛凉,发汗解表作用比较缓和 。辛以发散,凉可祛热,故以发散风热为 主要作用。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以及风热 所致的目赤多泪、咽喉肿痛、咳嗽和麻疹 不透等。因热邪传变最速,故本类常配伍 清热解毒药同用。 本类药物的“凉”多与生物碱或甙类成分 有关,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抗生或退热作用 实现的。 30 薄荷 31 牛蒡子 32 薄荷蝉蜕牛蒡子 共性: 疏散风热,利咽,透疹(宣肺以利咽喉) 外感风热表证、风热上攻的头痛目赤、风热 郁肺的咽喉肿痛和麻疹初期,疹发不畅。 个性 薄荷: 长于清利头目(薄荷油主成分薄荷醇刺激末稍的冷 觉感受器)用于风热上攻的头痛目赤。且疏肝解郁, 用治肝气郁滞的胸闷、胁肋胀痛,此时薄荷用量宜轻。 不宜久煎。体虚多汗不宜。 33 蝉蜕: 长于息风止痉。用于小急惊风、惊痫、惊 哭夜啼,常与薄荷、钩藤同用;用治破伤风常与 僵蚕、全蝎、天南星、防风同用。 牛蒡子: 长于利咽散肿,且能解毒通便(滑利) ,用治风热外袭,火毒内结所致的咽喉肿痛、大 头瘟、蛤蟆瘟、乳痈以及便秘者。 因其滑利通便,故气虚便溏者不宜。 34 菊花 35 桑叶 36 桑叶菊花 共性: 苦、甘、寒 归肺肝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外感风热,感冒头痛;肝阳上亢的 头痛眩晕 ; 肝火上攻或肝经风热或肝肾不足的目疾 常相须合用。 37 个性: 桑叶: 偏于归肺经而清肺润燥,以治肺热或肺燥咳嗽(干咳 少痰)。 菊花: 偏于归肝经,而平肝明目对肝经风热、肝火上攻和肝 肾不足的目疾及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更为适合。如治肝 阳上亢的头痛眩晕,如血压高可配银花或槐花泡茶饮; 若血清胆固醇较高,可配山楂泡茶。 且苦寒清热解毒而治疔疮肿毒。 用法:外感风热用黄菊花(杭菊花);平肝明目用白 菊花(滁菊花)。 牧坚闲谈:“真菊延龄,野菊泄人。” 38 葛根 39 柴胡 40 升麻 41 共性: 解表、升阳 外感风热表证和清阳下陷证(如内脏 下垂、久泻脱肛、肛门坠胀、便意频频等) 常二者配合使用。 个性: 葛根: 1. 甘辛而凉,轻扬升散,归脾胃经而能解肌退热 ,故能对表证,无论风热、风寒均可使用。 2. 辛甘升散,甘凉生津,归脾胃经,故主升脾胃 之津而达止泻、生津止渴作用。 3. 辛凉透散而能透发麻疹以治疹发不畅。 42 柴胡: 1. 善于疏散少阳半表之邪,为治少阳证之要药 ,对外感发热有较好疗效。 2. 主升肝胆之气而治疗内脏下垂,但用量宜小, 作为佐药来用。 3. 长疏肝解郁,用于肝郁胸胁胀痛或月经不调为 主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提升学习体验教育游戏化激励机制的多元应用
- 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研究
- 2025年中国4-氯间苯二酚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探索教育技术在商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
- 抖音商户编导脚本审核流程制度
- 全球铀矿资源市场潜力与2025年核能产业安全与环保研究报告
- C12-DG-PEG-MW-2000-1-2-Didodecanoyl-rac-glycero-3-methoxypolyethylene-glycol-MW-2000-生命科学试剂-MCE
- 亳州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大学《电子商务前沿专题》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中学2025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篮球课程思政课程设计
- 2024年质量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医疗综合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 风电预收购协议书范本
- 2024年北京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 TD/T 1056-2019 县级国土资源调查生产成本定额(正式版)
-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事业单位招考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E3软件基础教程
- 系统解剖学(南方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南方医科大学
- 初中英语大纲词汇表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检测指导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