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清史学界动态和研究述评(1)_第1页
1999年清史学界动态和研究述评(1)_第2页
1999年清史学界动态和研究述评(1)_第3页
1999年清史学界动态和研究述评(1)_第4页
1999年清史学界动态和研究述评(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91999 年清史学界动态和研究述评年清史学界动态和研究述评(1)(1) 一 与 1998 年相比,1999 年清史研究领域相对活跃,如 四库禁毁书丛刊的编辑、出版,新的理论阵地明清 论丛创刊,三次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的举行等。 清代纂修四库全书时,曾因思想、政治、民族、 地域等原因查禁、删改、销毁了 3000 余种图书,总数达 10 万部以上,与收录之数几乎相埒。进入 90 年代以来,三部 与四库全书有关的巨型文化工程先后上马、完成。继 续修四库全书 、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之后, 四库禁毁 书丛刊的编辑工作也于 1999 年 11 月杀青,交付北京出 版社出版。本丛刊由王钟翰任主编,何龄修、朱宪、赵放 等为副主编,专家学者共 100 多人任学术顾问和编纂委员, 收录禁毁书 600 多种,分为 310 册,外索引1 册。虽不 是现存 1500 余种禁毁书的全部,但已是目前征集到的最大 含量,而且对收录内容也作过初步鉴识和整理。在较短时 间内完成一项如此浩大的学术工程,不尽如人意之处是难 免的,但禁毁书丛刊以其所收典籍的原始性、丰富性、 珍稀性、民族性等特点,无疑将成为明清史研究,尤其是 清代学术文化史、政治社会史等专门研究必不可少的独特 素材。 通鉴体是我国古代传统史学的三大体裁之一, 清通鉴 的出版,弥补了通鉴体史籍的一个缺憾。全书共有 300 卷, 分为 22 册,前 32 卷为入关前历史,正编 268 卷是从入关 至清亡的历史,以年、月、日为线索贯穿有清一代的系统 史迹,继承通鉴体史籍的优点,并吸收今人学术成果,为 清史研究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资料。本书由戴逸、李文海主 编,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戴逸主编的 9 卷本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系列著 作,由辽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将中国放入世界发展背 景中加以考察、比较,对康雍乾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 思想文化、社会、边疆民族、农民、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 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和阐述。其中,导言卷由戴逸撰写,其 他各卷分别由对这些问题有专门研究的学者撰著。 世纪之交的 1999 年,俨然形成了清史研究阵地三峰并 立的局面。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的清史研究 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清史室主办、张捷夫主 编的清史论丛 ,1999 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改为大 32 开 本出版(此前,中华书局、辽宁人民和辽宁古籍出版社已 先后出版 13 辑) ,共收入 11 篇文章,其中重点文章是高翔 执笔的 11 万字长文五十年来的清史研究 ,将 1949 年以 来的清史研究划分三个阶段(1966 年以前、19661976 年、 1976 年以后)进行审视与评估,文章内涵丰富、涵盖面广、 脉络清楚、评估审慎,对一些重大问题、热点问题有自己 的论述。由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联合主办、朱诚如、王 天有主编的明清论丛也正式面世,为国内外高水平明 清史研究论文又提供了一个新的园地。第一辑已由紫禁城 出版社出版,共收入论文 28 篇,其中百分之六、七十为清 史方面的文章,读后令人欣喜,祝它越办越好。 1999 年是清史学界前辈郑天挺诞辰 100 周年。7 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清史探微 ,收录郑天挺探微集 中有关清史研究的论文及清代的幕府等文章,作为北 大名家名著文丛之一推出,不仅实现了郑天挺先生的遗愿, 也是清史学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宝贵遗产。继孟森、萧 一山等第一代清史学科奠基者之后,郑天挺先生为清史学 科的发展作出了诸多贡献,成就是有目共睹的。8 月 30 日 至 9 月 3 日,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了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国 际学术讨论会暨纪念郑天挺先生百年诞辰座谈会,与会学 者缅怀了郑天挺先生的一生, 清史论丛也专门发表陈生 玺史学大师郑天挺的宏文卓识 、曹贵林为教学与科研 奋进的一生两篇文章以示纪念。 1999 年还出版了 3 部与我国著名清史和满族史专家王 钟翰先生有关的论著。一是王钟翰学述 (浙江人民出版 社) 。作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名家学述之一,本书介绍了先 生在清史和满族史领域半个多世纪的辛勤耕耘,全书分个 人经历及几个专攻方向两部分,书末附有著述目录和研究 评介资料。二是王钟翰学术论著自选集 (中央民族大学 出版社) ,集中了先生清史杂考 、 清史新考和清史 续考等著作中的精华成分。三是庆祝王钟翰教授八十 五暨韦庆远教授七十华诞学术论文合集 (黄山书社) ,共 收入二位先生中外史界同行、朋友、学生等所贺论文 80 余 篇。作为清史学界第二代学者的代表人物之一,先生以 86 岁高龄,迄今笔耕不缀,可谓学界一棵常青树,也是清史 学界的一大幸事。 1999 年 8 月 10 日12 日, “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 在北京召开。由北京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 博物院及满学研究会主办,以纪念满文创置 400 周年为契 机,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台湾、香港等国 家和地区的中外学者共 100 多人济济一堂,向大会提交论 文 80 多篇,涉及历史、文化和语言文字等方面,所有文章 将在满学研究陆续发表。 8 月 1619 日,由北京档案馆承办的“档案与北京史 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与会学者共提交论文 99 篇, 与清史相关的 10 余篇文章,涉及步军统领衙门、圆明园八 旗驻防、北京太庙、教堂等方面内容,冯佐哲档案与北 京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 (载中国史研究动态第 12 期)有专文介绍,此不赘。 8 月底 9 月初,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的“明清以来中国 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 ,共收到论文或摘要近 80 篇,分为 4 个专题,一是明清社会史,包括明清时期社会风俗、生活 实态、人口、婚姻、文化思潮、大众心态、宗教祭祀等内 容;二是清代经济史、文化史及相关内容,三是近代思想、 文化、学术史及相关内容,四是现代史。 二 1999 年的清史研究,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有新 的突破,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史、学术史和社会史等方面。 出版专著有姜伯勤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 (学林出版社) 、 定宜庄满族妇女婚姻制度与社会生活 (北京大学出版社) 、尚小明学人游幕的兴盛与清代学术的发达 (社科文献 出版社) 、陈祖武清代学术拾零 (湖南人民出版社) 、李 世愉清代科举制度考辨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苏发祥清代治理西藏政策 (民族出版社) 、冯尔康清 人生活漫步 (中国社会出版社)等;论文集有四库禁毁 书研究 (北京出版社) 、 郑成功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 中西初识 (大象出版社)等。论文 300 篇左右, 分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1政治制度与人物研究 政治史研究历来是清史研究中的重镇,成果极为丰硕。 隋唐史专家姜伯勤 40 余万言的新作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 ,对石濂大汕的生平、政治表现、交游、宗教传承、禅学 文学艺术成就等多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恢复禅史上一位 “问题人物”的本来面目, “抉离六之真相,存澳门之信史” , “抉微阐幽,平停众说” , “发扬幽潜,功莫大焉” (饶宗 颐序) 。不仅如此,本书在追溯大汕、澹归、无可这些奇士 的人文世界时,进一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