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ppt课件_第1页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ppt课件_第2页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ppt课件_第3页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ppt课件_第4页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一)反射(一)反射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 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三要素:三要素: 结构结构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对象对象动物体或人体动物体或人体 结果结果对内外环境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对内外环境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想一想:下列现象属于反射想一想:下列现象属于反射 吗?吗? 1.1.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 2.2.含羞草的叶子被触碰后会含羞草的叶子被触碰后会 下垂;下垂; 3.3.如果有人用针刺了你一下如果有人用针刺了你一下 ,你缩手并感到了疼,你缩手并感到了疼 (二)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例: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 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B 四、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 传出神经遭到破坏,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 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1996上海高考) ( )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C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神经元 神经元结构图 树 突 髓 鞘 细胞核 细胞体 轴 突 轴 突 末 梢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A.由于气温高而出汗 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 C.在强光下瞳孔收缩 D.用手触动含羞草的叶片,叶片立即收缩而下垂 D 练习: 实验: 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 表上。静息时,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说明神经表面各处 电位相等。当在图示神经的左侧给予刺激时,可以看到, 靠近刺 激端的电极处先变为负电位,接着恢复正电位; 然后,另一电极处变为负电位,接着又恢复为正电位。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 结论: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 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 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产生和传导的?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产生和传导的? 思考与讨论 1、神经纤维在未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如何? 静息:膜外正电荷,膜内负电荷(外正内负) 2、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以后,细胞膜内外电位 如何变化? 受刺激时:膜外由正负 膜内由负正(外负内正) 阅读P18的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模式图 兴 奋 的 产 生 和 传 导 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发生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发生 上述同样的电位变化,又产生局部电流,如此依上述同样的电位变化,又产生局部电流,如此依 次进行下去,兴奋不断向前传导,而已经兴奋部次进行下去,兴奋不断向前传导,而已经兴奋部 位又不断依次恢复原静息电位。兴奋就按照这样位又不断依次恢复原静息电位。兴奋就按照这样 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 原因何在? 主要离子主要离子 离子浓度离子浓度(mmol/L)(mmol/L) 膜内与膜膜内与膜 外离子比外离子比 例例 膜对离子膜对离子 通透性通透性 膜内膜内膜外膜外 NaNa + +1:1010通透性很通透性很 小小 K K+ + 155155 5 5 3131:1 1通透性大通透性大 ClCl - - 8 8 1101101 1:1414通透性次通透性次 之之 A A- - ( (蛋白质蛋白质) )606015154 4:1 1无通透性无通透性 为什么会形成电位差?为什么会形成电位差? 钠-钾泵转运模式图 为什么会形成电位差?为什么会形成电位差? 静息时:打开静息时:打开“k+k+通道通道”膜的通透性对膜的通透性对 钾离子大,对钠离子小,出去的钾离子多钾离子大,对钠离子小,出去的钾离子多 于进来的钠离子,所以膜电位是内负外正于进来的钠离子,所以膜电位是内负外正 。 兴奋时:膜的通透性改变,打开兴奋时:膜的通透性改变,打开Na+Na+通道通道 进来的钠离子多于出去的钾离子,即兴奋进来的钠离子多于出去的钾离子,即兴奋 部位膜电位是内正外负。部位膜电位是内正外负。 静息电位的恢复:k+-Na+泵的作用 运进k+、运出Na+恢复正常 结论:结论: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双向的的 如果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中段施加一适如果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中段施加一适 宜刺激,传导方向又是怎样呢?宜刺激,传导方向又是怎样呢? 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特征 生理上的完整性:被切断或机械压力、冷冻、电流、 化学药品等因素,都会中断冲动的传导。 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内有许多条神经纤维,但是它们 各自传导本身的冲动,而不波及邻近的神经纤维。 双向传导性:刺激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 动均可沿着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相对不疲劳性:神经纤维能够不断的接受刺激和传导 冲动的能力,对于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 兴奋兴奋 在神经纤维经纤维 上的传导传导 小结结 1兴奋兴奋 的产产生:静息状态时态时 ,细细胞膜两侧侧的电电位表现为现为 _;受到刺激后,出现暂时现暂时 性的电电位变变化,膜 电电位表现为现为 _,兴奋兴奋 部位与未兴奋兴奋 部位之间间由于 电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_。 内负负外正 局部电电流 内正外负负 2局部电电流 (1)在膜外,局部电电流的方向是由_区域向_区域传传 导导. (2)在膜内,局部电电流的方向是由兴奋兴奋 区域向_区域传传 导导. 3动动作电电位和静息电电位 (1) 静息电电位:未兴奋兴奋 区域的电电位,其特点是_, 由_外流引起。 (2) 动动作电电位:兴奋兴奋 区域的电电位,其特点是_,由 _引起。 4传导传导 的特点:_传导传导 。 点拨拨 在一个神经经元内,一处处受到刺激产产生兴奋兴奋 会迅速传传 至整个神经经元细细胞,即在该该神经经元的任何部位均可测测到生物 电变电变 化。 未兴奋兴奋兴奋兴奋 未兴奋兴奋 外正内负负 K 外负负内正 Na内流 双向 (2013浙江宁波高二检测检测 )下图图从左至右表示动动作电电 位传导传导 的示意图图。据图图不能得出的结论结论 是( ) 例2 A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电位变化是一样的 BK外流和Na内流过程都不消耗ATP CNa内流可能与局部电流的刺激有关 D兴奋部位恢复为静息电位可能与K外流有关 跟踪训练 (2012高考安徽卷)蛙的神经经元内、外Na浓浓度分别别是15 mmol/L和120 mmol/L。在膜电电位由内负负外正转变为转变为 内正外 负过负过 程中有Na流入细细胞,膜电电位恢复过过程中有Na排出细细 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Na流入是被动动运输输,排出是主动动运输输 BNa流入是主动动运输输,排出是被动动运输输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动运输输 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动运输输 2、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 胞膜内外电位的变化分别是( )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B 3、在1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 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 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 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C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兴奋可以在神经纤维上进行传导(双向), 在完成一个反射的过程中,兴奋在经过多个神 经元共同完成,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并不是 直接触的。 思考: 1、突触小体的结构? 2、 突触小体位于轴突上,还是树突上? 、 信息是怎样由前一个神经元传到后 一个神经元的呢? 、 突触传递的特点怎样? 5、 兴奋为何不能从树突传到轴突? 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还是以电信号来传 递吗?若不是,靠什么传递? 突 触 的 结 构 和 兴 奋 的 传 导 神经递质种类:主 要有乙酰胆碱,多 巴胺,去甲肾上腺 素,肾上腺素,氨 基酸类,一氧化氮 等。 电信号 电信号 化学信号 A神经元 轴突兴奋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传递过程: 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 触 B神经元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 前膜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后一个神经元前膜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后一个神经元 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 单方向的。单方向的。 方向:单向性 神经元间: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个神经元 的细胞体或树突。 神经元内: 树突细胞体轴突 传递特点: 单向性 兴奋的传递方向 传递方式: 电信号 电信号化学信号 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传递的区别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传递的区别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传导方式传导方式 传导方向传导方向 传导速度传导速度 电信号电信号 (神经冲动)(神经冲动) 电信号电信号 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电信号电信号 双向双向单向单向 较快较快 较慢较慢 (2013湖南长长沙一中高二质检质检 )图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 刺激后引起F收缩缩的过过程示意图图。图图2为图为图 1中D结结构的放大示意 图图,请请回答: 例3 (1)图2的结构名称是_,结构的名称是_ 。 (2)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叫_。针刺A时,产生痛 觉的部位是_。若针刺A只能感到疼痛,F却不能收缩的原 因可能是_。 (3)将麻醉药物分别放在B处和E处,然后用针刺A,产生的效果是放 在B处:_ ,放在E处: _ 。 (4)如果在图2中和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处发生的变化是 _(填“兴奋”或“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 _的变化。 突触 突触后膜 反射 大脑皮层 E处受损或者F处损伤 无痛觉,F处无反应(肌肉不收缩) 有痛觉,F处无反应(肌肉不收缩) 兴奋 膜电位 互动探究 (1)图图中肌肉为为效应应器吗吗?为为什么? (2)刺激B、E两点,引起肌肉收缩缩的时间时间 相同吗吗?为为什么? 【提示】 (1)不完全正确,效应应器包括图图中传传出神经经末梢及 它所支配的肌肉。 (2)不同,B点到肌肉经过经过 两个突触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 ,而E点 到肌肉只是在同一个神经经元上以电电信号的形式传导传导 。 【探规寻规寻 律】(1)静息电电位零电电位,静息状态态下,膜内(外) 的电电位不是零。 (2)传导传导 传递传递 ,兴奋兴奋 在一条神经纤维经纤维 上由一个位点传传到另 一个位点,叫兴奋兴奋 的传导传导 ;兴奋兴奋 从一个神经经元传给传给 下一个神 经经元,叫兴奋兴奋 的传递传递 。 跟踪训练 1、(2013北京东东城区高二检测检测 )图图示A、B两细细胞间间突触的 亚显亚显 微结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上兴奋传导兴奋传导 方向与膜内局部电电流方向一致 B作用于必然导导致细细胞B膜电电位出现现反转转 C释释放入内环环境中的不会持续续作用于细细胞B D信号仅仅能从A向B方向传递传递 而不会逆向传递传递 2 2、神经冲动在细胞间的传递途径是(、神经冲动在细胞间的传递途径是( ) 突触小体突触小体 递质递质 突触间隙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突触后膜 轴突轴突 A. B.A. B. C. D. C. D. C 3、止痛药物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 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 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 ) A.细胞体 B.轴突 C.突触间隙 D.树突 C 2 兴奋在突触中传导媒介是( ) A 酶 B 激素 C 带电的离子 D 神经递质 D 4、下图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 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 ) A在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B在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在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D以上说法都对 B 5、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 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 位置是( )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C 6、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时 通过神经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 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A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调节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 大脑皮层(见下图) 大脑 小脑 延髓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 经系统 周围神 经系统 脑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神 经 系 统 大脑 小脑 间脑(下丘脑) 中脑 脑桥 延髓 脑干 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传入神经(感觉) 传出神经(运动) 传入神经(感觉) 传出神经(运动) 植物性神经(交感和副 交感神经) 最高中枢 低级中枢 这些神经中枢是各自孤立地对生理活动进行 调节的吗? 讨论:1、成人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 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别? 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 脑控制。婴儿因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 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讨论:2、有些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识支 配的排尿情况,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是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也就是大脑出现了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中枢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些例子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节。 由此可以看出,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 相同,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 六、人脑的高级功能六、人脑的高级功能 位于人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位于人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 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是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是 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 等方面的高级功能。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四个区、人类特有、在左半球 1、大脑皮层的言语区: 2、学习与记忆: 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 S S区区 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 H H区区 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 W W区区 视觉性语言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 V V区区 1、大脑皮层的言语区: 言语区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能看、能写、能听、不会讲话)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能看、能写、能说、听不懂讲话) W区:运动性书写中枢 (能看、能听、能说、不会写) 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能听、能写、能说、看不懂文字) (Write) (Sport) (Hear) (View) 2、学习与记忆: 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受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受 到刺激,获得新的行为、到刺激,获得新的行为、 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 贮存和再现的过程。贮存和再现的过程。 短期记忆:短期记忆: 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 联系有关。联系有关。 长期记忆:长期记忆: 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例一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 、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大脑、 小脑、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 应的结构分别为( ) A. B. C. D. D 2、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字,但就 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 到损伤.受损伤的区域是( ) A.大脑皮层运动区 B.大脑皮层S区 C.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 D.大脑皮层H区 D 连连一连连 判一判 (1)传传出神经经元末梢构成效应应器。( ) (2)兴奋传导兴奋传导 的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电流方向相同。( ) (3)在一个神经经元上某一点给给予刺激,所产产生的神经经冲动动可 由轴轴突传传向树树突,但不能由树树突传传向轴轴突。( ) (4)神经递质经递质 由突触前膜释释放到突触间间隙,取决于突触前膜 的选择选择 透过过性。( ) (5)长长期记忆记忆 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 1、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和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的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 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D 2、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 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 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分解,这种药物 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B 3、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 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A、语言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A、B和C 4、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以 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 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 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 效应是 (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B 5、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 )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 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D 6轴突是神经细胞的( ) A一种细胞器 B保护结构 C分泌物 D突起 解析:选D。典型的神经细胞,其细胞体连有长而分支少的轴 突和短而分支多的树突,不管是轴突还是树突,都是神经细胞 的突起。 7(2013山东德州高二检测)如图是反射弧示意图,相关描述 不正确的是( ) A若Q处受损,仍可产生感觉 B该反射弧中包括三个神经元 C在神经中枢中表示有两个突触 D若P处受损,电刺激Q处肌肉不收缩 解析:选D。Q处受损,对感受器没有影响,所以仍可产生感 觉;该反射弧中包括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三个神经 元,两个突触;P处受损,刺激Q处肌肉仍然收缩。 3.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 知abbd,若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 几次( ) Ab点2次,c点1次 Bb点1次,c点1次 Cb点1次,c点2次 Db点2次,c点0次 解析:选A。图中b处有突触小泡,判断a、b为前一个神经元 ,c、d为后一个神经元。刺激b时,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 传导是双向的,并且abbd,但b和c之间有突触,所以a先兴 奋,指针偏转一次,d后兴奋,指针又偏转一次。刺激c点时, 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逆向传递,a、b两点均不产生神经 冲动,仅d有神经冲动,所以指针偏转一次。 4(2013江苏淮安高二检测)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是从处释放的 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C兴奋由处传到处 D由、构成突触 解析:选C。图中处是突触前膜,处是突触间隙,为 突触后膜。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 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所以C错。 5(2013江西南昌高二检测)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 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用橡皮锤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会引起膝跳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并可能形成新的突触 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解析:选D。膝跳反射的中枢为脊髓;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都 是大脑皮层的功能,而与低级中枢无关;大脑言语区也是与低 级中枢无关的;而排尿中枢是低级中枢,而控制排尿的中枢是 在大脑皮层,由于高级中枢受损,所以低级中枢就不再受控制 。 6兴奋兴奋 往中枢神经经系统统的传导过传导过 程中,有时时存在一个突 触引起的兴奋兴奋 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现象,如下图图是突触2抑 制突触1兴奋传导兴奋传导 的过过程示意图图。请请据图图回答: (1)图图中体现现的内环环境组组成成分是_。当兴奋传兴奋传 到突 触小体时时,突触前膜发发生的信号转换转换 是 _ 。 (2)坐标图标图 a段表示_电电位,b点时时膜两侧侧的电电位是 _ 。 组织液 电信号化学信号 静息 外正内负 (3)突触2中甘氨酸(Gly)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 ,它的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 _内的Gly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Gly 受体结合,导致通道乙开启,使阴离子内流,A处的兴奋 _(能或不能)传至B处。 (4)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主动运输回到本细胞再被 利用,图中结构表示_。 突触小泡 不能 载体蛋白 6、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1)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代表传出神经 B 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 C M代表效应器 D S代表感受器 A (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 因是( ) A 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 B 冲动在中单向传导 C 冲动在中单向传导 D 冲动在中单向传导 C (3)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 值以上的电流刺激、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 :刺激处,肌肉 ;刺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