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4.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分析-----毕业设计.doc_第1页
2514.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分析-----毕业设计.doc_第2页
2514.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分析-----毕业设计.doc_第3页
2514.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分析-----毕业设计.doc_第4页
2514.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分析-----毕业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设 计中资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分析指导教师 教授学院名称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金融学论文提交日期2008年 4 月论文答辩日期2008年 5 月答辩委员会主席 _评 阅 人 _摘 要在当今经济发达的社会,金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金融为百业之首,它似一条长江大河,其流域就是整个经济。而银行作为金融的主体,其重要性则在中国近代银行史上都倍受关注。中资商业银行虽然历史没有国外大商业银行那么悠久,但是它在我国的成长也见证了不少的时代历程,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了很多历史与成就。然而,自从外资商业银行入驻我国金融市场之后,中资商业银行就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在这些大的竞争者面前,中资银行需要总结自身的缺陷,迎接更加大的挑战。本文首先对中资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概述,并且提出外资商业银行的存在给中资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其次,通过把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商业银行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到中资商业银行在核心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管理体系、业务拓展、金融创新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竞争力上,与外资商业银行的差异,并且根据这些综合竞争力的不足,提出有效可行的对策,以助于改善当前中资商业银行的状况,提高其综合竞争力。相信通过不断的改善,中国市场上的外资银行的存在与挑战,外资商业银行为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更加为中资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大的提升,共同建造我们更好的金融市场。关键词中资商业银行 现状 外资商业银行 综合竞争力 提高竞争力对策目 录1 前言12 中资商业银行历史与现状12.1 中资银行发展历史12.2 中资银行分类22.2.1 中国人民银行22.2.2 中资商业银行22.2.3政策性银行32.3 外资银行的存在与挑战33 中资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43.1 中资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分析53.2 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分析63.3 中资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分析93.3.1 公司治理结构竞争力93.3.2 组织管理体系竞争力113.3.3 业务拓展竞争力123.3.4 金融创新竞争力123.3.5 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133.4 中资商业银行的劣势134 提高中资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对策145 总结16致 谢17参 考 文 献18英文摘要191 前言中资商业银行虽然历史没有国外大商业银行那么悠久,但是它在我国的成长也见证了不少的时代历程,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了很多历史与成就。然而,自从外资商业银行入驻我国金融市场之后,虽然给中资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多的机遇,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这些强大的竞争者面前,中资银行需要总结自身的缺陷,迎接更加大的挑战。2 中资商业银行历史与现状2.1 中资银行发展历史在当今经济发达的社会,金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金融为百业之首,它似一条长江大河,其流域就是整个经济。而银行作为金融的主体,其重要性则在中国近代银行史上都倍受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始,银行史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重视,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值得认真回顾与总结。而归纳起来,198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近代私营银行、近代国家银行和中央银行制度、近代银行业的内外关系、近代地方银行等四个主题展开。在中国近代众多私营银行中,经营比较成功的主要有中国通商银行、“北四行”、“南三行”、四明银行等。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近代第一家银行。“北四行”是指金城银行、大陆银行、中南银行、盐业银行。“南三行”则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三家私营银行的通称。近代国家银行主要有以下一些。清末的国家银行是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北洋政府的国家银行是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国民政府的国家银行是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大清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国家银行。1933年之后,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都成为南京政府的国家银行。近代中央银行制度则有别于国家银行。中央银行不同于国家银行之处,在于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必须具备三个最基本的职能:即国家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需要一个过程,没有国民政府以前历届政府的努力,国民政府恐怕难以在短时期内确立央行制度。清末、北洋时期的中央银行尽管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央银行,但称其为早期中央银行还是比较恰当的。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前,中国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金融体系,但这并不表明银行业内部是一盘散沙。杜恂诚认为北洋政府时期华资银行业的内部关系表现为三个层次的联合:第一层次是所有华资银行都以中、交两行为核心,形成了核心与外围的关系;第二层次是“南三行”和“北四行”等重要商业银行间的协作关系;第三层次是银行的同业组织,即各地银行组成的地方银行公会和各地银行公会联合会。近代银行业的外部关系主要包括国内银行与政府、实业、钱庄、外资银行等的关系。我国近代地方银行主要有地方省市银行、革命政权银行、伪政权银行等。2.2 中资银行分类在中国的银行业里面,经过了诞生、发展、改革等多个阶段,而发展到现在,我国的银行从刚开始时独领风骚的几间发展为竞争激烈的数十间。而按照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划分,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三类。2.2.1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其职能主要有: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经理国库。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具有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的职能。2.2.2 中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企业法人,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以经营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利润的主要来源(贷款利息、存款利息、其它费用等)。而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关系则表现在:中央银行是国家机关,商业银行是企业;中央银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等进行宏观调控,商业银行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利润。商业银行分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两大类。 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主要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刚成立时是由国家独资控股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地位十分重要,并优于其他商业银行受到国家保护与相关优惠政策。“其他商业银行”作为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则是在进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我国的监管部门对金融系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逐渐诞生的。除了对四大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外,还陆续组建了10大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这些非国有的银行大多是从财务公司演变而来,如华夏银行原本是首钢财务公司。除以上商业银行以外,还有各地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比较知名的有:北京商业银行、上海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各地的城市商业银行。2.2.3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只办理政策性的银行业务,是为确保国家大型基本建设和大宗进出口贸易的顺利完成而设立的,向这些项目提供国家政策性专项贷款的专业银行。其目的是,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我国政策性银行可以分为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是为国家大型重点项目提供专项贷款业务的政策性银行。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则是:承担国家粮油储备、农副产品合同收购;对农业基本建设发放专项贷款;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中国进出口银行是为大宗进出口贸易提供专项贷款,其中主要是为大型成套机电设备进出口提供贷款。2.3 外资银行的存在与挑战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拉开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序幕。短短十几年,外资银行纷纷抢滩中国沿海城市。到2003年1月,已有60家外资银行可不受地域和客户限制办理外汇业务;53家外资银行获准在上海、深圳等9个城市办理人民币业务。在这种形势下,中资银行应对挑战、调整经营战略、提升服务质量、在竞争中求发展,一直是国内金融界极为关注的问题。对于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竞争趋势,应该有一个清醒和完整的认识。综合分析,外资银行依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金融业务容量及客户分布情况,正将其机构重点布局从中国沿海大中城市,逐步向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辐射和内移。它们高度重视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和设置分支机构的成本效益的实际测算,经济相对发达、环境配套、管理规范的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是外资银行的首选,也是中、外资银行争夺的焦点。从目前的竞争态势看,外资银行在取得人民币经营权后不会建立庞大的机构网点体系,他们会更多地通过网络银行展开竞争,并利用资本优势和自身经营管理经验,通过并购方式进入市场以降低成本,提高在华竞争力。同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和qfii制度的实施,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商业银行的速度正在加快。参股目的、参股形态、参股方式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目前花旗、渣打等外资银行都将网上银行产品作为重要的营销手段,光大银行、上海银行、南京商业银行等都有外资银行直接参股。外资银行不仅在传统业务上进行日趋激烈的竞争,还在中间业务如结算、代理、个人理财业务等方面展开同中资银行的的实力竞争。外资银行对公司客户的争夺也从优质外资公司扩展到优质中资公司,在诚信度较高的优质高端客户上展开了零售业务的争夺。它们虽然缺少一定规模的机构网点,但却拥有众多的金融高级人才、不断创新的产品和优质服务。例如,外资银行实施的大客户战略,除直接给客户放贷外,还通过授信额度对应收账款予以保理,形成极强的竞争效应。在零售业务方面,汇丰银行凭借其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个“卓越理财中心”在上海开展了高端个人客户的综合服务。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被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人民币业务的竞争已经开始,且将比外汇业务的竞争更加激烈。必须指出的是,随着外资银行业务范围及经营地域的扩大,其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本土化倾向日趋明显。外资银行对中国在职的优秀金融管理人才及业务骨干的争夺将愈演愈烈。由于文化因素、福利待遇、内部机制诸多原因,中资银行正面临着优秀人才流失的威胁。近年来,随着加入wto后,金融领域的不断开放,外资商业银行也逐步进入我国市场,比如: 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恒生银行、渣打银行、荷兰银行、东亚银行等。而且,目前情况是,部分外资商业银行已经获准开展人民币业务。 这大大加大了外资商业银行入驻我国后对中资商业银行产生的威胁,更大程度上要求中资商业银行反思自己,并寻求更好的途径提升自身竞争力,迎接外资商业银行的挑战。3 中资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基于以上中资商业银行的存在现状与外资商业银行入驻我国境内,并且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有必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外资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情况,进行分析。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现状,需要与外国(外资)大商业银行进行国际比较,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最有可能“侵入”我国并最具竞争力的就是这些银行,而实际上,这些大商业银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着中资商业银行。因此,只有通过这样才能比较出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力的差异。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行业发展情况来看,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商业银行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异。虽然中资银行作为我国国内的商业银行,其重要地位暂时无法取代,但是,由于近代外资银行逐渐入驻我国境内,并开拓人民币业务,加上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在我国境内的发展有了更大的扩张趋势。这一系列的中国境内外资银行的出现,给我们中资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这些外资商业银行的冲击下,中资商业银行是否能继续立于不败之地,这有待我们国人去深思,究竟什么让我们中资商业银行在面临外资商业银行时呈现出了危机。在此,我仅以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商业银行在一些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差别,对比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的差异,从而了解我们中资商业银行在外资商业银行的竞争下处于怎么样的状况。3.1 中资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分析由于各国银行的财务报表评价主要是通过对银行一定时间段内的主要经营数据进行静态分析比较,对一些管理指标进行测度评价,以求真实揭示商业银行的资产状况盈利能力和竞争实力,采取统计计量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存在的缺陷是对数据的分析忽略了对银行的竟横战略,营销组织及公司治理等诸多元素分析,这样评价出来的竞争里就存在一定的失真,为了弥补以上的缺陷,则必须通过对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财务评价相结合来分析。这样就不仅反映了现实的结果,也反映了商业银行的背后运作过程,能比较客观的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其竞争力模型: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竞争力资产(存在)竞争力过程(这里所谓资产说的是一种现实存在的概念,是银行竞争力现实的表现,也可以说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银行绩效的比较,即一定时间段内的一些银行数据的比较。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财务评价)表12006年全国性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排名银行名称人力资源公司治理组织流程信息技术产品服务发展战略核心竞争力排名招商银行0.8090.8560.8690.9170.8690.9610.8811交通银行0.7400.8640.7650.7860.8140.8520.8112民生银行0.8600.8120.8130.8130.7620.8140.8103中信银行0.6190.6370.6560.8170.7030.7890.6994建设银行0.6560.6410.6630.7370.7500.7630.6965浦发银行0.7170.6600.6890.7060.6650.6560.6786兴业银行0.5430.6110.5670.6640.6660.6380.6167中国银行0.4660.5920.4560.6080.6760.6410.5748光大银行0.5550.4910.5600.5650.7120.6150.5749华夏银行0.5440.5530.5060.5680.5160.5610.54110深圳银行0.4130.4120.5130.5570.5700.5180.49411农业银行0.3100.2860.3140.5010.4140.5100.37912广发银行0.3180.2180.3580.4630.4680.4190.36013数据来源:银行信息港表22006年度全国商业银行财务评价排名银行名称资产质量资 本盈利能力流动性财务评价排名交通银行0.8491.0000.8620.8830.9001中国建设银行0.8051.0000.9150.9450.9002招商银行0.8970.9030.8530.7510.8753中国银行0.7730.9140.9410.9650.8684中国民生银行0.9430.7650.7600.7680.8365兴业银行0.8830.7390.7610.9160.8186上海浦东发展银行0.9340.7150.7390.7390.8107华夏银行0.8440.7650.6770.9680.8008中信银行0.7520.8140.7560.8530.7819深圳发展银行0.5140.3300.4110.6840.45510中国光大银行0.5260.1420.3610.7530.40011中国农业银行0.3000.0000.3400.5020.23812广东发展银行0.1950.0000.3750.8020.23313数据来源:温州大学商学院 郑慧2007.12.10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分析通过对以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可知,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三家股份银行排名前三,而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则不高,分别为4、6、12;其中中国建设银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流动性等财务状况较好,但其在人力资源公司治理和组织流程方面评价较低,导致其排名未进前三。中国银行的财务评价排名第四,而核心竞争力则排名第八。说明中行在核心竞争的方面存在问题众多,必须加强中行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提高其综合竞争实力。中国农业银行的财务评价和核心竞争力的排名都相应较低,农行在财务和核心竞争两方面都存在问题,需整体提高。3.2 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分析从相关指标中我们可以知道,影响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现实竞争力指标、潜在竞争力指标、竞争环境态势。现实竞争力指标,包括市场规模、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和安全性、资产盈利能力、资产流动性管理能力、国际化业务能力。潜在竞争力指标,包括人力资源、科技能力、创新和服务能力、公司治理及内控机制。竞争环境态势等方面分析。商业银行竞争力总体态势从综合竞争力看,分四个等级。一等级: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发银行。二等级: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实业银行。三等级: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光大、深发展、中国农业银行。四等级:广东发展银行。表3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现实、潜在竞争力分析及问题银行名称现实竞争力及存在问题潜在竞争力积存在问题中国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不良率高,盈利能力弱信息系统强,但治理机制问题较大中国银行盈利能力弱但国际化经营能力强内控机制薄弱中国建设银行资产质量有所提高,但盈利能力弱人力资源及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问题中国农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不良率高,盈利能力弱潜在竞争力弱表4英国杂志银行家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排名排名银行名称2006年排名2005年排名1中国建设银行11252中国工商银行16323中国银行17114中国农业银行60375交通银行651056招商银行1731987中信实业银行1882008中国民生银行2472879浦东发展银行25127010兴业银行29732511中国光大银行31129513上海银行35643714北京银行37043115广东发展银行49548516深圳发展银行54869317天津市商业银行672n/a18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683n/a19杭州市商业银行821n/a20深圳市商业银行83990821大连市商业银行896n/a22深圳市农村商业银行927n/a23宁波市商业银行93793324重庆市商业银行96398025南京市商业银行1000n/a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表5 中外商业银财务指标比较银行名称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贷款准备率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总权益对总资产国际良好水准指标2%-3%接近100%/4%以上8%以上/花旗银行0.92%/8.91%12.04%/汇丰银行1.74%/8.9%12%/美国银行0.53 %/7.85%11.87%/中国工商银行3.79%70.56%2.68%12.25%14.05%6.28%中国银行4.04%96.00%2.98%11.44%13.59%7.18%中国建设银行3.29%82.24%2.70%9.92%12.11%6.06%数据来源:温州大学商学院 郑慧2007.12.10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分析表6 中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比较银行名称总收入roeroa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股东权益税前利润税后利润成本收入比花旗银行896亿美元18.8%1.14%3955011197.83/66%汇丰银行700.7015.7%0.85%447.1253.61083.52/54.86%美国银行742.516.5%1.45%358.2384.31352.71/53.13%中国工商银行1788.89亿元15.16%0.71%1631.18163.444668.99671.52498.536.0%中国银行1376.2814.06%0.96%1207.07169.213882.54679.31471.5238.96%中国建设银行1515.9315.00%0.92%1403.68135.713301.09657.17463.1941.65%注:国外银行货币单位为亿美元, 我国的货币单位为亿元。数据来源:温州大学商学院 郑慧2007.12.10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分析总体分析中外三大银行的盈利能力,中资三家银行的收入水平还远不及世界排名前三的银行,无论是总收入,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这是由于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程度低,全球经营规模小,产品种类少未与国际接轨,经营管理落后以及机构庞大复杂人员众多等原因引起的。3.3 中资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分析3.3.1 公司治理结构竞争力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公司治理模式主要有英美和德日两大类型,即英、美外部监控型的公司治理模式及德、日内部监控型的公司治理模式。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变迁,而其改革正在向以英美模式为主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主要包括:保持商业银行经营的可竞争性以实施外部治理;合理配置和行使商业银行的控制权,使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相对称;董事会、经营管理层权责分明,并且有良好的评价考评和激励约束机制;清晰的信息披露和分析机制。我国银行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虽然成功解决了很大部分的表层问题,但由于缺乏市场化的经营者选拔、激励机制和对各级经营者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得银行业总体竞争能力低下、利润水平较低。而在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众多因素中,其治理结构问题已经成为最为关键性的因素之一。从以下表格可以了解到我国国内商业银行与英美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上的差异明显。表7 中国商业银行、英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比较组织架构国内商业银行英美商业银行股东大会有,但股权结构较单一有,股权结构多元化董事会国有股同其他出资者同样按股份委派董事组成董事会(农行除外)健康规范的董事会,集决策权与监督权于一身,但主要履行监督职能;独立董事制度健全有效。监事会内设监事会,行使监督职能不设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由政府直接任命或考核后董事会聘任,经理报酬市场化程度较低从经理人市场聘任,激励报酬机制完全市场化表8 国内商业银行与bis银行公司治理准则差异差异项目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准则bis银行公司治理准则公司治理含义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和保证各机构间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制度安排,以及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涉及银行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一套关系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具备较清晰的企业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董事会负责建立可以指导银行持续开展经营活动的战略和公司价值公司治理组织架构及其职责和权利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监督机制内控机制薄弱,稽核部门作用未充分发挥内外部审计师作用最大激励机制侧重于短期激励激励方法与银行的道德价值、目标、战略和控制环境一致信息披露不具体透明度高,信息披露机制健全外部支持环境未规定规定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作用未规定规定*bis银行: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从以上信息比较国内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突出体现了以下五大缺陷:形式上不完善,委托人不明确;对管理层缺乏有效的考核监督和激励机制;存在明显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缺乏经营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信息披露透明度低。3.3.2 组织管理体系竞争力西方商业银行普遍采用扁平式、矩阵式、网络型等新的组织形式替代传统的科层组织。这种组织管理体系优点在于:成本费用大幅度降低,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大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管理体系的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但这些改革往往只是对部门职责的平面调整,缺乏对银行组织架构的立体思考,国有商业银行“三级管理、一级经营”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直接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组织效率的低下。因此必须按照市场原则和经济原则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进行重组和再造。3.3.3 业务拓展竞争力随着2006年中国银行业对外资全面开放的日益临近,外资银行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中外资银行业的竞争态势将由彼此相安无事向更多的正面交锋演化,双方在许多领域尤其是零售业务方面围绕客户、产品、渠道和人才展开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客户方面,外资银行目前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在华外籍人员、港澳台华人,今后会把重心扩展到中国富裕城市的高收入阶层,如私人企业主、高级管理人员等。在产品方面,目前外资银行公司业务的重心主要放在融资、国际结算、存贷款、担保、汇款等业务方面。近几年外资银行已经向中国市场投放了100多个品种的产品和服务,相当于国内商业银行投放品种的3倍以上,显示出外资银行在产品研发和创新方面的优势。而在个人银行业务方面,外资银行长于提供信用卡、私人贷款、按揭、存款及财富管理等服务,零售业务创造的利润比重往往超过50%。今后外资银行将会充分利用其技术、经验、品牌和人才,创新和推广更多的产品。中资银行会在个人理财业务、外汇交易业务、信用卡业务、个人信贷业务等方面受到较大的冲击。在渠道方面,外资银行将会采取增加网点、开办网上银行和并购国内银行的方式增强对个人银行业务市场的渗透。在增设网点方面,目前汇丰、东亚、渣打在华分行数分居前三位,其中东亚银行率先在深圳增设罗湖支行,标志着外资银行向深圳零售市场进军的开始。另外,花旗、渣打、东亚、汇丰等13家外资银行已经获准提供全面网上银行服务,网上银行已经成为外资银行重要的营销手段。在通过并购方式进入市场方面,外资银行已经不再局限于参股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2003年底恒生银行参股兴业银行、2004年汇丰银行收购交通银行股权并派驻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进入内地市场的渠道。3.3.4 金融创新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经济全球化程度加大,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也呈现了与国际接轨的与时俱进的特色。尤其在金融创新能力上,这种特色则表现比较突出。在产品创新上,中资商业银行产品不少、种类也很多。但是,面对急剧变化的市场与客户需求,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在灵活性、联动性、集约性、共享性和个性化服务方面还显得非常不足。在服务创新上,长期以来中资商业银行注重的都是银行的扩张和发展,而不是其对客户提供的服务。但随着银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在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基本无差异的市场上,银行之间的竞争则更多地表现在服务方面。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相比,其突出的优势之一就是其另客户非常满意的金融服务。他们的理念是:客户是第一位的,利润是第二位的,客户是利润的来源;只有更好地服务客户,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在体制创新层面上,中资商业银行则表现出以下情况:(1)产品经营管理体制没有很好确立。现有产品都有明确的管理部门,但产品管理的内涵没有统一定义,实际操作主要以产品的制度、规定、操作、服务、调整等为主。(2)主要对部门的整体业务经营业绩进行考核,不单独对产品进行经营业绩的考核。(3)现有产品创新相关的科技项目开发体制是各职能部门分散开发为主要模式的体制。由此可见,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作主导的社会,顾客的偏好取向决定了供应商产品的接收度及其发展。而中资商业银行在外资商业银行加入中国市场之后,其金融创新能力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更甚至比不上外资商业银行,则容易流失产品顾客,更容易使得自己处于窘迫的劣势之中。3.3.5 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外资银行的人员结构为专业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相兼容。既有国际金融业务的高级管理人才,又有计算机运用与管理的科技人才;既有金融理论与品种开发的前瞻性专业人才,又有市场营销的专门人才;既有高级监管人才,又有一批熟练掌握日常操作的临柜人才。而我国金融业则不同,由于近几年来基层金融机构萎缩,人员下岗分流,计划经济时期由裙带关系而招进来的员工,既没有通过系统的专业深造,又没有相应学历,人员老化、素质低下,高素质、高学历的各类人才难以引进,就是引进的人才又由于种种原因而“跳槽”,使本来人才短缺的队伍更显得人才馈乏。在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迅猛的今天,电子货币必然冲击当今的经济生活。因而,缺乏高级人才的竞争是盲目的竞争,得不偿失的竞争,虽然各自都在寻求生存的空间,但与外资银行开展激烈竞争就显得力不从心了。3.4 中资商业银行的劣势根据以上资料显示,中资商业银行在面对着外资商业银行的挑战中,存在着相当大的劣势。第一,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的模式与国际金融业务综合化的趋势相悖,使我国银行在业务开拓上受到限制。目前,国际上的大商业银行都已摒弃了分业经营的模式,纷纷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服务,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却被限制得很死,在与外资银行竞争时将被捆住手脚,这种状况必然会使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眼睁睁地看着大量业务被别人拉走。第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不足,抗御风险的能力差。我国的四大商业银行均为国有独资,资本金都是当初银行成立时财政拨付的信贷基金以及以后的利润提存。虽然四大国有银行都已经逐步股改,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完全消除。由于我国银行资产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故资本金显得很不充足,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就较差。而外资银行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强化风险管理,能够满足巴塞尔协议对资本金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有资料表明,中国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较好的) 的资产风险防范能力仅为美国花旗银行的1/2。第三,经营观念滞后。我国的金融业改革滞后,仍未实行真正的商业化管理,且过去一直资金短缺,企业有求于银行,再加上过去银行履行机关职能,故形成了官商习气,坐等客户上门,无主动服务意识,这和外资银行在业务经营上主动处处为客户着想有着很大的差距。如不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必将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第四,国有商业银行还面临着体制上的劣势。外资银行都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按商业化原则经营,业务操作不受非市场因素的干扰。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为国有独资,体制上缺乏多样化的股权结构所具备的制衡机制,而且又刚刚从旧体制中走过来,许多方面还有旧体制的烙印,如贷款规模、投向结构及期限等许多方面都会受到行政干预,从而使其竞争能力大受影响。第五,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较差。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都背负着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的包袱,成为其开拓业务、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而外资银行大多管理科学、制度严谨,资产质量优良,呈现出强大的竞争力。4 提高中资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对策面对外资银行的挑战,回避退缩没有出路,因为市场迟早都是要开放的,我们不可能关起门来发展。关键是我们要找出自己的弱点,知晓别人的长处,加快改革的步伐,迎头赶上,才不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最后的时机,在短短的三五年过渡期内争取有一个较大的改观。针对不足,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增强竞争力。外资银行的快速发展对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管理当局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快改善宏观调控和业务监控力度。首先,政府要下决心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改革,实现股权的多元化。其次,国家应当在税收、银行收费、业务发展和创新等方面给中、外资银行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另外,中资银行的监管部门应根据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实行更加规范、科学、灵活适度的监管,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促进和保护中资银行的健康发展。为积极应对,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对策。加快中资银行机构布局、优化整合业务及人力资源结构,强化各银行机构之间、银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提高中资银行整体竞争能力。一是中资银行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改变以往求大求全的发展模式,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加大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业务开拓。特别是对沿海省市发展潜力较大的经济区域从战略上加大资源投入。二是要按照市场机制、竞争规则和效率原则建立现代银行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和逐步实施扁平化管理,加强银行内部的协调与合作,提升整体竞争力。三是抓好受到冲击最大的外汇业务和理财业务两个重点业务。在外汇业务发展上,要大力发展国际保理、国内保理、国内信用证、保函等高附加值的结算产品。积极发展代客外汇资金管理产品及中小金融机构外汇理财业务。完善有形外汇交易市场和网上外汇服务产品。大力发展理财业务,重点建好个人理财中心,创新和丰富理财产品,积极开发投资导向型新产品。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对管理者及员工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和健全涵盖薪酬体系、岗位竞聘、学习培训等内容在内的人才激励机制。改革分配机制。缩小员工与同业间待遇差距。实行按岗定薪,按绩定奖,打破“能上不能下”的陋习,建立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切实做到“以能力定岗位,以业绩定收入”。中资商业银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内部收入分配过于平均,形成了对高学历复杂劳动者吸引力不足,而对低学历简单劳动者吸引力过大的分配弊端。这种弊端导致了部分业务和技术人才的流失。而对缺少创新能力、不思进取者又没有正常的退出通道,影响了肌体的新陈代谢,影响了整体素质的提升。这一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加大金融技术创新力度,加快金融技术的推广应用。外资银行的进入,在给国有商业银行增加了强劲的竞争对手的同时,也提供了学习外资银行先进管理经验和开办金融新业务的机遇。中资银行必须引进外资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做到“引资”和“引智”相结合,紧跟国际金融新业务、新技术的发展,并结合我国实际不断进行金融业务的品种和服务手段的创新,增强发展的动力。由于我国金融科技相关研究开发起步较晚,同外资银行相比在现代化的金融技术手段上尚有较大差距。例如,最早开通网上银行业务的招商银行也是从1997年才开始开发网上银行系统,当时的许多做法都是从国外购买产品或直接采用一些通用平台加以改造。而日本许多大银行都有专门研究技术专利的科研开发部门。当一些基础专利被授权后,资料便公开了,他们就在这些专利的基础上,开发适合国情并属于自己的从属专利,从而获得后发优势。中资银行也应当及早借鉴这种做法。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强化银行内部风险控制。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及时对银行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和监测,综合评价风险状况,提前预警、防范、控制和化解金融风险。风险管理涉及到信贷风险控制、资产保全、信贷审批、结算、会计等部门,各部门应密切配合,各尽其责,共同做好风险监控和防范工作。5 总结自从外资商业银行入驻我国金融市场之后,中资商业银行就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在这些大的竞争者面前,中资银行需要总结自身的缺陷,迎接更加大的挑战。本文通过把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商业银行的比较分析,了解到中资商业银行在核心竞争力,公司管理经营,金融业务创新,人才竞争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且根据这些综合竞争力的不足,提出有效的决策,加以改善当前中资商业银行的状况。相信通过不断的改善,中国市场上的外资商业银行为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更加为中资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大的提升,共同建造我们更好的金融市场。致 谢时光不待,流年似水,忽毕业将至。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心头不断涌现往昔的回忆。四年前收到xxx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仍然历历在目,而此时却即将挥别这个校园。昨天曾经失落与欢乐,今天笑对生活,明天还将是一片朝阳,等待着我们昂首阔步,更创辉煌。在这求学的四年里,坎坷与收获永远是伴随的,但不论是成功也好,失意也罢,许多长辈和朋友都给了我一如既往的支持与鼓励。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所有关心、爱护、帮助过我的人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美好的祝愿。在这里,我要首先感谢我的父母、我的亲人朋友们,在过去的二十三年里,他们对我无微而又无私地关怀,陪我一起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求学的艰辛欢乐,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只能化成实际行动,让我用一生报答他们!其次我要感谢xxx大学可敬的老师们,为我们每一位学子尽心尽力地付出,给予我们的谆谆教诲。在这里我对所有给予过我人生帮助的老师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感谢。尤其是我的导师米xxx老师,他为人师表的高尚品格和渊博深厚的学术造诣,为我们树立了的崇高的榜样,给予我足够的时间去写作和改善我的毕业论文,并细心地为我指出需要改善的地方。帮助我在走出社会前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衷心感谢班主任李xx老师,时刻都惦挂着我们这些长不大的孩子,每逢节假日总会嘘寒问暖,关怀和爱护我们每一个同学,给我们的大学生活添加了很大的幸福感。衷心感谢2004级金融2班地全体同学,在大学四年里,我们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共同创造了很多快乐的回忆,这一段段的回忆将会是我永久珍藏的财富。衷心感谢我可爱的同宿舍姐妹,无论快乐与忧愁,还是欢笑与泪水,我们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在此际,已经觉得将要分别的我们是那么的依依不舍,感谢你们给予我最美好的大学回忆。再次衷心地感谢给予我帮助、关怀和鼓励的所有人士。最后,让我以最真挚的感情感谢这片绿土地-可爱的xxx大学!参 考 文 献王希颖.2001.国有商业银行应如何增强竞争力.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17-19黄兰.蔡则祥.2002.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探讨.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70):1-4黄呈华.2003.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思路.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4):47-50陈伟.2005.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3):26-29季向霞.2006.浅议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经济导报.12:10-12张正华.2004.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各显特色.中国经济网胥茂森.2006.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分析.价值中国网谢佳全.刘继平.2006.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对比研究.广西金融研究.(392):30-33裘建.2005.我国商业银行“入世”后的挑战与对策.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5(1):95-98the analysis of the general competition of commercial bank in chinaabstract:in the recent society of well developed economy, finance has been playing a key role. as the top industry, finance seems like a river, whose basin is the entire economy. and as the financial main body, the importance of bank has attracted much more attention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b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