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室内化学污染的来源与危害1ppt课件_第1页
二室内化学污染的来源与危害1ppt课件_第2页
二室内化学污染的来源与危害1ppt课件_第3页
二室内化学污染的来源与危害1ppt课件_第4页
二室内化学污染的来源与危害1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室内化学污染的来源与危害 室内污染与防治课件 典型的室内污染物你记得几 种? o甲醛 o苯 o氨 oVOC o氡 名称标准号 颁布单 位 涉及指 标 限制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 2002卫生部 19项指 标 室内环境 检测 公司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 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 2010建设部5项指标 交付前民 用建筑工 程室内环 境污染控 制 一氧化碳(CO) o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密 度与空气相当,不溶于水 o来源:人群吸烟、取暖设备及厨房。各种燃 料如煤气、石油气、煤等不完全燃烧时大量 产生CO。 一氧化碳(CO) o危害:轻、中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 、心悸、恶心、四肢乏力、甚至昏迷,但昏 迷持续时间短,经脱离现场进行抢救,可较 快苏醒、一般无明显并发症。重度中毒者可 达深昏迷状态,往往出现牙关紧闭、强直性 全身痉挛、大小便失禁。部分患者可并发脑 水肿、肺水肿、严重的心肌损害、休克、呼 吸衰竭等。 二氧化碳(CO2) o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 生成碳酸。 o来源:室内二氧化碳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u1.人的呼出气:人体内气态代谢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呼出气 中二氧化碳约占4%5%。一个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小时可呼出 约22.6升二氧化碳,儿童约为成人的50%。如果室内人员多,居 住拥挤,二氧化碳含量就会明显上升。这是室内空气中二氧化 碳的主要来源。 u2.燃料燃烧产物:一切民用燃料燃烧都要产生二氧化碳,燃料 用量越大,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也越高。这是室内空气中二氧化 碳的另一个主要来源。 u3.其他来源:吸烟,室内绿化植物及宠物猫,狗,鸟类等,都 能排出二氧化碳。大量存放的蔬菜也能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 。 o危害:低浓度二氧化碳对呼吸中枢有一定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能抑制呼吸中枢,浓度特别高时对呼吸 中枢还有麻痹作用。室内空气二氧化碳在0.07 以下时属于清洁空气,人体感觉良好;当浓度在 0.070.1 时属于普通空气,个别敏感者会感 觉有不良气味;在0.10.15 时属于临界空气 ,室内空气的其它症状开始恶化,人体开始感觉不 适;达到0.150.2 时属于轻度污染,超过 0.2 属于严重污染;在0.3%0.4 时人呼吸加 深,出现头疼、耳鸣、血压增加等症状,当达到 0.8以上时就会引起死亡。 二氧化硫(SO2) o性质: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有毒气体。密 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其水溶 液叫做亚硫酸,显酸性。 o来源:主要来自燃煤炉灶,在有煤气和石油 气的居民户。在采暖季节,室内二氧化硫含 量会比外环境高30甚至更多。 二氧化硫(SO2) o危害:它对人体的直接危害是强烈刺激呼吸道、引起呼 吸道疾病,严重时还会使人死亡。含有SO2的空气不仅 对人类及动植物有毒害,还会腐蚀金属制品,损坏油漆 颜料,织物和皮革等。长期接触二氧化硫的人,一方面 出现上呼吸道支气管平滑肌反射性收缩,呼吸阻力增加 ,呼吸功能衰落;另一方面,粘膜受损,分泌物增多变 稠,纤毛运动受阻,免疫功能减弱,呼吸道抵抗力下降 ,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如慢性鼻咽炎、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等。此外,长期接触二氧化硫对 大脑皮质机能会产生不良影响,使大脑劳动能力下降, 不利于儿童智力发育。 氮氧化物(NOX) o性质:通常人们所指的氮氧化物是一氧化氮 (NO)和二氧化氮。氮氧化物难溶于水,一 氧化氮在空气中很容易转化为二氧化氮。 o来源:室内环境中氮氧化物主要是由于烹饪 和取暖过程中燃料的燃烧,此外吸烟时也可 产生氮氧化物。 o危害:氮氧化物易于侵入呼吸道深部细支气 管和肺泡,当时可无明显症状或有眼及上呼 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适、干咳等。常经 67小时潜伏期后出现迟发性肺水肿、成人 呼吸窘迫综合征。此外,氮氧化物还可对中 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危害作用。 氨(NH3) o性质: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极易溶于水 。 o来源:氨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 ,特别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墙体中加入 尿素和氨水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防冻剂,家具涂饰 时使用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用氨水。这些含有 大量氨类物质的外加剂在墙体中随着温度、湿度等 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缓慢释放 出来,造成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大量增加。 氨(NH3) o危害:氨对人的眼、鼻、喉等黏膜有刺激作用,常 附着在皮肤黏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 ,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它对接触的组织都有 腐蚀和刺激作用。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 泪、咽痛、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 头痛、恶心、乏力等,严重都可发生肺水肿、呼吸 窘迫综合征,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浓度 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 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甲醛(HCHO) o性质:无色,有强烈刺激型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醇 和醚。 o来源:甲醛主要是来自室内本身的污染。室内游离甲醛 的主要来源有五个方面,一是用作室内装饰的胶合板、 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二是广 泛使用的以甲醛为主要成分的脲醛树脂等水性胶粘剂; 三是对建筑装修材料进行防火、防腐、防虫处理所使用 的各种阻燃剂、防水剂、防腐剂、防虫剂等水性处理剂 ;四是来自含有甲醛成分并有可能向外界散发的其它各 类装饰材料,如壁纸、化纤地毯、地板衬垫、泡沫塑料 、水性油漆和涂料等。五是甲醛还可来自化妆品、清洁 剂、杀虫剂、消毒剂、防腐剂、燃料及烟叶的不完全燃 烧等。 o危害:甲醛的释放期长达至年,装修后一两年内甲 醛不可能完全挥发掉,从而导致了室内有害气体超标。甲 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 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还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 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 之一。它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黏膜等,最终造成免疫功能异 常、肝肺损伤及神经中枢系统受到影响,而且还能致使胎 儿畸形。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 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 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可能引起 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肤和消化道的癌症。高浓度 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在所有接 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 氡(Rn) o性质:氡是由镭衰变产生的自然界唯一的天 然放射性稀有气体,没有颜色,也没有任何 气味。 o来源:地下土壤和建筑物中石材、地砖、瓷 砖中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出氡这是一种致癌和 危害生育系统的成分,是最近几年进行室内 监测发现的最惊人的污染物。 氡(Rn) o 常温下氡及子体在空气中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而污染空气 ,易被呼吸系统截留,并在肺部不断累积而诱发肺癌。科 学研究表明,氡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占人体一生中所受到的 全部辐射伤害的55%以上,其诱发肺癌的潜伏期大多都在15 年以上,氡是导致人类肺癌的第一大“杀手”,是除吸烟 以外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为使人 致癌的18种物质之一。 美国国家环保署调查,美国每年有14000人的死亡与氡 污染有关。与其他有毒气体不同的是,氡看不见,嗅不到 ,即使在氡浓度很高的环境里,人们对它也毫无感觉。然 而氡对人体的危害却是终身的,它是导致肺癌的第二大因 素。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因氡致癌5万例,远超过艾滋病 患者的人数。 苯( ) o性质: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 液体,其密度小于水,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 。可燃。苯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 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 o来源:主要来源于溶剂、黏合剂、油漆、涂 料、墙纸、洗涤剂和合成纤维等 苯( ) o危害: 苯是一种对人体造血系统有特异亲和力的毒 物,因芳香气味而不易引起人们警觉、回避,有“ 笑面虎”之称。它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可表现为血液 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量下降而引起的贫血 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情况可致白血病(俗称血癌 )等肿瘤性疾病。目前国家有关规定不能在民用涂料 和溶剂中掺加苯的成分。但由于苯具有良好的加工 性能和价廉的特点,一些无知小厂和不法商人还是 在使用。在新装修的居室中,也常常能测到苯的存 在。 甲苯 o性质:无色澄清液体,有苯样气味。能与乙 醇、 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和冰乙 酸混溶,极微溶于水。 o来源:主要来源于一些溶剂、香水、洗涤剂 、墙纸、粘合剂、油漆等,在室内环境中吸 烟产生的甲苯量也是十分可观的。据美国 EPA 统计数据显示,无过滤嘴香烟,主流烟 中甲苯含量大约是100200g 甲苯 o危害:甲苯进人体内以后约有48在体内被 代谢,经肝脏、脑、肺和肾最后排出体外, 在这个过程中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危害,自愿 者实验证明当血液中甲苯浓度达到 1250mg/m3时,接触者的短期记忆能力、注 意力持久性以及感觉运动速度均显著降低。 二甲苯 o性质:为无色透明液体,具特臭、易燃,与 乙醇、氯仿或乙醚能任意混合,在水中不溶 。 o来源:来源于溶剂、杀虫剂、聚酯纤维、胶 带、粘合剂、墙纸、油漆、湿处理影印机、 压板制成品和地毯等。 o危害:二甲苯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其 蒸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有部分经呼吸道排出,吸 收的二甲苯在体内分布以脂肪组织和肾上腺中最多 ,后依次为骨髓、脑、血液、肾和肝。工业用二甲 苯三种异构体的毒性略有差异,均属低毒类。据报 告,3 名工人吸入浓度为43.1g/m3的二甲苯, 18.5h 后1 名死亡,尸检可见肺淤血和脑出血,另 两名工人丧失知觉达1924h,伴有记忆丧失和肾功 能改变。此外,吸入高浓度的二甲苯可使食欲丧失 、恶心、呕吐和腹痛,有时可引起肝肾可逆性损伤 。同时二甲苯也是一种麻醉剂,长期接触可使神经 挥发性有机物(VOCs) o性质:指在常压下沸点在50260的有机化合物,按其 化学结构可以分为芳香烃(苯、甲苯、二甲苯)、酮类 、醛类、胺类、卤代类、不饱和烃类等。挥发性有机污 染物分为四类:极易挥发性有机物(VVOCs)、挥发性有 机物(VOC) 、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 ) 和与颗粒物或颗 粒有机物有关的有机物(POM) ,而在对室内有机污染物 的检测方面基本上以VOC s 代表有机物的污染状况。 1989年美国环境保护局曾检测到900 多种存在室内的 VOCs。 o来源:室内环境中VOC s 的来源主要是由建筑材料、清 洁剂、油漆、含水涂料、粘合剂、化妆品和洗涤剂等释 放出来的,此外吸烟和烹饪过程中也会产生。 挥发性有机物(VOCs) o危害:若长期处于含有VOCs的环境中,在感 官方面会造成人体视觉、听觉、嗅觉受损, 在感情方面会造成应激性、神经质、冷淡症 或忧郁症,在认识方面会造成长期或短期记 忆混淆,在运动方面会造成体力变弱或不协 调。可以引起机体免疫系统水平失调,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 、无力、胸闷等自学症状,还可影响消化系 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甚至可 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 臭氧(O3) o性质:臭氧(O3)是氧气(O2)的同素异形体,臭氧是一种具有刺 激性气味的不稳定气体。在常温下,臭氧为蓝色气体,但蓝色 并不明显。臭氧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在空气和水中都会慢慢 分解成氧气。 o来源:多数室内臭氧来自室外的光化学烟雾,是由于交通工具 在行驶中产生的污染物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的。 人为臭氧源主要是室内的复印机、激光打字机、其他放电的家 用电器设备、紫外灯及一些消毒设备。计算机终端是产生臭氧 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喷墨打印机可产生碳氢化合 物和臭氧;干法照相复制机可产生碳氢化合物、可吸入悬浮粒 子和臭氧;传真机可产生臭氧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激光打印 机可产生碳氢化合物、臭氧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臭氧(O3) o危害: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 害。它主要是刺激和损害深部呼吸道,并可损害中 枢神经系统,对眼睛有轻度的刺激作用。当空气中 臭氧浓度为0.1mg/m3时,可刺激鼻和喉头黏膜;臭 氧浓度在0.10.2 mg/m3时,引起哮喘发作,导致 上呼吸道疾病恶化,同时刺激眼睛,使视觉敏感度 和视力降低;臭氧浓度在2mg/m3以上时可引起头痛 、胸痛、思维能力下降,严重时可导致肺气肿和肺 水肿。此外,臭氧还能阻碍血液输氧功能,造成组 织缺氧;使甲状腺功能受损、骨骼钙化;引起潜在 性的全身影响,如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损害 某些酶的活性和产生溶血反应。 苯并a芘(BaP) o性质:苯并a芘BaP是多环芳香烃类化合 物,纯品为无色或和微黄色针状结晶,在水 中溶解度较小,易溶于苯、氯仿、乙醚、丙 酮、环已烷、二甲苯等有机溶剂。 o来源:空气中苯并a芘绝大部分来自于有 机物不完全燃烧,吸烟也是产生苯并a芘 的重要来源,它在空气中主要以吸附于颗粒 物形态存在。 苯并a芘(BaP) o危害: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是致癌物 、致畸原及诱变剂。 可吸入颗粒物(PM10) o性质: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m的颗粒物。这类颗粒物可通过呼吸进入人 体的上、下呼吸道,尤其是直径小于2.5m的细颗 粒物(PM2.5),到达肺部沉积,甚至通过肺泡,进 入人体血液。 o来源:主要有室外和室内两方面来源 u室外颗粒物 室外颗粒物质主要通过门窗等维护结 构缝隙的渗透、机械通风的新风以及人员带入室内 。 u室内发生源 室内颗粒物的来源主要是燃烧过程、 表面磨损、设备运行、人员运行以及气溶胶消耗的 产物,如有害物控制、清洁以及室内污染物的化学 反应等。 o危害:粗颗粒物一般沉积在支气管部位,并 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导致与心肺功能障碍有 关的疾病。细颗粒物沉积到肺叶的可能性更 大,尤其是呼吸细支气管及肺泡。与沉积在 呼吸道的颗粒物相比,沉积到肺叶的细颗粒 物更难被清除。 长期暴露在颗粒物质中, 对人体呼吸道疾病、眼睛和皮肤过敏等健康 问题影响很大,诱发心肺功能障碍,导致 死亡率和发病率有所增,尤其对于具有慢性 肺部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而言,影响更大 。 室内其他化学污染物 一、铅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一)来源 o指金属铅和铅的化合物,进入环境的主要是 后者,例如铅白(碱式碳酸铅)用作木器底 漆中的颜料和塑料稳定剂:铅丹(四氧化三 铅)用作涂料;四乙基铅用作动力汽油的抗 爆剂;砷酸铅用作杀虫剂等。 (二)吸收 o环境中的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 体,被人体吸收后,进入血液,再由血液输 送到脑、骨骼和脊髓等器官,在成年人体内 有的铅形成不稳定的磷酸三铅,蓄积在骨骼 中。 (三)损害 o1铅能够损害骨髓造血系统,抑制血红素合成过程 中许多酶的催化作用,引起贫血。铅抑制了最敏感 的酶氨基乙丙酸合成酶,致使红细胞中的ALA- D降低,使得合成血红素 原卟啉和铁的前身物质) 结合的过程被阻断,血红素的合成减少,结果引起 低色素性贫血。 o2铅还能引起溶血,因为铅抑制了正常的红细胞膜 上一种叫做三磷酸腺普钾的酶,这种酶能够控制细 胞膜内外的钾、钠离子和水分的分布。当三磷酸腺 苷钾被铅抑制后,红细胞膜内外钾、钠离子和水分 就失去了控制,导致红细胞内的钾、钠离子和水分 脱失而引起溶血,溶血也造成贫血。 3铅还能够损害神经系统,引起末梢神经炎,发生运 动和感觉异常。常见的有伸肌麻痹,感觉异常多发 生在前臂和小腿,早期有闪电样疼痛,进而发展成 为感觉减退和肢体无力。 4铅对大脑的损害,幼儿比成年人敏感得多。铅能够 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和使儿童产生行为异常,有的出 现学习低能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智力障碍,并伴有举 止古怪等行为异常表现;有的还出现癫痫样疾患; 严重者能够导致死亡。铅还能通过胎盘,侵入胎儿 脑组织,危害下一代。 二、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汞蒸气 o由于汞蒸气具有高度的扩散性和较大的脂溶性,通过呼吸道进入 肺泡,经血液循环运至全身。血液中的金属汞进入脑组织后,被 氧化成汞离子,逐渐在脑组织中积累,达到一定的量时,就会对 脑组织造成损害。另外一部分汞离子转移到肾脏。因此,慢性汞 中毒临床表现主要是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和 疼痛、肌肉震颤、运动失调等。易兴奋是慢性汞中毒的一种特殊 的精神状态,表现为易激动、口吃、胆怯、焦虑、不安、思想不 集中、记忆力减退、精神压抑等。此外胃肠道、泌尿系统、皮肤 、眼睛均可出现一系列症状。急性汞中毒其症候为肝炎、肾炎、 蛋白尿、血尿和尿毒症。金属汞被消化道吸收甚微,一般不会引 起中毒。 2甲基汞(CH3Hg)在人体肠道内极易被吸收并 分布到全身,大部分蓄积在肝和肾中,分布于脑组 织中的甲基汞约占15,但脑组织受损害的则先于 其它各组织, 主要损害部位为大脑皮层、小脑和末 梢神经,因此,甲基汞中毒主要为神经系统症状, 其中毒症状主要有: o一般症状:头痛、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和 精神异常等。 o感觉异常:口周围(鼻、唇、舌)和手、足末端 麻木、刺激和感觉障碍,重者可波及上肢和下肢, 甚至扩大到躯干。 o语言障碍:说话不清楚、缓慢、不连贯等。 o运动失调:手动作笨拙,不能做快速或微细的动 作(如写字、吃饭、扣纽扣等),步态不稳,协调 运动障碍和震颤等。 o视野缩小:为双侧向心性视野缩小,而中心视力 可保持正常,重者可呈管状视野。 o听力障碍:为中枢性听觉障碍,听不到声音或听 到声音但听不懂所说的话。 o其他:肌肉萎缩;肌痉挛或僵直、流涎多 汗等。其症状出现的顺序为:感觉障碍运 动失调、语言障碍视野缩小听力障碍。 日本著名的公害病棗“水俣病“即为甲基汞慢 性中毒。 o甲基汞易透过胎盘从母体转移给胎儿。对 经常食含甲基汞鱼的正常妊娠妇女研究表明 ,胎儿红细胞中甲基汞量比母亲高30。因 胎盘转移使胎儿产生严重的胎儿性甲基汞中 毒的事例在日本已有多起报道,生下来的婴 儿多为白痴。 三、铬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铬的形态: o铬(Cr)遍布于自然界,在水体和大气中均含有微 量的铬。铬有多种价态,其中仅三价铬与六价铬具 有生物意义。 2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o它与脂类代谢有密切联系,能增加人体内胆固醇的 分解和排泄,是机体内葡萄糖能量因子中的一个有 效成分,能辅助胰岛素利用葡萄糖。如食物不能提 供足够的铬,人体会出现铬缺乏症,影响糖类及脂 类代谢。 3吸收及危害 o若大量的铬污染环境,则危害人体健康。铬 的价态不同,人体吸收铬的效率也不一样, 胃肠道对三价铬的吸收比六价铬低,六价铬 在胃肠道酸性条件下可还原为三价铬,大量 摄入铬可以在体内造成明显的蓄积。 o铬中毒主要是指六价铬。由于侵入途径不同,临床 表现也不一样。 饮用被含铬工业废水污染的水,可致腹部不适及腹 泻等中毒症状; 铬为皮肤变态反应原,引起过敏性皮炎或湿疹,湿 疹的特征多呈小块,钱币状,以亚急表现为主,呈 红斑、浸润、渗出、脱屑、病程长,久而不愈; 由呼吸进入,对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鼻 炎、咽炎、支气管炎,严重时使鼻中隔糜烂,甚至 穿孔。 铬还是致癌因子。 四、电池 1电池种类 o居家常使用两种电池,一种是一次性锌锰干电池, 另一种是二次性铅酸电池。 o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型电池,有 锌银电池、镉镍电池、热激活电池、水激活电池、 锂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o常用的一次性锌锰干电池有酸性和碱性两种,它们 的成分很复杂,但都含有汞、锌、锰、铅、镉等有 害物质。锌锰干电池在制造过程中,为了增大电量 ,常在锌中加入汞,形成锌汞极。 2.危害 o汞及汞的转化物甲基汞能够对环境造成严重 污染。 o过量的锰积蓄在体内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早期表现为综合性紊乱,较重者便会出现语 言单调、表情呆滞、感情冷淡,并伴有精神 病症状。 o铅酸电池是蓄电池,因电池极板是用铅板做 的,所以能对环境造成铅污染。 o镉镍电池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充放电池,能够多次重 复使用。其负极是金属镉,正极是氧化镍,电解液 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水溶液。镉镍电池的充放电 循环周期可达数千次,当达到使用寿命时,其污染 源主要是镉。镍粉溶解于血液,参加血液循环,毒 性较强,能够损害中枢神经,引起血管变异,严重 的还可导致癌症。 o废旧电池若混入一般垃圾,在收集、运输和处理中 ,大量有毒物质流出,污染物通过多种渠道进入土 壤、大气和水域,恶化环境。 o石棉是一种纤维状无机物,主要成分是钙、镁等的 硅酸盐,多为白色、灰色或浅绿色,纤维柔软。由 于石棉耐高温、耐酸碱,是热和电的绝缘体,所以 家庭中装修和电器常用到它。在装修施工或装修处 损坏,在电器损坏后,石棉便被显露出来,构成危 害。 o石棉是致癌物质。接触石棉,能够患间皮瘤(一种 生长在胸腹与体壁之间的肿瘤)。石棉飘尘十分微 小,能在空气中存留很长时间,可以随空气冲破鼻 毛的防线,直入肺中,并与铁等物质形成越来越大 的石棉体,造成肺的局部坏死,患上“石棉沉着症” ,严重者还会并发其他疾病。 五、石棉 o废旧日光灯管内存有70-80mg汞,荧光粉 和一些惰性气体氩气,都有毒,一旦破裂释 放出来,危害很大。 o灯管两端被锈蚀或灯管本身有裂缝,管内的水 银、荧光粉及少量氨气等有毒物质就会逐渐 渗出或挥发,污染毛巾或手帕,从而危害人体 健康。若进入眼睛,可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 明。这些有毒物质还会污染室内空气,引起 慢性中毒。 六、废旧日光灯管 七、化学纤维 o用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纤维 o合成纤维是用化学原料通过人工吹丝而纺织 出来的,常见的有涤纶、腈纶、氯纶、维纶 、丙纶和锦纶6大类 o1.合成纤维受摩擦能产生静电 o人长时间带静电,会感到头昏,体内白细胞 下降;若带电电压高,放电时会损伤皮肤, 妇女带静电还会染上妇女病。带静电的人还 可能将机器的程序搞紊乱 2.合成纤维放毒 o高分子和添加剂中有毒物质能挥发出来,如 丙烯腈,其增塑剂、防老剂所含的有毒物质 会慢慢挥发出来 o合成纤维的细小纤维,若被吸入肺或吃入胃 肠道,会长期在体内放毒,长期刺激某一部 位,容易产生过敏反应,甚至引起病变 八、 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 (一)清洁剂 o常用清洁剂 o在一般家庭里,常用的清洁剂中,含氯的有 漂白粉等,含酸的有洁厕灵、过氧乙酸、卫 生间清洁剂等。 o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中,润发剂、新洁尔灭、 衣物柔软剂等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洗涤 灵、洗洁精、肥皂等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o洗涤碗筷的洗洁精,洗涤衣服的洗衣粉、“衣 领净”,清洗厨房油污的清洗剂等清洁剂,是 一种含烷基苯磺酸盐和磷酸盐的有机物,对 人有害。 o若长期大量接触这种清洁剂,人的黏膜和皮 肤不断受到刺激,会损害人体组织器官。表 面活性剂能吸纳皮肤油脂,能够使皮肤皴裂 、角化,洗头能使头发变脆、发黄、脱落, 人一次吃进100g的表面活性剂就可毙命 o需要特别指出,有人错误地认为,清洁剂具 有消毒杀菌作用。其实,清洁剂只能起到冲 洗掉细菌的作用,而且它还极易感染细菌。 所以,经清洁剂洗过的衣物、碗筷、果蔬, 一定要用清水将清洁剂冲洗十净。不然,不 仅残留的清洁剂本身的有毒物质能够进入人 体,而且清洁剂感染的细菌也能趁机侵入人 体。 2.洗衣粉 o洗衣粉是人工合成的化学洗涤剂,主要成分 是烷基苯磺酸钠ABS,与硫酸钠、甲苯磺酸 钠和羧甲基纤维合成的,呈碱性。ABS是一 种有毒的化合物,能够严重损害人的肝脏。 o用含ABS 的洗衣粉洗过的衣服被褥要认真冲 洗干净,以免 刺激皮肤。若育龄妇女经常使 用这种洗衣粉,通过皮肤吸收ABS达到一定 浓度,可导致不孕。 o婴儿皮肤细嫩,对残留的ABS的刺激反应明显。有 的不仅有过敏反应,而且出现胆囊扩大、吐血和白 血球升高等等病症。所以最好不用洗衣粉洗涤婴儿 衣物。 o用含ABS 的洗衣粉洗头发,不但能够引起头发干燥 、发黄、脱落,而且ABS可就便通过毛孔进入大脑 ,导致大脑功能减退。所以,不可用洗衣粉洗头。 o用含ABS 的洗衣粉洗涤蔬菜、瓜果和餐具,更要冲 洗干净。否则,残留的ABS 就会通过口腔和皮肤浸 入人体内,损害肝脏和血液。 o加酶洗衣粉是一种含蛋白水解酶的高级洗衣 粉,若清洗不彻底而残留在衣物中,当人们 穿着这些衣物(特别是贴身衣物)时,残留 的蛋白水解酶便分解皮肤的蛋白质,而出现 瘙痒、红斑丘疹等过敏症状。 3.强力去污剂 o目前市场上不断增多的强力去污产品,大多含具有 刺激性的酵素、硼酸盐漂白剂、荧光增白剂等化学 物,还含有有毒的人造化学香味、阿摩尼亚等气体 。 o这些有毒气体能够毒害人们的呼吸系统。接触这些 物品可导致患皮肤过敏症,出现发痒、红肿等症状 。更为严重的是,长期接触这些物品,这些有害毒 素就有可能被皮肤吸入到体内,破坏细胞的正常运 作,使人患皮肤癌。荧光增白剂进入人体后,与人 体中的蛋白质结合,很难排出体外,给肝脏造成负 担。 o所以,在使用这些物品时应配带橡胶工作手套,室 内要通风。 4. 使用清洁剂注意事项 o居家使用清洁剂,为了安全起见,要切实注意以下 几点: o (1)事前要认真了解成分说明书和注意事项,不 要违背要求。 o (2)在卫生间不要存放多种清洁剂,以免泄漏后 混合而污染空气。 o (3)不要将两种不同成分的清洁剂混合使用,以 免放毒,或降低功能。例如,含氯清洁剂和含酸清 洁剂混合使用,促使含氯清洁剂中的氯分解加快, 氯逸散在室内空气中,刺激人的鼻子、眼睛,造成 氯气中毒。 o据报道,广州一家庭主妇,在家里清洁卫生 时,将洗涤剂、洁厕精和浴液三种清洁剂混 合使用,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氯气,使该主 妇中毒晕倒,抢救无效,死亡。 o又如,若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 活性剂混合使用,不仅不会增强清洁效果, 反而是因为两者产生拮抗作用,会降低消毒 效果。 o(4)使用清洁剂洗刷食具后,一定要用自来水把食 具冲洗干净,以防止清洁剂进入体内。用加酶洗衣 粉洗过的衣物,首先不要多放,洗后一定要漂洗于 净,最好再用清水浸泡,必要时可用开水浸泡,以 破坏残留酶的活性,防止发生过敏。 o(5)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时,要打开门窗,以防中 毒。特别是喷洒空气清洁剂或消毒剂或除臭剂时, 人一定要躲到室外。 o喷洒前,先关门窗,戴上口罩,然后由里向外喷洒 ,边喷边向出口门退,喷毕,人退到门外,将门关 紧。半小时至一小时后,开启门窗,通风换气。 o(6)家人若有对某种清洁剂或消毒剂过敏者,选用 时要避开。 o (7)万一发生中毒事件,要及时把人转移到空气 新鲜的地方;对中毒重者,要立刻施行人工呼吸、 吸氧等急救措施,并及时转往医院医治。 o (8)尽量用肥皂代替清洗剂,因为肥皂的化学成 分是硬脂酸钠,不含ABS 的清洗剂,如果使用含 ABS的清洗剂,除了注意用后必须冲洗干净和在使 用中不多用、不混用外,若长期使用,操作人员应 戴乳胶防护手套,孕妇和儿童不宜操作。 (二)消毒剂 o国家制定了新的消毒管理办法,于2002年7 月1日开始实施。 1.常用消毒剂 o家庭常用的消毒剂,含氯的有“84 ”消毒液、金 星消毒液等,还有戊二醛、过氧乙酸等。 o家庭消毒剂按杀菌作用可分为高效、中效、低效三 种。效高者杀菌力强,但对人的刺激性、毒性、腐 蚀性也大。例如,消毒剂戊二醛和过氧乙酸能够杀 灭一切微生物,但是它们也能将水泥地腐蚀,污染 空气强烈刺激人的呼吸道和皮肤,要根据需要选购 。 2. 怎样选购消毒产品 o消毒品一定要使用合格产品,若使用假冒伪劣品, 后果难以设想。所以,选购消毒品时要严格检查、 辨认。 (1)检查 o首先验证,凭证要齐全,以保证产品不是假冒伪劣 产品。 o其次,检查包装,包装必须严密,包装上应注明名 称、厂名、厂址、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 )、有效期;应注明“消毒剂”字样,以及消毒服务 机构、地址、消毒方法、消毒日期和有效期,各条 都不能缺。 (2)观察 o干粉类消毒剂应该是干燥无结块的;片剂应 当片完整,无受潮变粉现象;消毒液应该是 均匀体,无絮状物、漂浮物、沉淀或渣滓。 (三)杀虫剂 1案例: o1985年,美国辛蒂女士使用杀虫剂时,杀虫剂所含的化学物质 破坏了辛蒂的免疫系统,患上了“多重化学物质过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