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英新生儿窒息复苏 ppt课件_第1页
熊英新生儿窒息复苏 ppt课件_第2页
熊英新生儿窒息复苏 ppt课件_第3页
熊英新生儿窒息复苏 ppt课件_第4页
熊英新生儿窒息复苏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窒息与复苏 -复苏效果不佳的原因与处理 内容概要 u新生儿窒息与新生儿复苏 u国际新生儿复苏指南 u复苏效果不佳的原因及处理 内容概要 u新生儿窒息与新生儿复苏 u国际新生儿复苏指南 u复苏效果不佳的原因及处理 新生儿窒息 p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母体-胎儿间通过胎盘血流进 行的气体交换发生急性障碍,引起胎儿发生严重的缺 氧和酸中毒,继而出现呼吸、循环及中枢神经等系统 的抑制,以致生后不能建立和维持正常呼吸的一种危 急病理状态。 p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2.94%。 p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n2010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4;其中20% 是出生窒息导致的,出生窒息是婴儿死亡的第二位 原因(第一位的原因是早产)。 n中国残联2003年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新增 0-6岁残 疾儿童19.9 万,智力残疾占54.2%,其原因依次为 :产时窒息、早产及宫内窘迫等。 窒息的诊断标准 有导致窒息的高危因素; 出生时有严重呼吸抑制、至生后1min仍不能建立有效 自主呼吸且Apgar评分7分;包括持续至出生后5min 钟仍不能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评分7分或出生 时Apgar评分不低,但至出生后5min降至7分; 脐动脉血气分析100次/min ? 措施 决策 决定是否需要复苏 决定是否需要气管内 决定下一步措施 吸引胎粪 贯彻复苏始终 脉搏氧饱和度测定仪 呼吸困难和/或持续紫绀的处理 n2011指南不再评估肤色 n如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min,但有呼 吸困难或持续紫绀及低氧血症,可常压给 氧(氧气管、氧气面罩)或给CPAP,特别 是早产儿。 nCPAP可经气流充气式气囊或T-组合复苏器 给予。 正压人工通气指征 初步复苏后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 心率2%3%) 每次呼吸时胸廓有起伏 双肺区都有呼吸音 通气时胃无扩张 呼气时,蒸汽凝结在导管内壁 气管插管的替代装置 n喉罩气道(LMAs) n构造 :喉罩气道是一个用于正压人工呼吸 的气道装置,为一个带有边圈可扩张的软椭 圆形罩与弯曲的气道导管连接。 复苏后的监测和管理 监测和控制血糖 检测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 给予适当的氧和通气 逐渐谨慎加奶,同时予静脉营养 警惕感染的发生 早产儿复苏 早产儿复苏有更多的危险 p热丢失迅速,体温调控能力低 p组织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高氧损害 p肺发育不成熟,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 肌力弱,造成自主呼吸困难 p颅脑发育不成熟,易出血 p有感染的风险 p容易出现低血容量 早产儿复苏需关注的问题 u体温维持 u复苏用氧 u辅助通气 u如果早产儿非常小,考虑给予肺表面 活性物质 u减少颅脑损伤 u复苏后特殊处理 2010新法复苏不足之处 p忽视了资源缺乏地区实施这些指南的可行 性,而这些地区是围产期死亡率高发区域 ;主要是为三级医疗中心量身制作(设计是 基于三级医院设备的复苏环境) p都使用了价格较为昂贵的氧饱和度检测仪 和空氧混合仪等设备,因此使整个复苏过 程复杂化和缺乏可操作性 n 内容概要 u新生儿窒息与新生儿复苏 u国际新生儿复苏指南 u复苏效果不佳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及处理-1 n操作不熟练,动作不够快 n时间就是生命,黄金60秒 n处理:院内NRP小组培训模拟训练反 馈式教学 原因及处理-2 n操作无序 nABC(新生儿) nCAB(儿童、成人) 原因及处理-3 未掌握基本复苏技能 n复苏气囊正压通气技术 n胸外按压技术 n气管插管技术 原因及处理-4 快速评估环节 n羊水和足月两项分娩时才获知; n出现喘息和肌张力消失时,气管插管或其他 措施不及时; u 喘息是在缺氧或缺血时发生的一系列单次或 多次深吸气,通常预示严重的神经和呼吸抑制 . u肌张力是敏感指标,如肌张力好,仅青紫和/ 或呼吸弱,多能很快转为正常;肌张力差常表 明已有缺氧损害,如消失则示严重缺氧。 原因及处理-5 初步复苏环节 n清理呼吸道前擦干 n体位未摆正 n对无反应的新生儿继续使用触觉刺激 原因及处理-6 正压通气环节 n面罩与面部密闭不够 n体位未摆正 n气道阻塞 n压力不够 原因及处理-7 胸外按压环节:未掌握按压技能 u一定要配合有效通气,不要气管内加氧还没 开始就慌忙先胸外按压(常犯错误); u按压深度为前后胸径1/3(足月儿约2cm), 一定要足够有力(常常不够),否则无效; u注意前三后一的节奏,即按压3次,再通气1次 ,两人协调默契; u一般不宜面罩配合胸外按压,往往效果差,最 好先气管插管; u胸外按压前将吸入氧浓度调至100%。 原因及处理-8 用药环节: n未及时判断出气胸 n未及时判断出血容量不足或休克并给予 扩容 原因及处理-9 未掌握行为技巧,未能做到 n及早求助 n分配领导角色 n有效沟通 n合理分工 n利用所获得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