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论第七章温里药 《中医药学概论》ppt_第1页
各论第七章温里药 《中医药学概论》ppt_第2页
各论第七章温里药 《中医药学概论》ppt_第3页
各论第七章温里药 《中医药学概论》ppt_第4页
各论第七章温里药 《中医药学概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论第七章各论第七章 温温 里里 药药 “凡药性温热,具有温散里寒, 温振阳气作用,以治疗里寒证为主的药 物,称为温里药。”又称祛寒药。 一、含义 二、性能特点及功效 这类药性味多具辛温或辛热。辛 能行,能散,温热能治寒,这类药的 普遍特点就是能行散寒邪。 具有温中祛寒、 温阳、回阳( 回阳救逆)、温经止痛等功效。温中 祛寒是温里药普遍都具有的功效。 三、适应证 里寒证: 寒邪属阴邪,阴寒之邪最易伤阳 ,轻者产生多种脏寒证,重者导致亡 阳证。 * *附附 子子 乌头原植物乌头原植物 效 用 1、回阳救逆:用于阴寒内盛, 阳气衰微,或大吐、大泻、大汗症见 冷汗自出,四肢厥冷,面色苍白,下 利清谷,脉微欲绝的亡阳证(多见于 急性心力衰竭,周围循环衰竭,休克 )。配伍干姜、甘草同同,即四逆汤 。 严重者(阳虚气脱)配人参,即 参附汤。 2、补火助阳:肾阳虚小便不利 水肿。配茯苓、白术(真武汤)温阳 利水;阳痿。配肉桂、熟地、山茱萸 (桂附八味丸)配杜仲、肉桂、菟丝 子、熟地(右归丸); 脾阳虚腹泻 便溏,脘腹冷痛。配干姜、党参、白 术(附子理中汤);心阳虚心悸、气 短、喘促、胸痹心痛、脉结代。配人 参、桂枝;卫阳虚:腠理不密自汗, 怯寒。配黄芪、桂枝,温阳固表。 3、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配 白术、桂枝(术附汤)、(桂枝附子 汤)。 “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 药”。 用量用法 一般310g,寒痹1015g,回 阳救逆1530g。煎服。附子一般宜 制用,生用易中毒。 用量超过10g应久煎,先煎,可 使毒性下降。 1、阴虚热证,伪寒真热忌用。 2、孕妇忌用。 注意事项 *肉 桂(官桂、桂心) 肉桂原植物 性能特点 辛、甘,大热,归肾、脾、心、 肝经。这味药也是温里药中性烈的药 物之一,功能益火消阴,引火归元, 长于补命门之火而助肾阳,是治疗命 门火衰及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 一 1、补火助阳:与附子相似,有助 肾阳,益火消阴的作用,但附子辛、 热、温燥,偏温一身之阳,肉桂虽然 也是辛热温燥之品,但内有甘味,故 性较附子和缓,偏补,以温补肾阳为 主。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见畏寒肢冷 、腰膝酸软、阳痿、尿频。配附子、 熟地、山萸肉等同用。(桂附八味丸 );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见上 效 用 热下寒配附子、干姜、白术(桂附 理中丸);肾虚不能纳气的虚喘咳逆 ,配沉香、附子、五味子。 2、散寒止痛:下腹冷痛,寒疝 腹痛。配吴萸、乌药、沉香;寒湿痹 痛、腰痛。配独活、续断、杜仲。 3、温经通脉:寒凝经脉之经闭 痛经。配香附、当归、川芎;阴疽色 白,漫肿不溃或久溃不敛。配鹿角胶 、熟地(阳和汤)。 汤25g,煎服。散剂12g,冲 服。 1、孕妇忌用。 2、阴虚血燥者慎,热证忌。 3、畏石脂。 用量用法、注意事项 * *干干 姜姜 姜原姜原植物植物 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 经。这味药也是辛热燥烈之品,但无 毒,功能温中回阳,长于温脾暖胃, 治疗脾胃受寒,中阳不振。 为温中散寒的要药 。 性能特点 效 用 1、温中祛寒:(温脾阳之主药) 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呕吐、泄泻、冷 痛等症。配参、术、草(理中汤)如 寒盛阳虚脾肾阳虚并见,配附子(附 子理中汤)。里寒盛呕吐涎沫者,配 半夏(半夏、干姜散)。 2、回阳救逆:同附子,功力较 附子逊,但它可以辅助附子加强回阳 作用。故前人有“附子无干姜不热” 的说法。 3、温肺化饮:寒饮伏肺,咳嗽 痰多,色白清稀。配细辛、桂枝、麻 黄等。(小青龙汤) 用量用法、使用注意 310g,煎服。 孕妇慎用。 * *吴吴 茱茱 萸萸 吴茱萸原植物吴茱萸原植物 性能特点 辛、苦,性热。有小毒。归肝、 脾、胃经。本品辛散苦降,故功在温 降。 长于温肝止痛,降逆止呕,是治 疗中寒肝逆或寒滞肝脉诸痛的要药。 效 用 1、散寒止痛:用于寒滞肝脉诸痛 证。厥阴头痛,配生姜、人参(吴茱 萸汤); 寒疝少腹冷痛,配乌药、 小茴香;经闭腹痛,配川芎、当归; 脘腹冷痛,配干姜、草蔻仁;寒湿脚 气疼痛,配木瓜(苏长史茱萸汤)。 2、疏肝降逆止呕:呕吐吞酸胃 寒者,配生姜、半夏;肝郁化火者, 配黄连(左金丸)。 3、助阳止泻:阳虚泄泻。配五 味子、肉豆蔻、补骨脂(四神丸), 有温中助阳止泻之功,为脾肾阳虚, 五更泄泻,必用之品。 用量用法、使用注意 1.56g,煎服。 1、辛热燥烈,能损气动火,故 阴虚有热者不宜服。 2、量不宜大,量大引起视力模 糊和错觉的视力障碍。 * *小茴香小茴香 (瘪谷茴香(瘪谷茴香) 茴香原植物茴香原植物 辛,温。芳香。归肝、肾、脾、 胃经。功能疏肝、暖肾、温脾,长于 散寒行气止痛,是治疗寒疝腹痛、睾 丸偏坠胀痛的佳品。 性能特点 效 用 1、散寒止痛:阴寒腹痛。配肉 桂、乌药或炒热布包温熨痛处;寒疝 少腹作痛或睾丸偏坠胀痛。配桔核、 乌药等。 2、理气和胃:用于胃寒呕吐食 少,脘腹胀痛。配干姜、木香。本品 有理气和胃,开胃进食之功。 用量用法 36g,煎服。外用适量。 附药 大茴香(八角茴香) 性味、功效与小茴香相似,而药 力较逊,常作食物调味品使用。 高良姜 高良姜原高良姜原植物植物 性能特点 辛,热。归脾、胃经。功能温脾 暖胃散寒,善内攻走里,长于散寒止 痛止呕,是治疗胃寒冷痛呕吐的常用 药。 效 用 1、散寒止痛:用于胃脘冷痛。 配香附(良附丸);腹部冷痛泄泻。 配肉桂、厚朴 2、温中止呕:用于胃寒气逆,呕 吐清水。配生姜、半夏、陈皮。 用量用法 310g,煎服。研末服,每次 3g。 高良姜与干姜的比较 高良姜 偏治胃寒 ,善治脘腹冷痛 、噫气呕逆。 干 姜 温中力胜 ,偏治脾寒,善 治腹痛泄泻。 温中散寒 *花椒 (蜀椒、川椒) 花椒原植物花椒原植物 性能特点 辛,热。归脾、胃、肾经。本品 辛散性温,善散阴冷之气,故功能温 中止痛,暖脾胃而止吐泻,长于散寒 止痛,是治疗胃寒冷痛、呕吐的常用 药。 效 用 1、温中止痛:胃寒冷痛呕吐不 能食。配干姜、党参、饴糖(大建中 汤);久寒腹痛下痢。配附子、干姜 。(椒附汤) 2、杀虫止痒:虫积腹痛,呕吐 蛔虫,偏寒者配乌梅、干姜。偏热 者配乌梅、黄连。湿疹、阴痒单用, 或配苦参等。 用量用法、注意事项 36g,煎服。外用适量。 阴虚火旺者忌用。 *丁香(公丁香花蕾) 丁香原植物丁香原植物 性能特点 味辛,气温。归脾、胃、肾经。 本品辛温芳香,功能温脾暖胃,壮阳 泄气而降逆,长于散寒降逆,是治疗 胃寒呕吐、呃逆的要药。 效 用 1、温中降逆:用于胃寒呕吐、呃 逆。配人参、生姜、柿蒂(丁香柿蒂 散);用于脾胃虚寒,吐泻食少。配 砂仁、白术。 2、散寒止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