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课件71_家的意味_第1页
2016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课件71_家的意味_第2页
2016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课件71_家的意味_第3页
2016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课件71_家的意味_第4页
2016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课件71_家的意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家的意味 学习目标 1、培养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 ,初步形成为家庭作贡献、为父 母分忧的人生态度。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 3、理解家的含义和作用,知道尽孝应在当下。 自主预习 1、家是我们_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 命是父母给与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_的哺育和支持。 2、家是我们_的港湾。家不止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_,家 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3、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浓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_,是甜蜜、温暖、轻松的_。 4、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_。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 _,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_。 探究一 生命的居所 一位父亲,每天都很晚回家,难得那一次在天黑前回来了。他发现五岁的儿 子正倚门等他。还没说话的父亲先听到儿子的问话:“爸爸,你一个小时赚 多少钱?”父亲说:“你很想知道吗?那我告诉你,我能赚20元。”儿子转 身走进自己的房间,捧出一堆皱巴巴的零钱,对爸爸说:“我攒了好长时间 ,现在终于有了20元,你明天能早点回家吗?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饭。” 请对材料中父子的言行进行分析。 师生共同总结,理解记忆 1.什么是家 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 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的重要性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 命是父母给与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不止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 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探究二 中国人的“家” 李明的好朋友发现他最近情绪低落,心事重重。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李明的 爷爷年老体弱,需要人照顾,而李明的父母却对老人家不管不问,甚至恶语 相加。李明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他想劝说父母孝敬老人,但考虑到自己是 父母的独生子,父母平时很疼爱自己,怕与父母闹翻了,所以非常烦恼 李明应该怎样对待爷爷? 师生共同总结,理解记忆 如何认识中国人的“家” (1)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浓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2)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论语学而中 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 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3)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典例欣赏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上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一曲 常回家看看唱遍了大江南北,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震撼。对回家看看 认识不对的是( ) A.是子女做人的本分,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 B.是子女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体现 C.只能给父母增添负担 D.是子女用实际行动履行对父母赔养扶助的法律义务 解析:这是一道反向题,选择对回家看看认识不对的,显然C项不对,常回 家看看是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也是做人的本分。 答案:C 课堂小结 测控设计 1、“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拍一拍肩上沾染 的尘土,再累也一样坚持的脚步,回家真的幸福。”2015年春晚这一首回 家的路不知道拨动了多少游子的心。游子们想家的原因是( ) A.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B.家能提供一切物质基础 C.家是休闲娱乐的场所 D.家是我们食宿的地方 2、结合右面的图片,下列对“家”的理解正确的是( ) 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 家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地方 家就是我们住的宽敞明亮的大房子 A.B. C.D. 3、有位作家这样写道:“他们”,是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的人,世界各国 对“他们”的称呼发音几乎一模一样。“他们”,很多时候是我们背后的关 怀与唠叨,也是我们曾经想摆脱的牵挂。“他们”,是我们容易忽视的等待 ,也会有一天是我们再也见不到的想念。越长大,离“他们”越来越远,我 们却一直常驻在“他们”的心里!生命不常在,一定要好好对待“他们”! 认真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他们”是谁?他们给了你什么? (2)长大了,你将怎样去好好对待他们? 教师寄语 “谁言寸草心,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