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药理学_第1页
兽医药理学_第2页
兽医药理学_第3页
兽医药理学_第4页
兽医药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兽医药理学兽医药理学 veterinary pharmacologyveterinary pharmacology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作用、作用机制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回忆上次课概念 : 第 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第二节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第三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Basic Effects of Drugs) (一)药物作用和药理效应的关系 (Drug action & Pharmacological effect)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 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是特异性。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 表现,同一机体不同脏器对同一D作用表现异同。 -R NE 血管收缩 心率加快 血压升高 第一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cAMP D作用 药理效应 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2.新陈代谢改变: 通过影响新陈代谢而发挥效应,如AD 使血糖升高;胰岛素使血糖降低。 3.适应性改变: 通过增强/抑制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性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如免疫增强药/抑制药。 4.杀虫灭菌:抗生素、左旋咪唑 (二)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1.兴奋性改变: (1)兴奋(亢进): (2)抑制(麻痹): :兴奋药,尼可刹米 抑制药,吗啡 1.据D作用部位 局部作用 (local action) (普鲁卡因) 全身作用 (absorptive action)(吸收作用) 2.据作用顺序/原理 直接作用 (dirct action) (原发作用) 间接作用 (indirect action)(继发作用 ) (三)药物作用的方式 反射弧 lGlands lEye lSmooth muscle lHeart lBlood vessel lCNS MR Block (Atropine) (四)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1.选择性:D只对某些组织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无 2.选择性形成的因素: (1)受体分布的不均匀性; (2)组织生化功能差异,与组织中酶的分布和活性有关;肝药酶 (3)细胞结构的差异,如青霉素抑胞壁合成选择性地杀灭G+菌,对人畜 (4)药物对不同组织的亲和力不同,选择分布靶组织,碘甲状腺1万倍. (五)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副反应 毒性反应 后遗效应 停药反应 变态反应 特异质反应 继发反应 对因治疗(治本) 对症治疗(治标) 补充治疗(替代) 治疗作用 药物 作用 的两 重性 不良反应: (对机体不利 不符用药目的 ) 1.副反应 (Side reaction) 在常用剂量下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效应(副作用)。不严重,难避免 的。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应。 口干唾液分泌 扩瞳 抑制瞳孔括约肌 心率 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 抑制 解痉 内脏平滑肌松弛 阿托品 (Atropine) M受体阻断药 量大/蓄积/机体敏感性高而发生的有害反应。严重,可预知、避免 (1)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 剂量过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 (2)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 蓄积过多,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 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 ) : 罗可坦 影响胚胎正常发育引起畸胎,常发生于妊娠头20天至3个月内 三致 致癌作用(Carcinogenesis) : 阿霉素、甲苄肼、抗癌药 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指药物使DNA分子中的碱基对 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基因突变) 氨茶碱、异烟肼、催眠药 2.毒性反应 (Toxic reaction, Toxicity) 毒反 3.后遗效应(After effect)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如长期用糖 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数月内难以恢复 4.停药反应 (Withdrawal reaction) 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重也称反跳 (Rebound reaction) 长期服用可乐定停药次日血压即急剧升高 5.变态反应(Allergy) 特点: 异常免疫与剂量无关与药效无关拮抗药解救无效 停药消失,再用复现仅见特殊病畜 药物不同,反应类似 特异质反应,是指个体对某些药物特有的异常敏感性 特点: (1)与遗传有关(2)与剂量成比(3)与固有药理作用一致 (4)药理拮抗药有效(5)多因缺某酶,代谢受阻 如G-6-PD缺乏 者,服用磺胺药后可致溶血。 6.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7继发反应:继发于D治疗作用后的不良反应 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 草食兽禁灌服抗生素 药物即毒物,利弊并存, 必须权衡,正确应用! 一 .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一) 药物作用和药理效应的关系(因果) (二) 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4 (三) 药物作用的方式2-4 (四)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因素4 (五) 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两重性)治3不良7 小结 (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与D理化性质有关) 1.渗透压作用: 如甘露醇的脱水作用. 2.脂溶作用: 如全身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 3.影响PH: 如抗酸药中和胃酸,碳酸氢钠 氢氧化铝 4.络合作用: 如二巯基丙醇,络合汞、砷等重金属离子中毒. 5.膜稳定作用: 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及传导,如局部麻醉药。 二药物作用机制 Mechanisms of Drug Action (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与D化学结构有关) 1、干扰或参与代谢过程: 对酶的影响,多数药物能抑制酶的活性,如新斯的明竞争性抑制胆 碱酯酶,奥美拉唑不可逆性抑制胃粘膜H+-K+ATP酶(抑制胃酸分泌), 而有些药本身就是酶,如胃蛋白酶。 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如5-氟尿嘧啶结构与尿嘧啶相似,掺入癌细 胞DNA及RNA中干扰蛋白合成而发挥抗癌作用。 影响核酸代谢,许多抗癌药是通过干扰癌细胞DNA或RNA代谢过程而 发挥疗效的。许多抗生素(包括喹诺酮类)也是作用于细菌核酸代谢而 发挥抑菌或杀菌效应的。 A A 2、影响生物膜的功能: 如局部麻醉药通过影响Na+的跨膜转运而发挥作用 3、影响体内活性物质: ASP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 4、影响递质释放或激素分泌: 如麻黄碱促进末N梢释放(NE)治疗哮喘 5、影响生理物质转运: 如利尿药抑制肾小管Na+-K+、Na+-H+交换而发挥排钠利尿 6、影响免疫机制: 免疫增强药及免疫抑制药通过影响免疫机制发挥疗效。 7、影响受体功能: 阿托品阻断M受体使内脏平滑肌松弛 组织损伤、炎症或过敏 化学物质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