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积极心理学与教育_第1页
医学课件积极心理学与教育_第2页
医学课件积极心理学与教育_第3页
医学课件积极心理学与教育_第4页
医学课件积极心理学与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积极心理学与教育 1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 一、灾难或挫折对我们有多大的伤害 ? 从桑代克的实验来看挫折对人的影响 。 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 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 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 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1912年当 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 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在20世纪最著 名的心理学家中名列第19位。 2 桑代克的迷箱(puzzle box) 3 4 u桑代克的实验证明了学习的必要条件:内在 需求、外在诱因、结果反馈。 u如果结果反馈中总是表现为挫折,那动物会 有什么表现呢?( Learned Helplessness习 得性无助)。 5 习得性无助 1967年,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位21岁的大学生 塞里格曼第一次去自己教授的实验室时发 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狗在形成条件反射 的过程中也伴随形成了一种“习得性无助”的特 性。 6 更奇怪的是,习得性无助一旦形成, 即便面前有榜样也不去学。 塞里格曼随后和他的同事先把一些狗一只只轮 流拴在有电击的笼子里,让它们学会习得性无 助。然后,再把这些狗和其它几只没有受过电 击的正常狗关进同一个笼子,所有没有经过前 面单独处理的狗在电击时到处乱窜,它们很快 跑到笼子的另一端逃避电击。而所有经过单独 处理过的狗则呆在原地,不知做出任何努力去 逃避。 7 u依据这个发现,塞里格曼对人类做出了大胆 的假设,他认为许多人存在的诸如抑郁等心 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也是具有了“习得性无 助”对现实具有了一种无可奈何的信念而 不是他们真的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8 习得性无助真的可怕吗 u1976年,耶鲁大学的两名研究员兰格(Ellen Langer)和罗丁(Judy Rodin)联名发表了 一个关于控制感的研究。他们选取了康涅狄 格州最好的一所名叫阿登屋(Arden House )的疗养院。他们随机选取了两层楼的老人 ,分别作两种实验处理:四楼的老人对自己 的生活有着额外的控制和选择权利; 9 u二楼的老人作为对照组,得到的福利和四楼 的老人一样,但却没有控制权(控制权主要 体现在布置房间、拿花、看电影等)。 u18个月后,兰格和罗丁再次回到疗养院,发 现有控制感的四楼老人比较快乐、比较活泼 。而且还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一组老 人去世的人数比缺乏控制力的二楼老人少! 。 10 u生活中的一些做法:A父母要去上班,小孩 哭着不让妈妈去上班;B警察假装和劫持人质 的歹徒谈判,趁其不备时枪杀歹徒解救人质 。C辛苦努力工作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等等 11 罗氏心理学实验 塞里格曼和他的同事们后来把“习得性无助”理论 和罗推尔(Rotter)的归因控制点理论相结合。 主要是为了解释为什么另外三分之一的个体不会 形成习得性无助。 罗推尔在上世纪50年代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 心理学教授,他既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又是一位 实验主义心理学家。他做了一个猜扑克牌实验 。 12 u在对这个实验进行分析整理的同时,罗推尔 还发现他督导培训的一个名叫费里的心理治 疗师有一个病人很有趣。这位病人是一个40 岁左右的中年人 u就是我们今天社会心理学上所讲的“归因控制 点理论”。 13 u归因控制点理论认为,人在面临一定的生活事件时 时,要么把其原因归咎于外部力量,如运气、机遇 、命运或者其它人的力量等,要么把其原因归咎于 自己的内部力量,如智力、勤奋或者其它一些个人 的特征等。前一种人的归因控制点在外部,具有外 部控制点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对外在事件无能为力 ;后一种人的归因控制点在内部,具有内部控制点 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是生活的主人,自己能控制事 件的发生或发展。 u塞里格曼进一步把这一理论具体分为两个极点: 14 u“乐观型解释风格”人 格:认为失败和挫折 是暂时的、是特定性 的情景事件、是由外 部原因引起的,而且 这种失败和挫折只限 于此时此地;认为成 功和成就是自我的内 在原因所致,而且是 长期的,并会泛化到 自己的其它活动中去 ; u“悲观型解释风格”人 格:会把失败和挫折 归咎于长期的或永久 的原因、具有普遍性 、是由自己内在原因 引起的,并认为这种 失败和挫折会影响到 自己所做的其它事。 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因 为外在的原因,是一 种暂时的现象,它只 限于此情此景。 2、“乐观型解释风格”与“悲观型解释风格” 15 积极乐观真的有价值吗? u美国心理学家的傅氏微笑研究。(文科中学 ,但小学的结果似乎不明显)。美国大都会 保险公司的员工招聘(培训经费);预测 NBA球队的胜利。 u既然无助可以习得,那乐观是不是也可以习 得呢?好即习得性乐观。这就是当代积极心 理学产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原由。 16 二、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u看一个例子: u2009年的夏天,有两个观光团正好一起到西 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旅游。当时由于大峡谷 才刚刚开放没多久,因此条件不是太好,其 中有一段山路的状况特别不佳,到处都是坑 坑洼洼的,有的地方甚至还有一些很深的坑 洞。 17 u1998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塞利格曼 发起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u那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呢?国际积极心理学网 站的首页对此有明确的解释,即积极心理学 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 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幸福的科学研究 。 u积极心理学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8 What Positive Psychology Is uWhat is good about life is as genuine as what is bad and deserves equal attention from psychologists uPsychology should be As concerned with strength as with weakness As interested in building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s in repairing the worst As concerned with making the lives of normal people fulfilling as with healing pathology 19 20 uPP is a general term describing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what makes life most worth living uA perspective on topics worthy of study by psychologists uNo single theory, method, or application 20 21 What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ot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are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Pop psychology Untested self-help approaches 21 22 Traditional Psychology vs. Positive Psychology Traditional Psychology Mental Illness Deficit focus Problem-Free Sick People Positive Psychology Mental Health Assets Fredrickson, Fredrickosn, 2005) 。 77 u# 目前有关积极情绪扩建功能主要涉及的几个方面 : u第一,体现在认知领域的扩建功能。有关这一方面 的研究成果相当多。如有研究者证实,诱导积极情 绪不仅可以扩建人们愿望行为的技能和技巧( Fredrickson & Branigan, 2005),而且也能扩建人 们即时的注意和思想,也即积极情绪可以扩展视觉 注意的范围和思维的多面性和深刻性(Fredrickson & Branigan, 2005)。最近,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 者更是提供了直接证据(Schmitz. et al,2009),证 实人们的视觉系统会受诱导情绪的影响,从而影响 人们的认知 。另外如消除“自我种族偏爱”“穷人与富 人对金钱认知的差异”等 78 u第二,体现在生理上的扩建功能。积极情绪 不仅能扩建个体认知等方面的心理资源,有 研究也发现它甚至还能扩建个体的生理资源 。美国卡梅隆大学的博士科黑恩等人进行了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人 们对普通感冒的抵抗力(Cohen. et al.,2003 )。 u研究者给这些被试注入一种能引发轻微程度 感冒的病毒(被试以为注入的是生理盐水) ,并每天观察被试的病情进展情况 。 79 u积极情绪体验能促进催产素的分泌。 u生理学家扎克等人研究了8种人类的激素与人 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有一种激素与 人类的信任行为有着重要的关系:催产素 一种生殖的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雌性哺 乳动物的宫缩反应和乳汁分泌。对动物的研 究表明,催产素与一些亲和行为有关。 80 u第三,体现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扩建功能。有 研究者发现,通过对个体诱导积极情绪,不 仅可以增加人们对陌生人的亲切感和和蔼感 ,同时也可以增加其对熟悉人的信任感,尤 其是对于个体的亲密之人(如父子关系、情 人关系等),积极情绪诱导更是能增加双方 的同一性,从而导致双方行为或思想上的逐 渐接近。 81 u第四,体现在积极品质上的扩建功能。也就 是说,通过诱导积极情绪,有可能会使好人 变得更好,使坏人变得不太坏,使积极的人 变得更积极、使消极的人变得不那么消极。 到目前为止,一些相关的研究表明,不管是 在什么情况下,那些被诱导了积极情绪体验 的个体,其乐观主义、宁静(一种高级幸福 感)、自我复原力等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 的品质都会有一定的增加。 uKNICK的美女陪伴研究。 82 u当然,把获得积极情绪体验作为一种日常生 活习惯,并不是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味 地驱逐消极情绪。 u弗雷德里克森根据一些研究而提出了31的比 例点,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积极情绪与消极 情绪的比例在31的情况下可能是一个临界点 ,当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比例高于31时,个 体会较有可能获得幸福的人生,但假如低于 这个比例,那你的生活就有可能会面临一些 问题 83 (五)、积极情绪诱导恢复心理 资源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u第一,连续诱导积极情绪会不会持续增加心理资源 u第二,哪一种积极情绪诱导方式更好 (用他过去生 活中习惯的方式) u第三,立即诱导好还是延迟诱导好?(实验表明, 较之延迟消退,即刻消退对条件性恐惧的消 退是不利的。尽管即刻消退可以在消退当口 引发恐惧水平的下降,但此种消退效果无法 保持,不仅会自发恢复,甚至在消退后时间 段会引发更强的恐惧反应 ) 84 85 延长创伤后在创伤环境中的暴露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