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创建全省农村中医药先进县的理解 高县卫生局 李鼎扬 二0一三年十月十六日 怎么创? 一、学习 标准、领 会标准 二、比照 标准、找 准差距 三、制定 方案、组 织实施 一、学习标准 领会标准 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建设标准(2012 年版) 1.农村中医药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 2.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3.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4.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5.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6.提高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 2013年版) (一)基层中医药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 (二)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三)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四)基层中医医疗服务 (五)基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六)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 两个标准没有本质区别,相对而言, 2013年版更为灵活,便于操作。但2013年 版没有评估细则,所以按全国农村中医 药工作先进单位检查评估细则(2012年版 )做好检查验收工作。 农村中医药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 3.县卫生局有分管中医药工作的局长,设立 中医药工作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干部;分 管领导和专职干部熟悉中医药政策、中医 药管理知识和全县中医药工作情况。 农村中医药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 4.中医药事业费实行财政预算单列,近3年 均占全县政府卫生投入10%以上,或近3年 均占全县政府卫生投入8%以上且年均增长 比例高于卫生事业费的增长比例;中医药 事业费用于中医药基础条件建设、服务能 力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在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项目经费中落实一定比例用于中医 药预防保健工作。 农村中医药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 51将县中医医院纳入基本医保定点医疗 机构,将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村卫生 室提供中医药服务作为纳入基本医保定点 医疗机构的必备条件。 农村中医药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 52将中医药服务项目(包括中医药适宜 技术)、中药品种(包括中药饮片、中成 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保补 偿范围。有条件的地区将乡村中医药技术 人员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纳入基本医 保补偿范围。 农村中医药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 53制定降低中医药服务起付线、提高补 偿比例、鼓励应用针灸和治疗性推拿等中 医非药物治疗技术等政策,引导参保农村 居民和医疗卫生机构选择应用中医药服务 。实行支付方式改革或门诊慢病统筹的地 区,制定应用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的鼓励 政策。 农村中医药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 61加强运行管理,建立以公益性和中医 药特色为核心的中医医院监管制度;在推 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 事服务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实现 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进行补偿时,落实 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在投入上予以倾斜的 政策,完善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 补偿机制。 农村中医药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 62积极开展对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 非药物治疗项目财政补贴试点工作,以补 偿机制改革为切入点,推进县级公立中医 医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 农村中医药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 7.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其 它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的管理,严格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中药饮片、 中成药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中医药相关 标准规范。 农村中医药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 8.建立县中医医院、县综合医院、乡镇卫生 院、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工作考核机制, 并纳入对其管理人员年度工作考核目标。 在医疗机构绩效考核中,将“中医门诊占总 门诊人次比例”作为重要指标。 农村中医药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 9.鼓励开展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积极 推进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和加工。 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0.县中医医院按二级甲等中医院建设标准 接受检查。 11.县综合医院是指县人民医院。其临床科 室、药房、煎药室分别达到综合医院中 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医院中药房基 本标准、中药煎药室符合医疗机构中 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要求。 1县人民医院(临床科室标准) 1.科室设置 (1)作为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 (2)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的5; (3)设立中医门诊不少于2个; 1县人民医院(临床科室标准 ) 2.人员 (1)每床至少配备04名中医类别医师和0 4名护士。 (2)中医临床科室主任应当具有中医类别主 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 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 (3)主管中医病房的护士长应当系统接受过 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能够指导护士 开展辨证施护和运用中医护理技术。 1县人民医院(临床科室标准 ) 3.医疗用房 (1)门诊诊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 (2)病房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或不 低于医院临床科室平均每床建筑面积;每 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或不低于医 院临床科室每床平均净使用面积。 1县人民医院(临床科室标准 ) 4.设备配备 (1)基本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 度计、治疗推车、脉枕、针灸器具、火罐 、电冰箱、计算机等。 (2)根据专科业务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专科 诊疗设备。 1县人民医院(临床科室标准 ) 5.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制定各项规章 制度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 用。 1县人民医院(药房标准) 1.常用中药饮片品种应在400种左右。 2.部门设置: (1)中药房由药剂部门统一管理,可分中药 饮片调剂组、中成药调剂组、库房采购组 。 (2)至少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 室、中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 、中药煎药室,有条件的医院可按照有关 标准要求设置中药制剂室。 1县人民医院(药房标准) 3.人员 (1)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至少达到 2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中药人员不低于40%。 (2)中药房主任或副主任中应当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 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3)中药饮片调剂组、中成药调剂组、库房采购组负责人 至少应具备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4)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负责人应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 职务任职资格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或具有丰富中药 饮片鉴别经验的老药工。中药饮片调剂复核人员应具有主 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煎药室负责人应为 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煎药人员 须为中药学专业人员或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 1县人民医院(药房标准) 4.房屋 (1)中药房的面积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 适应。 (2)中药饮片调剂室的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中 成药调剂室的面积二级医院不低于40平方米。 (3)中药房应当远离各种污染源。中药饮片调剂室 、中成药调剂室、中药煎药室应当宽敞、明亮, 地面、墙面、屋顶应当平整、洁净、无污染、易 清洁,应当有有效的通风、除尘、防积水以及消 防等设施。 1县人民医院(药房标准) 5.设备(器具) (1)中药储存设备(器具):药架、除湿机、通风设备、 冷藏柜或冷库。 (2)中药饮片调剂设备(器具): 药斗(架)、调剂台、 称量用具(药戥、电子秤等)、粉碎用具(铜缸或小型粉 碎机)、冷藏柜、新风除尘设备(可根据实际情况选配) 、贵重药品柜、毒麻药品柜。 (3)中成药调剂设备(器具): 药架(药品柜)、调剂台 、贵重药品柜、冷藏柜。 (4)中药煎煮设备(器具):煎药用具(煎药机或煎药锅 )、包装机(与煎药机相匹配)、饮片浸泡用具、冷藏柜 、储物柜。 (5)临方炮制设备(器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配):小 型切片机、小型炒药机、小型煅炉烘干机、消毒锅、标准 筛。 1县人民医院(药房标准) 6.规章制度 (1)制定人员岗位责任制、药品采购制度、 药品管理制度、在职教育培训制度等各项 规章制度。 (2)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有国家制定 或认可的中药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 并成册可用。 1县人民医院(煎药室) 1.设施与设备要求 (1)中药煎药室应当远离各种污染源,周围的地面 、路面、植被等应当避免对煎药造成污染。 (2)煎药室的房屋和面积应当根据本医疗机构的规 模和煎药量合理配置。工作区和生活区应当分开 ,工作区内应当设有储藏(药)、准备、煎煮、 清洗等功能区域。 (3)煎药室应当宽敞、明亮,地面、墙面、屋顶应 当平整、洁净、无污染、易清洁,应当有有效的 通风、除尘、防积水以及消防等设施,各种管道 、灯具、风口以及其它设施应当避免出现不易清 洁的部位。 1县人民医院(煎药室) (4) 煎药室应当配备完善的煎药设备设施,并根 据实际需要配备储药设施、冷藏设施以及量杯( 筒)、过滤装置、计时器、贮药容器、药瓶架等 。 (5)煎药工作台面应当平整、洁净。 (6)煎药容器应当以陶瓷、不锈钢、铜等材料制作 的器皿为宜,禁用铁制等易腐蚀器皿。 (7)储药容器应当做到防尘、防霉、防虫、防鼠、 防污染。用前应当严格消毒,用后应当及时清洗 。 1县人民医院(煎药室) 2.人员要求 (1) 煎药室应当由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经验的中 药师具体负责煎药室的业务指导、质量监督及组织管理工 作。 (2)煎药人员应当经过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 核合格后方可从事中药煎药工作。煎药工作人员需有计划 地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岗位培训。 (3) 煎药人员应当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传染病、皮肤病等 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体表有伤口未愈合者不得从事煎 药工作。 (4) 煎药人员应当注意个人卫生。煎药前要进行手的清洁 ,工作时应当穿戴专用的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 1县人民医院(煎药室) 3. 煎药操作方法(已经打印下发) 4. 煎药室的管理 (1)煎药室应当由药剂部门统一管理。药剂部门应有专人 负责煎药室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药剂部门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煎药 室工作制度和相关设备的标准化操作程序(SOP),工作 制度、操作程序应当装订成册并张挂在煎药室的适宜位置 ,严格执行。 (3)煎药人员在领药、煎药、装药、送药、发药时应当认 真核对处方(或煎药凭证)有关内容,建立收发记录,内 容真实、记录完整。每方(剂)煎药应当有一份反映煎药 各个环节的操作记录。记录应保持整洁,内容真实、数据 完整。 (4)急煎药物应在2小时内完成,要建立中药急煎制度并规 范急煎记录。 1县人民医院(煎药室) (5) 煎药设备设施、容器使用前应确保清 洁,要有清洁规程和每日清洁记录。用于 清扫、清洗和消毒的设备、用具应放置在 专用场所妥善保管。煎药室应当定期消毒 。洗涤剂、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符合 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卫生标准( GB14930.1)和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 消毒剂卫生标准(GB14930.2)等有关 卫生标准和要求,不得对设备和药物产生 腐蚀和污染。 1县人民医院(煎药室) (6) 传染病病人的盛药器具原则上应当使 用一次性用品,用后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 理和处置。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对重复使 用的盛药器具应当加强管理,固定专人使 用,且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7) 加强煎药的质量控制、监测工作。药 剂科负责人应当定期(每季度至少一次) 对煎药工作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征求医 护人员和住院病人意见,并建立质量控制 、监测档案。 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21全县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中医科和中药 房,达到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 要求。 2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 1.科室设置 (1)中医科作为乡镇卫生院一级临床科室独立设置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有“中医科” (2)无床型卫生院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有床型 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和1个 以上中医康复治疗室。至少设立中医诊断室 和康复治疗室。 (3)设置中药房,配置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定 品种在内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符合基本 药物目录规定,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 2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 2.人员 (1)中医人员和中药人员总编制根据乡镇卫 生院编制意见确定。 (2)每个中医诊室至少配备2名中医类别医 师,每个中医康复治疗室至少配备1名中医 类别医师。 (3)负责中药房的药剂人员应当为具有中专 以上学历的中药人员,或具有丰富中药饮 片鉴别经验的中药人员。 2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 3.医疗用房 (1)每中医诊室净使用面积不低于乡镇卫生 院每诊室平均净使用面积。 (2)中药房面积应当与乡镇卫生院规模和业 务需求相适应。 2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 4.设备配备 (1)基本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 推车、电冰箱、计算机等。 (2)中医设备:针灸器具、火罐、电针仪、艾灸仪、智能 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TDP神灯 、中药雾化吸入等设备。 (3)设置中医康复治疗室的,应配备针灸治疗床、推拿治 疗床等设备。 (4)根据专科业务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专科诊疗设备。 (5)中药房设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 、调剂台、药戥、电子秤、小型粉碎机、小型切片机、小 型炒药机、消毒锅、标准筛、煎药机、包装机、冷藏柜。 2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 5.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并制定各项规 章制度,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 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22 90%以上乡镇卫生院须设立1个以 上中医诊室和1个以上其他中医临床诊室( 包括针灸、推拿、理疗、康复、养生保健 室等),并集中设置,在装修装饰上体现 中医药文化特色,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 综合服务区。至少设立中医诊断室和 康复治疗室,服务区集中设置,体现中医 文化。 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23根据中医临床诊室设置情况配置针灸 器具、火罐、刮痧板等基本设备和诊断类 、针疗类、灸疗类、中药熏洗类、牵引类 、电疗类、磁疗类、热疗类、康复类等其 他中医诊疗设备。针灸器具、火罐、 刮痧板等基本设备必须配备;诊断类、针 疗类、灸疗类、中药熏洗类、牵引类、电 疗类、磁疗类、热疗类、康复类等其他中 医诊疗设备至少4类。查现场、查固定资产 清单。 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24设置中药房,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 )、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 子秤等,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提供 煎药服务。设置中药房、饮片数量、 提供煎药服务。 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31配备针灸器具、火罐、刮痧板以及电 针治疗仪、tdp神灯、中频治疗仪、热敷装 置等中医诊疗设备。实地查看设备和 固定资产清单 村卫生室固定资产清单 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32 40%以上的村卫生室配备中药饮片不 少于100种,或者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送; 其它村卫生室配备中成药不少于50种。 现场查看中药饮片和饮片配备清 单 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4.1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协作。 县中医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安排专人负 责,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 业务指导。乡镇卫生院安排专人负责,开 展对村卫生室中医药技术业务指导,定期 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县创建办、县 中医医院、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4.2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分工协作机制的地区,与县级中医医院建 立分工协作关系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数不少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总数的 40%。与公立综合医院建立分工协作关系 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应作为对口 帮扶的重要内容。协作协议,落实内 容和工作记录 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 15.县中医医院院级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专业 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60%;中医类别医 师占医师比例不低于60%;中药专业技术 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 60%。县中医医院落实 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 16.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比例不 低于20%。看职工花名册 17.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以中医为主或能 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在卫生院看各村 卫生室乡村医生花名册,在村卫生室乡村 医生毕业证书或受过培训的证明材料。 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 181有具体培训计划和措施,并注重培训 的正规化、系统化,近3年辖区内县中医医 院、县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中医药人员均参加一次以上培训,培训率 达到100%。(1)近3年;(2)创建办查 看辖区内培训计划、课程安排、考试考核 记录、参加培训名单、培训工作总结;(3 )县级单位提供接受过培训的材料;(4) 卫生院查看辖区内培训计划、课程安排、 考试考核记录、参加培训名单、培训工作 总结;(5)培训资料。 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 182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培训, 提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中成药应用水 平,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 生培训率达到90%。(1)创建办查看辖区 内培训计划、课程安排、考试考核记录、 参加培训名单、培训工作总结;(2)卫生 院查看辖区内培训计划、课程安排、考试 考核记录、参加培训名单、培训工作总结 ;(3)培训资料。 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 183鼓励建立县、乡、村中医药人员师承 制度。创建办出台文件,发各乡镇和 村卫生室 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包括第1923项,共295分(有5分为加分 )。其中县中医院按要求完成第19、20全 面任务和第22、23等部分任务。 193制定并实施各临床科室常见病及中医 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定期对方案 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 疗方案。 1县中医医院 (1)抽查2个临床科室常见病中医诊疗方案 及5份运行病历等资料 (2)访谈和考核2名中医类别医师。 看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 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194中医类别医师熟练掌握本专业中医基 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含中医诊 疗技术操作及常用中药方剂应用等)。 现场访谈和考核中医类别医师2名 。 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201门诊、病房等诊疗工作中执行中医药 标准规范,开展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 、推拿等不少于4种中医药服务。 访谈和考核2名中医类别医师。 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211乡镇卫生院能提供基本的中医医疗服 务,在门诊、病房、出诊、家庭病床等工 作中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处理常见病、 多发病。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能 提供多种诊疗方法相结合的中医药综合服 务。 实地检查卫生院,每个卫生院抽查5份 病历。 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212乡镇卫生院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 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占全 院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实地检 查卫生院,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 和中成药)数占全院处方总数比例低于 30%的,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2分。 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213村卫生室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 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占处方总数 比例不低于30%。实地检查村卫生室 并抽查当月连续5个工作日的门诊处方;中 药处方总数占处方总数的比例低于30%的 ,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2分。 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221在县中医医院设立基层常见病多发病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有专门的示教 室,配置视频会议会诊系统,有条件的要 纳入全国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会议会 诊视频网络,按照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1)创建办出台成立推广基地文件( 2)县中医医院设立示教室,实地查看工作 计划、培训方案、记录、制度、推广课件 、参加培训名单、总结、图片及简报。 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222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队伍, 并以师资为主要成员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 推广专家指导组,建立长效的业务指导机 制。1查看师资队伍清单和成立专家指导 组相关文件;2访谈2名中医药适宜技术 推广师资。 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2231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 第一册系列丛书所列中医药适宜技术, 重点向基层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 乡村医生推广临床简易、安全的中医药适 宜技术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知识。(1)实地 检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2)访谈和 考核8名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 医生,每个机构1人。提纲:高县创建全 省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手册第68页 ,检查记录表7实地检查乡镇卫生院( 4) 2被抽取访谈和考核临床类别 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 1.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的主 要内容是什么? 2.你运用中医药简单治疗技术治疗的主要 疾病是什么(2种以上)? 3.根据专家要求描述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 状表现和中医治疗方法。 4.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第二 分册主要内容是什么? 5.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2232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 册系列丛书所列中医药适宜技术,重点向基层中 医类别医师和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推广针灸、 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压等临床常 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层中医类别医师和 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实地检查乡镇卫生院和 村卫生室,访谈和考核8名中医类别医师和以中医 为主的乡村医生,每个机构1人。提纲:高县 创建全省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手册 第66页,检查记录表7实地检查乡镇卫 生院(3) 3被抽取访谈和考核8名中医类 别医师和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 1.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第一分册介绍了几 种中医药适宜技术?你常用的有哪几种?根据专家要求演 示其中一种的操作。 2.你在工作中怎样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和健康指导的? 中医体质辨识常分为哪几种?举例说明一种体质的主要特 点。 3.你是怎样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慢性病患者健康 管理服务的?举出常用的三种慢性病管理中运用中医药知 识和方法? 4.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中医药文 件是什么?国家有关农村中医药服务的政策有哪些?(两点 以上为合格) 5.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对开展中医服务有什么要 求? 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2233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 第三册系列丛书所列中医药适宜技术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重点向县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推广平 衡针、铍针等中医药新技术。(1)实地检 查县中医医院情况;(2)2访谈和考核2 名中医类别医师。检查记录表5实地检 查县中医医院(6.2)提纲:高县创建全 省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手册第58页 4县中医医院被访谈和考核2名中 医类别医师 1.本科前三个优势病种名称是什么?抽查一个优势 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的掌握情况,抽查一个优势 病种的辨证要点、分型及治疗方案。 2.常用方剂名称、组成、功能、主治方剂名称: 3.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三册第一分册 介绍了几种中医药适宜技术?你常用的是哪2种? 根据专家要求演示其中一种操作。 4. 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 中医药文件是什么? 国家有关农村中医药服务的 政策有哪些?(两点以上为合格) 5.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对开展中医服务 有什么要求? 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23.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县中医医院和乡 镇卫生院能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 代理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 进行康复治疗。(1)实地检查30份中风后 遗症、肢残等疾病康复运行病历,县中医 医院10份(人);(2)每个乡镇卫生院共 5份(人);(3)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治 疗中风后遗症、肢残等患者不足70%的, 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 公共卫生服务中中医药作用的发挥 24.鼓励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 项目试点工作,积极运用中医健康管理 技术规范,在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 人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至 少选择一项开展试点探索工作,或积极探 索开展其他中医药服务项目。(1)查阅相 关文件;(2)实地检查县中医医院和4个 乡镇卫生院; 1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 务项目试点工作 (1)创建办提供卫生局关于鼓励开展基本 公共服务项目试点工作的政策文件;(2) 县中医医院对基层利用中医药知识开展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指导和培训记录;(3) 看乡镇卫生院利用中医药知识对居民开展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落实情况。(4)在0- 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2型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至少选择一项开展 试点。 公共卫生服务中中医药作用的发挥 25.县中医医院按照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 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设立中医 预防保健科室(“治未病”中心),积极开展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并对乡镇卫生院中医 预防保健工作进行指导。(1)设立中医预 防保健科室(“治未病”科)(2)积极开展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3)并对乡镇卫生院中 医预防保健工作进行指导 2县中医医院 1.设立中医预防保健科室(“治未病”科) 2.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3.对乡镇卫生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进行指导 的计划及工作记录 公共卫生服务中中医药作用的发挥 26.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根 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健康指导,并在居民 健康档案中予以记录。(1)中医体质辨识 (2)居民健康档案中予以记录 3中医体质辨识 1.实地检查80份农村居民健康档案,每个乡 镇卫生院20份;健康档案中记录中医体质 辨识及健康指导内容不足80%的,每降低1 个百分点扣1分; 2访谈和考核4名中医类别医师,每个乡 镇卫生院1人。 公共卫生服务中中医药作用的发挥 271每个乡镇卫生院能提供中医药健康教育资 料,每年提供不少于4种有中医药内容的文字资料 ;播放不少于2种有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料。 272每个乡镇卫生院宣传栏每年至少有4次中医 药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273每个乡镇卫生院每年至少开展1次公众健康 中医药咨询活动。 274每个乡镇卫生院每年至少举办4次中医药健 康知识讲座,引导农村居民学习和掌握中医药养 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275每个村卫生室采取多种形式举办中医药预 防保健科普宣传,每年不少于4次。 公共卫生服务中中医药作用的发挥 28.乡镇卫生院积极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 和方法,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 药膳、产后康复等方法,开展优生优育、 生殖保健等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以及孕期、 产褥期、哺乳期保健等孕产妇健康管理服 务,并在孕产妇保健手册中予以记录。 实地检查20份孕产妇健康档案,每个乡 镇卫生院5份。孕产妇保健手册中使用中医 药方法不足的,每份扣0.5分。 公共卫生服务中中医药作用的发挥 29.乡镇卫生院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亚健 康人群等重点人群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运用中 医“治未病”理论和方法,指导开展具有中医药特 色的个体化的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 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活动,并在居民健康档案中 予以记录。查阅4个乡镇卫生院的20份重点 人群中医保健方案健康档案,每个乡镇卫生院5份 。(1)未制定中医保健方案的,每个机构扣5分 ;(2)在20份健康档案中,未体现养生保健活 动的,酌情扣分,每个机构最多扣4分。 4对重点人群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 1.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方案 2.妇女中医药保健方案 3.儿童中医药保健方案 4.亚健康人群中医药保健方案 公共卫生服务中中医药作用的发挥 30.乡镇卫生院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方 法,开展不少于3种慢性病(高血压病、2 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 炎、肿瘤、骨关节病等)患者健康管理服 务,对农村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中医药行为 干预,并在居民健康档案中予以记录。(1 )查看4个乡镇卫生院的高血压病、2型糖 尿病及其他任1种慢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和居民健康档案;(2)访谈和考核4名中 医类别医师,每个乡镇卫生院1名。 5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1中医体质辨识等理论和方法,在患者健康 管理服务中进行中医药行为干预,不足3个 病种的,每少1种扣2分,每个机构最多扣5 分; 2现场访谈和考核的4名中医类别医师,基 本合格,每人扣1.5分;不合格,每人扣3分 ; 3.以什么来干预?怎么干预?制定管理方案 。 公共卫生服务中中医药作用的发挥 3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均充分发挥中医药特 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实地检查县中医医院、县人民医院、乡镇 卫生院、村卫生室,并查阅传染病防治预 案。预案中无中医药内容的,每个机构扣2 分。 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 321农村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不低于90%。调查44名 农村居民。 322对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 内容知晓率不低于85%。调查44名农村居民。 323对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1农村居民 中医药常识知晓率率不低于85%。调查44名患者。 324县中医医院、县综合医院中医科、乡镇卫生院、村 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不低于85%。 访谈9名中医人员,其中县中医医院2名,县综合医院中医 科1名,每个乡镇卫生院1名,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为主的村 卫生室各1名(按此说法很难合计) 1调查及访谈人员的确定 1.农村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44名农村居民,其中:在县 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过的居民不少于22 人。 2.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44名农村居民,其中:在县中医 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过的居民不少于22人。 2.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 3.农村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县中医医院所辖区居民8人, 每个乡镇卫生院所在辖区居民6人,每个村卫生室所在辖 区居民3人。 4.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检查标准上抽查的 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为9人,但2012年的实施方案明确22名 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其中: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2名 师资,县中医医院和县级综合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各2 名,4个乡镇卫生院和4个村卫生室每个机构中中医人员和 西医人员各1名。 二、比照标准 找准差距 1.对中医药优势的认识不到位; 2.没有积极执行中医药行业的技术标准和规 范; 3.发掘、宣传、推广中医药优势主动性不高 。 三、制定方案 组织实施 实施进展情况 1.已经向上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申报了我县创建全 省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的评审验收报告; 2.县上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 3.成立了以卫生局局长为县的创建工作指导组; 4、制定了全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 ; 5.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了全县创建工作协调会 ; 实施进展情况 6.召开了全县各乡镇人民政府分管乡镇长、 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创建工作动员大 会; 7.将创建工作列入了县委县政府对各乡镇、 县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8、县卫生局与各医疗卫生单位签定了目标 责任书; 实施进展情况 9、完成印发高县创建全省农村中医药工 作先进县创建工作手册、基层中医药 适宜技术手册共7册等基础性工作; 10、县中医医院接受了国家二级甲等中医 医院评审验收。 短期内务必完成的具体任务 完成目 标任务 三环节 一、中医 科、诊疗 室、中药 房及文化 氛围打造 二、明确 职能分工 ,任务到 人,完善 各项资料 收集 三、强化 措施和督 促,确保 11中旬前 完成任务 (一)县创建办 1.收集县人社局、县新农合关于中医药扶持政策 的文件 (1)县中医医院、县人民医院、各乡镇卫生院、村 卫生室作为基本医疗保险或和新农合定点服务机 构; (2)将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村卫生室开展中医 药服务作为基本医疗保险或和新农合定点服务机 构的必备条件; (3)将中医药服务项目(含中医适宜技术)、中药 品种(含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医药制 剂)纳入补偿范围; (一)县创建办 (4)将乡村中医药人员自采、自种、自用中草药纳入医保 补偿范围; (5)制定降低医保服务中中医药服务起付线、提高补偿比 例、鼓励应用针炙、推拿等中医非药物治疗的政策,引导 参保居民和医疗机构选择中医药服务; 2.建立公益性和中医药特色服务为核心的中医医院监管制度 ; 3、制定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补偿机制,在推进医 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医疗 服务价格、逐步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进行补偿时, 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在投入上予以倾斜的政策。 (一)县创建办 4.县财政、卫生共同制定开展对针炮、治疗 性推拿等非药物治疗项目财政补助试点工 作的文件,以补偿机制为切入点,推进县 级公立中医院体制综合改革; 5.出台加强对中医医疗机构和其它中医服务 管理文件,严格执行中医药标准和规范; 6.出台建立中医药服务考核机制的文件,将 中医药服务列入目标管理,将“中医门诊占 门诊人次的比例”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一)县创建办 7.县农业局、卫生局关于鼓励开展中医药资 源保护与开展利用的文件,推动中药材规 模化种植和加工; 8.关于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的批复的文 件; 9.出台关于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中医药 服务协作机构的文件; 10.出台县、乡、村中医药人员师承制度; (一)县创建办 11.出台设立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的文件 ; 12.鼓励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医药 服务试点工作的政策 13.出台含中医药服务的传染病防治预案。 (二)县中医医院 除了巩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创建成果外, 立即着手以下工作: 1.出台成立基层指导科的文件; 2.建立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师资库,制定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师资清单; 3.制定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实施方案、年 度培训工作计划、落实措施、工作制度, 收集整理培训课件、讲义、参加培训名册 、工作简报和图片等。 (二)县中医医院 5.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医药服务技 术指导组; 6.制定对各乡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中医药服务年度工作计划、制度、落实措 施,完成督导记录和总结; 7.出台与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立分工 协作的文件; 8.制定与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立分工 协作协议; 9.出台含中医药服务的传染病防治预案。 (三)县人民医院 1.硬件上:(1)完成中医科、中医房、中药煎药室硬软 件建设;(2)中医文化氛围的打造; 2.软件上:(1)完善成立创建工作领导组、实施方案、 工作计划;(2)建立健全中医药工作制度(含基本药物 目录制度);(3)做好接受访谈和考核人员在培训;(4 )确保开展的中医药服务项目4种,日均门诊处方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班言语汇报课
- 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
- 站助理工作总结
- 总宿舍长工作总结
- 赵州桥黄丽娜课件
-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课件
- 资产安全生产月培训课件
- 消毒供应室课件回收
- 质量安全管理培训结束语课件
- 质量体系培训课件
- 四年级《书法》教案上册
- 四高人群的膳食营养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课件
- 8 《大卫科波菲尔》课件高二上学期语文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 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
- AQ6111-2023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
- DL-T747-2010发电用煤机械采制样装置性能验收导则
- 婚姻家庭法学-形成性考核四-国开(HB)-参考资料
- 2024年上海市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当代媒介素养 课件全 高萍 第1-10讲 媒介素养范畴-媒介效果与审查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