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_第1页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_第2页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_第3页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_第4页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策略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王碧芸 主要内容 n三阴性乳腺癌概述 n三阴性乳腺癌化疗进展 n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进展 n总结 主要内容 n三阴性乳腺癌概述 n三阴性乳腺癌化疗进展 n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进展 n总结 概 述 n自2005年开始出现“三阴性乳腺癌”(TNBC)概念 ER/PR 阴性:IHC 检测 50%P53突变 高增殖:Ki-67 RB和P53缺失 BRCA 1突变 Claudin-low: 均为TN型 紧密连接蛋白低表达 具有干细胞特征和上皮间质 转化(EMT)的特征 TNBC的分子分型 Luminal Basal- like HER2- enriched Claudin-low HER2 Basal Luminal Proliferation Claudin 3 Claudin 4 Claudin 7 E-Cadherin Normal Breast-like Perou C, The Oncologist 2011;16(suppl 1):6170. 乳腺上皮细胞分化过程 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可能关系 Perou C, The Oncologist 2011;16(suppl 1):6170. TNBC Basal-like BRCA1 Normal like Pal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1; 125(3): 627636. TNBC、Basal及BRCA1相互重叠,但不完全重合 Claudin -low HER2- enriched Luminal TNBC VS Non-TNBC A. TNBC原发灶的大小与生存的相关性较其 他类型减弱,但更易发生内脏转移,尤其 是肺和脑的转移 B. TNBC与其他亚型乳腺癌比较,生存曲线 在第3-5年有迅速的下降,远期复发两者 相近 A Foulkes W.D. et al.,N Engl J Med 2010;363:1938-48. TNBC的治疗现状 n目前对TNBC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 n化疗仍是目前TNBC治疗的主要手段 n以靶向治疗为主的新药研发不断进行探索,并取 得了初步的阳性结果 主要内容 n三阴性乳腺癌概述 n三阴性乳腺癌化疗进展 n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进展 n总结 化疗是目前TNBC的主要治疗手段 n细胞毒药物为基础的化疗: 铂类 紫杉类 吉西他滨 其他类(伊沙匹隆) 铂类对BRCA1缺陷的乳腺癌疗效敏感 P .Tassone et al., Br J Cancer 2003 Apr 22;88(8):1285-91. P6(PR+SD6个月个月) )10%10%27%(19)27%(19) 肿瘤缓解情况肿瘤缓解情况 Carey LA, et al. 2008 ASCO Abstract 1009. 正在进行的TNT研究将证实铂类对TNBC的疗效 Kilburn LS et al., Clin Oncol.2008 ;20(1):35-9. 比较卡铂与多西他赛治疗TNBC的疗效和耐受性的 随机、期、劣效性研究 CALGB9342 亚组分析: 紫杉醇治疗晚期TNBC的OS明显低于其他亚型 nCALGB9342 1 :三种剂量紫杉醇单药治疗MBC,期,n=474 高剂量组(210 mg/m2、250 mg/m2)未提高患者获益 n探索性亚组分析2:共136例分子标记物检测资料完整 1.Winner EP et al., J Clin Oncol 22:2061-2068. 2.Harris LN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2006;8(6):R66. TNBC (n=44) Non-TNBC (n=92) P RR (%)2623 0.70 TTF (mo)2.84.5 0.092 OS (mo)8.612.8 0.008 ECOG2100研究亚组分析: 紫杉醇治疗激素受体阴性患者疗效不优于阳性患者 nECOG2100:紫杉醇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晚期乳腺癌 开放性、随机对照、期临床试验,n=722 激素受体状态病例数 紫杉醇 (月) 紫杉醇贝伐 单抗(月) HR(95% CI) ER, PR233 (0.400.70) ER, PR1099.312.60.88 (0.581.33) ER, PR2898.014.40.54 (0.440.70) 总总体6735.911.80.60 (0.510.70) 约90的患者HER2为阴性 Miller K. et al., N Engl J Med 2007;357:2666-76. 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 (GT) 一线治疗:日本多中心、非随机、开放的一线治疗:日本多中心、非随机、开放的I/III/II期研究期研究 n n 主要终点:主要终点:缓解率提高缓解率提高25%25%的的95%95%可信区间可信区间(CI)(CI)下限下限 n n 次要终点:次要终点:中位缓解期,至肿瘤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中位缓解期,至肿瘤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1 1年及年及2 2年生存率年生存率 n n 入组患者入组患者 (n=62)(n=62) MBCMBC或无法手术的局或无法手术的局 部晚期部晚期BCBC患者患者 接受含蒽环类化疗作为接受含蒽环类化疗作为 新辅助新辅助/ /辅助化疗后疾辅助化疗后疾 病进展病进展 未接受过针对转移病灶未接受过针对转移病灶 的化疗的化疗 入组前新辅助入组前新辅助/ /辅助化辅助化 疗疗( (包括紫杉类包括紫杉类) )必须超必须超 过过1212个月个月 吉西他滨吉西他滨1000mg/m1000mg/m 2 2 紫杉醇紫杉醇175mg/m175mg/m 2 2 吉西他滨吉西他滨1250mg/m1250mg/m 2 2 紫杉醇紫杉醇175mg/m175mg/m 2 2 吉西他滨1250mg/m2紫杉醇175mg/m2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n=12 (1:1)n=12 (1:1)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n=50n=50 Aogi K, et al.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2010;67(5):1007-15. 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 (GT):一线治疗 肿瘤缓解及至事件时间肿瘤缓解及至事件时间 (RECIST(RECIST标准标准) ) NN 肿瘤缓解情况肿瘤缓解情况 n(%)n(%) 至事件时间至事件时间 中位中位( (月月)(95%CI)(95%CI) CRCRPRPRSDSDPDPDNENE RRRR (95%CI)(95%CI) DORDORTTPTTP G1250G1250组组5656 0 0 (0.0%(0.0% ) ) 2525 (44.6%)(44.6%) 1414 (25.0%)(25.0%) 1111 (19.6%)(19.6%) 3 3 (5.4%)(5.4%) 44.6%44.6% (31.3,58.5)(31.3,58.5) 7.97.9 (5.6,11.0)(5.6,11.0) 8.68.6 (6.5,10.3)(6.5,10.3) 三阴三阴 1414 0 0 5 5 4 4 5 5 0 0 35.7%35.7% 4.54.5 (2.8,9.3)(2.8,9.3) 6.06.0 (1.4,7.3)(1.4,7.3) 非三阴非三阴 4242 0 0 20201313 6 6 3 3 47.6%47.6% 8.28.2 (7.3,13.2)(7.3,13.2) 9.69.6 (7.4,13.6)(7.4,13.6) Aogi K, et al.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2010;67(5):1007-15. GP方案三、四线化疗可提高TNBC患者的PFS和OS Koshy N, et al. The Breast 2010; 19:246- 248. 05101520253035 100 80 60 40 20 0 OS (%) 时间 (月) 非三阴性 (n=19) 4.3 月 三阴性 (n=17) 10.810.8月月 P=0.109P=0.109 0123456789101112 13 时间 (月) 100 80 60 40 20 0 PFS (%) 非三阴性 (n=19) 1.7 月 三阴性(n=17) 5.3 月 P=0.058P=0.058 药物药物剂量 剂量/ /途径途径给药时间给药时间 吉西他滨吉西他滨1000 mg/m 1000 mg/m2 2 iv. iv.d1, d8/q3w d1, d8/q3w 或或 d1, d8, d15/q4wd1, d8, d15/q4w 顺铂顺铂25 mg/m 25 mg/m2 2 iv. iv. 主要终点:PFS 次要终点:OS 入组患者: 至少接受过一个 以上化疗方案的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2011 SABCS 中国II期研究的最终报告: GP一线治疗TNBC患者高度有效 18-75岁女性患者 组织学确诊为三阴性 转移性乳腺癌 既往未接受一线治疗 1个可测量的病灶 ECOG PS6个月 1个可测量的病灶 (RECIST) ECOG PS1 足够骨髓、肝肾功 能 生存期预计超过12 周 既往无严重的心、 肺、肝、肾疾病 治疗至疾病进展或8个周期;每8周进行一次疾病评价 2010年一项汇总分析:伊沙匹隆联合卡培 他滨治疗可提高TNBC患者PFS和ORR Perez E. A.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0 Jun;121(2):261-71. 主要内容 n三阴性乳腺癌概述 n三阴性乳腺癌化疗进展 n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进展 n总结 靶向治疗进展 nDNA损伤修复药物 n抗EGFR抗体 n抗血管生成剂 n雄激素受体拮抗剂 n表观遗传调控剂 吉西他滨/卡铂联合Iniparib:原理与基础 Ellisen LW.Cancer Cell. 2011 Feb 15;19(2):165-7. lPARP:多聚(ADP-核糖)聚合酶 lHR:同源性整合 lDNA损伤治疗联合PARP抑制剂能增强细胞毒作用,使更多细胞 进入“不修复”通路 引发思考 吉西他滨/卡铂联合Iniparib 治疗TNBC 研究设计 多中心随机化期研究 l 吉西他滨1000 mg/m2 ,IV,d1,8;卡铂 AUC 2, IV,d1,8 l Iniparib 5.6 mg/kg , IV,d1,4,8,11 l 在初步分析时有96%(n=152)的患者交叉至GCI组 R N=261N=261 GC+ Iniparib (GCI) q3w N=258N=258吉西他滨 + 卡铂(GC * ) q3w IV期三阴性乳腺癌 ECOG PS 0-1 允许稳定的CNS 转移灶存在 之前接受过0-2次化疗 根据之前接受化疗情况进行分层 一线 二/三线 主要终点:OS , PFS两者之一达到 即为阳性 次要终点:ORR,安全性,耐受 性,GCI组药代动力学 疾病进展后 允许交叉至 GCI组 OShaughnessy, et al. 2011 ASCO. Abstract #1007 与GC组相比,GCI组不能显著延长PFS和OS (ITT人群) OShaughnessy, et al. 2011 ASCO. Abstract #1007 ITT人群总缓解率两组相近 N(%)GC组(N=258)GCI组(N=261) 完全缓解 4(1.6)5(1.9) 部分缓解 74(29)83(32) 疾病稳定 89(35)99(38) 疾病进展 62(24)62(24) 不可评估 29(11)12(4.6) 疾病稳定6个月14(5.4)19(7.3) 总缓解率,n (%) (95% CI) 78(30) (25-36 %) 88(34) (28-40 %) 临床获益率,n (%) CR+PR+SD(6月) 92(36)107(41) OShaughnessy, et al. 2011 ASCO. Abstract #1007 探索性分析: 二/三线ITT人群GCI组有潜在获益 OShaughnessy, et al. 2011 ASCO. Abstract #1007 研究结论 n根据预设标准,GC联合Iniparib 未能延长PFS或OS n根据曾接受的治疗进一步探索性分析PFS、OS表明 二、三线人群的疗效有潜在获益 n为进一步明确哪些患者能从Iniparib获益,正在进行相关 分子标记物分析 OShaughnessy, et al. 2011 ASCO. Abstract #1007 研究启示 n、期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的原因: 患者基线特征存在差异 BRCA1相关乳腺癌具体例数不清楚 基底样乳腺癌具体例数不清楚 n三阴乳腺癌亚型不可能是PARP抑制剂唯一的选择 策略 n吉西他滨联合卡铂作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案 具有一定的疗效 研究者继续探索分子亚型,希望找到真 正有效的特定人群 Hope S. Rugo SABCS 2011 YIR 04 G 6.15.2011 伊立替康联合西妥昔单抗:II期研究 n入组标准 病灶可测量的MBC 既往接受过蒽环类和/或紫杉类化疗 nn=19,其中TNBC11例(58%) n11例TNBC患者中,RR:18%,CBR:27% Hobday TJ, et al.ASCO 2008 Abstract 1081. 药物药物 剂量剂量(mg/m(mg/m 2 2 ) ) 途径途径给药时间给药时间 伊立替康伊立替康 8080 静脉静脉 d1, d8; q3wd1, d8; q3w 西妥昔单抗西妥昔单抗 首剂首剂400400 之后之后250250 静脉静脉 d1d1 qwqw;q3wq3w 吉西他滨/nab紫杉醇联合贝伐单抗 n入组标准 18岁的男性或非孕女性 病灶可测量(RECIST)且无HER2过度表达或基因扩增的 MBC 预期存活3个月 PS 0-1 未接受过治疗,新诊断为MBC或完成新辅助或辅助化疗 中主要全身治疗后诊断为MBC6个月 Lobo C,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0; 123:427-435. 吉西他滨/nab紫杉醇联合贝伐单抗:一线治疗 n=30,其中TNBC13例 (44.8%) 给药方式 主要终点:PFS 次要终点:ORR、OS、安全性 药物药物剂量剂量途径途径给药时间给药时间 吉西他滨吉西他滨 1500 mg/m1500 mg/m 2 2 静脉静脉 d1, d15; q4w d1, d15; q4w nabnab紫杉醇紫杉醇150 mg/m150 mg/m 2 2 静脉静脉 d1, d15; q4wd1, d15; q4w 贝伐单抗贝伐单抗 10mg/kg10mg/kg 静脉静脉 d1, d15; q4wd1, d15; q4w 1例患者不符合入组标准,未纳入分析 单中心、开放标签的II期研究 Lobo C,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0; 123:427-435. 吉西他滨/nab紫杉醇联合贝伐单抗:一线治疗 a 根据RECIST,病灶缩小30% 总患者总患者(n=29)(n=29) TNBC(n=13)TNBC(n=13) 完全缓解完全缓解(CR)(CR)8(27.6%)8(27.6%)5(38.4%)5(38.4%) 部分缓解部分缓解(PR)(PR)14(48.3%)14(48.3%)4(30.7%)4(30.7%) 疾病稳定疾病稳定 (SD)(SD) a a 5(17.2%)5(17.2%)2(13.4%)2(13.4%) 疾病进展疾病进展 2(6.9%)2(6.9%)2(13.4%)2(13.4%) 临床获益率临床获益率(CR+PR+SD)(CR+PR+SD)27(93.1%)27(93.1%)11(84.6%)11(84.6%) 1818个月个月PFSPFS率率 95%CI95%CI 18.818.8 6.6-35.86.6-35.8 10.6%10.6% 0.6-36.80.6-36.8 1818个月个月OSOS率率 95%CI95%CI 77.2%77.2% 51.1-90.5%51.1-90.5% 82.5%82.5% 46.1-95.3%46.1-95.3% Lobo C,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0; 123:427-435. 吉西他滨/nab紫杉醇联合贝伐单抗:一线治疗 Lobo C,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0; 123:427-435. 1.00 0.75 0.50 0.25 0.00 06121824 时间 (月) PFS P=0.707 ER阳性 三阴性 月 PFS(%)95% CI 664.544.0-79.1 1243.024.7-60.1 1818.86.6-35.9 中位PFS:10.4个月 (95%CI:5.6-15.2) 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MBC的III项关键性临床研究 研究名称E21001AVADO2RIBBON-11 荟萃分析 PP+BPL+DB+DPL+XB+XPL+A B+T/ A 化疗 化疗 +B PFS(全组)5.8 HR0.480.670.690.640.64 N(TNBC)110122525950874696258363 PFS(TNBC) 5.3 HR0.490.680.720.760.65 进展风险51%32%28%24%35% a分层分析;b未分层分析 P=紫杉醇;B=贝伐珠单抗;PL=安慰剂;D=多西他赛;X=卡培他滨;T/A=紫杉类/蒽环类 1OShaughnessy et al. SABCS 2009; 2Glaspy et al. EBCC 2010 贝伐单抗联合二线化疗治疗TNBC的疗效 紫杉醇紫杉醇90mg/m2 d1,8,15 q4w90mg/m2 d1,8,15 q4w;175 mg/m2 d1,8, q3w175 mg/m2 d1,8, q3w; 多西他赛多西他赛75-100 mg/m2 d1,8 q3w75-100 mg/m2 d1,8 q3w 吉西他滨吉西他滨1250 1250 mg/m2 d1,8 q3wmg/m2 d1,8 q3w 卡培他滨卡培他滨1000 mg/m2 bid d1-14 q3w1000 mg/m2 bid d1-14 q3w 长春瑞滨长春瑞滨30 mg/m2 d1,8,15q3w30 mg/m2 d1,8,15q3w 贝伐单抗或安慰剂贝伐单抗或安慰剂(15 mg/kg q3w(15 mg/kg q3w或或10mg/kg q2w)10mg/kg q2w) R 化疗+安慰剂 化疗+贝伐单抗 HER2阴性 局部复发/转移乳腺癌 接受过一次化疗 未接受过抗-VEGF治疗 N=684 紫杉类或 吉西他滨或 卡培他滨或 长春瑞滨 研究者决定化疗方案 2:1 分层因素: 化疗方案 从诊断到第1次进展时间 ER/PR状态 Brufsky A.,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2 Mar 14 (Epub ahead of print) RIBBON-2研究亚组分析 治疗直至疾 病进展; 进展后允许 两组交叉 二线化疗联合贝伐单抗治疗TNBC人群 PFS显著获益,OS有延长趋势 Brufsky A.,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2 Mar 14 (Epub ahead of print) RIBBON-2:贝伐珠单抗二线治疗MBC Brufsky et al. ASCO 2010 TNBC患者的PFS获益比非TNBC患者更大 中位PFS (月) (n=159) HR=0.49 95%CI=0.330.74 (n=498) HR=0.89 95%CI=0.711.10 51% 11% 签署AR 筛查知情同意书: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N=28): 入选标准: MBC ER and PR 10% 筛查时注意: 检测时有其他治疗 原发灶或转移灶 均由MSKCC检测 入组标准: ECOG PS 0-1,年龄18岁 不限制化疗或激素治疗方案 HER2(+)经曲妥珠单抗治疗过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稳定 肝、肾、骨髓功能良好 每天口服比卡鲁胺 150mg(每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