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决定论到互动论罪刑关系模式的反思与调整课件_第1页
从决定论到互动论罪刑关系模式的反思与调整课件_第2页
从决定论到互动论罪刑关系模式的反思与调整课件_第3页
从决定论到互动论罪刑关系模式的反思与调整课件_第4页
从决定论到互动论罪刑关系模式的反思与调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决定论到互动论:罪刑关系模式的反思与调整-法律 从决定论到互动论:罪刑关系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郝艳兵 摘 要:传统的罪刑关系决定论坚持定罪决定量刑、罪先刑后的罪刑关 系模式。这种模式单向度地考察罪与刑的关系,过于简单化、直观化,未能科 学把握罪刑关系的实质,导致在刑事司法上出现了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 片面追求定性的准确性,而忽略了罪刑均衡原则的贯彻,导致重罪轻罚、轻罪 重罚的量刑不公正的现象时有发生。有必要对传统的罪刑关系决定论予以反思 和调整,站在罪刑一体化的立场重新审视罪刑关系,改变罪与刑的二元对立, 构建一种罪刑互动的罪刑关系新模式,通过罪对刑的正向制约和刑对罪的反向 制衡实现罪刑法定在制约下的罪刑均衡目标。 关键词:罪刑关系;决定论;互动论;罪刑法定;罪刑均衡 中图分类号:D9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 8557(2015)04-0045-09 【收稿日期】2015-05-27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 2012 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 目风险社会视域下产品犯罪的刑法规制 (项目编号:12YJC820033)的阶 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郝艳兵(1983- ) ,男,河南济源人,西南政法大学应 用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一、导论:疑难案件所引发的罪刑关系反向思考 传统刑法理论认为,罪刑关系应当坚持定罪决定量刑的范式,先定罪 后量刑,定罪是量刑的前提和基础,量刑是定罪的延伸和结果,罪刑关系的这 种正向制约关系可以说在传统刑法教义学中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规则。 “量刑反制 定罪”的反向制约关系则被认为是只存在于想象竞合犯、牵连犯等特殊的罪数 形态下才有存在的意义。笔者将这种传统观点概括为罪刑关系决定论。理论 上对罪刑关系的反向思考较之罪刑关系决定论的通说立场无疑处于绝对的弱势 地位,仅有的一些微弱的声音也很快湮没无闻,不足以引发学界的足够关注。 2002 年阮齐林教授在绑架罪的法定刑对绑架罪认定的制约一文中曾提出: “解释法律的终极目的在于使案件得到公平合理的处理,而不在于使犯罪的要 件符合我们的理解,也不在于使它以什么样的罪名受到处理。如果从法律原则 上讲,就是使罪行受到的处罚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原则。 ”进而,他主张对绑架 罪构成要件的解释应当与绑架罪的法定刑相称。该文虽未明确提出“量刑反制 定罪”这一命题,但其中蕴含的思想不言自明。冯亚东教授则在罪刑关系的 反思与重构兼谈罚金刑在中国现阶段之适用一文中提出有必要在立法和 司法层面确认“以刑定罪”的刑事规律,具体到司法层面, “对大量处于罪与非 罪临界点上性质两可的案件, 以刑定罪的规律至少无意识地真实影响着司法 者对行为性质的定夺。 ”冯亚东教授虽然明确提出了在司法上应当肯定“以刑 定罪”的逆向思维方法,但其更多地是从罪与非罪的意义上予以展开的。裘霞、 李佑喜作为长期从事司法实务的检察官则明确将以刑制罪作为一种定罪的司法 逻辑予以提出:“以刑制罪,作为一种定罪的司法逻辑,旨在通过对法定刑的 比较分析来加深对犯罪构成要件的理解,以正确认定犯罪行为的性质。 ”但这 几篇文章在当时都未能引起学界对罪刑关系反向思考的足够关注。 以许霆案为肇始, “量刑反制定罪”理论开始成为刑法学者的“宠儿” , 赞成或者反对这一理论的文章大量涌现出来。许霆案中,一审法官从严格规则 主义的裁判立场出发,得出了符合法律规定却不合乎公众判意的结论。从形式 正义的层面上来看,一审法官的判决是依照刑法教义学演绎得出的结论,因而 是合乎法律规定的,但从实质正义的层面上看,由于对许霆的量刑严重偏离了 社会公众对实质正义的体认,因而的确可以说判得不合情理。许霆案的产生 是我国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重定罪轻量刑” 、 “定罪决定量刑”的司法逻辑 演绎而生的必然结果。从定性的角度观之,法院判处许霆盗窃罪得到了大多数 刑法学者的肯认,从量刑的角度看,无论是学者的专业判断还是民众的常识判 断,一边倒地认为一审对许霆的量刑过重。在围绕着许霆案所引发的诸多讨论 中,高艳东教授独辟蹊径,力倡”量刑反制定罪” ,他认为:“刑事责任才是具 有实质意义的刑法结论,如果根据犯罪构成判断出的罪名会使量刑明显失衡, 就应适度变换罪名以实现量刑公正,让罪名为公正的刑事责任让路,不能把准 确判断罪名作为优于公正量刑的司法重心。 ”梁根林教授旗帜鲜明地指出,刑 从(已然的)罪生、刑须制(未然的)罪的罪刑正向制约关系并非是罪刑关系 的全部与排他的内涵,于某些疑难案件中亦存在着逆向地立足于量刑的妥当性 考虑而在教义学允许的多种可能选择之间选择一个对应的妥当的法条与构成要 件予以解释与适用,从而形成量刑反制定罪的逆向路径。“量刑反制定罪” 理论对罪刑关系所进行的反向思考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对此最有力的质疑在于 量刑反制定罪理论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这一刑事法中的铁律,为了追求量刑公 正而突破罪名及对应的构成要件的限制更是对刑法教义学的背弃。有学者认 为,严格贯彻落实罪刑法定原则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会带来量刑不公,但为了追 求量刑公正,就擅自改变罪刑关系配置的基本逻辑的做法,却又意味着向后退 了一大步,赋予法官改变罪名的权力,法官就会把自己的意志变成“法源” ,从 而可能打着量刑公正的旗帜,葬送来之不易的刑事法治。法理学者朱苏力教 授也对量刑反制定罪的理论进路提出了尖锐的批判,认为这种置刑法教义学对 司法权力的制约于不顾的做法,等于退回到了以社会危害性来定罪量刑的老路 上,同时放弃了规则约束容易导致司法为个人直觉或民粹正义所左右。 量刑反制定罪这种反向思考罪刑关系以求得个案量刑公正的理论进路 尽管在理论上招致了种种非议,但却是司法实践中许多法官在办案过程中自觉 或者不自觉采取的定罪司法逻辑。在孙伟铭案、张明宝案、长安街英菲尼迪车 祸案以及刘襄等生产、销售瘦肉精案等司法个案中都能够看到“量刑反制定罪” 的司法逻辑的运用,而这种司法逻辑的运用并非一以贯之的,而是充分回应刑 事政策和民众判意的产物。对此,有学者已经敏锐地提出了批评:“审判实践 中通过以刑制罪来实现公众舆论要求严惩犯罪的诉求,是功利主义的裁判 观,背离了罪刑法定原则。 ”实践中对量刑反制定罪的青睐和理论上对此的激 烈批判应当理性地去看待,既不能一味指责司法实践枉顾刑法教义学,也不能 对理论上的批判置若罔闻。必须看到,量刑反制定罪在当下中国刑法理论和实 践中的兴起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在疑难案件中,严格规则裁量主义所追求的一 般正义、形式正义和个案中所蕴藏的个别正义、实质正义发生背离的现象并不 罕见。在个案中当依法定罪量刑明显违背罪刑均衡的刑法基本原则时,司法者 如果无视这种量刑不公必然会导致刑法的适用丧失公信力,因而必须转而寻求 在坚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实现个案量刑公正的现实路径。对罪刑关系进行 反向思考无疑契合了这种需要,同时也比较符合人类的一般认识规律,因为在 人类的经验世界里,感知正义是通过刑罚来实现的,只有罚当其罪、罪刑相称, 人们才会觉得对犯罪人的判决是正义的。刑法理论必须对罪刑关系反向思考路 径的正当性问题进行充分的辩驳,同时为司法实践疑难案件所引发的罪刑失衡 问题提供教义学框架内的解决方案。 二、罪刑关系决定论的困境:立法的有限性所引发的一般正义和个别 正义的背离 罪刑关系决定论认为,定罪决定量刑,定罪是量刑的起点和前提,量 刑则是定罪的目的和归宿,只有定罪准确,才能公正合理地量刑,正确的定罪 是合理量刑的先决条件和必要保障。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罪决定刑,罪先 刑后就成为理论上的公理和司法实践的当然选择。然而,罪刑关系决定论单向 度地考量罪与刑的关系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直观化的思考结论,并未能科学把 握罪刑关系的实质,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导致刑事立 法上出现罪刑不均衡的立法例,如刑法第 397 条规定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 守罪适用同样的法定刑,而二者一个为故意犯罪,一个为过失犯罪,再如第 398 条对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规定适用同样的法定刑; 在刑事司法上则出现了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片面追求定性的准确性,而 忽略了罪刑均衡原则的贯彻,导致重罪轻罚、轻罪重罚的量刑不公正的现象时 有发生。因此,必须对传统的罪刑关系决定论进行理性的反思。 (一)罪刑关系决定论的先天不足 定罪和量刑是刑事司法活动的两大基本任务,定罪是在查清案件事实 的基础上,根据事实和法律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犯罪 的司法审判活动,量刑则是在定罪的基础上根据犯罪事实和情节依法决定对犯 罪分子是否判处刑罚、判处刑罚的种类和刑度的司法审判活动。从定罪和量刑 作为刑事审判活动的两个基本环节来看,定罪在先,量刑在后是应当坚持的司 法裁量程序。从应然的意义上讲,定罪准确确实是量刑正当的前提和基础,坚 持定罪在先,量刑在后的顺序并无不当。然而,这只是理想状态下演绎出的结 论,在个案中依照成文刑法典,根据司法的三段论演绎推理得出定罪结论,在 定罪结论的基础上根据犯罪事实和情节得出的量刑结论却偶尔会与裁判者或者 社会公众所感知的罪的轻重难以匹配,出现罪刑失衡的感觉,进而会对刑罚的 公正性产生怀疑。究其原因,乃在于法律规则所代表的一般正义和形式正义在 一些特殊的个案中与个案所蕴藏的个别正义和实质正义产生了背离,这种背离 导致依法量刑却无法实现量刑公正。而量刑公正却是刑法的生命线,如果适用 刑法得出的刑罚后果明显与公众对罪刑轻重的认识相违背,那么刑法将失去公 众认同感。因而,量刑的公正性应当成为适用刑法的目的和归宿。正如学者所 言:“刑罚的正当理由植根于由报应所体现的人类道德情感和社会公正理念, 刑罚以蕴含在报应之中的公正理念为其安身立命之本,公正是刑罚的唯一价值 诉求。 ”在罪与刑的关系上,必须认识到罪只是刑的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 的,定罪与量刑共同服务于刑罚的公正性这一终极目的。罪刑关系决定论并未 从根源上把握罪刑关系的本质,形式化地认为罪决定刑无疑颠倒了手段与目的 的关系,因而存在理论的先天不足,无法有效回应现实需要。事实上,我国古 人很早就看到了“刑”之于“罪”的重要性。早在西周时期,立法者就确立了 “以刑统罪”的刑书体例, 左传昭公六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 ” 九刑被公认为是西周时的成文刑书。对于何谓“九刑” ,理论界有不同认识, 但多数观点认为, “九刑”既是九种刑罚的总称,又是刑书之名。如杨伯峻认为: “九刑者,九种刑罚之谓,昭六年传 ,亦为刑书之名。据汉书刑法志 及尚书吕刑郑注 ,墨、劓、刖、宫、大辟五刑加以流、赎、鞭、扑四 刑也。 ”即九刑是按照墨、劓、刖、宫、大辟和流、赎、鞭、扑九种刑罚 来确定篇名的。在“以刑统罪”的体例之下,刑书主要规定的是各种刑罚手段 及审判原则,其中虽然也包括一些罪名,但比较笼统,且罪名和刑罚之间并无 固定的对应关系。这导致在司法实践中针对具体的违礼行为应定何罪并给以何 种处罚,需要断狱官自由裁量。虽然“以刑统罪”的刑书体例在我们今天看来 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但其重视刑罚、对罪刑关系的反向思考的特点仍然值得 我们深入思考,其中蕴含的“以刑定罪”的司法逻辑的运用在今天重新引起学 者的重视并非偶然。 (二)罪刑关系决定论的实践困境 罪刑关系决定论由于其先天的重“罪”轻“刑”的缺陷,导致其画地 为牢,在司法适用时将“罪”与“刑”人为地切割开来,考虑定罪问题时只考 虑客观事实是否和犯罪的构成要件合致,即便在遇到行为有多个罪名和构成要 件可供选择的情况下,也仅仅局限在传统刑法教义学的框架内进行闪转腾挪, 单纯依照自身对刑法教义的理解和价值判断判定行为的性质问题,而丝毫不考 虑行为人可能面临的刑罚轻重问题。只有在定罪问题获得自以为“是”的解决 之后,才会按部就班地依照罪名对应的法定刑,根据犯罪的事实和情节决定裁 量的刑罚。这一司法裁判进路由于将罪之判断和刑之裁量截然二分,定罪之后 机械地根据犯罪事实和情节以及法定刑的规定裁量刑罚的做法在疑难案件中常 常遭遇罪刑失衡的困境。 疑难案件包括事实认定方面存在疑难的案件和法律适用方面存在疑难 的案件。本文所谓疑难案件仅指法律适用上的疑难案件。疑难案件(hard cases)源自法律上存在瑕疵,从而导致裁判者在适用法律上的困难。疑难案 件的形成可能基于下述原因:一是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二是规范之间存在冲突; 三是可能存在某些案件需要法律上的调整,但却没有任何事先有效的规范予以 适用;四是在特定的案件中,所作出的裁判有可能会违背规范的条文原义。 在疑难案件中,案件事实是否符合某罪的构成要件或者符合何种犯罪的构成要 件存在疑问,此时若仅从构成要件的教义学分析出发去判定罪与非罪、此罪与 彼罪的问题往往很难妥当解决案件的定罪量刑问题,即便定性符合刑法教义学, 但得出的量刑结果却可能不当。如在贵州习水嫖宿幼女案中,法院审理认为被 告人冯支洋等 7 人嫖宿不满 14 周岁的幼女并支付嫖资,其行为均已构成嫖宿 幼女罪,分别判处各被告人 14 年、12 年、10 年、7 年的有期徒刑及相应的 剥夺政治权利、罚金。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被告人的行为是构成嫖宿幼女罪还 是强奸罪。嫖宿幼女罪的法定刑是 5 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奸淫幼女型强奸罪的 基本犯刑罚为 3 年到 10 年有期徒刑,存在奸淫幼女情节恶劣、奸淫幼女多 人、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幼女、轮奸、致使幼女重伤、死亡等加重情节时则判 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从两罪的构成要件来看,实施嫖 宿幼女的行为必然同时符合强奸罪的构成要件。在习水案中,由于不存在刑 法第 236 条第 3 款规定的加重情节和加重结果,因而法院以嫖宿幼女罪定 罪量刑并无不妥。但如果类似的案件中由于嫖宿幼女行为致使幼女重伤、死亡 的,如何定性处理就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显然,如果此时不考虑量刑问题, 仍然适用嫖宿幼女罪定罪量刑势必会导致罪刑失衡的状态。 造成这种实践困境的根源在于罪刑关系决定论认为要实现罪刑法定, 就必须在刑法分则条文中依据行为类型、法益类型以及对法益的侵害程度的不 同,设计出不同的符合罪刑均衡原则的构成要件和法定刑组合。只要立法者作 出了这样的规定,司法者就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的犯罪构成要件认定犯罪,在此 基础上按照法定的刑罚进行刑罚裁量。亦即定罪与量刑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与被 决定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罪刑法定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 “罪名是以类型化 为基础,一旦罪名变成了规则的一部分,并引导出法定刑的配置,这就成了严 格规则主义的一部分,不可逾越,这是法条主义和罪刑法定的题中应有之义。 ” 然而,这一观点忽略了立法者不可能制定出完美无缺的罪刑阶梯,一方面罪 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之间的界限不可能规定得像楚河汉界一样泾渭分明,面对 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和法律规定,对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区分仅仅依靠对 犯罪的构成要件进行教义学的分析在很多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的。另一方面,针 对具体犯罪规定的法定刑只是对某一类危害社会行为危害性程度的概括和预估, 这种概括和预估难免挂一漏万、失之片面,对形式上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如果 机械依据相对应的法定刑进行量刑,在个案中容易出现罪刑不均衡的结果。不 可否认的是,罪刑阶梯的配置归根结底是人类既有实践经验的产物,罪刑关系 在具体的个案中不均衡的情形在所难免。如最近颇受关注的广州白领冯某购买 34 支仿真枪被定走私武器罪一案中,由于冯某在香港购买的 34 支仿真枪依 照大陆对枪支的认定标准属于真枪,根据其犯罪事实,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 或者死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深圳中院” )认为按照法条判决过 重,罪刑不相适应,遂依照刑法第 63 条第 2 款的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决 有期徒刑 8 年,但这一判决在上诉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广东高 院” )后,广东高院却做出撤销一审判决的裁定,原因并非是广东高院认为判决 罪名有误,而是认为深圳中院的一审量刑在法定刑以下减轻处罚不当。这一案 件一审和二审法院在量刑上产生了分歧,如果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深圳中院的 判决的确量刑不当,但从实质正义的角度观之,走私仿真枪支较之走私杀伤力 巨大的真枪的行为危害性程度要轻微许多,判处冯某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又的确 量刑不当。无独有偶,四川一名 19 岁少年也因为从台湾地区购买 24 支仿真 枪被认定犯走私武器罪,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其作出了无期徒刑的判 决。这些个案折射出了法律规则所代表的形式正义和个案中蕴藏的实质正义的 尖锐对立。司法者如果无视这种对立,案件的裁判将很难获得量刑公正的评价。 罪刑关系决定论者举着罪刑法定主义的大旗,无视立法上的缺陷,坚 持从立法规定的构成要件和相应的法定刑出发去裁量案件,这种做法在构成要 件不明确等存在立法缺陷的个案中就可能得出量刑失当的结果。罪刑关系决定 论的出发点是好的,对为了追求绝对意义上的罪刑法定,限制法官以追求实质 的处罚公正为由任意地变换罪名。但罪刑法定原则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然认识 到绝对的罪刑法定原则并不可取,相对的罪刑法定原则被广为接受。严格规则 主义已被理论和实践证明只能是镜花水月,赋予法官适度的自由裁量权成为必 要。在成文法国家里, “法律一经制定便落后于社会现实”虽然略显夸张,却也 并非妄语。成文法典和社会实践之间存在的静止与变动、有限与无限的张力是 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张力为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提供了空间,使法官不得不面 临选择:遵循严格规则主义成为法律的“自动售货机” ,抑或奉行有限制的自由 裁量主义成为戴着镣铐跳舞的舞者。遵循严格规则主义的进路在大多数案件中 能够获致妥当的结论,但在疑难案件中却也时常面临着严格规则主义所获得的 形式正义、一般正义和个案中所蕴藏的实质正义、个别正义的背离。由于立法 的有限性,无法兼顾到个案中所可能蕴含的差异化情境和要素以及在这种要素 影响下的个别正义诉求,这也就决定了期待立法为实践中具有差异化的个案提 供完美的解决方案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立法应当以追求法律的确定性为最 高旨归,但司法不能只追求法律确定性的实现而无视法律的适用性。职是之故, 奉行有限制的自由裁量主义成为现实的选择。在运用自由裁量权时,法律的适 用者必须从活生生的案件事实中去发现建立在常理、常识、常情基础之上的朴 素正义,以此为指导去解释和适用法律。而这种朴素的正义在刑事法领域更多 地源于对刑罚的感知,因为刑罚是一种易感触的力量,判决的公正与否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量刑的公正与否。从这个意义上讲,量刑反制定罪为从实质的角 度去理解和适用刑法规范提供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理论进路。 三、罪刑关系互动论的发生机制:罪刑均衡目标下的正向制约与反向 制衡 基于罪刑关系决定论先天的理论缺陷和立法的有限性所导致的罪刑关 系决定论在适用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以及量刑反制定罪在理论和实践中所具有的 解释力,有必要对传统的罪刑关系决定论予以反思和调整,改变罪与刑的二元 对立,构建一种罪刑互动的罪刑关系新模式。 (一)罪刑法定原则与罪刑均衡原则之间的关系 罪刑法定原则与罪刑均衡原则均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对二者之间的关 系理论上探讨不多,但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把握罪刑关系具有重要意 义。 罪刑法定包括罪之法定和刑之法定,罪之法定是通过构成要件的定型 性予以实现的, “构成要件的定型性对于罪刑法定原则的最重要贡献在于使得国 民在评价自己行为时具有预测可能性,从而防止法官基于处罚必要而突破类型 性的制约,造成法官擅断的不可欲后果。 ”刑之法定则是在犯罪对应的构成要 件的基础之上配置与其危害性程度相应的刑罚来对其进行法律评价。罪刑法定 原则内容的形式侧面所要求的法律主义和实质侧面所要求的明确性原则共同完 成罪之法定的任务,罪刑法定原则形式侧面所要求的禁止绝对不定(期)刑和 实质侧面所要求的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和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共同完 成刑之法定的任务。可见,罪刑法定原则追求的是罪刑关系的一体化,罪与刑 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刑法的规定来看,包括罪状(法定的构成要件)和法定 刑,二者是内在的统一体。作为司法三段论推理前提的法律规范应当从罪刑一 体化的角度去理解,而不能割裂开来。罪状(法定的构成要件)和法定刑虽然 从表面上看来各自独立、相互无涉,但在认识论上进行深层考量就会发现,二 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不可分割的整体,都只能在以对方为参照系、 互为关照的前提下才能被精确认识和把握。此外,从罪刑法定原则的内涵上来 看,均衡的刑罚配置亦是其题中之义。可见,罪刑均衡原则虽然是独立于罪刑 法定原则之外,但后者事实上却包含前者。罪刑均衡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要与 犯罪的轻重相适应,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罪刑均 衡的实现既要求刑事立法上合理进行罪刑配置,又要求刑事司法注重罪刑均衡 的动态实现。立法上均衡的罪刑配置是实现量刑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司法上罪 刑的一体化考量是实现量刑公正的关键。前已述及,由于立法的有限性导致立 法上无法实现完全的罪刑均衡,立法上的罪刑配置难以在错综复杂的具体个案 中实现最终的均衡。如何实现罪刑均衡原则的司法化成为理论上必须直面的重 大课题。 立法上的修改完善固然是治本之策,但在立法完善之前,司法却不得 不面对这样的难题。此时,唯有借助法律解释方法来寻求现有立法框架之内最 妥当的解决方案。必须认识到,立法上针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法定刑种类及其 幅度是根据该种犯罪行为对法益的侵害程度和可能的犯罪情节加以规定的,因 而在司法适用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罪刑一体化,注重通过法定刑的比较分析来 准确把握犯罪的构成要件。解释者在面对具体的案件事实时,心中当充满正义, 目光既要不断往返于规范与事实之间,又要不断往返于构成要件和法定刑之 间,惟其如此,才能实现罪刑法定原则制约下的刑法正义。 立足罪刑一体化的视角去审视罪刑法定原则与罪刑均衡原则的关系, 应当对二者的关系做出如下界定:罪刑均衡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重要内容, 对罪刑均衡目标的追求不能脱离罪刑法定原则的制约;罪刑法定原则是追求罪 刑均衡原则的前提,罪刑均衡原则是适用刑法的终极目的。在这样的关系指导 下,对于罪刑关系也当重新认识:罪与刑并非各自为战的存在,亦非单向的决 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罪刑关系决定 论或者量刑反制定罪理论只有在这种意义上去理解,才是对罪刑关系的最完整、 最科学的揭示。 (二)罪刑关系互动论:罪对刑的正向制约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被视为是罪刑法定原 则的格言化表述。这一表述表明,现代法治国家是先有成文刑法,然后才有犯 罪,其后才有对犯罪人施加法律规定的刑罚的问题。因而法治国刑罚权的运作 必然要遵循成文刑法犯罪刑罚(权)这样一种逻辑顺序。 “应受刑罚处罚的 行为,在法律规定之前,有无数的类型(刑事学上的类型) ,立法者将这些行为 进行取舍选择,规定成为法律上的犯罪定型。 ”这种法律上规定的犯罪定型就 是构成要件,构成要件的定型性是实现罪之法定的关键所在。立法者在规定为 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之后,根据犯罪行为所侵害法益的重要程度、对法益的侵 害程度配置相应轻重的刑罚,进而形成了不同的罪刑组合模式。 前已述及,罪刑法定原则追求罪刑一体化,既要定罪准确,又要量刑 适当,实现罪刑均衡。定罪准确是基于罪刑法定原则所产生的要求,只有准确 定罪,才能更好地发挥刑法的行为规制机能。如果无视构成要件的定型性,势 必会导致构成要件所具有的犯罪个别化机能不复存在,刑法规定不同的犯罪就 失去了意义。这无疑是开历史倒车,回到了我国古代“以刑统罪”的老路上了, 现代法治所确立的罪刑法定原则将受到极大的戕害。力主“量刑反制定罪”的 高艳东教授认为罪名标准具有随意性,犯罪构成的形式内容和罪名设置并无刚 性规则,追求定罪的准确性实质上是形式的罪刑法定和法律精英构建“专业槽” 以实现专业垄断的需要。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论者认为只要量刑适当,即 便适用的犯罪构成是错误的,如把票据诈骗罪认定为信用证诈骗罪,也无碍该 判决书成为优秀判决书。这种观点无异于承认为了实现量刑公正可以不择手 段,只要目的正确,手段如何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然而,目的正当和手段正 当不能互相置换,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即便是为了实现正当目的也是违法的,这 是现代法治的常识。那种为了追求量刑公正,不惜突破以构成要件理论为代表 的刑法教义学的限制的做法意味着放弃了法律的明确性和确定性,退回到了偶 然和专断的状态,从而很可能导致打着实质正义的旗号葬送了数百年来人类在 刑事法治上所取得的成果。必须重视定罪的准确性,这绝不是华而不实的炫技, 而是为了保障国民的预测可能性,使得国民能够对自己行为的性质与后果在行 为前依照成文刑法进行预测。即便论者所言“量刑才是刑法重心” ,也不能推导 出“定罪应为量刑公正让路”这一结论。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罪刑相适应不能突 破构成要件定型性的限制,追求量刑公正不能随意突破构成要件的限制。从这 一意义上讲,定罪对量刑具有制约作用,不能为了量刑公正而随意定罪。 概言之,罪对刑的正向制约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种犯罪 都对应着与其危害性程度相匹配的法定刑,法官需要根据行为人构成的犯罪来 选择其对应的法定刑种类和幅度;二是量刑不能随意突破犯罪构成要件定型性 的限制,而必须接受其制约和指导。 (三)罪刑关系互动论:刑对罪的反向制衡 罪对刑的正向制约关系是基于法治国刑罚权的运作逻辑而产生的,具 有正当性和必要性,但仅仅对罪刑关系作单向度的考察并不符合人类的认识规 律。 “在现象发生学意义上,犯罪与刑罚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方消散则 另一方必然失去存在依据没有犯罪当然不会有刑罚,没有刑罚也不会有犯 罪。 ”显而易见,犯罪与刑罚之间具有相互定义、相互证成的作用。刑罚的存 在正是犯罪行为区别于民事违法、行政违法等其他违法行为的根据。从我国刑 法分则的规定来看,对所有的犯罪都规定有刑罚,即便规定了免除刑事处罚也 是以针对该种犯罪规定了刑罚后果为前提的。因而, “没有刑罚就没有犯罪”的 格言可以贯彻到我国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之中。从刑事立法层面上来看,某种 危害行为被刑法规定为犯罪,不仅是由该行为本身的危害性质和危害程度决定 的,还需要考虑危害行为是否应当受到刑罚处罚,即“应受刑罚处罚性” 。功利 主义代表人物边沁曾经对不适于刑罚处罚的情形做了精当的概括,认为在下列 几种情况 不应当施加惩罚:(1)惩罚无理由;(2)惩罚必定无效;(3)惩 罚无益;(4)惩罚无必要。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侧面所要求的禁止处罚不当 罚的行为也表明在刑事立法时必须对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