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课件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_第1页
病理学课件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_第2页
病理学课件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_第3页
病理学课件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_第4页
病理学课件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二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1 1、子宫颈疾病、子宫颈疾病 慢性子宫颈炎慢性子宫颈炎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原位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原位癌 子宫颈癌子宫颈癌 2 2、滋养层细胞疾病、滋养层细胞疾病 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 3 3、卵巢肿瘤、卵巢肿瘤 4 4、乳腺疾病、乳腺疾病 乳腺癌乳腺癌 1 第一节 子宫颈疾病 一、慢性子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 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 病因:病因:常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引起;也常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引起;也 可淋球菌、乳头瘤病毒等引起;分娩、机械损伤可淋球菌、乳头瘤病毒等引起;分娩、机械损伤 为诱因。为诱因。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白带过多。白带过多。 阴道镜:阴道镜:子宫颈粘膜充血。子宫颈粘膜充血。 2 病理改变: 1.子宫颈非特殊性炎症:可见子宫颈粘膜上皮下有 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2.子宫颈柱状上皮及腺上皮常伴有不同程度增生及 鳞状上皮化生。 3 4 继发改变: 1.粘液储留囊肿子宫颈囊肿(纳博特囊肿 NabothanNabothan Cyst Cyst) 2.子宫颈息肉 3.子宫颈糜烂:真性糜烂 假性糜烂 5 子宫颈囊肿 6 子宫颈息肉 7 子宫颈糜烂 正常宫颈正常宫颈 8 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癌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癌 病因及发病机理:病因及发病机理: 多产、性生活紊乱、宫颈裂伤、包皮垢及感染等因素有 关。 近年来对病毒病因研究较多,从宫颈癌活组织中已分离 出HPV型病毒DNA。尤其是HPV-16、18、31、33型与 宫颈癌的发病有关。 HPV-16、18的E6和E7是病毒癌基因与上皮基因整合后 p53和RB封闭和失活,并活化细胞周期素E 上皮细 胞增生。 9 (一)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一)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neoplasia CIN CIN ) 1.1.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 属癌前病变。表现在子宫颈上皮层内出现异型 细胞:细胞核大、浓染、染色质增粗、核大小不一 、形状不规则、核分裂像增多、有病理性核分裂、 细胞极性紊乱等。 10 不典型增生可分三级:不典型增生可分三级: 级(轻度):异型细胞局限于上皮层的下1/3区, 为CIN 级。 级(中度):异型细胞占上皮层下部的1/3至2/3, 为CIN 级。 级(重度):异型细胞超过全层的2/3, 重度不典 型增生和原位癌为CIN级。 11 异型细胞局限于上皮层的下异型细胞局限于上皮层的下1/31/3区区 CIN 级(轻度非典型增生) 12 CIN 级 (中度非典型增生) 级异型细胞级异型细胞1/31/32/32/3 未及全层未及全层 13 重度非典型增生 14 预后: 一般级别越高,发展为浸润癌的机会越多;级别 越低,自然消退的机会也越多。 CIN I级在子宫颈慢性炎症中常可见到,多可迅速 恢复,其恶变率很低2%。 CIN II级可发展为重度不典型增生。 CIN III级则具有高度恶变危险,20患者发展为 原位癌(10年)。 子宫颈不典型增生经过治疗后,多数可消退,有 些病例可长期存在,少数病例最终可发展为癌。 15 2.子宫颈原位癌 子宫颈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全层内、 尚未穿破上皮基底膜侵入 下方固有膜。 16 子宫颈原位癌 17 子宫颈原位癌 18 原位癌累及腺体: 原位癌癌细胞可由表面沿基底膜伸入腺体内,致 整个腺管或其一部分为癌细胞所取代,但腺管轮廓尚 存,腺体基底膜完整,癌细胞未浸润到固有膜。 19 原位癌累及腺体 20 原位癌累及腺体 21 原位癌累及腺体并不一定发展为浸润癌。部分子 宫颈原位癌可长期不发生浸润,个别病例甚至可 自行消退。 但由于原位癌特别是原位癌累及腺体具有发 展为浸润癌的倾向,故一旦发现,应及时给予适 当治疗。 22 (二)子宫颈浸润癌(二)子宫颈浸润癌 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年龄以发病年龄以40406060岁最多,平均年龄岁最多,平均年龄5050岁。岁。 子宫颈癌的组织发生来源主要有: 宫颈阴道部或移行带的鳞状上皮。 柱状上皮下的储备细胞。 子宫颈管粘膜柱状上皮。 23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 大体:大体:分四型 1.糜烂型: 2.外生菜花型: 3.内生浸润型: 4.溃疡型: 24 内生浸润型 25 子宫颈癌的组织类型 主要有鳞状细胞癌及腺癌两种。 1.子宫颈鳞癌 子宫颈鳞癌在子宫颈癌中最为常见(90%)。 早期浸润癌或微浸润癌(microinvasive carcinoma) 是指上皮内癌突破基底膜向固有膜浸润,浸润深度不 超过基底膜下5mm,在固有膜中形成一些不规则的癌细 胞条索或小团块。 26 浸润癌(incasive carcinoma) 指癌组织突破基底膜,明显浸润到间质内,浸润深度超过 基底膜下5mm,并伴有临床症状者。 按其分化程度可分为三型: 高分化鳞癌,约占20,对放射线不敏感。 中分化鳞癌,约占60,对放射线较敏感。 低分化鳞癌,约占20,对放射线最敏感, 但预后较差。 27 28 29 (二)子宫颈腺癌 近年来报道宫颈腺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约 占宫颈浸润癌的812.7。 镜下:呈一般腺癌的结构。 分高、中、低分化三型。 30 子宫颈腺癌 31 子宫颈癌的扩展和转移 1.直接蔓延 向上:侵犯宫体 向下:侵犯阴道 两侧、侵犯盆壁 向前:侵犯膀胱 向后:侵犯直肠 32 膀胱膀胱 直肠直肠 子宫颈癌子宫颈癌 33 2.经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是宫颈癌 最重要和最多见的转 移途径。 3.血行转移较少:最 多见的部位是肺、骨 及肝。 34 第二节子宫体疾病(略)第二节子宫体疾病(略)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一、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肌层中子宫肌层中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 卵巢卵巢巧克力囊肿巧克力囊肿 二、子宫内膜增生症二、子宫内膜增生症 1.1.单纯性增生:单纯性增生:1% 1% 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腺癌 2.2.复杂性增生:复杂性增生:3% 3% 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腺癌 3.3.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1/31/3五年内五年内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腺癌 35 卵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增生症单纯子宫内膜增生症单纯 性增生性增生 36 第三节第三节 滋养层细胞疾病滋养层细胞疾病 滋养层细胞疾病包括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 膜癌。共同特征是滋养层细胞异常,HCG(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升高。 一、葡萄胎(一、葡萄胎(hydatidiformhydatidiform mole mole) 又称水泡状胎块 病因:未完全阐明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葡萄胎是一种无胚胎的妊娠, 精卵异常结合的结果。 37 A.A.完全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80%80%):):4646XXXX,受精时,父方的单倍体受精时,父方的单倍体 精子精子2323X X在丢失了所有的母方染色体空卵(即无原核的卵在丢失了所有的母方染色体空卵(即无原核的卵 细胞)中自我复制而成纯合子细胞)中自我复制而成纯合子4646XXXX。 B.B.完全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10%10%):):46XY46XY空卵在受精时与两个精子空卵在受精时与两个精子 结合(结合(2323X X和和2323Y Y),),染色体核型为染色体核型为4646XYXY。 C.C.部分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69XXX69XXX或或6969XXYXXY,三倍体由带有母方染色三倍体由带有母方染色 体的正常卵细胞体的正常卵细胞(23(23X)X)和一个没有发生减数分裂的双倍体和一个没有发生减数分裂的双倍体 精子(精子(4646XYXY)或两个单倍体精子或两个单倍体精子(23(23X X或或2323Y)Y)结合所致(双结合所致(双 精入卵)。精入卵)。 38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 肉眼:典型的葡萄胎形状极似葡萄。由于大部或全部胎 盘绒毛间质水肿而显著肿胀,形成薄壁透明囊性葡萄样 物,内含清液。大小不一,直径0.52、3cm,它们之 间有细蒂相连,形如葡萄串。 多数病例(约70)所有绒毛都形成葡萄状,没有 胎儿或其附属物,称完全性葡萄胎(complete mole) ; 较少数病例(约30)部分绒毛形成葡萄状,仍有 部分正常绒毛,且常伴有或不伴有胎儿或其附属物,称 部分性葡萄胎(partial mole)。 39 葡萄胎葡萄胎 40 葡萄胎葡萄胎 41 镜下:葡萄胎镜检有3个特点: 1.绒毛因间质水肿而增大,并有水泡形成; 2.间质血管消失或稀少; 3.滋养层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生。 在这些特点中以滋养层细胞增生最重要。增生的滋养 层细胞可为合体细胞或细胞滋养层细胞,大多两者混 合并存,并具有一定的异型性。 完全性葡萄胎往往增生明显。 部分性葡萄胎常为局限性、轻度增生。 42 43 临床病理联系 1.由于胎盘绒毛肿胀,子宫明显增大,致超出正常妊 娠月的子宫大小,故子宫虽可大如5个月妊娠 。 2.胚胎常早期死亡,故听不到胎心音。 3.由于滋养层细胞显著增生,胎盘激素分泌显著增多 ,其中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多意义最大,能反映肿 瘤的生长状态。 4.葡萄胎一经确诊后应立即予以清除,大多数患者经 彻底清宫后即可痊愈。约15可恶变为侵蚀性葡萄胎 ,3恶变为绒毛膜癌。部分性葡萄胎的恶变率很低 。 44 二、侵蚀性葡萄胎 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 mole)也称恶性葡萄胎( malignant mole)。 病理变化: 1.多数继发于葡萄胎之后。侵蚀性葡萄胎与良性葡萄胎不 同之处是前者水泡状绒毛侵入子宫肌层,且往往侵入肌层深 层,引起组织破坏,甚至穿破肌壁引起大出血,并可转移至 邻近或远处器官。 2.滋养层细胞增生及异型程度亦往往较良性葡萄胎显著。 45 侵蚀性葡萄胎 46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1.1.在葡萄胎排出后,血或尿妊娠试验持续不正常;在葡萄胎排出后,血或尿妊娠试验持续不正常; 阴道持续或间继不规则流血;阴道持续或间继不规则流血; 2.2.胸片示肺内往往有转移灶;有时阴道可出现紫蓝胸片示肺内往往有转移灶;有时阴道可出现紫蓝 色结节,破溃时可发生反复大出血。色结节,破溃时可发生反复大出血。 3.3.近年来由于化学疗法的进展,治疗侵蚀性葡萄胎近年来由于化学疗法的进展,治疗侵蚀性葡萄胎 有很好的疗效。有很好的疗效。 47 三、绒毛膜癌三、绒毛膜癌 绒毛膜癌(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choriocarcinoma)简称绒癌,是简称绒癌,是 滋养层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滋养层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 约约5050继发于葡萄胎,继发于葡萄胎,2525继发于自然流产,继发于自然流产, 2020以上发生于正常妊娠,以上发生于正常妊娠,5 5以下发生于早产或异以下发生于早产或异 位妊娠等。位妊娠等。 主要临床表现是在葡萄胎、流产或足月产后阴主要临床表现是在葡萄胎、流产或足月产后阴 道持续不规则流血,血及尿道持续不规则流血,血及尿中中HCGHCG浓度显著升高。浓度显著升高。 48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 肉眼:肉眼: 1.1.子宫不规则增大,柔软,表面可见一个或多个紫蓝子宫不规则增大,柔软,表面可见一个或多个紫蓝 色结节。色结节。 2.2.切面可见肿瘤呈暗红色、出血坏死的肿块充塞宫腔切面可见肿瘤呈暗红色、出血坏死的肿块充塞宫腔 ,或为多数结节浸润子宫肌层,常达浆膜,使子宫体,或为多数结节浸润子宫肌层,常达浆膜,使子宫体 积显著增大,或呈弥漫息肉状布满子宫内膜面,或在积显著增大,或呈弥漫息肉状布满子宫内膜面,或在 内膜和肌层内有小出血灶。内膜和肌层内有小出血灶。 3.3.肿瘤的特点是呈暗红色、质脆而软的出血、坏死病肿瘤的特点是呈暗红色、质脆而软的出血、坏死病 灶。灶。 49 绒毛膜癌 50 镜下镜下: : 1.1.瘤细胞:分化不良的两种滋养层细胞组成,即细胞滋瘤细胞:分化不良的两种滋养层细胞组成,即细胞滋 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 2.2.绒癌组织无间质,常呈广泛出血坏死,不形成绒毛结绒癌组织无间质,常呈广泛出血坏死,不形成绒毛结 构。构。 如发现有绒毛,即使是退化的绒毛,也应诊断为如发现有绒毛,即使是退化的绒毛,也应诊断为侵侵 蚀性葡萄胎蚀性葡萄胎。 3.3.浸润:瘤细胞侵入肌层和血管。有的以细胞滋养细胞浸润:瘤细胞侵入肌层和血管。有的以细胞滋养细胞 为主,有的以合体滋养细胞为主。核分裂像常见。为主,有的以合体滋养细胞为主。核分裂像常见。 51 绒癌易侵入血管, 故主要为血行转移,最 多见转移至肺,其次为 阴道、脑、肝、脾、 肾、肠等。 自应用化疗后, 绒癌的死亡率已显著 下降。 52 第七节第七节 乳腺疾病乳腺疾病 (Disease of the Disease of the Breast)Breast) 乳腺增生性病变乳腺增生性病变 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癌乳腺癌 53 乳腺正常结构图 54 乳腺癌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女性癌瘤的第一位,常发生于 4050岁妇女,20岁以前很少见。患者女性亲属中 乳腺癌的发病率高于常人23倍。 发生原因: 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可能与雌激素长期作用、遗 传、环境、等有关。5%10%有遗传倾向,BRCA1 的点突变或缺失与遗传倾向有关。 55 56 类型类型 : : 乳腺癌 粉刺癌 浸润性 浸润性导管癌 非浸润性 导管原位癌 小叶原位癌 浸润性小叶癌 特殊类型:乳头Paget病伴导管浸润 癌、典型髓样癌、黏液癌 非粉刺导管内癌 乳头Paget病伴导管原位癌 57 (一)非浸润性癌(原位癌) 非浸润性癌可分为导管内原位癌及小叶原位癌。 1.1.导管内原位癌导管内原位癌(intra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发生于中、小导管,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管壁 基底膜完整。据其组织类型可分为粉刺癌及非粉刺型 导管内原位癌。 58 (1 1)粉刺癌()粉刺癌(comedocarcinomacomedocarcinoma) 肿瘤大者易于触诊。肿瘤大者易于触诊。部位多为乳腺中央部。部位多为乳腺中央部。 大体观:大体观:切面可见扩张的导管,内含坏死物质,挤压切面可见扩张的导管,内含坏死物质,挤压 时可见粉刺样坏死物自导管流出。时可见粉刺样坏死物自导管流出。 镜下镜下:癌细胞多形,体积大,胞浆丰富嗜酸性,核不:癌细胞多形,体积大,胞浆丰富嗜酸性,核不 规则,核仁明显。围绕癌导管常出现间质纤维化及慢性规则,核仁明显。围绕癌导管常出现间质纤维化及慢性 炎细胞浸润。炎细胞浸润。 59 60 61 (2)非粉刺型导管内癌 (noncomedo intraductal carcinoma) 癌细胞较粉刺癌细胞小, 细胞异型低。 排列呈各种结构,如乳头 状、筛状或实性导管原位 癌及管状型导管内原位癌 。周围无明显间质纤维化 。 62 来自小叶的终末导管及腺泡 。 本型常呈多中心性,肿瘤体 积小,不易查见。 镜下:主要累及小叶,癌细 胞局限于管泡内,未穿破其基 底膜,小叶结构存在。 小叶结构紊乱,癌细胞排列 呈巢状,细胞较小而一致。 2.2.小叶原位癌(小叶原位癌(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 63 (二)浸润性癌 乳腺浸润性癌是指癌细胞穿破乳腺导管或腺泡的基 底膜而向间质浸润者。 1.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是 导管内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向间质浸润。浸润性 导管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64 肉眼:肿瘤界限不清,灰黄色、坚硬,切面有硬粒感,可 出现乳头下陷;皮肤水肿致桔皮样外观。 65 浸润性癌X线改变 66 镜下:癌组织及癌细胞形态多样。致密的纤维组织间质中可 见癌组织排列成不规则巢状或条索状浸润性生长,腺管结构 可有可无,核分裂多见。 根据癌实质和间质的比例及腺管形成状况,浸润性导管 癌可分为: 单纯癌:癌实质与间质大致相等,癌细胞排列实性条索、 巢团状,腺样结构较少。 硬癌:实质少、间质成分多而致密,质硬,很少形成腺样 结构。 软癌:实质多,间质成分少,癌呈片状或巢状,中央有坏 死,间质无淋巴细胞浸润。 67 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 68 69 小叶原位癌的癌细胞突破了基底膜向间质浸润性生长即 为浸润性小叶癌。 占乳腺癌5%10%,多见于老年妇女。 肉眼:肿瘤边界不清,质坚硬,切面灰白色。 镜下:典型的浸润性小叶癌特征是单行癌细胞呈线状浸 润于纤维间质中。癌细胞较小,大小一致,核大小较一 致,胞浆很少,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少。 2.2.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小叶癌 (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 70 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小叶癌 71 3.特殊类型癌 主要有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粘液癌、 Paget病(湿疹样癌)等。 72 73 乳腺癌与雌、孕激素受体 乳腺上皮细胞存在雌激素受体(乳腺上皮细胞存在雌激素受体(ERER)和孕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 (PRPR)。)。当细胞癌变时,当细胞癌变时,ERER、PRPR可以部分或全部保可以部分或全部保 留,也可以部分或全部消失。留,也可以部分或全部消失。 临床检测临床检测ERER、PRPR的意义在于:如果的意义在于:如果ERER、PRPR均阳性均阳性 ,内分泌治疗有效率高,反之,内分泌治疗有效率较,内分泌治疗有效率高,反之,内分泌治疗有效率较 低。低。 ERER、PRPR的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因的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因ERER、 PR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较阴性者好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较阴性者好, ,缓解率高缓解率高, ,复发复发 少。少。 检测检测ERER、PRPR已成为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必须进行的一已成为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必须进行的一 项常规检查。项常规检查。 c-erbB-2c-erbB-2肿瘤基因蛋白和肿瘤基因蛋白和ERER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 c-erbB-2c-erbB-2(+ +),ERER(-)(-),细胞增殖活性高,预后差细胞增殖活性高,预后差 。74 第四节第四节 卵巢肿瘤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按其组织发生可分为三大类:卵巢肿瘤按其组织发生可分为三大类: 上皮性肿瘤上皮性肿瘤:如浆液性肿瘤、粘液性肿瘤、子宫如浆液性肿瘤、粘液性肿瘤、子宫 内膜样瘤及纤维上皮瘤等,这类肿瘤的性质可分为良内膜样瘤及纤维上皮瘤等,这类肿瘤的性质可分为良 性、交界性及恶性;性、交界性及恶性; 性腺间质肿瘤:性腺间质肿瘤:如颗粒细胞瘤、泡膜细胞瘤及纤如颗粒细胞瘤、泡膜细胞瘤及纤 维瘤等;维瘤等; 生殖细胞肿瘤:生殖细胞肿瘤:如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内胚窦如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内胚窦 瘤及胚胎性癌等。瘤及胚胎性癌等。 75 一、卵巢上皮性肿瘤 卵巢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来源于卵 巢表面的上皮(体腔上皮),最常见的是囊腺瘤,主 要包括浆液性和粘液性两种。 (一)浆液性肿瘤 1良性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 是浆液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浆液性肿瘤的 60,多发生于2040岁妇女,以单侧居多,也可双 侧发生(约占15)。 76 病理变化 肉眼: 1.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囊性肿瘤,囊内充满稀薄、清亮 的浆液。 2.体积大小不一,小者直径仅数厘米,大者可达儿头 大或更大,表面光滑。 3.多为单房性,少数可为多房性。 4.囊内壁光滑为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部分伴有乳头 状突起,称为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 77 78 镜下: 1.囊壁和乳头间质均由含血管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 2.被覆上皮呈单层低立方状、柱状、纤毛柱状或钉状,核多 位于中央,染色质纤细,核仁缺如或不明显,无病理性核分 裂像。 3.在囊壁和乳头间质内可见圆形钙化小体(沙粒体)。 79 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80 2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borderline serous cystadenoma) 约占浆液性肿瘤的10,双侧性占交界性 浆液性囊腺瘤35%,其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浆 液性囊腺瘤之间,属低度恶性,预后比浸润癌为 好。 81 病理变化: 肉眼:与良性浆液性乳头状 囊腺瘤相似,但乳头状突起 往往比良性者丰富而广泛, 常布满整个囊内表面,双侧 发生率较高。 镜下:主要表现为乳头上皮 呈23层,乳头分支较稠密 或有微乳头状突起,核异型 和核分裂像易见(每高倍视 野不超过12个),无间质 浸润。 82 3浆液性囊腺癌 (serous cystadenocarcinoma) 约占浆液性肿瘤的30 ,为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 类型,约半数为双侧性。患者 以4060岁妇女为最多。 病理变化: 肉眼:多数为多囊性,部分或 大部囊内或囊外有乳头状突起 ,囊内多含混浊液体,乳头状 物多为实性菜花状,常侵犯包 膜并有出血坏死。 83 镜下: 乳头分支多或呈实心团块 ,上皮细胞增生多呈3层 以上,细胞有明显异型性 ,核分裂像常见,包膜和 间质均有浸润,沙粒体较 多见。 根据乳头状结构的分 化程度可将其分为高分化 、中分化和低分化三种类 型. 84 转移:转移: 1.1.良性及交界性肿瘤都可以有盆腔或腹腔腹膜的种植。交良性及交界性肿瘤都可以有盆腔或腹腔腹膜的种植。交 界性瘤的种植转移更多见。界性瘤的种植转移更多见。 2.2.多数浆液性囊腺癌在就诊时已有转移,转移部位为腹腔多数浆液性囊腺癌在就诊时已有转移,转移部位为腹腔 、盆腔浆膜层,一部分病例可发生淋巴结转移,包括盆、盆腔浆膜层,一部分病例可发生淋巴结转移,包括盆 腔、肠系膜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等,极少数有远处转腔、肠系膜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等,极少数有远处转 移,如肝、肺等。移,如肝、肺等。 预后:预后: 1.1.卵巢内的卵巢内的 交界性囊腺瘤和癌五年生存率交界性囊腺瘤和癌五年生存率100%100%和和75%75%。 2.2.累及腹膜的为累及腹膜的为90%90%和和25%25%。 85 (二)粘液性肿瘤(二)粘液性肿瘤 1 1粘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mucinousmucinous cystadenomacystadenoma) 是上皮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肿瘤。主要来源于是上皮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肿瘤。主要来源于 卵巢表面上皮,向宫颈内膜上皮分化;另一来源是良卵巢表面上皮,向宫颈内膜上皮分化;另一来源是良 性囊性畸胎瘤的单胚叶生长,其上皮和肠上皮相似,性囊性畸胎瘤的单胚叶生长,其上皮和肠上皮相似, 并可见杯状细胞。多发生于并可见杯状细胞。多发生于30305050岁妇女,多数为单岁妇女,多数为单 侧,很少为双侧。侧,很少为双侧。 86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 肉眼:肉眼:囊性肿块大小不一,囊性肿块大小不一, 一般直径一般直径15153030cmcm,甚至甚至 5050cmcm以上,小者直径仅以上,小者直径仅 1 1cmcm。圆或卵圆形,表面光圆或卵圆形,表面光 滑,常为多房性,内含浓稠滑,常为多房性,内含浓稠 粘液。囊内壁光滑,很少有粘液。囊内壁光滑,很少有 乳头。乳头。 镜下:镜下:上皮为单层高柱状粘上皮为单层高柱状粘 液上皮,胞浆含清亮粘液,液上皮,胞浆含清亮粘液, 核位于基底部,大小形状比核位于基底部,大小形状比 较一致,染色质纤细,无明较一致,染色质纤细,无明 显核仁,亦无核分裂像。间显核仁,亦无核分裂像。间 质为纤维结缔组织。质为纤维结缔组织。 87 2 2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 (borderline borderline mucinousmucinous cystadenomacystadenoma) 亦为低度恶性癌,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粘液亦为低度恶性癌,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