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的麻醉课件_第1页
脊柱侧弯的麻醉课件_第2页
脊柱侧弯的麻醉课件_第3页
脊柱侧弯的麻醉课件_第4页
脊柱侧弯的麻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柱侧弯矫形术 麻醉处理 叶亚军 病例 1 李京京 女性 14岁 身高 136cm 体重31kg 体表面积 1.10m 活动后心慌气 短 ,不能上体育 课 病例 1 李京京 实测值 预测值 %预测值 潮气量 VC 0.81 2.14 37.9 补呼气量 ERV 0.27 1.44 18.8 最大通气量 FVC 0.81 2.14 37.9 用力通气量FEV1.0 0.71 3.18 22.3 重度限制性通气障碍 通气储量百分比中度不足 残气占肺总量百分比中度不足 弥散功能重度下降(肺活量小) 心功能 EF 57% 病例 2 张瑜 女性 12岁 身高119.0cm 体重21kg 体表面积0.84m 活动后心慌气 短,不能上体育课 实测值 预测值 %预测值 潮气量 VC 0.69 1.56 44.2 补呼气量 ERV 0.16 1.27 12.6 最大通气量 FVC 0.66 1.56 42.3 用力通气量FEV1.0 0.62 2.63 23.6 重度限制性通气障碍 通气储量百分比中度不足 病例 2 张瑜 手术时间长,刺激大,创伤大,出血多 术中监测病人的脊髓功能 麻醉要求: 术前评估 (心肺功能) 呼吸管理 导管深度 气道压力 术中唤醒 瑞芬+异丙酚+笑气 芬太尼 无肌松 脊柱侧弯 scoliosis 麻醉方法麻醉方法 硬膜外: 单次,两点穿刺,复合全麻 优点:术中镇痛效果好, 有效抑制机体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稳定 缺点: 穿刺困难, 持续给药困难 无法保证有效的通气 麻醉方法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 随着越来越多的起效快,无蓄积,苏醒快药 物的出现,麻醉医师的操作变的越来越容易 少用或不用醚类吸入剂 唤醒前要有长效止痛药遗留作用 不能依赖肌松剂使病人不动 术中脊髓功能的监测 躯体感觉皮层诱发电位: 受麻醉药物的影响 七氟醚混合笑气比异丙酚影响小 Mochida等运用 成串脊髓刺激发现可以大 大提高对肌肉电位的敏感性,认为是最适合的 方法 现在认为最理想的监测技术是对运动皮层 的电磁刺激法 有关脊柱侧弯麻醉的研究 氧化亚氮在脊柱侧弯中的应用(冯昌栋等) 唤醒时比对照组(吸入异氟醚)时间短躁动少 不同麻醉维持方法在脊柱侧弯矫形术唤醒 实验中的作用(朱秋峰等) 地氟醚血气分配系数低,诱导平稳快速,麻醉 深度易于控制较适合于唤醒实验,但唤醒期间血 流动力学波动明显,复合低剂量的麻醉性镇痛剂 芬太尼,可减轻苏醒期间的的即发疼痛反应 有关脊柱侧弯麻醉的研究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脊柱侧弯中唤醒实验时的 应用价值(郭建周等) 不同麻醉方法和不同个体之间,BIS监测的灵 敏度和特异度会有些变化,单对单个患者而言,唤 醒实验期间BIS监测可提供一个有用的变化趋势 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给麻醉深度的判断带来困 难时BIS监测更显重要 实验中在BIS提供较高意识水平下,未发现较 高的外 显回忆率 电视胸腔镜 下脊柱侧弯Eclipse矫形术的麻醉 ( 林建等 ) VATS技术用于脊柱外科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 初,麻醉的成功关键在于单肺通气的管理 单肺通气时间长 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侧卧位不利于通气/血流的维持 术中PETCO2,SPO2 难以维持 有关脊柱侧弯麻醉的研究 有关脊柱侧弯麻醉的研究 长时间的单肺通气低痒和高碳酸血症很难避免 呼吸的管理: PETCO2控制在50 mmHg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