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论文:农信社应该如何改革.doc_第1页
银行系统论文:农信社应该如何改革.doc_第2页
银行系统论文:农信社应该如何改革.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信社应该如何改革说的很好。我非常赞成你的观点。可惜目前你我都不是决策者,也可以说,真正的决策者并不一定非常关心农信社,只是当成一个“鸡肋”罢了。农信社划归政府管理,在模式的设定和政策的选择上本身就自相矛盾。其实,我分析,这就是我刚才所说的:“真正的决策者并不一定非常关心农信社”根源。改革的决策者也同样可以产生道德风险。那么有人说,不把农信社交给地方政府,难道让农民自己办金融?让其重蹈合作基金会之覆辙?其实,决策者的这种考虑是错误的。我生在农村,在农村有过诸多经历,对基金会的问题非常了解。正象刚才那位研究员说的那样,基金会的破产正是政府的行政干预所致。只是高层不知道罢了。现在啊,中国很多的实际情况高层是不知道的,这就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都步履艰难的根本原因。目前,舆论界诸多的“正面报道”,大肆渲染改革已取得的成果很让人怀疑。我们身处农信社之中,时至今日农村、农民、农信社真正因为改革而收到了实惠在哪里呢?农村依旧贫困,农业依旧低效益,而农信社除了在国家“骗到”了资金而外,还摆设了一些“花架子”,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其实,这种修修补补式的“花架子”也不能全怪农信社,而是“自相矛盾”的改革模式,让农信社无所适从,走上了“不能进,不能退”的绝路。农信社究竟应该怎样改革呢?一段时间以来,有人提出:农信社应该走民营化道路。我认为无偿不可。为什么呢?因为:第一,目前不能小看农民和个体私营者。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国诸多的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转产转制后,都繁花似锦。第二,国家考虑的是通过农信社改革,既要解决“三农”问题,又要解决农信社自身发展问题。实现“政治效果和经济效益”两兼顾。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单纯的通过农信社改革就能实现既定目标么?不能。在理论上,设定的两个目标就不能互相兼顾。而在实际工作中,不难推测,此次农信社的改革最终还得国家买单。为什么呢?一是因为农业是弱质产业,经济效益低,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大,此种项目如果没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并把其放入真正的市场环境中,让资源自己“找婆家”,相信,没有哪个金融机构愿意从事此项业务的。二是农信社服务的是一个低效益、高风险的行业,其发展前景必然灰暗。在生存发展出现问题后,也就是:把本次中央银行注入的资金再次消耗完毕后,农信社的主管部门-省级政府也是中央政府的组成部分会怎么办?难道让中央政府改变整个中国的经济改革部署,放弃农业、农民,关闭农信社?不能!最后的结果应该可以预见的。所以说,明智的选择应该是:一、改变环境,配置“鱼食”。国家要保护农业、农民及脆弱的农村经济,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就要在税收政策、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市场管理等诸多方面加大对农业的倾斜力度,保护和扶持弱质农业,让高风险农业变成低风险,高效益的优质经营项目。以此产生“鱼食效应”。二、放水养鱼,适者生存。要把农信社等金融机构推向市场,用市场机制改革农信社或发放民营、外资机构等牌照,允许诸多金融机构,通过竞标方式,开展农村金融业务,发挥“鲶鱼效应”。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