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办公室“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发展思路.docx_第1页
扶贫开发办公室“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发展思路.docx_第2页
扶贫开发办公室“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发展思路.docx_第3页
扶贫开发办公室“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发展思路.docx_第4页
扶贫开发办公室“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发展思路.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扶贫开发办公室“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发展思路“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抓好*区扶贫开工作重要时期,也是全面消除贫困、减少贫困人口数量重要战略机遇期。为科学谋划“十三五”扶贫开发工作发展规划,*区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认真总结“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执行情况,并结合*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初步形成“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发展思路。 一、“十二五”扶贫开发执行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十二五”期间,是*区改革开放以来资金投入较大、项目整合较多、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较快的时期。截止目前,“十二五”计划建设项目总投资5亿元,实际已完成6.8亿元,占计划的136%;计划完成5000件扶贫项目建设,实际已完成4826件,占计划的96.5%;计划巩固5700人贫困人口温饱,已全部完成;返贫率已控制在5%以内。 *区“十二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以大力实施山区连片综合扶贫开发、整乡整村推进综合扶贫开发构建和谐文明新村、产业扶贫开发、劳动力培训转移“一体两翼”战略为指导,围绕“一个目标”,抓好“两个结合”,实现“三个转变”,突出“四项重点”,坚持“五项原则”的总体扶贫开发思路,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即:围绕尽快消除农村贫困为目标;扶贫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扶贫工作要由过去的“面、线”为主的整村推进向以“点”为主的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转变,由过去扶贫部门单打独干就项目抓项目向开发式、全社会参与的联动式扶贫方式转变,由以农为主的传统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以城市为依托的务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点抓好“扶贫小额信贷、劳动力转移输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社会保障” 四项重点;坚持“项目发动、群众主动、产业带动、部门联动、社会互动”五项扶贫开发工作原则,使全区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广大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1、突出重点,整乡推进全面发展。突出山区连片综合扶贫开发、整乡整村推进综合扶贫开发和扶贫重点村建设工作。2013年在*、*、*、*、*、*等6个行政村,实施山区连片综合扶贫开发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5.24亿元,其中先后整合各部门各类项目资金7360.21万元,企业挂钩帮扶资金1.19亿元,已完成项目138件,惠及6个村委会,42个村民小组7018户27400人。通过1年多的山区连片综合扶贫开发,*镇圆满完成全部建设任务,以优秀的工程质量,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实施项目的6个行政村,其中有2个行政村的项目被评为市级优秀等次,有2个行政村的项目被评为市级优良等次,有2个行政村的项目被评为市级良好等次。 *街道整乡推进扶贫综合开发,目前项目规划已获得市级批准,项目已全面启动实施,项目规划实施7大工程,总投资11902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扶贫资金1000万元,区级财政扶贫资金100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5497.6万元,挂钩帮扶资金29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4114.2万元。项目覆盖4个社区、6个村委会、39个村民小组、24个居民小组、53个自然村;总户数10255户、总人口43095人。 四年来,全区共实施省、市、区整村推进重点村项目168个,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1495万元;实施2个省级革命老区开发建设项目,省级财政资金60万元;实施3批产业扶贫项目,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 2、落实扶持,加大开发提高水平。实施扶贫安居工程90户,涉及3个镇、街道,6个村委会,工程建设面积共9905平方米,总投资772.8万元,90户农村贫困户住上了新居;实施寥廓街道红庙村委会易地搬迁扶贫项目1个,搬迁22户,总投资320万元;信贷扶贫累计实施小额信贷11个乡(镇、街道),共有54个村委会95个村民小组,累计共组建129个中心组,471个小组,共发放扶贫贷款贴息355万元,获贷户2457户,累计发放贷款7100万元,还款率达98%,据统计测算,获贷户人均增收600元;发放扶贫贷款贴息78万元,支持了区蔬菜集团公司蔬菜加工业、区禽蛋副食公司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积极向上争取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项目,获得省级财政互助资金200万元。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项目在沿江乡庄家圩、大龙2个村委会10个村小组284户贫困户中实施。目前10个村小组均已建立管理使用互助资金的扶贫互助社,共有99户贫困户参加了互助社。 3、扶贫结对,党员干部带动发展。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好帮助挂钩联系村委会的工作。结对扶贫实现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实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人结1户,一般党员干部2人结对贫困农户1户。区直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共结对贫困农户2894户。在结对扶贫中,做到了“六坚持六结合”。即,坚持结对扶贫与部门挂钩联系相结合;坚持结对扶贫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教育和四群教育”相结合;坚持结对扶贫与科教扶贫相结合;坚持结对扶贫与扶智治愚相结合;坚持结对扶贫与带村致富相结合;坚持结对扶贫与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设相结合。通过“五定四帮三到位四落实”,即:定责任、定目标、定时间、定任务、定措施;帮规划、帮协调、帮科技、帮思想;领导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对象落实、责任落实、目标落实、考核办法落实。 通过开展“攀穷亲,结对子,一帮一,不脱贫,不脱钩”活动,区直单位部门已帮助贫困村引进项目255个,投入或协调帮扶资金2050万元。为贫困户送粮食1660公斤、送化肥50.48吨、捐衣物1780件。为贫困群众解决了现实困难,让贫困户感受了党和政府的无比关怀,感受了全社会的温暖。 4、瞄准贫困,多措并举促进增收。重视抓好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努力抓好培训基地的建设,切实制订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培训计划,共培训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3800人,并积极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做好输出就业工作,使培训就业率达95%以上。同时与各乡(镇)、街道联合举办贫困地区劳动力农业科技、技能培训班359期,共培训劳动力6.13万人次。通过技能培训普遍提高了贫困地区劳动力的技能,为进一步实现农村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投入产业扶贫财政资金300万元,投入扶持龙头企业信贷资金600万元。发展越州、茨营产业化蔬菜种植和中药材种植、沿江花卉种植、三宝养殖业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建设,全区花卉产业、花椒产业、水果蔬菜产业、养殖业等产业逐步做大做强,带动了农村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化扶贫的格局已经形成。 二、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十二五”期间,全区在实施“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自然村整村推进、扶贫安居工程、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后,农村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和基础条件的限制,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生产生活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落后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新阶段农村贫困的特点和成因。*区的扶贫项目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还存在一些矛盾和值得注意并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存在的问题有4个方面: 1、农村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民增收难,群众集资实施扶贫开发项目难。 2、少数地方对扶贫项目建设认识不足,合力攻坚重视不够。少数镇(街道)对要求配套的资金落实得不够好,对区委、政府提出的扶贫项目建设分级负责的要求,在贯彻落实上有一定差距。致使一些地方工作起色不大,影响了项目建设的进程。 3、扶贫开发项目后续管理难度大,后续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 4、实施扶贫开发项目与贫困地区发展需求有差距。 三、“十三五”期间基本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以扶贫攻坚规划和整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