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材分析.doc_第1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材分析.doc_第2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材分析.doc_第3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材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材分析 一、单元时段和特点时段:从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夏、商、周时期的历史。特点: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主要抓住两个环节:一是国家起源,一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社会变革。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070年),王位世袭制的实行及国家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夏商西周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巨大飞跃,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和礼法制度为代表的灿烂的青铜文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进入铁器时代。新的锐利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地主剥削农民的新型封建生产关系开始确立。社会的变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的繁荣,人们思想大为解放,在思想领域形成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二、单元内容标准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3、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4、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5、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6、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7、以都江堰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8、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9、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10、列举古代音乐方面的主要成就:“钟鼓之乐”。【教学活动建议】(1)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2)以“商鞅变法的失败与成功”为题,组织讨论会。三、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夏商周时期的更迭过程和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分封制、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历史概念的意思和内容;掌握夏商周时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的兴亡,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通过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春秋战国形势图”等,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对青铜器司母戊鼎、都江堰等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习,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通过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创设一些历史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逐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了解科技文化成就,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四、单元重点和难点重点:1、夏、商、西周兴亡过程,分封制。2、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甲骨文。3、齐、晋争霸、商鞅变法。4、孔子,百家争鸣。难点:1、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区别。2、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