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_第1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_第2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_第3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_第4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下学期教学计划一、制定的依据:1、教学背景分析:语文是中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基础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语文教学的认识更为深入,大语文的观念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同,而二期课改对语文教学的阐述也说明,语文教学以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为主要任。而语文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质不仅反映人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而且从本质上看,还反映了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新基理论中对塑造未来新人的描述(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应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指个体独特性与社会规范性的有机统一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须的自我教育其内容包括德、智、体、情、意、行等多方面,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中,更可以看出语文教育在此方面的大有可为。2、教材分析:我们采用语文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国标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七个单元,除了包括“精读”,“速读”,“视听”,“课外阅读指导”等,还新增加了口语交际与写作。根据对课改精神的学习和对语文教学方向的把握,我们初步拟定了本学期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3、所教班级学生现状及对策:根据我校学生实际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特点和目前本学科发展方向的把握,结合我校的办学方针,我们的语文教学最初以激发兴趣,指导方法,培养习惯,搭建舞台。为口号和行动原则,加强了日常教学和学科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如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下面根据初二(八年级)期终考试成绩进行具体分析如下:从数据上看出,二班的语文水平与一班没有较明显的差距。二班同学在学习兴趣、习、,态度、语文基础等方面都与一班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和一班比较,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具体教学中还是感到和一班的差异。因此,本学期在保持二班总体较好的势头之下,还要大力抓本班的弱差生的辅导,力求有所进步。我们在继续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时,还应加强对二期课改的学习与研究,在把握好教学的大方向的前提下,对教与学作出相应的调整,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3)、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12)、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13)、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14)、组织采访和调查至少一次。15)、要求写一篇小论文。1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17)、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18)、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二、本计划应达到的目标:以下是上学期期末试考的分析:1、通过分析我发现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稳定优良率,提高合格率,班中有以下学生是有潜力可挖,应该能及格的:钟贤等。2、按照年级组分层教学,集中抓a层的要求,本学期我努力工作,力争将60%a层(约30人)同学的成绩保持80分以上,并能让尖子生有更多的进步。基本保证了优良率稳定在25%以上。3、根据学校的要求,本学期我班参加区的统考或联考以及升学统考要力争进入老区的前列。三、具体实施:1、在阅读教学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参与全过程,让学生们在课下多读书看报,将自己喜欢的文章,精彩的段落摘抄积累,并定期在班上举办摘抄本展览,并从中推选出优秀的文章和摘抄,积累本在班上朗读,展示。2、在各课时,把学生活动做为重点内容来安排落实,使学生最大限度处于动态之中,动脑想,动手写,动口说,动眼看,动耳听。3、还注重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讲评中来.让较好的学生对作文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广泛地征求所有同学的意见,相互评价,最后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使学生们正确地认识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和问题.课后进行必要的修改,建立了民主的教学风气,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4、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从培养兴趣着手,用图片,实物,多媒体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5、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1)课前预习习惯。2)课后复习习惯。3)课文背诵习惯。4)作业习惯。5)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习惯。 6)上课作笔记习惯。6、对古诗文无法过关的学生采用一帮一,人盯人办法,并与家长取得联系。7、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讲清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筛选作业;及时反馈每一次考试。8、注重进行学法指导,本学期准备给学生举办两次专题讲座:1)如何写随笔2)修辞总汇。四、保障措施和可行性:1、两年的相处,我与学生间的感情很深,大多数学生都有学习的积极性,他们都喜欢上语文课,加大a层学生的阅读量,写作量;2、我比较注重收集相关教学及考试信息,我的信息来源:1)网络;2)看相关教学资料和杂志;3)我的同事和朋友;4)学生有一本配套资料:点中典;为平时的作业,读后感为周记的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发展。3、抓好作业练习,我认为要屏弃繁琐,机械的作业练习.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多实践,多运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观察所得,以此学生的写作能力。4、在留作业方面我也要做尝试,如书后练习中有基本题和选做题,原来由于对学生一刀切,总是一股脑地留给学生,后来发现,较好的学生可以做,而较差的学生做不了,就去找别人的或参考资料上的答案去抄.这样,既花了时间,浪费了精力,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于是我便从差生的实际出发,不要求他们做难题,而只做应知,应会的基础题.在做一些练习篇同时,分a、b卷,有些b卷题目较难,就让班上十几个较好的学生做,一般学生做a卷,这样一来,使差生的知识得到了复习巩固,好的学生也能在复习巩固的基础上有所进取和提高,各得其所,各受其益。五、总目标达成度与现阶段教学保障措施和目标达成度的相关分析:本人对初中的大循环有完整的思考,目前教学可以达到中上游水平,有待向更高层次迈进。虽然还没有担任接下来的工作的教学经验,但我从资料的准备和备课的积累上已经作好了各种准备工作,我有信心在今后的教学中带出理想的成绩。六、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严格遵守教学的的基本环节,努力创设具有个人风格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二期课改理念,新基教育理念自觉运用于教学中;加大信息技术与课件整合力度,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为教学提供服务;利用internet,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七、课时划分:(新课共计46课时)。第一单元6课时第二单元6课时第三单元5课时第四单元6课时第五单元5课时第六单元9课时第七单元9课时第1课背影教案教学目标1、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朗读的能力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教学重点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2、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教学难点课文2、3两段对于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导入新课,介绍相关文学常识。2、检查预习情况,初步感知全文。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课前准备在上课前,在大屏幕里放事先用flash做好的父亲这首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师】(激发情感,创设氛围)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几首歌词: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板书课题二、解题1、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本文写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对于这样的名篇,我们应认真阅读、学习。2、作者简介(看投影片)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三、朗读训练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2、检查课前预习情况给加点的字注音(出示课件)奔丧 差使 狼藉 簌簌 妥贴 踌躇 迂 蹒跚 箸 拭 琐屑 晶莹3、朗读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别找不同的小组读。6段齐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教学内容和步骤: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1、阅读全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师】批注要点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3)、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4)、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个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初中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2、(稍停)找几位同学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出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聩信息)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讨论讲解全文。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论讨讲解【讨论】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分析(理解记叙的要素)【讨论】2、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分析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家境惨淡)。设置惨淡环境,渲染悲凉气氛,与父亲在此困境下仍不辞劳苦,为儿子奔波,与父亲对儿子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更显父爱崇高。【讨论】3、文中一共几次提到了背影?分别给每一次的背影起一个名字。分析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情念旧事,思念父亲。板书惦记背影第六段: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亲子之爱,情真意切。(为了儿子在旅途中不受苦,仍然买着老迈的步子去儿子买橘子)板书刻画背影,(望父买橘)第六段: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我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离情别绪,摧人泪下。(黯然销魂者,惟别离也,可以举两个古人的例子:古人荆克刺王前,燕子丹给他送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这是送英雄的别离;再有桃花潭水深千尽,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挚之这间的别离。而我们这些课文则是亲人之别离,更是感人)板书惜别背影(父子分手)第七段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别后怀念,追思往事,寄托思念。板书再现背影(别后怀念)【讨论】4、面对着父亲苍老的背影,作者也不禁簌簌流下了眼泪,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找出这些语句?分析课文第二段,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是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板书悲哀之泪第六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这是感动之泪,望父买橘。板书感动之泪第六段,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是不舍之泪,父子即将离别。板书不舍之泪第七段,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读到父亲的来信,触目伤怀,又想起了往昔父亲的背影,这是伤心之泪。板书伤心之泪【讨论】4、这篇文章的重心在6、7两段,那么2、3、4、5段写的是什么?不写不可以吗?分析2、3段介绍惨淡的家境,为了营造一种悲凉的气氛。4、5段介绍父亲对我无微无致的照顾,为了铺垫我对父亲的感情,也就是铺垫背影。二、小结(以讨论的方式进行)【讨论】对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简要说明理由。a、表现父亲疼爱儿子b、表现父亲的生活艰难和老境颓唐c、表现儿子体谅父亲d、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父子之间的美好亲情板书父子情深三、布置作业1、将预习提示中的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抄写在作业本上。2、思考课后第一题。课后心得: 第2课、永久的悔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2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 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2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难点: 1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2文章对母亲的描写不多,却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教学突破: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不能用说教的方式,可通过演讲,引导学生自己明白体会。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阅资料,掌握作者情况及作品背景。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第一课时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从文题入手,创建情景,导入课文 ( 1)讲述让自己悔恨的往事,进入新课学习2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3朗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研读l、2自然段4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5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思考相关问题一、创建情景。导入课文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师:在学习本课之前,我想请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们至今想起仍悔恨不已呢?2鼓励学生举手讲述,注意对学生的心结进行开导。3师:本文题为永久的悔,它的作者 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师,写这篇文章时季老师已年近九十,却还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地位。那么,让这为九十多岁的老人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板书课题)1低头沉思,回忆往事。2举手讲述让自己至今懊恼不已的往事,注意情节的完整性。3听教师讲述,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对本文的学习产生兴趣。二、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2师: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抽学生回答。 板书: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3师: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抽学生回答。 板书: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4师:作者在第1段用了两个成语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抽学生回答,总结。5让学生用上面两个成语造句,并加以点评。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 2思考回答。 生: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3思考回答。 生:因为它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4思考回答。 生:这两个成语说明作者后悔的事有很多,但却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让他感触最深的事,因为它一直在他心中,是作者无法解开的心结。5用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造句。三、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明了文章线索(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请学生默读课文。2师:刚才大家都阅读了课文,对文章 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的?1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2踊跃回答。 生:全文是围绕吃的东西展开的。3师:很正确,具体有哪些吃的呢? 抽学生回答。 板书:白的黄的红的4师:不错,白的、黄的、红的就是本文的线索,它贯穿文章始终。作者为什么要以吃的为线索呢?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作了说明,请大家找出来。5抽学生朗读相关语句。6师:因为孩子最容易关心吃的东西,所以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总与吃的 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理解。但 为什么母亲吃不到好东西这件事也会让他想起母亲呢? 组织学生讨论。7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加以总结。3思考问题。 生:白的麦子面,黄的小米面和棒子面,红的高粱饼。4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5朗读: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除了黄的以外,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6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小组长,作好 讨论记录。生:母亲之所以只吃红的是因为她把白的和黄的让给了我,这让我感动至深。生:母亲艰辛一生,作者儿时无法体会,成人时又无法报答,内心悲凉。7汇报讨论结果,在教师点拨下明确。四、本课小结本课熟悉了课文内容,明确了文章线索,对第l、2自然段进行了分析,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五、板书设计永久的悔季羡林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线索:白的黄的红的第二课时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阅读3、4自然段,对作者家境和母亲形象有初步认识2阅读5-8自然段,初步感受母亲对自己的关爱3重点研读9-11自然段 ,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4辅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一、阅读理解3、4自然段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让学生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抽多名学生回答,并总结。3师: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4指导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以加深理解。5师: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板书设计)6师: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组织学生讨论)1阅读3、4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2.生:这两段主要讲述了作者贫困的 家境,将母亲的大致轮廓也勾勒了出来,为后文的展开铺垫了感情基 调。3、生:立椎之地、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举目无亲、背井离乡、千辛万苦4用上述词语造句。5生: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6讨论这一句话中所饱含的深情二、分析阅读5-8自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让学生细读58段,掌握其内容。2师:吃白的是最高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 抽学生回答。3师: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 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板书设计)。4让学生齐读第7段,注意读出感情。5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 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1细读第5-8段。2思考回答。生: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3生:可以从家境较好的大奶奶那里得到一小块馍馍;中秋节母亲会想办法给我弄一点月饼;为二大爷割牛草也可得到一点黄的。 4齐读第7段,体会文中流露的母子情深。5分组讨论,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在教师指导下领会文中自然流露的母亲对儿子的关爱情。三、重点研读9一ll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饱含深情地朗读我在她身边呆到六岁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2抽一个学生朗读第10自然段。3师:这两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 次读来都让人有一种辛酸的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这里包含了作者多少的无奈啊!指导学生领悟这两段作者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情。1听教师朗读,感受其感情基调。2充满感情地朗读第10自然段。3领悟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联想自己的情况,体会父母对自 己的爱。4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为题组织一次小型演讲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4踊跃发言,说说自己平日是如何与父母、长辈相处的,从哪些小事中可 以反映父母对自己的爱。检讨自己 的不足,并思考应该如何去回应、去 报答父母、长辈的关爱。四、完成课堂练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疑难字词练习(见随堂练习设计)。2指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1掌握相关知识。2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课后习题。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按段落顺序对课文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使学生对文中质朴语言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有了深入体会,明白了文章之所以动人应在于情而非文。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认识到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思索探寻与他们相处的最佳模式,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 六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季羡林母亲: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毕生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日日夜夜盼着自己的儿子回来,直到去世。线索白的:大奶奶给;中秋节母亲想办法弄黄的:为二大爷喂牛讨得红的: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一般的纪念性的文章都会围绕被怀念的对象展开,但本文语言平实,对母亲的描写着墨极少,只有一处行为描写和一处语言描写,却同样能触人心弦,让人潸然泪下,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可让学生课外模仿作文。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1)他非常懒,总爱去邻居家憎饭吃。 (2)年少的他懵懵懂懂,做了很多错事,其中有二件让他至今后悔不已。(3)那个工作对他来说垂手可得。(4)他拿出一个馒头,扳了一块给我。个性练习设计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请随意想像一个片断(如村边眺望、临终思念等)对母亲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教学探讨与反思 第3课铁骑兵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故事情节。2分析文中的几个悬念及表达效果。3准确认读文中字词。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先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让学生讲述历史上以多胜少的战例,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文眼,理清文章脉络,最后针对杨朔散文的特征分析本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并学习八路军不畏艰苦、灵活应战的作风。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文中的悬念及表达效果。 2语化的语言特色。 难点:学生可能会觉得文中所写的几个骑兵打乱敌人作战部署的偶然性较大,在教学时要加以分析。 教学突破 要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应对课后思考与练习一着重探讨。教学准备1了解杨朔散文的风格。 2了解时代背景。 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资料,了解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战例。2预习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启发思路,导入课文 讲述战例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找出文眼,理清脉络4分析本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领略本文的结构美和语言美5解题,指导完成练习 剖析题意,完成课堂练习一、启发思路。导入课文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师:大家平时爱看战争影片,听战争故事吗?2师:很好。战争的双方如果人数悬殊,胜负便不言而喻,特别是在过去军事科技不是很发达的时代,双方对阵,人数便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你们认为是这样吗?1纷纷回答:爱看。2因为课前已搜集相关资料,所以对教师的观念并不同意。 生:不是。3师装作不解:哦,历史上发生过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战例吗?4师总结:看来大家课外都搜集了不少资料,这点很好。本文也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战例。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竟打乱了敌人的作战部署,这件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进入课文学习。(板书课题)3举手回答,讲述自己了解到的相关战例,涉及内容有古有今,有中有外,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4进入新课学习。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介绍文章背景及作者简介。2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发生、经过和结果。3抽学生复述课文。1听教师讲解,作好相应记录。 -2阅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3讲述课文内容,注意情节的完整性。三、找出文眼。理清脉络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师: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本文的文眼是什么?2组织学生讨论:这句话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并将其板书。(见板书)1思考,举手回答。 生:本文的文眼是星星脱离轨道,就会陨落,八路军掉队了,却能主动打游击。2讨论回答,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3理清文章结构。四、分析本文的结构美和语言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杨朔的散文讲究结构,在布局上 往往是峰回路转,跌宕起伏,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有所展现,请大家加以分析。 指名学生回答,并加以总结。2师:杨朔的散文在语言上以活泼明,快的口语为底色,配衬以古典句式 的色彩,形成一种俏丽、典雅的风 格。本文有哪些描写表明了这_特点。 点明学生回答,并加以总结。3师:当骑兵们得知昨晚想骑马渡过的河流是黄河时,为什么一齐惊得啊了一声,随后不觉大笑起来? 抽学生回答,明确答案:惊是因为不知那是黄河,还以为是条不知名的小河流,笑是为昨晚的冒失,竟想骑着马淌过水流湍急的黄河,另还含有庆幸的成分:幸亏没有强渡,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11思考本文的结构特点。 生:本文开篇就写在大部队行进的途中,有一班骑兵掉队了,这就留下了一个悬念:这班掉队的骑兵命运如何?接着写骑兵偶然来到了一条河边,准备渡河却发现水很深,于是放弃了,这又有了一个悬念:这到底是条什么河?后来骑兵发现了一座城,便灵机二动朝城中放了-排马 枪,引起了骚乱,这到底是座什么城呢,他们放枪会造什么后果?这几处悬念让读者欲罢不能,充分显示了杨朔的写作功夫。2生:龟儿子,咱们闯到什么地方了! 生:他带着这一帮人怪巧妙地甩开了追击的敌人。 生:一时从城里响起来,乱放一气。 生:是黄河,水才急呢,根鹅毛掉下去,也会旋到水底下去。3、思考回答,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五、解题,完成课堂练习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课后思考与练习一。 2师:本文的标题为什么?铁骑兵呢?相信大家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有自己的理解了吧。 抽学生回答,归纳总结。3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1从敌我两方面来分析为什么我军的一班骑兵竟能打乱敌人军事部署。2积极思考。 生:铁字表明了我军的顽强和难 以战胜。 生:铁说明我军有铁打的身躯和意志,不管环境多么艰苦,都不会屈服。3完成随堂练习。六、本课小结。本节课按照导人、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分析结构及语言特点的顺序完成了课文的教学。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文章内容,还领略到了杨朔散文的魅力,这对学生的写作及散文鉴赏水平的提高有相当大的帮助。七、板书设计铁骑兵 杨 朔本文结构起因:掉队-打游击经过:夜渡河水-水深未能过去-第二日才知是黄河发现敌城一朝城中放了一排马轮-第二日才知此城是包头结果:打乱敌人军事部署,并找到了大队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骑后们明明只是朝着城中放了一排马枪,为什么第二天包头的百姓纷纷传说八路军有一团人来攻城,并且差一点把城攻破?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作分析。 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1找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1)没日殒落悬崖勒马冥思苦想(2)香消玉殒婷婷玉立斗转星移宿营(3)搔乱斗胆犹豫不决战战兢兢(4)天马行空恪守部署凌乱2下列语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他们想冲过来,可是鬼子火力太紧,只好像流星一样,离开大队,单独活动。(2)班长的脸颊抽动着,脸上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个性练习设计文中写道,斑长灵机一动,吩咐骑兵朝着城中放了一排马枪,试分析此时班长的心理。教学探讨与反思 第4课苏珊安东尼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文意。2准确认读文中字词。3欣赏主人公精彩的语言。过程与方法先由过去男女权利的对比导入课文,再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顺本文结构,接着通过练习的方式对文章进行深入探讨,最后举行一个小型讨论会,对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加以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如今我们享有的许多东西是经过前人长期奋斗得来的,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培养向上的决心。2学习苏珊安东尼勇于斗争,为了崇高目标奋斗不息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文中插叙的作用。2欣赏主人公铿锵有力、义正辞严的辩论。3培养学生男女平等的意识和百折不挠的精神。难点对时代背景的掌握。教学突破学生会对当年男女权利极不对等的现象不解,这对理解文意会造成一定障碍组织观看资料影片,有助于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从而解决这一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主人公的基本资料。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影片。学生准备1搜集反映当时男女不平等的资料,并稍加分析,对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有定认识。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文中字词。教学步骤(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创建情景,导入课文 1初识男女不平等的现象2设计问题,引领学生理清文章脉络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了解本文结构3深入理解 3完成练习,深入理解文意4组织小型讨论会 4课堂讨论,认识男女不平等的根源一、创建情景,导入课文(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师: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在座的女 同学,如果我们要选班长,我对你们 说,班上的女生没有选举权,选班长 是男生的事,你们有意见吗?2师笑道:看来我这句话得罪了半边 天。但你们知道吗,直到一百多年前,1乱成一团,有些男生在窃笑,女生则 七嘴八舌。 生:当然不行,凭什么 我们女生哪里不如男生2听教师讲述,均感不可思议,女生更 是愤愤不平,下面窃窃私语。不管是我国还是外国,女人一直是男 人的附属品,是男人的私有财产,她 们毫无地位,要劳动,收人却归丈夫 所有,她们的儿子可以接受教育,女 儿却只能在家学女红。这在我们现 在的人看来是多么荒谬啊,但在那个 时代却是天经地义的事。3师:那么今天呢,今天我们的女生可 以和男生坐在一间教室上课,你们 长大后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职 业,做自己喜爱的事,花自己挣的 钱。你们甚至可以比男人做得更出 色。在法律上,你们是完全平等的。 但这些在你们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却 是无数前辈经过不懈奋斗才得来 的。苏珊安东尼便是其中一位。 板书:苏珊安东尼-女权运动的 先驱 3顺着教师的思路想着目前自己所享 受的各项权利,带着极大的兴趣进 入新课学习。 二、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 要写了苏珊安东尼在争取妇女权 利过程中的哪件事,对这件事作者 又重点写了哪几个场面。2播放影片,介绍苏珊安东尼的基本 情况及时代背景。3师: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板书:顺叙-插叙-顺叙1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 关的场面描写。 2观看影片,作好相应记录,便于理解 课文。3生:先介绍了苏珊安东尼在1872年 美国总统选举上的情况,接着插叙 了苏珊安东尼一直以来为此所作的4师: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件事? 5师:对这件事作者又重点写了哪几 个场面? 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6师:从中可以看出苏珊安东尼是个 什么样的人? 努力,最后记叙了她为选举而遭逮捕后在法庭上的辩护。4生:主要写了苏珊安东尼争取妇女 选举权的事。5生:1872年带领14名妇女参加美国 总统选举;被捕后在法庭上的辩护。 6生:勇于斗争,充满智慧,不畏强权, 为了妇女的权利而不懈奋斗。三、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深入理解课文(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师:文中有一部分插叙,讲述了苏珊 安东尼长期以来为争取妇女权利 而进行斗争的情况,请大家仔细阅 读这一部分,简述一下她的斗争历 程。2指名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述。 3师:苏珊安东尼通过什么方式来改 变人们的观念呢? 将学生回答内容板书。(见课末板 书设计)4师:她的行动取得了哪些成果?人 们对她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 指名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课 末板书设计)1读课文的插叙部分,了解苏珊安东 尼的斗争历程。 2生:先概述了美国人权的基本情况, 使我们对时代背景有了大致了解, 然后介绍了苏珊安东尼的斗争方 式、人们对她态度的转变及取得的 成果。3思考回答。 生:发表演讲,与男人辩论;写了数 以百计的宣传册和抗议书。 4生:最初她受到人们普遍的鄙视,反 对她的人会毫不犹豫地向她和她的 追随者说各种各样的脏话和不实之 词。后来一些妇女渐渐喜欢上并且5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及课后思考 与练习二。 6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苏珊安东尼在 法庭上辩护的那部分内容。7引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三。 开始帮助她。最后许多家庭妇女从 她身上得到鼓舞,加入到她的行列, 许多男人也开始改变自己的观念。5发挥主观能动性,赏析苏珊安东尼 简短有力的宣言,要有自己独到的 见解。6分角色朗读该部分内容,注意体会 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读出感情。7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四、组织小型讨论会(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师:我们今天享有的许多东西都是 经过前人长期奋斗甚至流血牺牲才 换来的,试举一二例说明。 点几名学生发言。2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如某项科 研成果的出现,某项不合理制度的 取消等,不要仅停留在对革命先烈 的追忆上。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教 育。3组织学生讨论:男女不平等的根源 是什么?1积极举手发言。 学生基本上都会说我们今天的幸福 生活是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我 们应该珍惜。2在教师引导下对我们今天享有的 许多东西都是经过前人长期奋斗甚 至流血牺牲才换来的这句话有了 更深地理解。 3积极参与讨论,对男女不平等的根 源有初步认识。五、本课小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就由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导人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提问、做练习的方式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认知和深入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明白了如今我们享有的许多东西是经过前人长期奋斗得来的,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培养向上的决心,还会为苏珊安东尼勇于斗争,为了崇高目标奋斗不息的精神所感动。六、课末板书设计参考苏珊安东尼-女权运动的先驱顺序-插序-顺序斗争方式发表演讲,与男人辩论写了教以百计的宣传册和抗议书态度:鄙视-一些妇女开始喜欢并且帮助她-许多主妇加入她的行列,些男人也开始改变自己的观念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苏珊安东尼们的奋斗取得了何种成就,今日的美国妇女地位又如何呢?可让学生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美国民权的调查报告,这可锻炼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为加点字注音,并用下列词语造句。喋喋不休文质彬彬鄙视轻蔑讪笑戏弄呆若木鸡顽固不化不实之词个性练习设计尽管已是21世纪,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在某些地方和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在这种情况下,女生和男生应该如何自处?教学探讨与反思 第5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教学目的:1、理清本诗的抒情结构。2、学习典型的细节描写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