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护理9 吸光光度法ppt课件_第1页
版护理9 吸光光度法ppt课件_第2页
版护理9 吸光光度法ppt课件_第3页
版护理9 吸光光度法ppt课件_第4页
版护理9 吸光光度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吸光光度法 吸光光度法: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 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以确定溶液中 被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 吸光光度法 可见吸光光度法 紫外吸光光度法 红外吸光光度法 (光源波长) 光源波长:380780nm 光源波长:常用200380nm 光源波长:常用7803105nm 比色分析法:通过比较有色溶液颜色的深 浅来确定其浓度的方法 浓度 颜色 一、吸光光度法概述 (一)吸光光度法的特点 1.灵敏度高:适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 2. 试液的浓度下限 10-510- 6molL-1 2. 准确度高: 测定的相对误差 2%5% 3. 简便、快速、仪器简单:一般不需分离干扰 物质,就能直接进行测定 4. 应用广泛:无机离子、共轭双键的有机物 (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可见光:波长在400760nm范围内,眼能感觉到 单色光:具有一种颜色(单一波长)的光 复合光:不同颜色(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组成的光 白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单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光 物质呈现的颜色:取决于透过光的颜色 互补色光:两种单色光按适当比例混合后能组成 白光的单色光。 透过光和吸收光是互补色 CuSO4溶液吸收白光中的黄色光-蓝色 KMnO4溶液吸收白光中的黄绿色光-紫红色 光的互补色 绿 黄 橙 红 紫 蓝 青蓝 青 白光 吸收曲线:入射光的波长()为横坐标 相应的吸光度(A)为纵坐标 在溶液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灵敏度最高 朗伯-比尔定律A = d B 质量吸 收系数 质量浓度 液层厚度 = MB 摩尔吸收系数与质量吸收系数的关系: 吸光度与透光率的关系:A = - lgT 摩尔质量为397gmol-1的物质在最大 吸收波长处摩尔吸收系数=1.82105 dm2mol-1 。称取0.102g含该物质的试样 配成1000mL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用 1cm吸收池测得A=0.456。 计算试样中该物质的质量分数。 解:试样溶液的浓度 试样中该物质的质量分数 用邻菲罗啉法测定铁。Fe2+离子质量浓 度为1.010-3gL-1。用2.0cm吸收池,在 波长508nm处测得吸光度A为0.38,计算 铁()-邻菲罗啉配离子的摩尔吸收系数。 解:Fe2+ 离子的浓度= 配离子的浓度: 配离子的摩尔吸收系数 三、可见吸光光度法 (一)概述 1. 目视比色法:用眼睛比较溶液颜色的深 浅以确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标准系列法:配制系列已知准确浓度的标 准溶液加显色剂标准色阶被测溶液同样 处理与标准色阶比较颜色被测溶液与某一 标准溶液颜色一致两者浓度相等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缺点:准确度不高、标准色阶易变色,常 需临时配制。 2. 光电比色法 使用光电比色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进行 定量分析的方法 优点:用光电比色计替代人眼,消除主 观误差,提高准确度 缺点:用滤光片获得的单色光纯度较差 ,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也不高 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的分析方法 (目前普遍使用的分析方法) 优点:单色光的纯度较高;灵敏度、选择 性、准确度比光电比色法好 操作:选择波长为max的单色光为入射光 测出试液的A根据朗伯-比尔定律算出试液 的浓度 注意:采用空白溶液(参比溶液)做对照试验 将空白溶液置于光路中调节仪器 使A=0(T=100%)试液置光路中,读出试液A 3. 吸光光度法 1. 标准比较法 配制与被测溶液浓度相近的标准溶液(Cs) 显色后测得A (As)相同条件下测定待测溶 液的A(Ax)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Cx) 注意: 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的浓度必须相近 (以减少误差) (二)吸光光度法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1.00mL 2.2510-3 molL-1 Fe3+离子 标准溶液,在酸性溶液中用KCNS显色后 稀释至 50.0mL,在波长480nm 处测得吸 光度为0.30。另取1.00mL含Fe3+离子的试 样,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41。计 算试样中 Fe3+ 离子的浓度。 解: 配制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最大吸收 波长处测定各溶液的A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 坐标,相应的A为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