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支气管扩张症 李 芳 2013-3-4 l学习目的要求: l掌握: l 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 l 支气管扩张的辅助检查。 l熟悉: l支气管扩张的病理特点。 l了解 l 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l学习重点与难点 l 重点: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 l 难点: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是支 气管树的异常扩张,大多数继于呼吸道 感染和支气管阻塞,使支气管管壁遭破 坏,形成管腔持久扩张和变形,是常见 的慢性支气管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 慢性咳嗽伴大量黏液脓痰和反复咯血。 一、概述(概念) 本病是十分常见的呼吸疾病,发病 率在美国平均为9-10/10万人,在我国尚 无确切数字,估计高于此数,其病多在 儿童或青年时代。 一、概述(发病率) 支气管和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是支扩 的主要发病因素,感染不仅使支气管各层组织 尤其是平滑肌纤维和弹性纤维遭到破坏,削弱 了管壁支撑作用外,而且因黏膜充血、水肿、 分泌物增多,导致管腔阻塞引流不畅又加重感 染,促使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和发展。 一、概述(病因) l由于婴幼儿支气管壁薄弱、管腔细窄易于阻塞 ,因此婴幼儿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等感 染是支扩最常见的病因。 l左下叶支气管细长且位置低,感染时不易引流 ,因此发病率最高。 l支气管扩张可能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 l气管异物。 一、概述(病因) 支气管扩张是指直 径2mm中等大小的近端 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 和弹性组织的破坏引起 的异常扩张。 支气管扩张可分为 柱状扩张和囊状扩张, 两者常合并存在。 一、概述(分型) (一)病程 慢性经过。 二、临床表现 二、病史 多数患者可追溯到童年 时期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 管肺炎的病史,约1/3的病例 有反复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史 。 二、临床表现 (三)症状 1、咳嗽,咳痰。 二、临床表现 特点: 慢性咳嗽,大量脓痰 与体位的改变有关 痰量与痰的性状 二、临床表现 (三)症状 2、反复咯血。 “干性支气管扩张” 二、临床表现 (三)症状 3、反复的肺部感染。 同一肺段的反复发炎并迁延不愈。 4、慢性感染中毒症状。 二、临床表现 (四)体征 1、早期或干性支气管扩张可无阳性体征。 2、病变重或继发感染时 持续存在,固定部位的粗湿啰音。 二、临床表现 (四)体征 3、伴有支气管痉挛的时候,可闻及哮鸣音。 4、部分慢性患者有杵状指(趾)。 5、有并发症时可有相应的体征。 杵状指 桶状胸 二、临床表现 (一)一般检查 l1.急性感染时,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增 高,血沉增快,长期慢性感染或反复咯血者有贫血的表 现。 l2. 痰:涂片常有大量多形核白血球和各种混合性细 菌存在,包括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以及厌氧菌、结核 性支扩者可见结核杆菌。 三、实验室检查及其它辅助检查 (二)胸部影像学检查 l1、胸部X线片: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严重者可 见环状、管状透亮影或蜂窝状影,早期病人X线胸片可 无异常。 l2、胸部CT:支气管树逐渐变细征象消失,增宽的支气 管横径超过与之伴行的肺动脉。柱状支扩表现支气管 柱状扩张,管壁增厚,呈轨道征;囊状支扩表现多发 性直径1-2厘米含气空腔,排列成葡萄或串珠样(但壁 光滑厚度大于肺大泡),其内可见液平面,呈戒指征 或葡萄征;混合状支扩表现支气管不规则扩张,管壁 呈波浪状。 l3、支气管造影:充盈造影剂能显示支气管管腔囊状、 柱状、囊柱状扩张。 三、实验室检查及其它辅助检查 (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有助于对引起局部支气管扩张的管内肿物 、结核病灶和异物的诊断。对咯血的定位诊断 ,也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室检查及其它辅助检查 (四)支气管造影 属于创伤性的支气管造影在诊断支气管扩张的 作用应用范围已明显缩小,目前主要应用于(1) 手术前确定支气管扩张的范围和程度,以便制定手 术方案(如无手术指征者不需做支气管造影以免影 响肺功能)。(2)明确可疑支气管扩张病例如伴 有反复咯血的干性支气管扩张(出血部位常采用选 择性支气管造影确定)。(3)手术后评定支气管 病变情况,如有否瘘管等。(4)评定因先天性原 因诱发支扩者的支气管树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及其它辅助检查 1.清除过多分泌物: 水化 支气管扩张剂 体位引流 2.抗感染 3.提高免疫力:丙种球蛋白 4.手术治疗 病变部位肺不张长期不愈 病变部位不超过一叶或一侧 反复感染药物治疗不易控制者 六、治疗 六、护理(术前) l入院宣教、心理护理 l戒烟 l呼吸、咳嗽训练 l体位引流 l完善检查 l术前准备 六、护理(术后) l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l保持呼吸道通畅 l维持液体平衡 l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l鼓励早期活动 l肢体功能锻炼 l下肢活动(防静脉血栓) 将感染的肺部置于高位时,蓄积的粘液将从毛细支气管流向大的 支气管,在大支气管中,黏痰刺激咳嗽中枢,从而排出痰液。配 合使用一些胸部手法治疗,如拍背、振颤等,可获得明显的临床 效果。 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的方法及步骤 l 1、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姿势作体位引流。如病变在 下叶、舌叶、或中叶者、取头低足高略向健侧卧位;如 位上叶,则采取坐位或其它适当姿势,以利引流。 l2、引流时,瞩病人间歇作深呼吸后用力咳嗽,护理人 员用手(手心屈曲呈凹状)轻拍患者胸或背部,自背下 部向上进行,直到痰液排尽,或使用机械震动器,将聚 积的分泌物松动,并使其移动,易于咳出或引流。每日 34 次,每次1530 分钟。 注意事项和禁忌 l注意事项 l1、引流应在饭前进行,一般在早晚进行,因饭后易致呕吐。 l2、说服病人配合引流治疗,引流时鼓励病人适当咳嗽。 l3、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咯血、发绀、头晕、出汗、 疲劳等情况,如有上述症状应随时终止体位引流。 l4、引流体位不宜刻板执行,必须采用病人即能接受,又易于排 痰的体位。 l禁忌 l1、年迈及一般情况极度虚弱、无法耐受所需的体位、无力排除 分泌物(在这种情况下,体位引流将导致低氧血症) l2、抗凝治疗 l3、胸廓或脊柱骨折、近期大咯血和严重骨质疏松 基本的6种体位 起码记住4种体位 左肺中叶和下叶 用数个枕头垫高髋部 治疗时间为5-10分钟 右肺中叶和下叶的侧面 用枕头垫高髋部 治疗时间为5-10分钟 左和右肺下叶的后侧部 用枕头垫高髋部,重要的是胸部低于髋部 治疗时间为5-10分钟 左和右肺下叶的后侧部 图九体位不能承受时使用此位 用枕头垫高髋部,重要的是胸部低于髋部 治疗时间为5-10分钟 1.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发病因素是: A 支气管感染和阻塞 B 遗传因素 C 先天性发育缺损 D 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的慢性刺激 E 长期吸烟 2.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主要是 A 手术治疗 B 控制感染和清除痰液 C 中医治疗 D 锻炼身体 E 预防应用肺炎疫苗 3.女性,20岁,自幼咳嗽、咳痰,经常于感冒后加重,咳 大量黄脓痰,无咯血。 (1)考虑诊断为: A 慢性支气管炎 B 慢性肺脓肿 C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 D 支气管扩张 E 肺部感染 (2)确诊首选哪项检查 A 胸片检查 B 支气管造影检查 C 痰细菌培养+药敏 D 纤维支气管镜 E 肺功能检查 (3)主要的治疗是 A 手术治疗 B 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控制感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主公开招聘事业单位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家居装修合同范本适用于贷款装修
- 2025绿化工作人员劳动合同范本
- 2025阿勒泰市消防救援大队招聘编制外政府专职消防员(2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强化未成年人就业合同权益保障
- 2025年中共昆明市委党校引进高层次人才(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广西农垦集团第一批公开招聘38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江苏常州市钟楼金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第一批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北京建筑大学第二批招聘2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个人购车用低月息借款合同8篇
- 学校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清单
-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抗逆境生理
-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质量效率辩证关系
- 二手车鉴定评估报告表
- 设计思维方法与表达(高职艺术设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金融随机分析2课后答案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海姆立克评分标准
- RB/T 040-2020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管理指南
- GB/T 1871.1-1995磷矿石和磷精矿中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和容量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