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如何突出中心习作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如何突出中心习作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如何突出中心习作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如何突出中心习作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如何突出中心如何突出中心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中心明确”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着作者驾御书面语言的能力。 2.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叫语感。语感在写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 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突出中心。学会围绕中心,合理选择材料,注意详略。 二、习作主题二、习作主题 同学们,任何一篇文章总有一个写作目的,褒扬什么,批评什么,总要达到一种内心需求,定 好基调后,进行选材,选材要紧扣时代旋律,抓住时代脉搏,唱响和谐主旋律,才能使文章在立意 上有深度。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作文训练:这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是:如何突出中心。 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 (一)主题揭秘 学生浏览课文,回想单元学习主题。 以“走出校园”为题,写一篇记人文章,走出校园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 对话或一首民谣都曾触动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把这些感受记录下来吧。你会写什么?请列 出作文提纲。形式不限。那么,如何突出我们文章的中心呢? 在结尾处梳理自己的感受。 指名两三个同学作比较详细的介绍。 四人组同学互相交流,并选出最值得推荐的准备在全班交流。 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 (二)素材展示 作文的素材应来自于生活,要学会从生活中去寻找,对同学们来说,最丰富多彩的莫过于校园 生活了。平凡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惊喜与感动,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注意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 的美好,然后用心记录。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经典人物的描写值得我们学习。 1. “校园外的感动” 感动,是潜伏在人体另类孤独的智慧。在面临另一种人生场景时,犹自解开释放。遗一地的大 悲和大喜。我们走在路上,不时看过许多的人。他们继续的和并将继续的生活状态给了我们感动, 是良知和人性的不离不弃。 2. “校园外的风景” 2 清晨,春姑娘穿着美丽的衣裳,舞着暖风,招展地笑着向咱们走来,给大自然披上了新装,使万物 显现出无限生机一缕缕金黄色的阳光撒向刚披上新装的草地,阳光照耀着小草上的露珠儿,露珠儿显 得晶莹透亮,美丽极了! 2.同桌互述,分享奇趣 教师作要求阐述:把你认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写出来,与同学们互相交流,看看同学们 是否也受到了感动。 同桌相互叙述,分享故事和乐趣。 有能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向同桌提出所描述的某些不足,可以帮助同桌修改作文。 3.全班交流,分享评价 协作小组推荐本组成员中写的最好的同学与全班同学们分享。 其余同学认真倾听,相互评价。 评价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他的作文有哪些你感兴趣的什么地方?哪一点你最欣赏,最值得你学 习?是不是运用了动作、心理、外貌描写方法,融入了自身的感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三)技巧点拨 l详略要得当:详略的安排不是取决于你对材料的占有量,也不取决于你对材料的喜好程度, 而是取决于文章的中心。凡是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需泼墨如水,与中心思想有关的次要材料 不可不写,但要略写,而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坚决不能写,在这一点上的确需要有忍痛割爱的牺 牲精神。 2.对比须鲜明:“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在正反双方的碰撞中,真善美的东西必将闪出耀眼的 火花。巧妙运用对比,更鲜明、有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3.点、扣题要适时:为使文章中心突出,可在开题中嵌入主题词,在行文中能用主题词表述的 内容要尽量用主题词表述。结尾,用一两句抒情议论句,画龙点睛,强化中心,往往会使读者产生 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四)范文欣赏 走出校园的一天走出校园的一天 知了在窗外不停地叫着,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同样的天气,那天却发生了一件令我 永远难忘的事情。 点评:题材清新适切,开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点评:题材清新适切,开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暑假的那天,我和妈妈去上海玩。路过一座天桥。天桥上人来人往,天桥下车辆穿梭,在 这一曲美妙的乐章中,我听到了一个很不协调的声音,沙哑、凄凉,那是 循声望去, 3 只见天桥一边的地上坐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紧闭双眼,正忘情地拉着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他似沉浸在音乐的天堂中,但仔细观察后,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开着盖的 铁盒,里面零乱地躺着几个钱币。原来是一个乞丐。 点评:选取素材生点评:选取素材生 活中的乞丐,贴近我们的生活。环活中的乞丐,贴近我们的生活。环境描写客观真实,环境描写客观真实,环境为人物的性境为人物的性 格服务,更好地解释了人物性格形成过程中的来龙去脉。格服务,更好地解释了人物性格形成过程中的来龙去脉。 天桥上人来人往,竟没有人愿意驻足聆听二胡地乐曲,也没有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 他,二胡的声音不断地哽咽着,似在诉说着什么 这时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拉着她妈妈的手,在那老人的面前静静地听他拉完了一曲。 “妈妈,给这老爷爷一点钱吧!”她晃着那妇女的手哀求道。只见她妈妈狠狠瞪了她一眼, 说:“你装什么好心?你看这盒子里有多少?” “我们为何要跟别人一样?这老爷爷看上去的确是挺惨的。 ” “小孩子没见过世面就别瞎说。 你知道现在有几个乞丐是真的?”女孩换来的只是妈妈的又一次瞪眼。但这一刹那,我看见那 乞丐的脸上有了稍许变化,那就像一种委屈与无奈。 那妇女拉起女孩的手正准备离开。女孩却使劲挣脱妈妈的手,在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摸了半 天,终于摸出一枚纪念章,放进铁盒中,并对老人是说:“爷爷,我只有这个了。 ”这时,乞 丐抬起头,仍是闭着眼睛, “看”着小女孩,我从他的眼中捕捉到了感激的目光以及几滴晶莹 的泪水。我这时也才明白,原来他是一个盲人。 点评:事件过程描述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点评:事件过程描述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 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 天桥又恢复了热闹,二胡声也跟着响起来了,唯一增多的,只是小女孩留下的那一颗纯洁、 善良的心灵。 那天的我已经无心逛街,思绪一直定格在天桥上的那一幕,那小女孩离开时的背影。那天 的我虽然没有在学校内,但是也上了一堂受益匪浅的课。 点评:感情点评:感情 真实细腻,人物的想法、态度在读者面前一览无遗。言语感人至深,确是发真实细腻,人物的想法、态度在读者面前一览无遗。言语感人至深,确是发 自作者内心的肺腑之言,字句铿锵有力,震撼人心。自作者内心的肺腑之言,字句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五)学写点评 1.佳作赏读,交流评价 老师发现,在同学们的笔下,那些生活中的人物都变得生动而有趣。现在请几位同学把他们 的作品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用心听,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好。 请作者一一上讲台朗读他们的片断。 4 师生共同评议。教师适时引导评价。 2.着手修改,比照赏析 相信刚才的欣赏与评价,对大家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请同学们拿起笔,对自己的习作进行 修改。 教师进行巡视与指导,发现经过修改后有很大改善的典型。 请“修改典型” (第一个环节上来交流的同学除外)上台朗读自己前后不同的语句或片断并 简要解释这样修改的原因。 教师口头叙述刚才巡视发现的有严重缺陷的病文(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选择教师口头 叙述的方式来开展评价) 。请同学们来谈谈看法,提出修改良策。 4.小组合作,互评互改 在四人小组内互相通读自己的作文,相互提出优点、缺点及修改意见。 各自修改。 互相将修改前后的语句或片断读一读,肯定修改的可取之处。 四、板书设计四、板书设计 (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 选择“走出校园”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五、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 2.结合范文与点评,写一篇符合本节主题的片段或文章。 六、教学反思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