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件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_第1页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件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_第2页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件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_第3页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件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_第4页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件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l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 中国科技发 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l1掌握中国古代伟大的科技成就,理解造成 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社会原因 l2综合分析四大发明走向世界的影响 l1造纸术 l(1)发明: l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105年,东汉 宦 官 改进造纸术 ,人称“蔡侯纸”。 l(2)意义:造纸术 的发明与改进,是 的一次伟大革命。 蔡伦 书写材料 l2印刷术 l(1)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 l(2)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 用了 套印技术。 l(3)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 发明了胶泥活 字印刷术。 l3火药 l(1)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 明了火药 。 l(2)唐末,火药开始用于。 l(3)宋朝为了抵御辽、 和金的进攻,军 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雕版印刷术 彩色 毕升 军事 西夏 l4指南针 l(1)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 时期发明的“司南”。 l(2)人们利用的特性,制成指南针。 l(3)北宋时,指南针应 用于航海。 战国 磁石指南 l5四大发明的意义 l(1)造纸术经 传入欧洲,促进了欧 洲文化的发展。 l(2)火药传 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 展, 阶层 日益衰落。 l(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 的时代。 l(4)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 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和宗 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阿拉伯人 骑士 地理大发现 文艺复兴运动 l1.右图是甘肃天水放马滩 出土的西汉时 期的 纸。从图中你可得到哪些信息? l提示: 资料表明,在西汉早期我国就已经 发明了书写用纸,这比“蔡侯纸”的发明要早 很多;同时也说明纸在西汉时 期已传到西域 地区。 l2学思之窗(教材P37)谈谈 四大发明如何推 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l提示: (1)当四大发明传到西方后不久,西 方国家开始发生社会转型性的演变,商品经 济的发展开始撕裂原本就不稳定的欧洲自然 经济 ,资本主义因素正在不断萌生滋长。 l(2)中国先进技术的传入,极大地推动了这一 进程的演进,为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的门 槛发挥 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l12011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6周年。郑和 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 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 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 技术是( ) lA指南针的应用 B造纸术 的应用 lC火药的应用 D活字印刷术的应用 l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 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伽利略卫星导航系 统”的相似功能是准确定位,四大发明中与之 相似的是指南针。其他三项都无此功能,故 答案选A。 l答案: A l1九章算术 l(1)内容:采用了记数法,汇集了许多 算术命题。 l(2)地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著作 ;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 了完整的体系。 十进位值制 应用数学 l2珠算 l(1)出现:算筹是中国古代,后来演变 为算盘。 l(2)发展: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 展。 l(3)传播:明朝时,珠算法外传至 、日本、 东南亚等地区。 计算工具 朝鲜 l算盘在中国现代仍有很多用处,这反映了什 么问题 ? l提示: 算盘是一种极简便的计算工具,且 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所以在今天仍盛行不衰 。这说 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影响深远。 l2下图是中国古代科技馆网站首面的一部分 ,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链接,最合适的应是( ) lA浑天仪 lB翻车 lC造纸术 lD数学 l解析: 浑天仪可列入天文学栏目,翻车可 列入机械制造栏目;造纸术 可列入四大发明 栏目;网页尚缺少数学栏目。 l答案: D l1原因:为了满足采集、狩猎和活动 的需要。 l2表现 l(1)中国古代历朝设有专门 的天象观测 机构。 l(2)留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 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 l(3)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 l(4)中国创制了 等天文观测仪 器。 农牧业 太阳黑子 浑仪 l古代中国在宇宙结构学说方面有三种代表性 的观点:“盖天说”(天圆地方)、“浑天说”(大 地是球形,外面是一个球形的天穹,地球浮于 天表内的水上)、“宣夜说”(天是无边无际的气 体,日月星辰在气体中飘浮游动)。 l结合教材知识指出上述哪一种学说对 于古代 天文观测 的意义最大? l提示: “浑天说”。赤道坐标、石氏星表 、浑仪 和简仪 都与“浑天说”有关。 l3郭守敬认为 “历之本在于测验 ,而测验 之 器莫先仪表”。反映其思想的行动是( ) lA编著石氏星表 B发明浑仪 lC研制简仪 D记录 日、月 食 l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题干强调 的是“仪表”,A项是战国石申的作品;B项汉 武帝时期就已有;C项是郭守敬对天文仪器的 贡献;D项与“仪表”无关。 l答案: C l1历法:元朝郭守敬编订 授时历 ,比 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l2四大农书 朝代作者农书 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 北魏贾思勰 元朝王祯农书 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 齐民要术 l3.齐民要术 l(1)内容:主要总结 了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 农业 生产经验 ,强调因时制宜、。 l(2)地位:中国现存 、最完整、最系统 的古代农业 科学著作。 因地制宜 最早 l右图为 齐民要术书影,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 l提示: (1)记载 了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 业生产经验 ,内容极为广泛,涉及林业、园 艺、畜牧、农产 品加工和其他手工业等。 l(2)详细 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 农作物的关系,强调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提倡精耕细作,防旱保墒,主张轮 作、多 施绿肥,创果树栽培可通过培育实生苗、扦 插、嫁接等方法,培育优良品种。 l4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 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所反映 的农学思想是 ( ) lA因地制宜 B多种经营 lC商品生产 D重农抑商 l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 材料提取信息的 能力。材料的含义是不违农时 ,掌握土壤条 件,则会使农业 生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故A项符合题意。 l答案: A l1黄帝内经 l(1)出现:战国问世、西汉编 定。 l(2)地位: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 l2伤寒杂病论 l(1)出现:东汉 末年,总结 前代中医诊 断和治疗的理论与经验 ,结合自己的临床实 践,写成的中医专著。 l(2)内容: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 施治的方法。 l(3)地位: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被后世医学家誉为“ ”。 张仲景 万世宝典 l3本草纲目 l(1)出现:明朝写成的药物学巨著。 l(2)内容:记录 各类药 物1 892种、药方一万多 个,还绘 制了一千多幅药物形态图 。 l(3)地位: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 结,被誉为“”。 李时珍 东方药物巨典 l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3月27日载 “适量 饮食、健身、针灸、推拿、草药药 方如 果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 中医的先辈们 曾创 造和使用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使人远离疾病 保持健康,今天中医要发展必须牢记祖先留 下来的遗产 并真正继承它”。这是一位美国青 年对中医发展提出的建议。今天,世界是否 了解中医药,从这条建议中兴许 可以看出一 二,西方视野中中医药的面貌逐渐清晰。 l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 在临床救 治工作中,中医药可以发挥 哪些作用? l提示: 中医治病的“四诊疗 法”,可以直接 针对 感染病原的不同体质、不同程度的患者 直接予以适当的辩证 施治,节省了救治患者 的宝贵时间 。从治疗药 物的角度来说,传统 医学治病时所使用的药物都是天然的药材, 可以很快的吸收,又能保证安全。 l5.电视剧 大国医在央视八套黄金剧场 播 出后,获得观众好评,这是一部表现中医的 正剧。大国医被称为“医圣”,他编著的被医 学家誉为“万世宝典”的是( ) lA本草纲目 lB伤寒杂病论 lC黄帝内经 lD九章算术 l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 史基础知 识的能力。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了 辩证 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 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 l答案: B l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数学、天文学、农学 和医学的成就 知识点 整合 全方位、多角度 看问题 数学 (1)九章算术,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 法。这部数学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先 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我国是世界上最 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 (2)明朝时,我国的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 、日本、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地区 天文 学 (1)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 、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2)编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3)创制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 工具浑仪 (4)元朝时郭守敬编订 的授时历 与今 天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其颁行 早了三百年 农学 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 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 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 医学 (1)东汉张 仲景的专著伤寒杂病论被 称为“万世宝典” (2)明朝李时珍写成的本草纲目,被 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l(2010高考全国文综卷)宋人邢上疏称:“臣 少时业 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 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 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 明( ) l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l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lC技术进 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l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l全解全析: l答案: C 选 项 结 论 理由 A 材料中“士庶之家皆有之”并不能说 明人们以藏书为时 尚 B 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儒者地位变化 C 由材料中“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 皆有之”可知雕版印刷技术有利于 儒家经典的传播及文化的发展 D 不能完整体现材料中科技进步与文 化发展的关系 l1新中国成立61周年来军事技术飞 速发展 ,100毫米突击炮、新型远程火箭炮、歼 10、空中预警机等一些新装备相继亮相。 追溯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箭武 器的国家。它们最早出现的时间应该 是( ) lA西汉 B东汉 lC唐朝 D北宋 l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 能力。中国最早的火箭武器出现在唐朝。 l答案: C l2(2011启东高二检测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 录记载 “风雨冥晦时,唯凭针盘 而行,乃 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 也。”“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使欧洲( ) lA告别了骑士时代 B加速了文明 进程 lC诞生了地理大发现 D引发了社会 转型 l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理解能力。材 料是对指南针的描述,指南针传 到欧洲,对 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大作用,故选C。 l答案: C l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奔月成功,是我国 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在古代,我国天文 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 l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 ,是世界公认最悠 久最系统的 石氏星表是世界最古老的 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 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 器 天文学的发展与农业 生产关系密切 lA B lC D l全解全析: l答案: C 选 项 结 论 理由 古代天文学长期领先世界,得到世 界的公认 说法错误 ,少了限制词“现存的” 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 测仪 器,如浑仪 、简仪 为了农业 需要,通过观 天象、知季 节、告农时 、逐渐积 累天文知识 ,萌生古代天文学 l31262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被推荐给元 世祖忽必烈,主持编订 了授时历 ,与今 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早于现行公 历的颁行300年。授时历 其名取意于“敬 授民时”。这主要说明( ) l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农业 科技特色 统治 者重视天文历法是“重农”政策的体现 中 国古代很早就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 中国 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 lA B lC D l解析: 本题通过天文历法的知识考查学生 理解分析能力,关键要准确理解科技与农业 的关系。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是为了发展农 业,而“重农”又是为了巩固统治。中国古代 科技强调实 用性,很少注重理论研究。 l答案: C l4三国演义中有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 的故事。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历史史实( ) lA用“四诊法”为其号脉 B使用了外科 手术 lC查阅 了黄帝内经 D参考了本 草纲目 l解析: 时间 限定在三国时期,如果对“刮骨 疗毒”的医治方案有所影响,只能是三国以前 的。D项为 明朝李明珍对医学的贡献。 l答案: D l5阅读 下列材料: l材料一 八纲辩证 是书中贯彻辩 施论治的具 体原则。所谓八纲,即阴、阳、表、里、寒 、热、虚、实八种辩证纲领 。八纲辩证 ,是 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 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用来 说明疾病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等情况的 一种辩证 方法,为指导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 l材料二 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 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析族区 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他把药物分成矿 物药、植物药、动物药。 l材料三 2009年12月17日,曾由北京多家中西 医科研机构联合研制出来的世界首个抗甲流中 药方金花清感方,现已进入新药研发阶 段,有望为全球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