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生长特点评价体弱儿肥胖课件_第1页
幼儿教育生长特点评价体弱儿肥胖课件_第2页
幼儿教育生长特点评价体弱儿肥胖课件_第3页
幼儿教育生长特点评价体弱儿肥胖课件_第4页
幼儿教育生长特点评价体弱儿肥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生长特点及规律 儿童体格生长评价 体弱儿管理 肥胖儿童管理 1 儿童体格生长特点及规律儿童体格生长特点及规律 2 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突出特点-生长和发育 生长-身体和器官能观测出的增长 (量的增加) 发育-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成熟 (质的改变) 3 年龄分期 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 婴儿期:从生后至不满1岁。 幼儿期:满1周岁到未满3岁。 学龄前期:3周岁以后到6-7岁。 学龄期:泛指进入小学以后到青春发育期前。一般 从6-7岁到11-12岁。 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 、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女孩一般从11-12岁到17- 18岁,男孩从13-15岁到19-21岁。 4 一、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1、体格生长的速率各时期不同 生长为一个连续过程,不同年龄阶段其生长速度不同。 速率特点: 先快后慢-年龄越小增长越快 出现两个生长突增高峰-婴儿期、青春期 季节影响-秋冬季、春夏季 5 6 2、身体各部分长度比例随年龄而不同 头尾规律-头部领先、躯干、四肢 7 3、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 神经系统:脑发育在出生后头 2年最快,5岁接近成人水平。 淋巴系统:儿童期迅速-青春期 前达高峰-逐渐退化。 生殖系统:先慢后快,青春期迅 速发育。 淋巴系统 神经系统 其他 生殖系统 8 4、个体差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性别、遗传、 营养、疾病、环境 9 二、小儿体格生长 1、体重的增加: 体重表示身体重量的大小,是反映小儿 营养状况最容易获得的灵敏指标,同时也是 衡量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 10 体重的增长速度与年龄有关 新生儿 3000克 0-5月 600-800克/月 6-11月 250克/月 1岁 全年增长2.5-3公斤 2-10岁 每年约递增2公斤 体重估算公式为: 1-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11 2、身高(身长)的增长: 身高代表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 身高受种族、遗传、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 身高与长期营养状况有关,但受营养的短期影 响不明显。 12 新生儿 50厘米 0-5月 2.5厘米/月 6-11月 1.5厘米/月 25厘米/全年增长 1岁 全年增长10厘米 2岁至青春前期 每年约增长4-7.5厘米 身高估算公式为: 2-10岁身高=年龄5+75(厘米) 年龄7+70(厘米) 13 3、头围增长: 小儿头部发育最快为生后前半年 头围的大小与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有关 14 新生儿头围平均34厘米 0-5月 增长9厘米 6-11月 增长3厘米 1岁头围平均46厘米 2岁头围平均48厘米 5岁头围平均50厘米 15 4、胸围: 胸围代表胸廓和肺的发育 出生时胸围小于头围1-2厘米 12-21月胸围大于头围 头胸交叉时间与小儿的营养状态相关 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大于头围的厘米数=岁数-1 16 5、牙齿: 出牙时间:差异较大,早4个月;晚10 个月;一般6-7月;1岁时仍不出牙为 异常。 出牙顺序: 17 全副乳牙一般2岁半出齐。乳牙共20颗。 婴儿出牙数可用此公式估算: 出牙数=月龄-4或6 18 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儿童体格生长评价 19 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的基本要求 准确的测量用具和统一的测量方法 选择公认的评价标准(参考数据) 横向与纵向观察相结合的全面分析 20 测量用具-体重秤 21 测量用具-身高计 不用于测身高 22 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的基本要求 准确的测量用具和统一的测量方法 选择公认的评价标准(参考数据) 横向与纵向观察相结合的全面分析 23 目前应用的体格评价方法目前应用的体格评价方法 体格生长评价-将体格测量值与标准参考值比较 统计学方法-离差法、百分位法、曲线图法 目前采用的评价标准-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的标准,或称WHO标准。 24 单项指标评价 多项指标综合评价 生长发育图评价 25 单项指标评价: 按年龄的体重、身高等属单项指标。 26 多项指标综合评价: 采用2项或2项以上的指标,比较全面(体现 匀称度)进行综合分析,对营养状况作出判定 。 身高的体重(W/H)特点:没有年龄因素、相对有 体型评价、反映急性、近期营养状况 按W/A、H/A、W/H三项指标较为全面综合的进行评 价。 27 生 长 发 育 图 评 价 28 生长发育图评价: 对小儿体重进行定期、连续的测量,了 解生长趋势,及早发现生长迟缓现象,分析 原因采取措施,方法简单、结果明确,较准 确说明小儿的发育水平,对发育动态进行连 续的观察。 29 目前儿童保健工作中使用的体格评价方法: 1、测量与记录:准确测量身高、体重,并记录测量值。 2、计算儿童年龄:准确计算儿童实足年龄(岁、月)。 年龄 = 测量日期 - 出生日期 30 举举 例例 (P35P35) 2008 6 15 - 2004 3 10 4 4岁岁3 3月月5 5天天 534 某儿童2004年3月10日出生,2008年6月 15日测量,2008年6月18日计算实足年龄为 31 举举 例例 某儿童2004年8月20日出生,2008年6月15日 测量,实足年龄为 3 3岁岁9 9月月2525天天 2008 6 15 - 2004 8 20 2593 15+30=45 5+12=17 2007 32 3、按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与评价标准 进行对照。 评价三项指标: 年龄的体重(或年龄别体重) 年龄的身高(或年龄别身高) 身高的体重(或身高别体重) 33 4、采用离差法进行三等级评价(上、中、下): 根据数值所处的位置,按上、中、下进行评价 上: 大于或等于M+2SD 中: 大于或等于M-2SD并小于M+2SD 下: 小于M-2SD (P36) 34 +2SDM-2SD 上 下中 女童,3岁8月,体重12.7 kg、身高 90.5 cm 年龄的体重: 年龄的身高: 身高的体重: 男童,4岁2月,体重 12.5 kg、身高 94.7 cm 年龄的体重: 年龄的身高: 身高的体重: 女童,3岁3月,体重11.5 kg、身高 95.4 cm 年龄的体重: 年龄的身高: 身高的体重: 举举 例例(P35P35) 中下中 中下下 下中中 35 5、分析评价结果: 结合评价结果与体检检查、疾病情况、喂 养、生活环境等进行分析,对体格发育状况作 出比较合理、切合实际的评价,并给予恰当指 导。 36 体弱儿管理体弱儿管理 37 目的目的 通过了解园(所)内体弱儿患病情况, 重点加强对体弱儿的治疗及特别护理,使其尽 早康复,促进健康成长。 38 管理对象管理对象 营养不良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反复感染(呼吸道、肠道感染) 先天性心脏病 癫痫病 神经精神发育迟缓 常见畸形 39 管理内容管理内容 1、建立体弱儿登记制度: 全部体弱儿应登记在体弱儿童及肥胖儿童登记 册上。 2、专案管理: 对患中度及中度以上贫血、活动期佝偻病、营养 不良的儿童均应进行专案管理,填写北京市“儿童保健 记录”中相应的体弱儿专案管理记录;反复感染的儿童 需按附件中的格式填写反复感染儿童专案管理卡。 40 3、管理措施: 详见各类体弱儿管理常规。 4、护理措施: 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保教人员应对体弱儿 进行正确护理,并在一日生活中给予特别照顾。详 见体弱儿管理常规。 5、结案: 体弱儿治愈后应结案转入健康儿童常规管理 。 管理内容管理内容 41 营养不良儿童的管理营养不良儿童的管理 42 目目 的的 营养不良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病, 及时对患营养不良的儿童进行治疗,以期在最 短的时间内使儿童生长恢复正常。 43 管理对象管理对象 儿童入园体检及定期体检中发现患有营养 不良的儿童。 44 营养不良的评价方法营养不良的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即按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和身高 别体重的三个指标进行全面评价。 评价标准:采用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 ,或称WHO标准。 以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2SD)为营养不良的 判定标准,评价为“下”。 45 低体重(年龄别体重“下”):主要反映儿童急性 或近期营养不良; 发育迟缓(年龄别身高“下”):主要反映儿童慢 性长期营养不良; 消瘦(身高别体重“下”):主要反映儿童近期急 性营养不良; 严重慢性营养不良(年龄别身高“下”并且身高别 体重“下”):主要反映儿童近、远期均有营养不 良。 营养不良分类营养不良分类 46 女童,3岁8月,体重12.7 kg、身高 90.5 cm 年龄的体重: 年龄的身高: 身高的体重: 评价: 男童,4岁2月,体重 12.5 kg、身高 94.7 cm 年龄的体重: 年龄的身高: 身高的体重: 评价: 女童,3岁3月,体重11.5 kg、身高 95.4 cm 年龄的体重: 年龄的身高: 身高的体重: 评价: 举 例 中下中 发育迟缓 中下下 低体重、发育迟缓 下中中 消瘦 47 管理内容管理内容 1、入园体检和定期体检中发现的营养不良儿 童应在体弱儿童及肥胖儿童登记册上进行登记, 并填写“北京市儿童保健记录”中的小儿营养不良 专案管理记录(P39)。 2、对每个营养不良儿童进行病因分析,并与 家长取得联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48 3、定期对营养不良儿童进行监测: 低体重:每月测量体重1次; 发育迟缓:每3个月测量体重、身高1次; 消瘦与严重慢性营养不良:每月测量体重1次, 每3个月测量身高1次;并把情况及时通知家长 ,配合医院的治疗。 管理内容管理内容 49 4、转诊:对需要进行临床治疗及半年内连续3 次体重不增或连续2次身高不增者,可转诊至医疗 保健机构。 5、结案:直至该儿童营养不良得以完全纠正 为止。 管理内容管理内容 50 干预措施干预措施 1、对于存在现阶段营养不良问题的患儿,包括消 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和绝大多数低体重的患儿: 应认真查找病因(急慢性感染或其它疾病、喂养方 法、食物选择调配、不良饮食习惯等) 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指导(进食量、各种营养素摄 入量的评估与指导) 对单纯的营养不良原则上不用药物治疗;对于严重 慢性营养不良患儿,如病情严重,或合并其它疾病 时,应给予相应的治疗。 51 2、发育迟缓的患儿目前营养尚可,其身材低 矮主要是过去喂养不当,或反复患病引起的,应注 意合理喂养、预防疾病、加强体格锻炼等,使其以 后的生长发育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干预措施干预措施 52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的管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的管理 一、目的: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危害儿童健康,通过配合 医院治疗和对该病及时有效的管理,可促进营 养性缺铁性贫血得到尽快纠正,保护儿童健康 。 二、管理对象: 园(所)内患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儿童。 53 三、常见缺铁原因 1、饮食习惯不良:如挑食、偏食、吃零食等。 2、食欲不好,入量不足,食物种类单调。 3、长期消化道疾病,如呕吐、腹泻等。 四、典型的贫血临床表现 苍白、无力、毛发干枯、厌食、烦躁不安 54 五、分度 6岁以下(新生儿除外)血红蛋白低于11g/dl。 轻度:911g/dl 中度:69g/dl 重度:6g/dl 55 六、管理内容 入园体检和定期体检中发现的患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的儿童应在体弱儿童及肥胖儿童登记册上进行登记, 并督促家长带领患儿及时就诊、治疗及复查。 轻度贫血登记内容应包括初诊、复查日期与血红蛋 白测查结果。 中度及中度以上贫血还应建立专案管理,填写北 京市儿童保健记录的缺铁性贫血患儿专案管理记录( P40)。 患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给药4-6周方可结案。 56 七、预防措施: 合理膳食:供给足够的动物蛋白、豆制品、绿色 蔬菜和水果达到平衡膳食。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 惯,及时纠正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 疾病预防:预防感染性疾病及寄生虫病,如钩虫 感染等。 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贫血患儿,给予治疗。 57 一、目的: 开展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综合性的防治, 有效控制佝偻病的发生发展,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 二、管理对象: 园(所)内3岁以下婴幼儿,其中1岁以下婴 儿是防治重点。 维生素维生素D 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的管理缺乏性佝偻病儿童的管理 58 三、管理内容: 1、查看新入园3岁以下婴幼儿佝偻病检查 结果。对发现的佝偻病患儿均应进行体弱儿登记 ,并按要求填写统计表四。 2、督促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家长 带患儿及时就诊治疗。 59 四、预防措施: 综合预防措施: 1、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是预防佝偻病经 济、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日光,多晒太阳,每天 晒太阳不得少于2小时,尽可能暴露皮肤,夏季避 免日光直射,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合理膳食:补充富有维生素D、钙、磷及 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如蛋黄(100克含维生素 D250IU)、肝类、鱼类、鱼子等。 60 反复感染儿童的管理反复感染儿童的管理 一、目的: 反复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应开展 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以达到减少感染性疾病发生 的目的。 二、管理对象: 园(所)内患有反复感染的儿童。 61 三、反复感染的诊断标准: 1、因患病连续在3个月内每月缺勤天数累积5 天及以上者。 2、因患病连续在3个月内每月带药(抗感染 性药物)累积7天及以上者。 3、因患病连续在3个月内每月缺勤及带药累 积10天及以上者。 62 四、管理内容: 1、定期进行统计(出勤登记、交接班记录、 常见病登记),筛出反复感染儿童,登记在体弱 儿童及肥胖儿童登记册上。 2、反复感染儿童应进行专案管理,填写反复 感染儿童专案管理卡(P42)每月观察1次。 3、观察半年,无反复感染即可转入健康儿童 管理。 63 五、干预措施 1、治疗措施:针对反复感染儿童的病因 进行分析,配合医院治疗,采取相应的治疗措 施。 2、加强护理: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 服。进餐时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保证并达到儿 童进食量。睡眠时应避开门窗通风处,避免受 凉。 3、加强体育锻炼:多到户外活动,增强 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 64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管理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管理 一、目的: 先天性心脏病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加强对先 天性心脏病儿童的特殊照顾及护理,有利于控制并 发症,改善健康状况。 二、管理对象: 园(所)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在实施 手术根治前均作为管理对象。 65 三、管理内容: 1、建立体弱儿登记。 2、加强生活各环节的护理:适当参加活动,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活动量、活动强度及时 间。天气变化时随时增减衣服,减少呼吸道感染。 观察儿童一般情况,特殊情况及时与家长联系。 3、结案:根治手术后方可结案。 66 癫痫儿童的管理癫痫儿童的管理 一、目的: 癫痫影响儿童精神及智能发育,加强对癫 痫儿童的管理,以达到控制发作,减少脑损伤 避免因癫痫发作引发其它问题出现的目的。 二、管理对象: 确诊及疑似癫痫病儿。 67 三、管理内容: 1、建立体弱儿登记。 2、生活护理:正常饮食,掌握进食量,不要过量;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紧张、兴奋及激烈运动;不 要攀高或水边玩耍,随时警惕突然发作发生意外。 3、密切与家长的联系:详细询问和观察发作特点、 持续时间、可能诱发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 发作次数。 4、督促遵医嘱长期按时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或减量 ,保证定期复查。 5、保教人员要关心爱护病儿,不歧视病儿。 68 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儿童的管理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儿童的管理 一、目的: 通过对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儿童的管理,使他们在 园(所)中得到特别的照顾和针对性的训练,使智力获 得进步,生活能力得到提高。 二、管理对象: 神经精神发育落后于同龄儿平均水平的儿童。 69 三、管理内容: 1、建立体弱儿登记。 2、生活护理:该类儿童与同龄儿在吃饭、穿衣、 大小便、活动等方面有一定的差距,生活上要给予特 别的照顾。 3、活动安全:根据神经精神发育迟缓的类型与程 度安排该类儿童的活动,并且在活动中谨防伤害的发 生。 4、配合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 5、发现在园儿童神经精神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 平均水平,应到医疗保健机构进一步接受检查。 70 常见畸形儿童的管理常见畸形儿童的管理 一、目的: 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响,造成儿童的各 类畸形,从而影响儿童在园内的生活,要针对不同 畸形给予特殊照顾。 二、管理范围: 患有唇、腭裂、四肢畸形等儿童。 71 三、管理内容: (一)建立体弱儿登记,注明畸形的种类、程度以及 具体管理措施。 (二)生活护理: 1、唇腭裂:该类儿童在吃饭、喝水时,应注意给他 们充分的时间,不能催促,以免出现误吸,发生危险。 2、四肢畸形:根据四肢畸形的程度决定儿童参加活 动的种类和强度,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伤害。 保教人员应注重爱护、照顾有畸形的儿童,并教育 其他儿童尊重、关心他们,不得歧视,使畸形残疾儿童 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成长。 72 肥胖儿童管理肥胖儿童管理 73 肥胖的定义肥胖的定义 肥胖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因能量摄入超 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 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l原发性肥胖(单纯性肥胖) l继发性肥胖 74 肥胖发生的影响因素肥胖发生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多基因遗传 环境因素 (高能量密度膳食、不健康饮食行为、 低身体活动水平、静态生活方式) 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社会经济 文化 传媒 75 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肥胖对健康的危害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 呼吸系统(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消化系统(脂肪肝等) 内分泌和代谢异常(糖尿病) 骨骼系统(股骨头骨骺滑落、胫骨内翻) 心理问题(缺乏自信、自闭症) 76 一、目的: 目前肥胖已成为主要的营养性疾病 影响儿童生理及心理的正常生长发育 与成人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有关 应重视、早预防 肥胖儿童管理肥胖儿童管理 77 二、管理对象: 在儿童入托体检及定期体检中发现的 超重儿童 肥胖儿童 78 三、诊断方法 1、在托幼园(所)管理中,以身高别 体重M+2SD(评价为上)代表儿童肥胖, 作 为粗指标对肥胖儿童进行管理。 79 儿童身高别体重参考值 身高 (cm) 男女 -2SD中位数+2SD-2SD中位数+2SD 106.0 14.5 17.2 20.5 14.3 17.1 20.8 106.5 14.7 17.3 20.7 14.5 17.3 21.0 107.0 14.8 17.5 20.9 14.6 17.5 21.2 107.5 14.9 17.7 21.1 14.7 17.7 21.4 108.0 15.1 17.8 21.3 14.9 17.8 21.7 108.5 15.2 18.0 21.5 15.0 18.0 21.9 80 2、肥胖度 测量儿童身高、体重,根据WHO的身高标准体 重值(W/H)按性别进行肥胖的诊断和分度。 肥胖度= 100% 81 肥胖度计算练习: 某一男孩体检结果:身高 108.5cm 体重 20.70kg 查表(P37):身高108.5cm的男童标准体重为18.0kg 肥胖度 = 100% 肥胖度 = 100% = 15% 82 诊断标准: 超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10%-19% ; 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为肥胖 轻度肥胖: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29%; 中度肥胖: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30%-49%; 重度肥胖: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50%及以上。 83 儿童肥胖诊断标准 身高 (cm) 男 中位数10%20%30%50% 106.0 17.2 18.9 20.6 22.3 25.8 106.5 17.3 19.0 20.7 22.4 25.9 107.0 17.5 19.2 21.0 22.7 26.2 107.5 17.7 19.4 21.2 23.0 26.5 108.0 17.8 19.5 21.3 23.1 26.7 108.5 18.0 19.8 21.6 23.4 27.0 84 练习: 某男童体检结果:身高 108.5cm 体重 20.70kg 身高 (cm) 男 中位数10%20%30%50% 107.5 17.7 19.4 21.2 23.0 26.5 108.0 17.8 19.5 21.3 23.1 26.7 108.5 18.0 19.8 21.6 23.4 27.0 肥胖度在10%到20%之间超重 85 身高 (cm) 男女 中位数10%20%30%50% 中位数10%20%30%50% 106.0 17.2 18.9 20.6 22.3 25.8 17.1 18.8 20.5 22.2 25.6 106.5 17.3 19.0 20.7 22.4 25.9 17.3 19.0 20.7 22.4 25.9 身高 (cm) 男女 -2SD中位数+2SD-2SD中位数+2SD 106.0 14.5 17.2 20.5 14.3 17.1 20.8 106.5 14.7 17.3 20.7 14.5 17.3 21.0 M+2SD指标与肥胖度指标(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 并不完全相等。 86 3、体块指数(BMI) BMI= 中国成人肥胖标准:BMI 24超重 BMI 28肥胖 WHO规定肥胖的界限:BMI 25超重 BMI 30肥胖 87 四、管理方法及内容: 1、建立专案: 对单纯性肥胖的儿童建立肥胖儿管理卡片, 进行专案管理。 88 肥胖儿童专案管理记录 患儿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开始管理时间时间 : 父亲亲 体重 kg 身高 cm 母亲亲 体重 kg 身高 cm 家庭其他肥胖成员员 干预预方案: 首次检查结检查结 果: 体重 kg 身高 cm 肥胖程度 89 肥胖儿童专案管理记录 日 期 体 重 ( kg ) 身 高 ( cm ) 评评 价 饮饮食习惯习惯喜爱爱食品生活习惯习惯运 动动 食 量 进进 食 速 度 夜 食 甜 饮饮 料 油 炸 食 品 肉 食 洋 快 餐 贪贪 睡 户户 外 活 动动 运 动动 方 式 运 动动 强 度 时时 间间 ( 分 / 日 ) 频频 率 ( 次 / 周 ) 多 中 少 快 中 慢 有 无 多 中 少 多 中 少 多 中 少 多 中 少 有 无 多 中 少 高 中 低 15 30 45 5 4 3 90 转归: 痊愈 好转(肥胖程度 ) 未愈(肥胖程度 ) 结案日期: 91 2、分析原因: 遗传 遗传基因作用(双方80%、单方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