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治疗课件_第1页
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治疗课件_第2页
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治疗课件_第3页
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治疗课件_第4页
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治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治疗 1、概述 2、抗心绞痛药物 3、调血脂药物 4、抗血栓药物 一、概述 l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因 l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分型) l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 一、概述 1、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因 由于冠状循环改变引起血流和心脏 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心肌损害。 可由于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而 引起。 一、概述 1、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冠状动脉痉挛 支配区域血供不足 心肌缺血、缺氧 心肌代谢和功能改变临床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l血脂异常 l吸烟 l高血压 l糖尿病 l体力活动减少 l遗传因素 l年龄 l性别 l酒精摄入 l肥胖、A型性格,某些微量元素摄入等危险因素 2、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分型) l隐匿型冠心病:无症状,心电图有心肌缺血的改变 (S-T段压低和T波平坦或倒置) l心绞痛型冠心病 劳力型 自发型 混合型 一、概述 劳力型 初发劳力型:病程在一月以内 稳定劳力型:病程稳定在一月以上 恶化劳力型:同等程度劳累所诱发的发作次数、严重程度及 持续时间突然加重。 自发型 卧位型 变异型 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 梗塞后心绞痛 一、概述 稳定劳力型: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致心肌 耗氧量增加激发,含用硝酸甘油可缓解。 变 异 型: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供血供氧 不足所致。与心肌耗氧量无关,心电图表现为S -T段和T波抬高。 不稳定型:可能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糜 烂、炎症、血栓形成或血管收缩等原因引起。 持续时间较长。 不稳定型心绞痛: 诱发心绞痛的体力活动阈值突然或持久地降低; 心绞痛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增加、出 现静息性或夜间性心绞痛; 胸痛放射至新的部位; 发作时伴有新的相关特征如心悸或呼吸困难; 原来能使稳定型心绞痛缓解的常规休息或舌下含 服硝酸甘油的方法只能暂时或不完全性地缓解症状。 2、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分型) l心肌梗死型冠心病:胸前区剧烈疼痛,休息和硝 酸甘油不能缓解,疼痛时间长达15min以上,心电图出现 异常Q波(时间延长,深度加深)和ST-T改变及血清酶系 (CPK/AST/LDH)变化。 l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心脏扩大, 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 l猝死型冠心病 一、概述 3、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 l一般预防措施(一级、二级预防): 合理的膳食:总热量不能过高,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 ;避免经常食用过多地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 ;严禁暴饮暴食;提倡清淡饮食。 适当的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提倡不吸烟,不饮烈性酒 积极治疗与本病有关的疾病 一、概述 3、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 l药物治疗(二级、三级预防) 抗心绞痛药物:硝酸酯类,受体拮抗药,钙拮抗药 抗心肌梗死(抗血栓)药物:血栓溶解药,抗凝血 药,抗血小板聚集药 调血脂药物:降低血胆固醇水平的药物和降低极低 密度脂蛋白的药物 一、概述 1、抗心绞痛药物的作用机制 缓解供氧和需氧的矛盾 降低心肌耗氧量(室壁张力,心率与射血时间 ,心肌收缩力和收缩速度): 舒张全身动静脉, 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 力 增加心肌供血: 扩张冠状动脉和侧支血管 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二、抗心绞痛药物 2、硝酸酯类 抗心绞痛起效原理: l 扩张容量血管 l 较大剂量时扩张小动脉 l 扩张较大的冠状动脉分支 l 开放侧支循环 二、抗心绞痛药物 促进心肌血流 的重新分布, 改善缺血区的 供血供氧 二、抗心绞痛药物 的 硝酸酯类对心肌缺血区血流量的影响 舒张血管的机制 药物(prodrug) NO GC激 活 cGMP含量增加 Ca2+浓度下降 血管平滑肌松弛 收缩蛋白对Ca2+ 敏感性下降 激活K+通道 2、硝酸酯类 l临床应用: 控制心绞痛急性发作 治疗心肌梗死(尤其是长期冠脉痉挛导 致的心肌梗死) 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 二、抗心绞痛药物 2、硝酸酯类 l不良反应: (1)继发于血管扩张:面颊部皮肤发红,搏动性头痛 ,眼内压、颅内压升高,体位性低血压及晕厥。 (2) 剂量过大可使血压过度下降,冠脉灌注减少并反 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增加心脏耗氧量。 (3)超剂量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呕吐,发绀等) 。 (4)过敏反应:药疹 二、抗心绞痛药物 2、硝酸酯类 l耐受性 连续用药可出现耐受性,停药1-2周可消 失。 调整给药剂量,减少给药频率(采用最 小剂 量,间歇给药间歇时间大于8小时 );补充含巯基的药物和食物。 二、抗心绞痛药物 药药物 给药给药 方法 一次用量 (mg) 起效时间时间 (分) 持续时间续时间 (小时时) t1/2(分 ) 硝酸甘油舌下0.30.6122040分 4.4 静滴5-10即刻 硝酸异山梨酯酯舌下51021245 口服10153034 单单硝酸异山梨酯酯口服20608104-5小时时 硝酸酯类药物的比较 3、受体拮抗药 l抗心肌缺血作用: 阻断受体,抑制交感神经兴奋作用 改善心肌缺血区的供血供氧 改善心肌代谢 抗血小板凝集 美托洛尔等尚有抗心律失常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 二、抗心绞痛药物 3、受体拮抗药 l治疗 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肌梗死 l不良反应: 心脏抑制作用 诱发支气管哮喘 停药反应 二、抗心绞痛药物 3、受体拮抗药 l常用药物 普奈洛尔 (心得安 ) 阿替洛尔(氨酰心安) 美托洛尔(美托心安、倍它乐克) 氧烯洛尔、吲哚洛尔、索它洛尔 二、抗心绞痛药物 二、抗心绞痛药物 4、钙拮抗药 l分类: 选择性钙拮抗剂:I类(苯烷胺类)II类(二氢 吡啶类),III类(苯硫卓类) 非选择性钙拮抗剂:IV类(二苯哌嗪类),V 类(普拉尼明) 其他:哌克昔林 二、抗心绞痛药物 4、钙拮抗药 l主要药理作用: 松弛血管平滑肌 负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作用 其他(抑制交感神经递质释放,降低血小 板聚集性等) 二、抗心绞痛药物 4、钙拮抗药 l防治心肌缺血的作用: 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供 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抑制交感 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降低心肌耗氧量 抑制血小板功能,防止血栓形成 减轻钙超载,抑制氧自由基产生,保护缺血的 心肌细胞 二、抗心绞痛药物 4、钙拮抗药 l治疗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 变异型(硝苯地平常与受体拮抗剂合用) 急性心肌梗死(硝苯地平除外) l不良反应:扩张血管引起的不良反应( 水肿、潮红、低血压)和心脏抑制 二、抗心绞痛药物 4、钙拮抗药 l常用药物 维拉帕米(异搏定 ) 硝苯地平(心痛定,硝苯吡啶,硝苯啶) 地尔硫卓(恬尔心 ) 氨氯地平(阿洛地平,络活喜) 非洛地平(波依定) 尼群地平 伊拉地平 二、抗心绞痛药物 5、其他抗心绞痛药物 l双嘧达莫:预防心绞痛发作 l曲美他嗪:用于心绞痛和陈旧性心肌梗死 l吗多明:防治心绞痛发作 l卡波罗孟和乙氧黄酮:防治慢性心肌缺血及心 绞痛 l尼可地尔:抗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l中草药制剂 双嘧达莫对心肌缺血区血流量的影响 二、抗心绞痛药物 6、抗心绞痛药物的合理应用 l根据心绞痛发病机制用药 冠状动脉狭窄为主的心绞痛:硝酸酯类 ,钙拮抗药,受体拮抗药单用或联用 冠状动脉功能性痉挛为主的心绞痛:硝 酸酯类,钙拮抗药单用或联用 二、抗心绞痛药物 6、抗心绞痛药物的合理应用 l根据心绞痛病情用药 心绞痛急性发作的控制:硝酸酯类,钙拮抗药 预防心绞痛的发作:硝酸酯类,钙拮抗药,受体拮 抗药单用或联用。 ABCDE综合防治:Aspirin and anti-angina agents, Blood pressure and receptor blocker, Cholesterol and Cigarettes, Diet and Diabetes, Education 二、抗心绞痛药物 心肌氧供需决定因素硝酸酯类酯类受体阻断药药钙钙拮抗药药 室壁张张力 心室容积积 心室压压力 心脏脏体积积 心率 收缩缩性 心内外膜血流比率 侧侧支血流量 6、抗心绞痛药物的合理应用 l抗心绞痛药物的联合应用 二、抗心绞痛药物 作用硝酸酯类酯类受体阻断药药硝酸酯类酯类 + 受体阻断药药 动动脉压压 心率 (反射性 ) 心肌收缩缩力 (反射性 ) 抑制或不变变 射血时间时间不变变 舒张张期灌流时间时间延长长 左室舒张张末压压不变变或降低 心室容积积不变变或缩缩小 l6、抗心绞痛药物的合理应用 l抗心绞痛药物的联合应用 三、调血脂药物 1、高血脂的标准 血清总胆固醇(TC): 5.96mmol/L(230mg/dl) 血清三酰甘油(TG): 1.8mmol/L(160mg/dl) 高密度脂蛋白: 1.4mmol/L(40mg/dl) 三、调血脂药物 2、高血脂的预防和治疗 l 饮食调节: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 饮食 l 增加体育锻炼 l 戒烟 l 调血脂药物:降低LDL,VLDL, TC , TG和载脂蛋白B;升高HDL和载脂蛋白 A 三、调血脂药物 3、调节血脂的药物 l 主要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药物: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还原 酶抑制药(他汀类)、胆酸结合树脂(考 来烯胺)、普罗布考以及多烯不饱和脂肪 酸、右旋甲状腺素等 三、调血脂药物 3、调节血脂的药物 l主要降低三酰甘油的药物分为三类: 减少VLDL、LDL合成的药物: 如烟酸等 增加VLDL清除的药物: 如氯贝特类(苯 氧乙酸衍生物) 增加LDL分解的药物: 如胆汁酸结合树脂 三、调血脂药物 4、高血脂的分型和药物选择 分型脂蛋白变变化血脂变变化药药物选择选择 CMTG , TC (-) aLDL TC 他汀类类,非诺贝诺贝 特 bVLDL , LDL TG , TC 他汀类类,菲诺贝诺贝 特 ,阿昔莫司,吉非 贝齐贝齐 LDL TG , TC 他汀类类,贝贝特类类 VLDL TG 贝贝特类类,阿昔莫司 CM , VLDL TG , TC 贝贝特类类,阿昔莫司 三、调血脂药物 5、治疗高血脂的意义 l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一级预防) ; l减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 利于病变的消退(二级预防); l降低冠心病的病死率(三级预防) 三、调血脂药物 6、常用调血脂药物 (1)氯贝特类:增加蛋白酶活性,加速VLDL 降解和移除。主要用于高三酰甘油血症,非诺贝 特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 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类肌炎反应,肝 损害 三、调血脂药物 6、常用调血脂药物 (2)HMG-CoA抑制药(他汀类):降低胆固 醇合成,降低血浆LDL、VLDL水平。主要用于 高胆固醇血症,是伴LDL增高的高胆固醇血症首 选药。 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和肝损害。 三、调血脂药物 6、常用调血脂药物 (3)胆汁酸结合树脂:减少胆汁酸的肝肠循环 ,促进肝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主要用于LDL增 高的高胆固醇血症。常与HMG-COA还原酶抑制 药合用。 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脂溶性维生素缺 乏,并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 三、调血脂药物 6、常用调血脂药物 (4)烟酸:广谱调血脂药,可用于 VLDL和LDL增高的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 胆固醇血症。 不良反应较多:潮红,胃肠道反应,高血 糖,高尿酸,肝损害,胃溃疡,低血压等 。 三、调血脂药物 6、常用调血脂药物 (5)其他降血脂药物 阿昔莫司:烟酸衍生物,广谱调血脂药,可用 于VLDL和LDL增高的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胆固 醇血症 普罗布考:用于LDL增高的高胆固醇血症 鱼油及其他多烯脂肪酸:辅助治疗药物 四、抗血栓药物 1、抗血栓药物的种类 溶栓药:急性心肌梗死 抗凝血药: 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 死后的再梗死 抗血小板聚集药:抑制血小板聚集 ,预防血栓形成 四、抗血栓药物 2、溶栓药 (1)适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治疗(不晚于 发病后6h) (2)无溶栓禁忌证 四、抗血栓药物 禁忌症: l 6个月内有胃肠道、泌尿道出血 l 颅内肿瘤,6个月内发生过脑血管意外者 l 未能控制的严重高血压 l 6周内做过外科大手术或组织溶栓者 l 出血倾向者 四、抗血栓药物 2、溶栓药 (3)常用溶栓药: 链激酶(过敏、低血压) 尿激酶(无抗原性)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蛇毒制剂 四、抗血栓药物 3、抗凝血药 (1)用于治疗不稳定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