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基础知识讲座课件_第1页
糖尿病基础知识讲座课件_第2页
糖尿病基础知识讲座课件_第3页
糖尿病基础知识讲座课件_第4页
糖尿病基础知识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糖尿病基础知识讲座 2 目录 l糖尿病的诊断和分类 l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l糖尿病的危害 l糖尿病的治疗 l血糖监测 3 什么是糖尿病? p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根据缺乏机制不同,糖尿病被分为: I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4 肾 脏 过多的葡萄糖从过多的葡萄糖从 尿液中排出,故尿液中排出,故 名糖尿病名糖尿病 尿液尿液 葡萄糖积聚在葡萄糖积聚在 血液中无法被血液中无法被 消化吸收消化吸收 为啥叫糖尿病? 5 糖尿病有何症状? 尿尿尿尿 多多多多 体体 重重 减减 轻轻 皮皮 肤肤 瘙瘙 痒痒 易易疲乏疲乏 口口 渴渴 典型的症状典型的症状为为“三三多一多一少少”:多尿,多饮,多食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体重减轻 6 糖尿病怎么诊断?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7 1型糖尿病 l胰岛细胞功能丧失,胰岛素 绝对缺乏,需终生依赖外源性 胰岛素 l通常在幼年或成年早期确诊 l占糖尿病人群的5%以下,易 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胰岛素 -细胞 血流 8 2型糖尿病 l胰岛素“相对”缺乏与 “胰岛素抵 抗”并存 l占糖尿病人的绝大多数(90%) l多数有家族病史 l肥胖是最常见的发病原因 9 哪些人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10 I型与II型糖尿病的区别 特征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小于30岁,多数小于16岁多数大于40岁 起病方式多数起病急起病缓慢 体重消瘦居多超重或肥胖较多 主要代谢特征胰岛素缺陷 胰岛素不敏感代谢综合症 临床症状明显不明显 治疗 依赖胰岛素,口服降糖药 无效 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均可治疗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 2009年版 P18 11 妊娠期糖尿病 (GDM) l妊娠期诊断为糖尿病 l多数孕妇产后可恢复正常,但也有部 分5-15 年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 l可导致出生缺陷,分娩期并发症与新 生儿死亡率增加 l怀孕24-28周时应进行筛查 12 目录 l糖尿病的诊断和分类 l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l糖尿病的危害 l糖尿病的治疗 l血糖监测 13 中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 Ref: IDF Diabetes Atlas 6th edition Nov. 2013 北美和加勒比 美洲南部和中部 非洲 中东和北非 中南亚 欧洲 西太平洋 世界 糖尿病 患者 未诊断 中国 印度 美国 巴西 俄罗斯联邦 墨西哥 印尼 德国 埃及 日本 百万 国际糖尿病联盟地区2013年的糖尿病人数2013年糖尿病人(20-79岁)数量 最多的前十个国家/地区 14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迅猛 l城市化 l老龄化 l生活方式的改变 l肥胖和超重人群增加 l中国人的基因决定易患糖尿病 l糖尿病患者生存期的延长 1. 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 2.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 JAMA. 2013, 310: 948 主要原因: 15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l以2型糖尿病为主 l经济发达程度与糖尿病患病率直接 相关 l未诊断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 l男性风险高于女性 l教育程度低的风险高于教育程度高 的 l餐后高血糖 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 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其他类型糖尿病 16 目录 l糖尿病的诊断和分类 l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l糖尿病的危害 l糖尿病的治疗 l血糖监测 17 糖尿病最严重的危害是它所引起的并发症 急性 慢性 大血管 微血管 低血糖 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昏迷 冠心病 脑卒中 外周血管病 糖尿病肾病 视网膜病变 神经病变 急性并发症:发病突然、恶化得也快,甚至致死,注重预防及时就医 慢性并发症: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关键是要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注重自我管理 18 什么是低血糖? 血糖值3.9mmol/L 就属于低血糖的范畴 19 低血糖的分类 类型 血糖值 临床症状 低血糖症 低于3.9mmol/L 有 无症状性低血糖 低于3.9mmol/L 没有 低血糖反应 不低于 3.9mmol/L 有 20 低血糖有什么症状? 21 糖尿病患者为何容易发生低血糖? 口服药 剂量过大 胰岛素 剂量过大 其他药物反应 其他疾病 反应 医源性低血糖非医源性低血糖 未按时进餐 运动量过大 22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 毒是高血糖危象 的一种,是严重 的糖尿病急性并 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是怎么回事啊? 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 用下,胰岛素明显不足,生 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成的 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 水等病理改变的征候群,误 诊误治会导致较高的死亡 率。 23 酮症酸中毒有哪些危害? 脱水休克,昏迷死亡 肾功能衰竭等 糖尿病酮 症酸中毒 24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更容易发生,有自发倾向 1型 在一定诱因下发生: l胰岛素减量不当或突然中断 ; 饮食不当 l急性感染、胃肠疾病、脑卒 中、心肌梗死、创伤、手术、 妊娠、分娩、精神刺激等 2型 25 糖尿病确诊时半数患者存在慢性并发症 1 Fong DS,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9S102。2Molitch ME,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4S98. Kannel WB, et al. Am Heart J 1990; 120:672676. 4Gray RP 26 (Suppl. 1):S78S7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成年人致盲 的首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肾病的 首要原因2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中 每10人有8人 死于心血管事件4 中风: 危险性 增加2-4倍3 糖尿病神经病变: 导致非创伤性下肢 截肢手术的主要原因5 外周血管病变: 导致非创伤性下肢 截肢手术的主要原因5 26 2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 l微血管并发症 心梗 l大血管并发症 糖 尿 病 足 中风 肾 病 眼 病 27 为何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大血管病变? 长期高血糖容易引起动脉粥动脉粥 样硬化样硬化,而且发展迅速,从 而导致冠心病、脑血管意外 等并发症。 28 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 脑中风 冠心病 血栓 29 严重时易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 无痛者比例随年龄 增长而增加 30 微血管并发症有什么危害? l血糖、血压和血脂异常者更容易发生 l主要部位是视网膜、肾脏和皮肤 失明肾衰截肢 31 什么是糖尿病足? l 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 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全世界每30秒就 有1人因糖尿病而 被截肢 洪天配.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3):1052-1053 32 糖尿病足注意事项 糖尿病足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 不要采用可能导致烫伤的方式取暖 不要用过烫的水泡脚 不要跷二郎腿 不要穿过紧的袜子 不要穿高筒靴、高跟鞋或光脚 33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预 防 级 别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预防糖尿病的发 生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的发生 预防并发症引起的致残和致死 相 关 说 明 糖尿病前期: IGT(糖耐量异常 ) IFG(空腹血糖受 损) 有效治疗各种糖尿病 :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急性并发症: 低血糖 酮症/酮症酸中毒 高血糖高渗综合症 感染 慢性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足 34 目录 l糖尿病的诊断和分类 l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l糖尿病的危害 l糖尿病的治疗 l血糖监测 35 哪些药物可以治疗糖尿病? l口服降糖药 (OAD) u磺脲类 u列奈类 u双胍类 u-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u噻唑烷二酮 uDPP-4抑制剂 uGLP-1类似物 l胰岛素 l口服药物与胰岛素联合治疗 胰岛素胰岛素 36 糖尿病药物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双胍类、噻唑 烷二酮 减少肝糖生成 DPP 抑制剂、 磺脲类、格列奈类 促进胰岛素分泌 -糖苷酶抑制剂 抑制肠道吸收葡 萄糖 噻唑烷二酮、双胍类 增加外周组织对糖的 利用 胰腺 胰岛素 直接降低血糖 37 饮食、运动、控制体重+二甲双胍 增加其他类口服药 加用胰岛素 3个月血糖未达标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 随 着 病 情 进 展 治 疗 强 度 逐 渐 加 强 3个月血糖未达标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策略 38 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现状 Source: ISIS DM Therapy Monitor PhV Patient Interviews 单用口服降糖药(OAD alone) 单用胰岛素(Insulin alone) 口服降糖药+胰岛素(Both OAD and Insulin) 饮食控制+运动(On diet or sports) 18% 17% 2% 63% 39 目录 l糖尿病的诊断和分类 l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l糖尿病的危害 l糖尿病的治疗 l血糖监测 40 糖尿病治疗需要五马并驱 糖尿病需要综合管理 饮食 运动 药物 血糖监测 教育 血糖监测是调控中心 41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年2月第3卷第1期 Chin J Diabetes Mellitus,February 2011,Vol.3,No.1 血糖监测方法种类 l目前临床上血糖监测方法包括: 患者利用血糖仪进行的自我血糖监测(SMBG) 连续监测多天血糖的动态血糖监测(CGM) 反映周平均血糖水平的糖化血清白蛋白(GA) 反映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 l其中: 患者进行SMBG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反映即时血糖水平 HbA1c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不能反应血糖波动 CGM 和GA是上述监测方法的有效补充 42 糖尿病血糖控制的衡量指标 指标治疗后开始下降的时间 血糖(OGTT)即时(可反映即时的血糖控制情况) 尿糖2-6h(可反映最近几小时的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清蛋白(GSP)2-3周(可反映最近几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HbA1c)2-3个月(可反映最近几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 43 自我监测血糖有什么用? l糖尿病教育和理解: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 l行为改变: 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时,自我血糖监测(SMBG)可提 供即时反馈 l血糖评价: 患者与医护人员明确血糖异常等情况,并对总体血糖 状态进行评价 l优化治疗: 调整治疗方案,实施早期积极治疗 l减少并发症:合理的血糖监测可减少因糖尿病而产生的并发症与致 死率 44 HbA1c监测不能够告诉您SMBG却可以 44 1. 低血糖事件确认 4. 体力活动的作用 5. 药物治疗的作用 2. 胰岛素、糖类、体力活动及其导致血糖浓度变化之间的 动态关系 3. 膳食与点心的作用 45 自我血糖监测(SMBG)时间点及意义(1) 45 l空腹血糖(空腹8-10小时) 反映人体基础状态血糖的水平 l餐前血糖 便于患者调整食物量和餐前胰岛素量 l餐后2h血糖(从第一口饭算起) 反映人体在糖负荷后血糖的水平 l睡前血糖 有利于防止夜间低血糖 46 自我血糖监测(SMBG)时间点及意义(2) l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