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章 年龄、性别与运动 第一节 儿童少年与运动 一、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 (一)运动系统 1.骨骼与关节 骨骼含有机物多,无机盐少,比例是1:1,骨的弹性 和可塑性大,而硬度小,不易骨折,但易弯曲畸形。上肢 发育早,其次是下肢,最后是脊柱。 儿童少年关节在结构上与成年人基本相同,但是关节 软骨较厚,关节囊薄,关节内外韧带较薄且松弛,关节周 围肌肉细长,故伸展性和活动范围大于成年人,但是牢固 性较差,易脱位。 2.肌肉特点 肌肉发育的特点:重量轻、质软,肌纤维细弱,肌肉 含水分多,含蛋白质和无机盐少。肌肉收缩能力弱,耐力 差,易疲劳,但是恢复较快。 肌力发展存在加速期,在生长加速期,肌肉纵向发展 较快,但是肌力和耐力仍较差,到加速期后期,肌肉横向 发展加速,肌力显著增加,女孩在15-17岁,男孩在18-19 岁肌力增加明显 体育教学训练中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注意身体的全面训练。 3.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负荷不宜过重。 4.注意避免在坚硬的场地上运动。 5.注意预防“骺软骨病”的发生。 6.注意钙、磷的补充。 7.注意抓住有利时机,注意发展柔韧性。 (二)氧运输系统 1.血液 儿童少年血液总量比成年人少,新生儿血液总量占体 重的15%,15岁左右接近成年人,达到体重的7-8%。 新生儿血液为每立方毫米(550-750)104个,血红蛋 白为每升150-230g,白细胞数量是成人的2倍,15岁接近 成人水平。 2.心血管系统 儿童少年心脏发育不完善,收缩力弱,虽然每搏输出 量和每分输出量都小于成年人,但是没千克体重心输出量 的值较大。 在青春期,有些少年儿童会出现“青春期高血压”, 一般见于身体发育良好,身体增长迅速的青少年,但是收 缩压其值一般不超过20KPa,舒张压在正常范围。 3.呼吸系统 呼吸肌弱,呼吸时弹性阻力和气道阻力较大,故呼吸深 度不如成人,肺活量少,但其代谢旺盛,需氧多,呼吸频 率较快。最大通气量和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比成人低,但 相对值甚至略高于成人。 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 2.不宜过多和过长的“憋气”。 3.正确对待“青春期高血压”问题。 4.采取积极的手段,促进血液循 环系统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机 能水平。 (三)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发展不均衡 6-13岁左右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占优势,表现为活泼好 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是动作不协 调、不准确。 神经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是易恢复,8岁以后神经 元的抑制过程逐渐完善,并接近成人。 2.两个信号系统的特点 儿童时,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表现为对形象具体的 信号易建立条件反射,9-16岁时,第二信号系统进一步发 展,16-18岁时,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已经发展到相当水 平,分析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3.青春期神经系统的稳定性 由于内分泌腺活动的变化,导致神经系统稳定性暂时 下降,表现为兴奋过程占优势,抑制过程明显降低,动作 出现不协调的现象。 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注意问题 1.体育课内容要生动活泼,可穿插游戏和竞赛。要注意安排 短暂休息,使学生情绪饱满,精力旺盛,不易疲劳。 2.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形象教学,如示范动作、图表、 模型等。多采用简单易懂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或口决等形式 的讲解。 3.要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组织纪律的养成教育。 二、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 (一)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1.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 2.身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 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二)各项素质的年龄特点 三、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兴趣的培养 2.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3.坚持全面身体锻炼 第二节 女子与运动 一、女子的生理特点 (一)女子生理阶段的划分 幼年期:1012岁之前,卵巢未发育; 青春期:10岁18岁;生殖器官和卵巢明显发育,月经初潮 来临; 性成熟期(生育期):18岁开始,持续约30年;生殖器官和 卵巢发育已成熟,卵巢周期性排卵,并分泌性激素,出现 稳定的月经周期,生殖机能旺盛; 更年期:卵巢机能逐渐衰退到趋于消失的过渡时期;月经由 不规律到完全停止。 老年(绝经)期:60岁以后,卵巢机能已完全退化,生理功 能低落; (二)女子生理特点与运动能力 1.有氧能力 14岁开始,男生的V2max绝对值开始高于女生,1417 岁阶段,女生值比男生低11%36%。 17岁时比男生低24%。 引起最大摄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1女子的氧运输系统功能 女子的肺通气量及肺活量等小于男子,无论是红细胞总 数还是血红蛋白总量都比男子低。女子心脏的重量、体积等 指标均较男子低 2女子组织利用氧的能力 女子在有氧氧化供能能力上较男子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潜 力,如女子体内一些糖有氧代谢酶的活性较男子高,女运动 员的糖有氧代谢能力比男子强。女子肌肉内的甘油三酯比男 子的多,在低于80%V2max的运动时,女子动用脂肪供能的 能力比在男子好。但由于男女在生理上存在着一系列差别, 女子的有氧能力总体上还是不及男子。 2.无氧能力 女子的磷酸原和乳酸能容量低于男子;无氧代谢酶活性 较男子的低;碱储备含量比男子低;因而女子无氧工作能 力低于男子。 3.肌肉力量 1214岁后,男女之间的力量出现了明显差异。女子的 肌肉力量平均约为男子的2/3,且各种力量存在性别差异 。 4.柔韧性与协调性 女子的柔韧性优于男子;女子在精细动作协调和动作程序化 的速度等方面优于男子,而男子在目标动作技巧方面优于 女子 二、月经周期、妊娠与运动 (一)月经周期与运动 n生殖周期,即月经周期女性从青春期起至生殖机能停止时 止,其卵巢和附属生殖器在结构和机能上表现出的规律的 周期性变化,。通常,一个月经周期平均持续28天左右。 但是,提前或延后7天左右仍属正常。 n月经:在每个月经周期中,均发生一次子宫内膜出血的生 理现象。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称为月经期,一般持续27 天,每次月经的出血量约为20100 ml。在月经期,由于 子宫内膜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特别旺盛,因而经血不凝固 。 n月经周期的划分: 1、月经后期(卵泡期、增生期):子宫内膜增生,血管和 腺体增长; 2、月经前期(分泌期、黄体期):子宫进一步增生加厚, 腺体分泌,螺旋血管进一步增生; 3、月经期:若未受孕,则黄体退化雌性激素与孕激素分泌 下降,子宫内膜血管痉挛,内膜剥落流血, 出现月经,重 复下一周期。 2.月经周期与运动能力 在月经周期的前几天(即经期)、排卵日,以及月经来潮前 的几天内,女子的运动能力较差;但在排卵后的一周内, 即在黄体期时运动能力较好。 3.运动性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月经周期超过287天或经血量过多或过少并伴 有不排卵的现象。 运动性月经不调:由运动导致的月经不调。 运动强度大或运动时间过长的运动,易导致运动性月经不调 。但停止运动训练后,会得到纠正而恢复正常月经周期 4.月经期与运动 从理论上讲,适量的运动可使子宫受到按摩而利于经 血的排出,可缓解痛经;但情绪紧张的运动可能会导致痛 经。月经期的健身锻炼,应避免快速奔跑、跳跃、较大负 重力量的练习以及以腹压增大的练习;同时运动强度不宜 过大,锻炼时间不宜过长,要掌握好运动量;在此期间, 子宫有损伤,因而不宜游泳和冷水中下运动。 (二)妊娠期与运动 研究认为,孕妇进行时间不长,强度为60%-70%最大吸 氧量的体育活动是安全的,略低于此强度的运动是对孕妇 有益的。 三、女性特殊时期健身运动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一)月经期健身运动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1.注意控制运动量 2.对于必须从事游泳训练的女运动员,则要注意水温和池水 的清洁度 3.运动后应注意保暖 4.对于经期有明显腰酸背痛、痛经、月经紊乱等现象的,应 暂时停止健身运动。 5.对于没有经期运动习惯的女生来说,要注意循序渐进。 (二)妊娠期健身运动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1、在妊娠之前3个月,避免长时间的剧烈运动; 2、避免等长练习和屏气练习; 3、维持足够的营养和补充水分,运动前后喝水; 4、避免在酷热和潮湿环境中运动; 5、在妊娠的第四个月后避免卧位运动; 6、避免有身体接触和摔倒的活动; 第三节 老年人与健身运动 一、衰老 人体随年龄的增加而发生的退行性变化的综合表现,是机体 功能活动的进行性下降。 我国规定60岁为老年的界限 运动对于衰老的作用: 1.运动的损伤作用; 2.运动延缓衰老的作用 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一)运动系统 在衰老的过程中,骨骼肌肌纤维的体积和数量减少, 出现质和量的变化。随着老化过程的推进,肌肉蛋白合成 能力降低,肌纤维变细;肌细胞内水分减少,肌肉失去弹 性;肌肉组织间有脂肪和纤维组织生长,使肌肉成为假性 肥大。由于型肌纤维数目减少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降 低,使肌力下降;由于细胞内线粒体数量体积减小,氧化 酶活性的下降,使肌肉负荷能力变差,易疲劳,加上肌腱 韧带萎缩,常易引起肌肉拉伤。 (二)神经感觉系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感受器退化,中枢处理信 息的能力降低,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表 现为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对刺激反应迟钝,容 易疲劳,恢复速度减慢等。主要原因是大量神经细胞萎缩 和死亡;神经细胞内部结构也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变化,其 中一个重要变化是脑细胞中“衰老色素”脂褐素的堆积; 脑血流量也减少。 (三)平衡能力 人的平衡能力随年龄逐步完善,20-50岁保持稳定, 但是随年龄进一步增加,肌紧张反射减退,视力和前庭迷 路的退行性变化使姿态调节减退,影响老年人的平衡能力 。60岁以后,前庭系统的退行性变化更为明显。 (四)体成分 肌肉萎缩 水分减少 脂肪增加 (五)氧运输系统 1.循环系统 心肌萎缩,纤维化,心脏泵血效率下降,冠状动脉老 化亦使心肌本身血流量减少,携氧量下降,甚至出现心肌 供血不足等临床表现。 2.呼吸系统 肺泡体积增大,弹性减弱,呼吸肌虚弱,最终导致肺 通气和扩散能力下降,肺弹性下降和呼吸无力,运动时症 状加重。 3.血液 随年龄进行,老年人的血液出现高黏滞血症(浓、黏 、聚、凝),影响微循环的血管状态和血液流变异常,影 响组织器官的功能。 随衰老的进行,红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