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课件_ 幻灯)_第1页
视网膜病(课件_ 幻灯)_第2页
视网膜病(课件_ 幻灯)_第3页
视网膜病(课件_ 幻灯)_第4页
视网膜病(课件_ 幻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视网膜病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学教研室 视网膜解剖示意图 概述 视网膜基本病变 1.视网膜水肿:细胞性水 肿.细胞外水肿 2.视网膜渗出:硬性渗出, 棉绒斑 3.视网膜出血:深层出血. 浅层出血.视网膜前出血. 玻璃体出血 4.视网膜新生血管 视网膜病 视网膜动脉阻塞 一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1.阻塞部位:筛板或筛板以上部位 2.病因:动脉硬化.炎症.血栓等 临床表现: 症状:突发性无痛性完全失明. 体症:1.视乳头色苍白.2.视网膜动脉变细 ,小分枝看不到.3.视网膜水肿,黄斑区”樱 桃红”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樱桃红 视网膜色白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治疗:必需争分夺秒 1.扩张血管剂:吸入亚硝酸异戊酯 2.吸入氧气:95%氧气和5%二氧化碳气 体,每小时一次,每次10分钟. 3.降低眼压:1.早期前房穿刺.2.按魔眼球 4.纤溶剂:尿激酶500010000单位静 点. 5.中医中药治疗 视网膜分枝动脉阻塞 二视网膜分枝动脉阻塞 1病因:血栓是主要来源. 2.临床表现: 视力不同程度下降 视野相应缺血区缺损 3.治疗:同中央动脉阻塞,其预后良好 视网膜分枝动脉阻塞 视网膜鼻上支动脉阻塞,网膜呈灰白色浑浊,上支动脉细窄. 视网膜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 三:视网膜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 病因:糖尿病,高血压等 临床表现:如图 治疗:积级处理病因 视网膜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 眼缺血综合征 四.眼缺血综合征 1.病因:颈内动脉狭窄或阻塞所致. 2.临床表面: 视力下降 眶区疼痛 视网膜动脉狭窄,静脉扩张. 眼底改变:如图 3.治疗:一般预后差.有新生血管者行全视网膜 光凝. 眼缺血综合征 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 五: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 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 病因:血栓形成为主 临床表现:视网膜静脉扩张,出血,水肿. 1.缺血型:各象限大片出血和水肿. 2.非缺血型:各象限点状或放射状出血 治疗:扩血管,激光治疗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 二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 1.病因:动静脉交叉处.动脉壁增厚对静脉压迫 最常见 2.临床表现: 视力不同程度下降 阻塞部位见出血及渗出 分为:半侧枝阻塞,分枝阻塞,黄斑区阻塞 3.治疗:无特殊药物.激光治疗 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 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 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 视网膜血管炎 一病因:中间葡萄膜炎,结核,梅毒,多发性硬化等 二.临床表现:如图 1.玻璃体混浊. 2.视网膜血管:血管改变位于眼底周边部.小静 脉扩张,充血.静脉常伴有白鞘.小点状出血,渗出 . 3.治疗: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少量激素治疗; 严重的作眼内光凝和玻璃体手术. 视网膜血管炎 Coats病 一Coats病:又名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 1.病因:不明 2.临床表现: 眼底大量白色或黄白色点状渗出 眼底有成簇的胆固醇结晶和出血 血管呈梭形或球形扩张,或呈花圈状卷曲 重者晚期产生RD 本病好发于青年男性 很少找到全身病灶 Coats病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一病因:RPE水平的”泵功能不足和屏障 损害. 二临床表现:如图一.图二 视物变形,变小,视力下降不超过0.5 眼底所见:黄斑区13D隆起.黄斑呈房屋 顶状脱离 治疗:无特殊治疗,本病可自愈. 注意:禁用激素治疗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 变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AMD 病因:可能与黄斑长期慢性光损伤,遗传, 营养等有关. 分类: 1.干性(萎缩型):主要为玻璃膜疣和RQE 异常改变.玻璃膜疣积沉在Bruch膜内层 和RQE基底膜之间,可使RD. 2.湿性(渗出性):产生新生血管(CNV),视 网膜和玻璃体出血. AMD 治疗 1.抗氧化剂治疗 2.激光照射治疗 3.光动力疗法(PDT) 4.经瞳孔温热疗法(TTT) AMD AMD 黄斑囊样水肿 一病因:旁中心凹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与 炎症和血管病变有关 二临床表现: 中心视力缓慢减退,可有相对或难解难分 对中心暗点 眼底所见:黄斑区水肿呈蜂窝状或囊样外 观,甚至形成裂孔. 三治疗:寻找病因,激光治疗. 黄斑囊样水肿 Stargardt病 病因: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显性. 病理特点:RPE水平有弥漫性黄色圆形斑 点.仅在黄斑部叫Stargardt病.散布整 个眼底称眼底黄色斑点症 发病多在10岁左右 眼底所见:黄斑区可见黄色斑点.如图 Stargardt病 黄斑裂孔 病因:外伤,变性,高度近视,玻璃体牵引等 Gass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四期 I期:孔前期,中心凹脱离,呈黄色点或环 II期:黄斑裂孔形成小于400um III期:裂孔变大.大于400um,玻璃体皮 质仍与黄斑粘连 IV期:玻璃体后皮质完全脱离,伴较大全 层孔 黄斑裂孔 治疗: I期:进行观察 23期:进行玻璃体手术治疗 黄斑裂孔 黄斑视网膜前膜 病因:由于视网膜胶质细胞及RPE的移行 ,增生而形成的纤维化膜(常见于玻璃体手 术) 眼底改变如图所示 治疗:主要是通过玻璃体手术治疗,缓解视 网膜牵引. 黄斑视网膜前膜 视网膜脱离 病因及分类:孔源性RD,牵拉性RD,渗出 性RD. 特点:视网膜神经上层皮层(前九层)和色 素上皮层之间的脱离. 临床表现: 眼前闪光感 相应部位视野缺损 视网膜脱离 视力下降(特别是累及黄斑部时) 眼底改变: 1.孔源性RD 2.牵拉性RD 3.渗出性RD 治疗:除渗出性RD采用大量激素长期治 疗外其它二种RD均要手术治疗.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色素变性 一特点: 1.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的一组遗传病 2.30岁以前发病 二临床表现: 1.夜盲:早期症状 2.视力下降 3.视野缩小甚至管视 视网膜色素变性 4.眼底改变 视乳头颜色蜡黄 视网膜血管狭窄 骨细胞样色素散布 以上为其三主征 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扩血管 及营养视网膜及视神经为主的辅助治疗. 视网膜色素变性 各种变异型或非典型视网膜色素变性 1.中心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2.无色素型视网膜色素变性 3.单侧视网膜色素变性 4.白点状视网膜色素变性 5.Bietti结晶样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色素变性 中心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无色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白点状视网膜色素变性 Bietti结晶样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母细胞瘤 病因:基因突变及遗传 特点:多发于儿童 临床表现:分孤立型和弥漫型孤立型又分下三期 : 早期:肿瘤发生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