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9《邹忌讽齐王纳谏》word教案_第1页
2018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9《邹忌讽齐王纳谏》word教案_第2页
2018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9《邹忌讽齐王纳谏》word教案_第3页
2018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9《邹忌讽齐王纳谏》word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2读准字音,结合注释及积累,明确文言重点字词含义,疏通文义。(重点)3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深入理解课文。(重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若想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进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选自战国策的一篇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二、预习展示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后期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由于战国策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重点实词: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劝告。谏:臣对君、下级对上级直言规劝,使之改正错误。)能谤讥于市朝(谤讥:这里是议论的意思。谤,指责别人的过失;讥,谏。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上书谏寡人者(书: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2)词类活用: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在早上;服,名词作动词,穿)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3把握句式。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忌不自信。(宾语前置)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王之蔽甚矣。(被动句)三、合作探究(一)初步感知文意本文讲述了什么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邹忌以家庭琐事设喻劝谏齐威王和齐威王善于纳谏的故事。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也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建议,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二)深入理解课文1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骗的?明确:“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2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明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3劝谏的结果如何?明确: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谏言,立即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求谏。4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明确:说明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四、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齐王纳谏齐国强盛五、课外拓展邹忌进谏的成功,给了你哪些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示例: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重点)2理解文章的劝谏技巧。(难点)3理解文中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重难点)4认识邹忌劝谏成功在今天的借鉴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一段历史佳话。今天,让我们在复习中再次走进课文,对其进行深度探究。二、预习展示上节课我们大致疏通了文意,现在我们来尝试翻译下面的句子。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谁更)翻译:我与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呢?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式,是)翻译: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3忌不自信。(自信:相信自己)翻译: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4与坐谈。(省略句)翻译:(邹忌)与(他)相坐而谈。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认为美)翻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6王之蔽甚矣。(被动句式,蔽:被蒙蔽,受蒙蔽)翻译:大王受蒙蔽太厉害了!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闻)翻译: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我,并能使我听闻的。三、合作探究(一)人物形象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出了邹忌和齐威王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明确:(1)邹忌:课文首先通过“三问”“三思”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实事求是,善于思考,能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然后写邹忌进谏时的“三比”,表明他又是一个忠君爱国、勇于进谏、善于进谏的人。(2)齐威王:从一个“善”字,可以看出齐威王是一位善于纳谏的开明君主;从“三赏”可以看出齐威王的明智果断和兴利除弊的决心。而“三进”“四国朝齐”则从侧面表现出齐威王措施得力、改革成效十分显著。(二)讽谏艺术邹忌进谏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原因有哪些?明确:(1)从家庭小事入手,以家事类比国事。邹忌将“妻私己、妾畏己、客欲有求于己”类比“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有很强的说服力。(2)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语言委婉含蓄,容易让人接受。邹忌没有直言齐威王的弊病,而是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3)讽谏有针对性,设身处地地为齐王着想。邹忌针对“王之蔽甚矣”的现实和齐王希望修明政治、兴利除弊的愿望进行讽谏,让齐威王欣然接受。(4)运用排比句,增强了说服力。邹忌在讽谏时,连用了排比句,增强了语言气势。(三)写法探究本文写法上有哪些特点?明确:(1)本文采用了“三叠法”。排比句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更造成一种步步紧逼的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地阐明“王之蔽甚矣”的论点。(2)本文巧妙地运用了设喻(类比)的手法。(3)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四、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五、课外拓展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诉我们,在日常交际中,善于劝谏是一种智慧。针对下面的情况,如果你是晓阳,此时,你会怎样委婉地说服爸爸?写出你的劝说。爸爸经常教育晓阳不要爱慕虚荣,不要和人攀比,要勤俭节约。可是有一天,他带晓阳去餐馆陪客人吃饭,饭后却不打算将剩菜打包带走。晓阳发问,爸爸却说这多没面子!示例:爸爸,您不是经常教育我不要爱慕虚荣,要勤俭节约吗?我们还是把这些剩菜打包带走吧!我去叫服务员,好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