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课件_第1页
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课件_第2页
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课件_第3页
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课件_第4页
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 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李淮玉 p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有皮质 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p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 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coencepha-lopathy (CADASIL) 研究历史回顾 p本病首先报道发生在欧洲家族 p1993年后在美洲、非洲及亚洲亦有家族病例报道 p1993年Tournier-Lasserve提出CADASIL病的概念 p1994年5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CADASIL 病会议 p我国于2000年报道本病病例, 发现的CADASIL 家系已经达到20多个 概 述 p是一种非动脉硬化性及非淀粉样血管病性脑血管 病 p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微小动脉病,致病基因定位 于19p12的Notch3基因 p以中青年起病、反复发作皮质下梗死、偏头痛发 作、血管性痴呆等为临床特征 p临床表现类似Binswanger病,无高血压病史 临床特点 p反复发作脑缺血性小卒中 p进行性或阶梯样发展的智能减退以及精神异常 ,最终进展为痴呆 p疾病早期出现典型偏头痛 p眼底检查:可直接观察到弥漫性视网膜动脉狭窄 p头颅MRI检查:中发现脑深部白质和灰质核团 腔隙性脑梗死以及白质脑病,其中颞极的白质损 害最为特征性 眼底检查:可直接观察到弥漫性视网膜动脉狭窄 头颅MR I检查:发现脑深部白质和灰质核团腔隙性脑 梗死以及白质脑病,其中颞极的白质损害最为特征性 临床表现 p平均发病年龄45岁 p不同家族发病年龄范围变异在40-68岁, 发病年龄差异较大 p病程10-30年 p平均死亡年龄65岁,范围可介于30-80岁 脑缺血发作 p反复发作脑卒中或TIAs p从TIA到完全性中风 p主要为皮质下梗死 p2/3患者表现为纯运动、轻偏瘫、共济失 调、纯感觉、感觉运动等典型腔隙梗死 p40%患者临床只表现为单一的脑缺血 痴 呆 p见于2/3患者 p发病年龄较晚,平均40-70岁,至65岁时 ,80%患者有痴呆表现,90%患者同时合 并有反复中风发作致使认知功能障碍呈 阶梯式进展恶化 p痴呆诊断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 p认知功能障碍呈皮层下型,以额叶症状 和记忆障碍突出 偏头痛 p可作为本病首发症状,易被误诊 p先兆性偏头痛发作是最早的临床表现(约 占20%-30%患者) p平均发病年龄30岁,多见于20岁前 p先兆症状多为视觉、感觉等,基底动 脉型、偏瘫型、延迟性先兆型发生率亦很 高 情绪障碍 p20%患者有情绪障碍 p多表现为严重抑郁或抑郁-躁狂 p对治疗反应不佳 p发病机制不详,可能和基底节及额叶 皮质病变有关 其 他 p6%-7%患者有全身和泛化性癫癎发作 p耳聋、脑神经麻痹 p脊髓和肌肉疾患亦有报道 影像学表现MRI p类似Binswanger病 表现 p脑室周围白质、小脑中 脚、基底节区和丘脑部 位多发性小的线状、点 状病灶、可在皮质下对 称融合成片 影像学表现MRI pMRI其他区域白质 亦可见广泛高信号 p特别在侧脑室旁和半 卵圆中心区 影像学表现MRI p随年龄增长,异常范 围扩大增多 p可累及全部脑白质, 双侧颞极 p脑干白质亦可受累, 主要局限在脑桥 p小脑不受累 影像学表现 5 个CADA S IL 家族的核磁共振改变 p先证者1头部MRI p显示双侧颞极呈等T 1长T2 信号改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张巍、袁云等;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 年4 月 双侧大脑半球多灶性或弥漫性白质疏松 p先证者1头部MRI显示 p双侧额、顶、枕以及侧脑 室旁白质出现多灶性等T 1和长T2信号 p左侧丘脑、双侧基底节、 外囊和胼胝体体部多发性 腔隙性脑梗死 p头部MRA检查无异常 p先证者3的头部MRI显示 p双侧丘脑、基底节、外囊 和胼胝体体部多发腔隙性 脑梗死 p双侧颞极等T1 稍长T2 信 号, 双侧额、顶、枕部以 及脑室旁白质多灶性等T 1和长T2 信号 p头部MRA检查未见异常 双侧丘脑、基底节、外囊和胼胝体体部多发 腔隙性脑梗死 病理学表现 pCADASIL为全身性血管病,但以脑血管受损为主 p表现以非动脉硬化性、非淀粉样血管病性血管所 致的皮质下多发性梗死灶和弥漫性脑白质异常为 特征 p半球白质出现弥漫性脱髓鞘,在两个半球对称分 布,以额叶、顶叶、枕叶最明显 p基底节、丘脑、中脑、脑桥均可见深部多发性小 梗死灶 病理及发病机制 p小动脉病变是本病主要致病机制 p脑白质、基底节、丘脑的穿通支小动脉 广泛变性,表现为小动脉内膜下纤维增 生和透明样变性,小动脉壁向心性增厚 p伴动脉中层广泛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壁 间水肿,可累及血管周围间隙 病理及发病机制 p小动脉中层可见periodic acid- Schiff(PAS)阳性物质沉积及有抗弹力 蛋白单抗阳性反应 p这些改变干扰BBB完整性,使血管受损 病理及发病机制 p超微结构研究显示:小动脉内膜、基底层正常 ,中层明显增厚,沉积物中含有胶原、弹性碎 片,存在特征的颗粒性电子致密嗜饿物质( granular electron dense osmiophilic material,GOM)特征性血管病理改变 p约半数患者此种GOM 在脑外血管和皮肤活检 中也可见到,外周活检对诊断本病具有较肯定 价值 微动脉平滑肌细胞表面出现GOM 其它实验室检查 pCSF检查:部分病人蛋白含量可轻度升 高,与脑内小血管受损而致BBB坏有关 p SPECT检查:可出现与MRI显示病损 区域相同区域低灌注现象 诊 断 病理和基因检查是诊断CADASIL的金标准 p临床表现和家族史是疾病诊断的基础 pMRI检查发现对称性颞极白质损害对诊断具有 较高的提示意义 p病理检查:血管平滑肌细胞表面GOM,或 Notch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呈现阳性 p未发现典型病理改变需行基因检查:Notch3基 因突变 CADASIL诊断流程图 CADAS IL的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p与有相似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疾病鉴别: Binswanger病 p有明显的高血压病史; p无相应遗传家族史及特征性病理改变 pNotch3基因分析可助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 p有相似临床表现,CADASIL可以家族性 偏头痛作为早期症状 p对此两病的关系尚待明确,目前分子遗传 学研究不能证实两者间的联系 鉴别诊断 脑淀粉样血管病 p发病较晚,以皮层区为主 p病理学及影像学研究可作区别 鉴别诊断 多发性硬化(MS) p尽管有相似的脑影像学表现 p但MS的临床病程及好发临床症状不同于 CADASIL p一般不出现双侧颞极白质损害 p90%的患者脑脊液出现寡克隆区带阳性 p外周血管无异常改变 鉴别诊断 线粒体疾病如伴乳酸中毒及卒中样发作的 线粒体脑肌病(MBLAS) p多在儿童至中年期发病,可出现脑卒中 、癫痫发作、偏头痛等,血、CSF中乳 酸含量增高 p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研究可资区别 鉴别诊断 Alzheimer病 p表现为进行性痴呆,无卒中发作 p影像学检查即可鉴别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型: p原发性:多散发,各个年龄均可发病,主要症状包括 认知障碍、头痛和癫发作 p继发性:多出现颅外血管炎或其他结缔组织病临 床特点,如Sneddon综合征的皮肤网状青枝,硬 皮病和白塞病的皮肤和粘膜损害 p头颅MR I检查:可发现多发性脑缺血性改变伴强 化改变,缺乏双侧颞极白质损害 中枢神经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