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西医关系通而不同ppt课件_第1页
谈中西医关系通而不同ppt课件_第2页
谈中西医关系通而不同ppt课件_第3页
谈中西医关系通而不同ppt课件_第4页
谈中西医关系通而不同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中西医关系之 通而不同 什么是中医? 在汉书艺文志中出现了“中医”两个字:“以热益热, 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 得中医。”意思是有些病你未必忙着看医生,不要有一些 小病就老找医生,有些病不需要治疗。 “持中守一而医百病”。持什么“中”?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 一样,讲求中庸之道。事情不能走极端,它是一个过程, 我们取制衡它的要点,“持中”就是守着这个要点。 中医历史悠久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 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 本形成。 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 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 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 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 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 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历史悠久 知今需鉴古,无古不成今 古谚语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 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 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 难经中医理论著作。原名 黄帝八十一难经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所著。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 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中医学科的建立 正式确定中医作为行业名称,是1936年制定的中医条例 ,把我国的传统医学称为中医。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有些 民族有自己的民族医学,比如蒙医、藏医,都有自己的理论 和方法,但总的来说中国各民族医学都属于中国传统医学的 一部分。 中医的影响力 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就是中医的国 际标准。世界上唯有中国的传统医学延续到今天。 全球中成药的国际市场,总额大概有将近600亿美元,日本占了85% 以上。 凭借的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的270多个方子。他们把这 270多个方子用现代药业的方式做成中成药, 就靠这些方子 打遍天下。 马伯英教授 西医专家,后来 改学中医,与英国著名科学 史研究专家李约瑟合编 中国科学技术史。 他认为,中医学是以自然和社会生态状况及个体自身的心理 变化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规律,把这个作为研究对象,并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能够指导临床诊断、治疗、预防的这样一 门学科。中医的本质或者它的科学内涵是一种生态医学适应理论 。他强调-中医在理论层面上说是一种学术文化,从技术层面上 说是临床的实用技术文化,这两方面的结合或者说混合造就了中 医。 英国皇家医学院院士。浙江东阳人。 中医的影响力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发布的补充和替代医学产品 及管理指南(初稿),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 从“补充和替代医学()”中分离出来,首次认同中医药 学与西方主流医学一样,是一门有着完 整理论和实践体系的独立科学体系, 而不仅仅是对西方主流医学的补充。 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中药首获准欧盟注册 中医的科学性 科学大体有两个含义: 正确的知识或理论,即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 是方法,指获得真理的正确方法。 近代西方科学哲学非常强调后一种含义,他们为 知识的获取途径制定了一套规则,即逻辑证明和实 验证明,认为如果一个陈述不能被逻辑或实验所证 明就应该扔到垃圾箱里,中医理论就是在这样的标 准下被西方学术界所不容。 中医的科学性 按照科学的生成发展规律及思维方法的不同,学术界 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方法论还原论、系统论和整体论 。它们分别与简单性科学、复杂性科学和整体科学对 应。 从简单性科学到复杂性科学,再到整体科学,是科学 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医学虽然古老,但却具有超前性 ,因而是一门既古老又超前的整体科学。 中医的科学性 中医学并不是不科学的,前人的实践经验中往往有其科学 的因素,只是现代人在一定的时期内无法论证其原理,所 以在阐明治疗学原理方面难免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 缺憾。 中医的科学性 中医几千年来救人无数,医案如山,支撑着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人口 第一大国,难道是假的。如今在西医占统治地位的西方国家,中医 诊所和从业人员正在逐年增加,人口仅六千万的英国就有中医诊所 三千多家,中医针灸师一万多人,受惠于中医的患者不仅是华人, 也有不少西方人。这一理论与事实的巨大反差只能有一个解释,就 是西方评判科学的标准存在问题。 中医的科学性 科学的发展不过100多年的时间,而中医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所以说以目前的科学水平,对于中医 的一些理论和临床治疗手段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 ,对这些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而实践证明行之 有效的事实与经验,借以科学的名义予以取消和废 除都是错误的。 人体生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黑箱,它具有整体性、有序性、 动态性、联系性和网络化的系统。 现代医学与中医学的通与不同 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差异 基于直觉,概括而形成的归纳思维。 基于假设,证明而形成的推理思维。 基于整体归纳思维而形成 中医学 基于功能系统而形成的脏象学和经络学。 由四气五味而形成的中药学(本草)。 基于外感六淫而形成的外感辨证,包括所有的 传染病(伤寒与温病)。 基于四诊,八纲的诊断学。 中医学基本理论,富于原则,缺乏明晰界定。富 于发挥空间,是流派产生的条件。 基于逻辑推理思维而形成 西医学 基于解剖生理病理等发现而构成的西医各科体系。在 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针对具体疾患的药理学和治 疗学。 由于科学的不断进步,而日益丰富的基础医学体系, 并不断改善临床检查手段。 近年来提出循证医学。 现代医学与中医学有何共通之处? 现代医学是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 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的新型 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它是一种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 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方法。 中医学是一门具有特色诊疗和预防手段的科学。在疾病诊断上 ,中医学倡导的是辨证论治,是在八纲辨证、脏腑气血阴阳辨 证下对疾病的整体把握。在疾病治疗上,中医学推崇的是三因 制宜,是在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分证给药,是一人 一诊、一人一方的专属定制治疗。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 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 1.整体观念整体是指人体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2.辩证论治 “辩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 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 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 的过程。 “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辩证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 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 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所以辩证论治的过程,实 质上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现代医学与中医学有何共通之处? 治疗与预防方面: 疾病治疗上,现代医学强调精准,也就是美国前总统奥 巴马所说的“要在正确的时间,给正确的人以正确的治 疗,而且次次如此”,中医学的三因制宜也同样强调了 这种精准思想; 现代医学不止是要精准治疗,更要精准预防,这与中医 学的治未病思想在某些方面也不谋而合。 精准治疗与三因制宜 现代医学的四大要素分别是精确、准时、个体化与共享。 传统的西医治疗是见“病”给药,而并非见“人”给药, 而精准治疗与之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从对“病”给药转 化为对“人”给药,从而更具人性化以及针对性。 现代医学理念的实质: 以大样本、大数据为核心支撑,全面覆盖以个体为中心的 基因数据、临床数据、环境和社会人文数据,通过对数据的解读 明晰基因、环境、生活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更加深入理解 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和规律。 中医三因制宜中的现代医学要素: 三因制宜理论强调,每个个体的体质、所处的地理环境、疾 病发生的时间、疾病的病性和病位的不同或者医者诊断用药 的恰当、及时与否,都会使得同一种病在不同个体身上表现 出不同的临床症状甚至是不同的证候。 针对病机变化、疾病演变过程中的特殊时期、特殊运动现象 的表象作出辨证,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 三因制宜的精髓在于对疾病的定量辨识和精准治疗。基于三 因制宜的辨证思想正体现了现代精准医学的精髓。 中医与西医学共通之处: 1.现代医学与中医学都是立足于大数据的诊疗方式,都是适 用于所有疾病的; 2.两者都需要对疾病进行严密而谨慎的分析和比较,在诸多 相似之处中发现特性从而对疾病进行准确的判断; 3.都是进行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治疗。 不同之处: 1.所采用的大数据基础不同,精准治疗旨在以基因组信息为基 础,而三因制宜是基于医者的经验和知识储备而并非联合遗 传检测技术等; 2.精准治疗指的是通过技术手段来判断具有相同特质的人群, 从而给予他们已知的、标准化的、经实验证明安全有效的治 疗,也就是说,精准治疗其实是面对小众群体而并非之前的 一大类相同疾病的群体,而三因制宜是针对每一个个体进行 定制化的治疗。 精准预防与治未病 精准预防: 精准预防与精准治疗相同,其前提都是个体化,目标都 是希望在大数据的支撑下获得更有效、更快捷的预防措施, 从而预防某些疾病,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阻止或阻断某 些疾病的发生,达到未病先防或是给予连续性的诊疗服务。 精准预防与治未病 治未病 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基本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将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 ,简单来说就是养正气与祛邪气之间的平衡。 精准预防和治未病之间的 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之处 精准预防和治未病都是有针对性地进行, 在发现潜在隐患之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 精准预防和治未病之间的 相似和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 1.精准预防是希望通过观察大数据下不同基因型的人群对于 某一种或一类疾病的高发性与易感性进行预防,而治未病更 多地着眼于个体,更在乎个体在中医体质学说中的定位。 2.两者采用的手段有差异,精准预防是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