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烟雾病 Moyamoya Disease(MMD) 烟雾病 n概述 n病理 n分型、分期 n临床表现 n影像表现 n诊断 n鉴别诊断 n治疗 概述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 ,MMD) 是一组 以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前 循环)狭窄或闭塞,脑底出现异常的小血管网为 特点的脑血管病。因在脑血管造影时呈现许多密 集成堆的小血管影似吸烟吐出的烟雾,故名烟雾 病。 烟雾病MMD n1955 年,日本学者首先报道了MMD 的脑血管造影 情况 n1969 年,Suzuki 和Takaku 根据脑血管造影所表现出 来的形态将其命名为Moyamoya 病 n日语中“moyamoya”一词的含义有烟雾弥漫、模糊 的意思,患者脑底异常血管网在造影中显示正如“ 烟雾”一样 n1997年日本Moyamoya病研究委员修订了Moyamoya 病诊断标准 n欧美少见,亚洲多发,日本:3/100000,美国 0.86/100000 n亚裔:黑人:西班牙人:白人:4.6:2.2:0.5:1 n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亦可见于成人,以5岁和40岁 左右为两个高发年龄组 n女:男 2:1 n烟雾病患者8.82 %-12.1%有家族史。 病 因 目前有关此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因其在同 胞间的发病率比普通人高出42倍,患者子女的发 病率比正常人高出37倍,最近又发现烟雾病的发 生与3号染色体3p24.2-26;6号染色体D6s441及17号 染色体的基因异常有关。故有些学者认为烟雾病 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过去也有人认 为头颈部的感染如扁桃体炎、结膜炎是烟雾病的 诱因,但大宗病例统计学分析显示,烟雾病的发 生与这些局部感染没有相关性,而是全身性疾病 的一种局部反映 。 n 烟雾病不同于烟雾综合征(Moyamoya Syndrome MMS),烟雾综合征由已知病因 (如动脉硬化,动脉炎 唐氏综合症 各种 神经皮肤综合症 甲亢 等)引起的类似烟 雾病的疾病状态称为烟雾综合征( Moyamoya Syndrome)。 发病机理 n 烟雾病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主要病理改变是颈内动脉 内膜弹力纤维增生,逐渐使颈内动脉管腔狭窄,最终发生 闭塞。血管内膜的病变多发生在颈内动脉的末端,大脑前 及大脑中动脉的起始段,偶尔波及到大脑前和大脑中动脉 主干以及颈外动脉,乃至身体其它部位的血管。因这些颅 内供血动脉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导致脑血流量减少, 为补偿脑血流量的减少,脑底及脑表面的细小血管代偿性 扩张,形成了烟雾状血管。当代偿性血管扩张形成增加脑 血流的速度小于因脑供血动脉狭窄脑血流减少的速度时, 即产生了脑缺血症状、出现脑梗塞、脑萎缩、脑软化等。 (1)大脑基底部的大血管闭塞或极度狭窄缺血 : n颈内动脉分叉部、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起始 部的脑底动脉环管腔狭窄、闭塞 病理生理 (2)异常血管网出血 n主要位于脑底部及基底节区,异常血管网为来自 Willis环前、后脉络膜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 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扩张的中等或小的肌型血管。 n表现为管壁变薄,扩张,数量增多,易破裂出血等. 扩张的小动脉有时内弹力层断裂,中层变薄,形成 微动脉瘤而破裂出血。 n随着年龄的增大,扩张的血管可进行性变细,数量 减少,狭窄动脉增加。 侧支循环 n第一条旁路: “脑底moyamoya”,包括异常扩张的穿支动脉 ,如位于基底节和丘脑的豆纹动脉及丘脑穿通动脉。 n第二条旁路:扩张的脉络膜前动脉和后胼周动脉,这为大多数 Moyamoya病患者提供了侧支循环。 n第三条旁路:“筛骨 moyamoya” , 包括扩张的筛前和筛后 动脉,起到重要的侧支旁路代偿功能,其主要源自眼动脉到大 脑前动脉的各分支。 n第四条旁路:“穹窿moyamoya”,Moyamoya病可造成从颅顶部 硬膜血管到软脑膜血管的异常血管网状吻合,称之为“穹窿 moyamoya” 。通常可见于进展型的Moyamoya病患者。 病理 n病变血管内膜明显增厚, n内弹力层弯曲, n间质萎缩变薄, n血管壁上出现附壁血栓及脂质沉积等现象。 病理 A :狭窄的双侧大脑中动脉,右侧为重。B:Moyamoya病引起的急性梗塞 (黑箭头),陈旧梗塞(白箭头) 病理 病理 分型 n松岛将烟雾病的临床症状从轻到重分为6型 : I型(TIA型); II型(频发TIA型); III型(TIA梗塞型); IV型(梗塞TIA型); V型(梗塞型); VI型(烟雾状血管破裂型或其他类型)。 临床表现 n 烟雾病的症状表现为因颈内动脉闭塞引 起的脑缺血和代偿扩张的烟雾状血管破裂 诱发的脑出血两种类型 。 1.脑缺血 (1)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平均18.4岁,多见于儿童及少年 ,急性亚急性起病 (2)临床表现为脑梗塞、TIA等,常有多次卒中发作史。 (3)前驱症状有头昏,头痛,肢体麻木,瘫痪,精神不振 ,言语不清等,可表现为肢体交替性瘫痪,多为不全瘫,也 有全瘫。优势半球病变可出现失语,病灶多发者可出现假性 球麻痹,精神障碍,智力减退或痴呆,约40%的患者伴有癫 痫发作。 2.脑出血 (1)发病年龄多较缺血组晚,平均33.1岁,青壮年为多 。 (2)多以头痛、恶心呕吐起病,可伴意识障碍。 (3)血压多正常,发病突然,常见:蛛网膜下腔出血, 原发性脑室出血及脑叶出血,共占本病颅内出血的78%-90% ,少数为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及尾核头出血,故MMD引起的 颅内出血多为部位体征不典型的出血。 n 烟雾病引起原发性脑室出血较多,该处容易 出血除脑室壁的烟雾血管及粟粒型动脉瘤破裂出 血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梗死性出血,因脑室周围 由两组血管供血,两组血管均为终末支,基本上 不发生吻合,即构成边缘带,同时这些末梢支距 离心脏最远,又是在Willis动脉环主干血管出现 病变后增生、代偿的细小动脉,故易导致脑室壁 缺血软化,发生梗死性出血。 影像表现 nDSA nCT nMRI n血管造影(DSA) DSA是诊断烟雾病的最可靠的依据,可以清 晰看到颈内动脉分叉处狭窄的程度、烟雾状血管 形成以及颅外血管向颅内代偿的情况 。 DSA n双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和大脑前、中动脉近端 有严重的狭窄或闭塞,以颈内动脉虹吸段的狭窄 或闭塞最常见。 n在基底节处有显著的毛细血管扩张网。 n有广泛而丰富的侧支循环形成,包括颅内、外 吻合血管的建立。基底节区形成十分丰富的异常 血管网是本病的最重要的侧支循环通路。 颈内动脉造影显示烟雾状血管 n1969年由铃木 (Suzuki等)根据Moyamoya病 脑血管造影的表现定将其分为6期 铃木六分期法 DSA表现为六期: 期 单纯的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狭窄, 无其他异常(颈内动脉分叉部狭窄期) 期 在狭窄血管附近出现烟雾血管(异常血管网初发期 ) 期 烟雾加重,在脑底出现典型的烟雾血管(异常血管 网增多期) 期 烟雾减少,血管狭窄更加明显(异常血管网变细期) 期 烟雾更加减少,颅内颈内动脉系统主要脑血管全部消 失(异常血管网缩小期) 期 烟雾消失,颈内动脉系统主要血管和烟雾血管一起消 失(异常血管网消失期,只有从颈外动脉来的侧支 循环) A 正常 B 1-2 期 C 3-4 期 D 5-6 期 A 第1期:右侧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 ACA)狭窄 B 第2期:左侧颈内动脉末端、大脑中动脉( MCA)和ACA严重狭窄,但远端分支良好 C 第3期:右侧ACA闭塞,MAC重度狭窄,远 端分支显示不良 D 第4期:右侧ACA闭和MAC闭塞,起源于颈 内动脉的胚胎型大脑后动脉(PCA)狭窄 E 第5期:颈内动脉末端闭塞,逆行性累及到 整条颈内动脉,从起始部开始狭窄; F 第6期:颈内动脉起始段闭塞,颅内血流完 全由颈外动脉通过侧支供应 nCT表现 多发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可为陈旧性,亦 可为新近性,并可有大小不一的脑软化灶。 继发性脑萎缩:多为局限性的脑萎缩,好发于颞 叶、额叶、枕叶,24周达高峰,以后逐渐好转 。 脑室扩大:约半数以上的病人出现脑室扩大, 扩大的脑室与病变同侧,亦可为双侧。脑室扩大 常与脑萎缩并存, 颅内出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见,约 占60%。脑室内出血亦较常见,多合并蛛网 膜下腔出血。 增强CT扫描:可见基底动脉环附近的血管 变细,显影不良或不显影。基底节区及脑 室周围可见点状或弧线状强化的异常血管 团,分布不规则。 男 28 岁,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半天 男 42岁,发作性头痛伴短暂性失神 MRI nDWI:急性脑梗塞 nMRA:大脑基底部的大血管闭塞或极度狭窄,异常血 管网的形成 n增强MRI:Ivy sign(常春藤征) MRI n常春藤征(ivy sign)是指烟雾病患者MR 检查增强扫描时图像 上观察到沿软脑膜分布的点状或线状强化信号影, 由Ohta 等 首次报道,因类似爬行在石头上的常春藤而命名。 n文献报道这种征象出现率约70% , 并提出其对烟雾病的诊断具 有特异性。 n其形成主要是双侧颈内动脉、大脑前、中动脉狭窄或闭塞后, 颈外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参与代偿性供血的侧支循环血管, 包括大脑后动脉、脑膜中动脉、颞浅动脉、枕动脉, 沿双侧大 脑皮层柔脑膜分布。 烟雾病的典型核磁表现:基底节 部位可见点状的血管留空影。 MRI Image 图3 患者女, 69 岁, 轴位增强扫描图像 右侧大脑额顶叶沿柔脑膜点状 、线状强化信号( 常春藤征, 箭头) 图4 患者男, 26 岁, 轴位T2WI 图像 鞍上池、前纵裂池以及外侧裂池见 圆点状、条状细小紊乱烟雾状异常血管( 箭头) MRI Image 图1 患者男, 40 岁 A:MRA 图像 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闭塞, 右侧大脑前、中动脉未 显影, 左侧大脑中动脉M1 段多发狭窄; B.轴位FLAIR图像 双侧额顶叶皮层沿柔脑膜分布的点状或线状高 信号( 箭头) , 并可见双侧半卵圆中心多发斑片状脑梗死灶 图2 患者女, 69 岁 A. MRA图像 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 B. 轴位FLAIR 图像 右侧枕叶梗死灶, 双侧大脑半球皮层未见常春 藤征 诊断 n 目前采用国际上普遍接受的烟雾病诊断标准 ,即日本烟雾病研究会1997年制定的标准: 病因未明且DSA或MRA表现符合颈内动脉末端 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段进行性狭窄和(或)闭 塞,动脉显示异常的烟雾状血管网,病变为双侧 性。同时要排除以下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自身 免疫性疾病、脑膜炎、脑肿瘤、唐氏综合征、脑 外伤、放射线头部照射和甲亢等,可能的烟雾病 ,即儿童或成人的单侧病变也需排除。 治疗 内科治疗 n主要为对症治疗,如防止颅高压,提高脑灌注,控制 癫痫。可适当扩容,应用抗血小板聚集、钙离子拮抗 剂、脑保护剂类药物。 n目前尚无任何保守治疗能够阻止病变的发展或防止缺 血和出血再次发作。 外科治疗 虽然国际上围绕moyamoya 病的手术指征及方式 存在不同的看法, 但外科治疗已越来越普遍, 手术 治疗的目的为建立脑动脉的正常循环, 预防脑缺血 和避免异常、脆弱血管网破裂导致的颅内出血, 尤 其是在治疗缺血型moyamoya 病上已确立了其肯定 的地位。 手术方式:直接血管重建术、间接血管重建术 n直接血管重建术 以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STA-MCA) 最常用。 优点:术后可立即改善受血区域的血液供应 ,效果可靠。 缺点:此类病人的脑血管较细且脆弱,手术难 度大;颞浅动脉(STA) 或吻合之大脑中动脉 (MCA)分支狭窄或闭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道路方案简约模板
- 二零二五版产品包装标志定制设计合同
- 2025年宗教活动场地租赁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国际物流包装运输合同模板
- 电泳工厂管理方案模板
- 车辆延长保修服务方案
- 2025年度材料采购合同补充协议:风险评估
- 2025年度安全生产技术改造与升级服务合同规范版
- 2025版北京电力行业劳动合同规范文本下载
- 2025版家政服务公司保洁员劳动合同
- GA/T 1437-2017法庭科学平面鞋印形象特征检验技术规范
- RISC-V-指令集及简单实现课件
- 2022年山西晋勤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2年二级造价工程师(土建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考试题库高分300题(附答案)(海南省专用)
- Session4饥饿与创伤的代谢反应:营养需求课件
- vmc五轴系列产品介绍及技术协议0656evmc0656e-itnc把刀库v1
- 电子产品报价单通用模板
- 礼来公司销售讲座
- 甲苯甲醇烷基化法年产30万吨对二甲苯车间设计分析
- SHR-500A高速混合机
- 挤密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程监理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