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和动物性皮肤病课件_第1页
荨麻疹和动物性皮肤病课件_第2页
荨麻疹和动物性皮肤病课件_第3页
荨麻疹和动物性皮肤病课件_第4页
荨麻疹和动物性皮肤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荨麻疹和动物性皮肤病 第一节 荨麻疹(urticaria) 一、定义: v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 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 水肿反应 二、病因 v食物:主要包括动物性蛋白、植物性食品一 级某些食物调味品和添加剂 v药物: v感染: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 v物理因素:冷、热、日光、摩擦、压力等 v动物及植物因素:动物皮毛、昆虫毒素等 v精神因素:精神紧张 v内脏和全身性疾病:风湿热、恶性肿瘤等 三、发病机制 1、变态反应性: v多为型变态反应,机制为:变应原诱导产 生IgE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 的受体结合该变应原致敏相同变应原再 次进入与致敏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结 合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荨麻疹 2、非变态反应性: v病因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荨麻疹 四、临床表现 1、急性荨麻疹: v自觉瘙痒,很快在瘙痒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 红色风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开始 孤立存在,后逐渐扩大融合成片 v微血管血清渗出剧烈时,风团呈苍白色,皮 肤凹凸不平,呈橘皮样 v数小时内水肿减轻,风团变为红斑并逐渐消 失,持续时间6周以上 v全身症状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 v表现类似急性荨麻疹,部分皮损发作时间有 一定规律性 3、特殊类型荨麻疹 (1)皮肤划痕症: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 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伴瘙痒,不久后 可自行消退 (2)寒冷性荨麻疹: v家族性:出生后不久或早年发病,皮损终身 反复出现 v获得性:接触冷风、冷水或冷物后出现 皮肤划痕症 (3)胆碱能性荨麻疹: v多见于青年 v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 醇饮料躯体深部温度上升ACh作用于肥 大细胞发病 v受刺激后数分钟出现风团,直径23mm,周 围有12cm红晕 v散发于躯干上部和上肢,互不融合,自觉瘙 痒,可于0.51h内消退 胆碱能性荨麻疹 (4)日光性荨麻疹: v常由中波、长波紫外线或可见光引起,以波 长300nm左右的紫外线最敏感 v风团发生于暴露部位的皮肤,自觉瘙痒和或 刺痛,严重者出现全身症状 (5)压力性荨麻疹: v常见于足底部和长期卧床患者的臀部 v表现为皮肤受压46h后局部发生肿胀,可累 及真皮及皮下组织,一般持续812h消退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v根据发生及消退迅速的风团,消退后不留痕 迹的临床特点可明确诊断 v应与丘疹性荨麻疹、荨麻疹性血管炎等进行 鉴别 v伴腹痛、腹泻者应与急腹症及胃肠炎鉴别 v伴高热和中毒症状者,考虑合并严重感染 六、治疗 1、内用药物治疗: (1)急性荨麻疹: v第一代或第二代抗组胺药;维生素C及钙剂 v伴腹痛可给予解痉药;脓毒血症或败血症者 使用抗生素;病情重伴休克、喉头水肿及呼 吸困难者应及时抢救 (2)慢性荨麻疹:抗组胺药为主 (3)特殊类型荨麻疹: v在抗组胺药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的荨麻 疹联合使用不同药物 2、外用药物治疗: v夏季可选用止痒液、炉甘石洗剂等 v冬季选用有止痒作用的乳剂 第二节 疥疮(scabies) 一、定义: v由疥螨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v疥螨在皮肤角质层内掘凿隧道引起的机械性 刺激、疥螨分泌的毒液及排泄物刺激皮肤引 起变态反应以及雌疥螨滞留在皮肤角质层内 引起异物反应可导致皮肤瘙痒 v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接触被污染的被褥 、衣物等也可造成间接传染 三、临床表现 v好发于皮肤薄嫩部位 v皮损为米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和灰白色或 浅灰色线状隧道,丘疹为正常肤色或淡红色 ,反应剧烈者其顶端可出现脓疱 疥疮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v根据接触史、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疥螨检查 一般可确诊 v需与痒疹、虱病、丘疹性荨麻疹、皮肤瘙痒 等进行鉴别 五、预防和治疗 1、预防: v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晒被褥 v患者应及时隔离,家里或集体宿舍中的患者 应同时治疗 v污染物品应煮沸消毒或在日光下暴晒以杀灭 疥螨 2、外用药物治疗(主): v1020硫磺软膏:婴幼儿用5 v1025苯甲酸苄酯乳膏: v1-666霜: v疥疮结节疮结节 可外用糖皮质质激素或焦油凝胶,也 可皮损损内部注射泼泼尼松龙龙混悬悬液 3、内用药物治疗: v瘙痒严重者可睡前口服镇静止痒药 第三节 隐翅虫皮炎 (paederia dermatitis) 一、定义: v由于皮肤接触隐翅虫毒液引起的皮肤炎症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v隐翅虫身体各段均含有毒素,当其停留在皮 肤上受压或被拍打、压碎时,即释放强酸性 毒液(pH12)灼伤皮肤,数小时后出现皮 肤损害 三、临床表现: v好发于夏秋季,雨后闷热天气尤为多见 v好发于面、颈、四肢和躯干等暴露部位 v皮损为条状、斑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 上有密集的丘疹、水疱及脓疱,部分脓疱融 合成片,可出现糜烂、结痂、坏死,侵犯眼 睑时肿胀明显 v自觉灼热、灼痛或痛痒 v严重者有全身症状 隐翅虫皮炎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v根据好发季节及典型临床表现可诊断,若发 现隐翅虫可确诊 v需与接触性皮炎、急性湿疹和脓皮病等进行 鉴别 五、预防和治疗 1、预防: v注意环境卫生,消灭居处周围隐翅虫孳生地 v避免直接在躯体上拍打虫体 v接触部位应尽早用肥皂水冲洗 2、外用药物治疗: v皮损无糜烂、渗出:1薄荷炉甘石洗剂或 糖皮质激素霜剂 v水肿明显或有糜烂渗出:1:50001: 8000高锰酸钾溶液、0.1雷佛奴尔溶液或5 碳酸氢钠溶液湿敷 v继发感染:抗感染 v病情严重:糖皮质激素 第四节 虱病(pediculosis) 一、定义: v由头虱、体虱和阴虱所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v虱在吸血的同时释放唾液中的毒汁,其毒汁 和排泄物均可引起皮肤炎症 v虱病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 三、临床表现: 1、头虱: v多累及儿童 v头虱寄生于头部 v虱叮咬的皮肤可出现丘疹、瘀点 v自觉头皮瘙痒,常因剧烈搔抓头皮而出现渗 出、出血或继发感染,甚至形成疖或脓肿, 局部淋巴结肿大 2、体虱 v皮肤被叮咬后出血红斑、丘疹或风团,中央 由一小出血点,常因搔抓而发生抓痕、血痂 、皮肤苔藓化、色素沉着或继发感染 3、阴虱: v皮损为表皮剥蚀、抓痕、血痂或毛囊炎 v部分患者外阴散在分布直径0.5cm左右的青蓝 色瘀斑 v自觉瘙痒剧烈 虱病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v根据接触史、典型临床表现可考虑,如找到 成虫或虫卵可确诊 v需与疥疮、湿疹、脂溢性皮炎、搔痒症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