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过关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选择题共2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解析:A、D都是放热反应,C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符合题意。答案:B2.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B.将铝片改为铝粉,做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C.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浓硫酸解析:A增大水的用量不能增大Na与水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不变;B增大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C压强对溶液间和固体间的反应速率无影响;D稀硫酸改用浓硫酸后,Fe发生钝化。答案:B3.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如下,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状态12.025块状22.530块状32.550块状42.530粉末状A.4-2-3-1B.1-2-3-4C.3-4-2-1D.1-2-4-3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和固体物质的表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1的盐酸的浓度最小,反应的温度最低,所以化学反应速率最慢;由于实验3的反应温度比实验2的反应温度高,所以反应速率实验3大于实验2;而实验4和实验3虽然浓度相同,但反应的温度不同,物质的状态也不相同,所以不能比较。答案:C4.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N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 s末的v(H2)=0.3 molL-1s-1,则3 s末NH3的浓度为()。A.0.4 molL-1B.0.6 molL-1C.0.9 molL-1D.1.2 molL-1解析:同一反应中用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由N2+3H22NH3知v(NH3)=v(H2)=0.3 molL-1s-1=0.2 mol(Ls)-1;所以:c(NH3)=v(NH3)t=0.2 molL-1s-13 s=0.6 molL-1。答案:B5.可逆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消耗2 mol SO2的同时生成2 mol SO3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反应混合物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A.B.C.D.解析:只提到正反应速率;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若为瞬时,不一定平衡,如保持不变,则平衡;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即说明各物质浓度不再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答案:C6.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A.B.C.D.解析:实质均为原电池装置。中Fe为正极,被保护;中Fe为负极,均被腐蚀,但相对来说,Fe和Cu的金属活动性差别较Fe和Sn的差别大,故中Fe被腐蚀得更快;中因铁不纯而发生微电池反应。答案:C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7.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B.使用高效催化剂只能提高正反应速率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解析: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A项错;催化剂可同等程度地提高v(正)、v(逆),B项错;平衡状态的标志之一是“定”反应速率保持不变,C项对;单位时间内消耗CO代表v(正)和消耗CO2代表v(逆)的物质的量相等,再依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实质反映了同一物质的v(正)=v(逆),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项对。答案:AB8.下列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A.氧化铝膜破坏后,金属铝被迅速氧化B.白铁镀锌层破损后,还能阻止铁被氧化C.红热的铁与水接触表面上形成蓝黑色的保护层D.锌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解析:A、C都不是原电池反应,B形成了铁锌原电池,D中可形成铜锌原电池。答案:BD第卷(非选择题共36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9.(9分)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完成下列反应:Zn+CuSO4ZnSO4+Cu(1)画出装置图,并标明各部分材料名称。(2)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3)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正极:。解析:设计原电池一定要满足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答案:(1)(2分)(2)锌片铜片CuSO4溶液(每空1分)(3)负极:Zn-2e-Zn2+(2分)正极:Cu2+2e- Cu(2分)10.(8分)已知化学能与其他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填写下表的空白:化学反应方程式(例子)能量转化形式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Pb+PbO2+2H2SO42PbSO4+2H2OCaCO3CaO+CO2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解析:仔细分析反应前后的能量形式变化。问答案比较开放。答案:2H2+O22H2O(答案合理即可)放电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充电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由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每空2分)11.(13分)某同学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气体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时间/min12345氢气体积/mL50120232290310(1)哪一时间段(指01、12、23、45 min)反应速率最大,原因是。(2)哪一时间段的反应速率最小,原因是。(3)求23 min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4)如果反应太剧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A.蒸馏水B.NaCl溶液C.Na2CO3溶液D.CuSO4溶液你认为可行的是(填编号)。解析:(1)反应速率最大,则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氢气最多,23 min产生了232 mL-120 mL=112 mL 氢气,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温度最高。(2)反应速率最小,即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氢气最少,为45 min,共产生20 mL氢气,此时H+浓度太低。(3)可先求消耗HCl的物质的量,然后再求盐酸的反应速率。(4)A、B相当于降低盐酸浓度,C消耗了盐酸,减少了生成氢气的量,D增大了反应速率且消耗了锌,减少了产生氢气的量。答案:(1)23 min(2分)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3 min时温度高(2分)(2)45 min(2分)因为45 min时H+浓度小(2分)(3)0.1 molL-1min-1(3分)(4)AB(2分)12.(6分)298 K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生成2 mol NH3放出92.4 kJ热量。在该温度下,取1 mol N2(g)和3 mol H2(g)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填“等于”“大于”或“小于”)92.4 kJ。原因是。解析:注意分析“生成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动化故障监控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产与健康食品搭配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自动驾驶算法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直销与体验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硅传声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观后感
- 辐射防护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总结
- 现场安全知识培训目录课件
- 2025年文化产业园产业集聚与服务体系优化研究报告
- 2025年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区域整合的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报告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全一册义务教育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课件
- 【新课标】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朝夕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生态系统恢复策略
- 公路桥梁养护工程预算定额
- 办公楼室内装饰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技术标范本
- 2024年交管12123学法减分试题题库附答案
- 2024年湖南省长沙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招聘历年高频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共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高清版)DZT 0079-2015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技术要求
- 玉兰花的栽培与管理方法
- (完整word版)软件投标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