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课件_第1页
医学资料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课件_第2页
医学资料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课件_第3页
医学资料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课件_第4页
医学资料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 概述概述 伤食型婴幼儿泄泻概念伤食型婴幼儿泄泻概念 婴幼儿泄泻,又称小儿消化不良,是两婴幼儿泄泻,又称小儿消化不良,是两 岁以下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其原岁以下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其原 因多由饮食不当,如突然改变饮食,饮食因多由饮食不当,如突然改变饮食,饮食 过饱,或先天脾胃不足,运化功能失调所过饱,或先天脾胃不足,运化功能失调所 致。致。 幼幼集成幼幼集成云云:“ “夫泄泻之本,无不由夫泄泻之本,无不由 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 脾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营卫,脾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营卫, 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 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 化,乃至和污下降而泄泻作矣化,乃至和污下降而泄泻作矣” ”。 n n 婴幼儿泄泻诊断标准婴幼儿泄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大便性状有改变,呈大便性状有改变,呈 稀便、水样便。稀便、水样便。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化验检查有脂肪球。化验检查有脂肪球。 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伤食型伤食型:主症主症:大便酸大便酸 臭,或如败卵,腹部胀满,口臭纳呆,泻臭,或如败卵,腹部胀满,口臭纳呆,泻 前腹痛哭闹,多伴有恶心呕吐,舌苔厚腻前腹痛哭闹,多伴有恶心呕吐,舌苔厚腻 ,脉滑有力。,脉滑有力。 n n 诊断依据:诊断依据: (1 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 35 5次,多达次,多达1010次以上次以上 ,呈淡黄色,如蛋黄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呈淡黄色,如蛋黄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 量粘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量粘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 等症。等症。 (2 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湿邪的病史。)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湿邪的病史。 (3 3)重者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重者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 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 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 等。等。 n n 适应症适应症 3 3岁以内的婴幼儿,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小儿,岁以内的婴幼儿,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小儿, 托儿所或幼儿园小儿比较密集又属集体就餐的人托儿所或幼儿园小儿比较密集又属集体就餐的人 群较多。中医诊断属群较多。中医诊断属伤食型伤食型,西医属单纯性腹泻,西医属单纯性腹泻 或称消化不良性腹泻,或称消化不良性腹泻,无明显脱水或轻、中度脱无明显脱水或轻、中度脱 水者水者,大便稀烂夹有乳片或食物残渣,一日,大便稀烂夹有乳片或食物残渣,一日3 35 5 次或次或1010次左右,便前腹痛哭闹,不思饮食,腹胀次左右,便前腹痛哭闹,不思饮食,腹胀 拒按,嗳气或呕吐,大便气味酸臭,夜寐欠安,拒按,嗳气或呕吐,大便气味酸臭,夜寐欠安, 舌淡红,苔厚腻或白厚。舌淡红,苔厚腻或白厚。 n n 禁忌症禁忌症 (1 1)临床诊断为急性感染性腹泻,痢疾、急临床诊断为急性感染性腹泻,痢疾、急 性阑尾炎引起的腹泻,幼儿急疹引起的腹泻,以性阑尾炎引起的腹泻,幼儿急疹引起的腹泻,以 及全身性疾病、霍乱,中毒、寄生虫感染、恶性及全身性疾病、霍乱,中毒、寄生虫感染、恶性 肿瘤等引起的腹泻。(肿瘤等引起的腹泻。(2 2)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合并心脑血管、肝、肾 、内分泌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内分泌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3 3)过敏)过敏 体质对本法过敏者。(体质对本法过敏者。(4 4)由于剧烈腹泻致严重脱)由于剧烈腹泻致严重脱 水或电解质紊乱而加用其他治法者。(水或电解质紊乱而加用其他治法者。(5 5)合并急)合并急 性传染病或烈性传染病。性传染病或烈性传染病。 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的常用手法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的常用手法 这里主要介绍常用的推法、拿法、揉法、运法、这里主要介绍常用的推法、拿法、揉法、运法、 捏脊法、分法、合法、摩法、擦法九种手法。捏脊法、分法、合法、摩法、擦法九种手法。 1 1、推法:所谓推法即用手向前推动的方法。、推法:所谓推法即用手向前推动的方法。 推法又分推法又分拇指直推法拇指直推法、食中指直推法食中指直推法、一指禅直一指禅直 推法推法、旋推法旋推法、合推法合推法、分推法分推法、掌推法掌推法,常用,常用 的是直推法。的是直推法。 直推法:我们以患儿左手为例(以下同)直推法:我们以患儿左手为例(以下同) ,医者左手握患儿左手,用右手大拇指或食中两,医者左手握患儿左手,用右手大拇指或食中两 指并拢的掌面,在选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直线推指并拢的掌面,在选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直线推 动称为直推法。动称为直推法。 直推法分类直推法分类 直推法又分为补推法、泻推法、平补平泻法直推法又分为补推法、泻推法、平补平泻法 。补法是由指端推向指根(向心性推)。泻法是。补法是由指端推向指根(向心性推)。泻法是 由指根推到指端(离心性推)。平补平泻法是从由指根推到指端(离心性推)。平补平泻法是从 指根推到指端,再从指端推到指根,来回推动。指根推到指端,再从指端推到指根,来回推动。 治疗作用:由于推的方向不同,治疗作用亦治疗作用:由于推的方向不同,治疗作用亦 不同。总的来说,一般向心性为补,离心性为泻不同。总的来说,一般向心性为补,离心性为泻 ,来回推为平补平泻,此法多用于线形穴位。,来回推为平补平泻,此法多用于线形穴位。 2 2、拿法拿法 以拇食两指指端掌面,适当拿住选定的部位以拇食两指指端掌面,适当拿住选定的部位 (或穴位处)相对用力,反复进行称为拿法。如(或穴位处)相对用力,反复进行称为拿法。如 拿关节等,多用于面形穴位。拿关节等,多用于面形穴位。 3 3、揉法、揉法 以掌根部或指按在某一个部位或穴位上做左以掌根部或指按在某一个部位或穴位上做左 右旋转称为揉法,揉法又分指揉法,掌揉法等。右旋转称为揉法,揉法又分指揉法,掌揉法等。 一般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左右交替进行为一般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左右交替进行为 平补平泻。此法多用于点、面形穴位或局部损伤平补平泻。此法多用于点、面形穴位或局部损伤 等。等。 4 4、运法、运法 医者用右手拇指掌侧或食中指靠拢的掌面作医者用右手拇指掌侧或食中指靠拢的掌面作 弧形或环形旋转,由某一穴推向另一穴,如此反弧形或环形旋转,由某一穴推向另一穴,如此反 复操作为运法。一般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复操作为运法。一般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此法多用于弧形或环形穴位。此法多用于弧形或环形穴位。 5 5、分法分法 医者用两手拇指桡侧在选定的穴位,由中间医者用两手拇指桡侧在选定的穴位,由中间 向两侧分称为分法。如分阴阳。此法多用于点、向两侧分称为分法。如分阴阳。此法多用于点、 面形穴位。面形穴位。 6 6、合法合法 由穴位的两侧向穴位中心合拢为合法由穴位的两侧向穴位中心合拢为合法 。如合阴阳等。此法多用于点、面形穴位。如合阴阳等。此法多用于点、面形穴位 。 7 7、摩法摩法 用食、中指和无名指掌面或掌心,在选定的用食、中指和无名指掌面或掌心,在选定的 部位或穴位上作环形运动称为摩法。部位或穴位上作环形运动称为摩法。 一般顺时针摩为补,逆时针摩为泻。也有掌一般顺时针摩为补,逆时针摩为泻。也有掌 摩为补,指摩为泻;缓摩为补,急摩为泻等说法摩为补,指摩为泻;缓摩为补,急摩为泻等说法 。此法多用于面形穴位或局部病变部位。此法多用于面形穴位或局部病变部位。 8 8、捏脊法、捏脊法 捏脊有两种手法。捏脊有两种手法。 第一种:是用拇指的指端桡侧缘顶住皮肤,第一种:是用拇指的指端桡侧缘顶住皮肤, 食、中指前按,也就是用拇、食、中三指夹住皮食、中指前按,也就是用拇、食、中三指夹住皮 肤同时用力捏拿,双手交替移动向前。肤同时用力捏拿,双手交替移动向前。 第二种:是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面顶第二种:是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面顶 住皮肤,拇指端前按,拇、食指夹住皮肤用力提住皮肤,拇指端前按,拇、食指夹住皮肤用力提 拿,双手交替移动向前动。拿,双手交替移动向前动。 捏脊时注意事项捏脊时注意事项 捏脊时让患儿正坐或俯卧。按如下步骤操作:捏脊时让患儿正坐或俯卧。按如下步骤操作: 1 1、医者用右手中指压住大椎穴,食指和无名指、医者用右手中指压住大椎穴,食指和无名指 压住脊柱旁开压住脊柱旁开1.51.5寸的两行腧穴,向下擦至龟尾穴寸的两行腧穴,向下擦至龟尾穴 ,连擦,连擦3 3遍。遍。 2 2、用前述方法操作三遍,、用前述方法操作三遍, 3 3、第四遍用前述方法捏两下向上提一下,连续、第四遍用前述方法捏两下向上提一下,连续 六遍加上前三遍共六遍加上前三遍共9 9遍。遍。 4 4、从命门穴向肾腧穴分推、从命门穴向肾腧穴分推2020遍遍 5 5、用两手拇指的指端从大椎穴旁开、用两手拇指的指端从大椎穴旁开1.51.5寸的两寸的两 行腧穴向下压,每个穴位约压行腧穴向下压,每个穴位约压2020秒秒 此法一日一次,此法一日一次,5 5天为一疗程。天为一疗程。 9 9、擦法擦法 擦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上来回摩擦的擦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上来回摩擦的 一种手法。擦法速度较快,每分钟一种手法。擦法速度较快,每分钟100100150150次,次, 作用于皮肤及皮下,对皮肤有较大的反应,故常作用于皮肤及皮下,对皮肤有较大的反应,故常 用润滑剂。用润滑剂。 临床分掌擦法和掌侧擦法。用手掌面擦时临床分掌擦法和掌侧擦法。用手掌面擦时 ,称为掌擦法。此法多用于指、掌、背、趾、足,称为掌擦法。此法多用于指、掌、背、趾、足 等处。用小指和第五掌骨的侧面擦时,称为掌侧等处。用小指和第五掌骨的侧面擦时,称为掌侧 擦法。此法多用于背部。擦法。此法多用于背部。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 常用穴位及手法常用穴位及手法 顺运八卦顺运八卦150150次,清胃次,清胃300300次,补脾次,补脾300300次次 ,补大肠,补大肠300300次,运土入水次,运土入水100100次,利小便次,利小便200200次,次, 顺揉长强顺揉长强200200次,推上七节骨次,推上七节骨500500次,揉足三里次,揉足三里200200 次,推上承山次,推上承山100100次,推揉止泻灵次,推揉止泻灵200200次。次。 器械准备器械准备 推拿扶手椅一把、滑石粉适量。推拿扶手椅一把、滑石粉适量。 患儿姿势:患儿端坐在椅子上或坐在床上,两患儿姿势:患儿端坐在椅子上或坐在床上,两 岁以内的小儿由家长怀抱,尽量使其患儿舒服,岁以内的小儿由家长怀抱,尽量使其患儿舒服, 或在患儿睡眠中操作。如患儿在操作中哭闹时可或在患儿睡眠中操作。如患儿在操作中哭闹时可 通过玩具或讲故事以解除患儿的紧张情绪,也可通过玩具或讲故事以解除患儿的紧张情绪,也可 通过喂水或喂奶使患儿保持安静。通过喂水或喂奶使患儿保持安静。 医生姿势:医生姿势:医生要坐在患儿对面,冬天在医生要坐在患儿对面,冬天在 操作前要把自己的手搓热,然后施术,夏天要注操作前要把自己的手搓热,然后施术,夏天要注 意手保持干燥滑柔。意手保持干燥滑柔。 推拿介质推拿介质 滑石粉滑石粉:滑石粉有润滑作用,一般常在冬夏季滑石粉有润滑作用,一般常在冬夏季 应用。应用。 生姜汁生姜汁:把生姜捣烂如泥,放入器皿中,蘸其:把生姜捣烂如泥,放入器皿中,蘸其 汁使用。生姜汁临床较常用,尤其是小儿推拿用汁使用。生姜汁临床较常用,尤其是小儿推拿用 的更多,因为小儿皮肤柔嫩,姜汁柔滑,不易擦的更多,因为小儿皮肤柔嫩,姜汁柔滑,不易擦 破皮肤。同时姜汁有温热发散之功效,有助于驱破皮肤。同时姜汁有温热发散之功效,有助于驱 散外邪,尤其是对风寒感冒,或腹部着凉的患儿散外邪,尤其是对风寒感冒,或腹部着凉的患儿 更好。当姜汁不易保存时,可将生姜切碎倒入酒更好。当姜汁不易保存时,可将生姜切碎倒入酒 精,浸出姜液使用。精,浸出姜液使用。 刨花水刨花水:将木质刨花浸泡于水中,取其浸出的:将木质刨花浸泡于水中,取其浸出的 汁作为介质。刨花水十分滑润,故可用于小儿推汁作为介质。刨花水十分滑润,故可用于小儿推 拿。拿。 鸡蛋清鸡蛋清:把鸡蛋打一个小洞,取其蛋清使用。:把鸡蛋打一个小洞,取其蛋清使用。 另外,亦可把鸡蛋清与白面和成面团,医者手执另外,亦可把鸡蛋清与白面和成面团,医者手执 面团在小儿的胸、腹、背部作搓摩运动。这是治面团在小儿的胸、腹、背部作搓摩运动。这是治 疗小儿感冒、食积等疾患时常用的方法。疗小儿感冒、食积等疾患时常用的方法。 常用穴位常用穴位 1 1、八卦穴、八卦穴 位置:位置:在手掌面手心内劳宫的周围,共分八个方在手掌面手心内劳宫的周围,共分八个方- -位,位, 有乾、坎、艮、震、巽有乾、坎、艮、震、巽 、离、坤、兑八宫。南为离,北、离、坤、兑八宫。南为离,北 为坎,东为震、西为兑,西北为乾,东北为艮,东南为巽为坎,东为震、西为兑,西北为乾,东北为艮,东南为巽 ,西南为坤。,西南为坤。 功能:功能:顺气化痰,宽胸利膈。顺气化痰,宽胸利膈。 主治:主治:宿食停滞、呕吐、恶心、发热、咳嗽、胸闷、腹宿食停滞、呕吐、恶心、发热、咳嗽、胸闷、腹 胀等。胀等。 手法:手法:患儿掌心向上,医者用左手拿住患儿左手,用右患儿掌心向上,医者用左手拿住患儿左手,用右 手拇指或食、中指沿患儿手心周围环形推运。顺时针为顺手拇指或食、中指沿患儿手心周围环形推运。顺时针为顺 运,逆时针为逆运;顺时针从尺侧(小指侧)开始,逆时运,逆时针为逆运;顺时针从尺侧(小指侧)开始,逆时 针从尺侧向相反方向运,不分东西南北针从尺侧向相反方向运,不分东西南北 2 2、胃穴、胃穴 位置:位置:在大鱼际的外侧缘,从拇指根到腕横纹的在大鱼际的外侧缘,从拇指根到腕横纹的 桡侧缘。桡侧缘。 功能:功能:和胃消食,降逆止呕,清热消胀。和胃消食,降逆止呕,清热消胀。 主治:主治:伤食、纳呆、积滞、牙龈红肿疼痛、腹胀伤食、纳呆、积滞、牙龈红肿疼痛、腹胀 、呕吐等。、呕吐等。 手法:手法:医者用左手握住患儿左手,用右手食指和医者用左手握住患儿左手,用右手食指和 中指合并从腕横纹推到拇指根为推清胃穴,一般中指合并从腕横纹推到拇指根为推清胃穴,一般 多用泻法,不用补法,如是胃阴不足或胃气虚的多用泻法,不用补法,如是胃阴不足或胃气虚的 患者则需补脾,以达补胃的目患者则需补脾,以达补胃的目的。的。 3 3、脾穴、脾穴 位置:位置:在拇指桡侧缘,从指根到指端。在拇指桡侧缘,从指根到指端。 功能:功能:健脾益气,消食化积。健脾益气,消食化积。 主治:主治:消化不良、泄泻疳积、痢疾、抽风、咳喘消化不良、泄泻疳积、痢疾、抽风、咳喘 、腹胀、腹胀。 手法:手法:补法是将患儿拇指屈曲医者用右手拇指桡补法是将患儿拇指屈曲医者用右手拇指桡 侧从指端推向指根;泻法是将患儿拇指伸直,医侧从指端推向指根;泻法是将患儿拇指伸直,医 者用右手拇指桡侧从指根推向指端;平补平泻是者用右手拇指桡侧从指根推向指端;平补平泻是 将患儿拇指稍屈曲,医者用拇指桡侧来回推。将患儿拇指稍屈曲,医者用拇指桡侧来回推。 4 4、大肠穴、大肠穴 位置:位置:在食指的桡侧从指根到指端。在食指的桡侧从指根到指端。 功能:功能:固肠涩便,清火泄热。固肠涩便,清火泄热。 主治:主治:痢疾、腹泻、发热、便秘、脱肛等。痢疾、腹泻、发热、便秘、脱肛等。 手法:手法:补法是医者用左手握患儿左手,右手拇指补法是医者用左手握患儿左手,右手拇指 桡侧推患儿左手食指,从指端到指根;泻法是从桡侧推患儿左手食指,从指端到指根;泻法是从 指根推到指端;平补平泻法是来回推。指根推到指端;平补平泻法是来回推。 5 5、运土入水穴、运土入水穴 位置:位置:从拇指端的桡侧缘到小指根赤白肉际处。从拇指端的桡侧缘到小指根赤白肉际处。 功能:功能:运土止泻,理气消胀运土止泻,理气消胀。 主治:主治:腹泻腹胀肠鸣消化不良。腹泻腹胀肠鸣消化不良。 手法:手法:医者用右手拇指或中指的指端从患儿拇指医者用右手拇指或中指的指端从患儿拇指 端运到小指根。端运到小指根。 6 6、小肠穴、小肠穴 位置:位置:在小指的尺侧,从指根到指端在小指的尺侧,从指根到指端 功能:功能:清热利尿,分清降浊清热利尿,分清降浊。 主治:主治:腹泻,尿疼,尿闭,尿赤,口舌生疮,痈腹泻,尿疼,尿闭,尿赤,口舌生疮,痈 疽疥疤等。疽疥疤等。 手法:手法:医者用左手握患儿左手,用右手拇指从指医者用左手握患儿左手,用右手拇指从指 跟推到指端,反复进行,此穴多用泻法,很少用跟推到指端,反复进行,此穴多用泻法,很少用 补法。补法。 7 7、长强穴、长强穴 位置:位置:在尾骨尖端与肛门之间。在尾骨尖端与肛门之间。 功能:功能:脱肛,便血,腰脊疼痛。脱肛,便血,腰脊疼痛。 主治:主治:脱肛,便血,腰脊疼痛,腹泻,便干等。脱肛,便血,腰脊疼痛,腹泻,便干等。 手法:手法:患儿俯卧,医者用右手中指或食指顺时针患儿俯卧,医者用右手中指或食指顺时针 或逆时针揉动或逆时针揉动 8 8、七节骨、七节骨 位置:位置:从尾骨端到第四腰椎成一条直线。从尾骨端到第四腰椎成一条直线。 功能:功能:温阳止泻、通腑泄热。温阳止泻、通腑泄热。 主治:主治: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疳积。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疳积。 手法:手法:患儿俯卧,医者用拇指或食指交替上推或患儿俯卧,医者用拇指或食指交替上推或 下推。往上推称推上七节骨,为补法,主要止泻下推。往上推称推上七节骨,为补法,主要止泻 ;往下推称推下七节骨,为泻法,主要治便秘。;往下推称推下七节骨,为泻法,主要治便秘。 9 9、足三里、足三里 位置:位置:外膝眼下外膝眼下3 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即膝关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即膝关 节下节下3 3寸)寸)。 功能:功能:健脾和胃。健脾和胃。 主治:主治:腹泻、呕吐、腹胀、腹痛、厌食、下肢无腹泻、呕吐、腹胀、腹痛、厌食、下肢无 力力。 手法:手法:患儿仰卧或坐正,医者用左手握患儿脚腕患儿仰卧或坐正,医者用左手握患儿脚腕 ,用右手拇指端顺时针揉,则为揉足三里。,用右手拇指端顺时针揉,则为揉足三里。 10 10、承山穴、承山穴 位置:位置:在小腿后侧用力时出现人字型的凹陷处。在小腿后侧用力时出现人字型的凹陷处。 功能:功能:舒经活络,补时升阳止泻,泻时润肠通便舒经活络,补时升阳止泻,泻时润肠通便 。 主治:主治:腰痛、肢体麻木、腹泻、便秘、脱肛等。腰痛、肢体麻木、腹泻、便秘、脱肛等。 手法:手法:补法是让患儿俯卧,医者用右手拇指掌面补法是让患儿俯卧,医者用右手拇指掌面 从下往上推,此时为推上承山;泻法是从上往下从下往上推,此时为推上承山;泻法是从上往下 推,则为推下承山。推,则为推下承山。 11 11、止泻灵穴、止泻灵穴 位置:位置:在外踝骨直下,赤白肉际处。在外踝骨直下,赤白肉际处。 功能:功能:涩肠止泻。涩肠止泻。 主治:主治:腹痛、腹胀肠炎、痢疾。腹痛、腹胀肠炎、痢疾。 手法:手法:医者用右手拇指或食、中指顺时针旋揉或医者用右手拇指或食、中指顺时针旋揉或 前后推动。前后推动。 辨证加减辨证加减 受寒腹泻受寒腹泻 主症:主症:大便色淡,常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大便色淡,常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 肠鸣,或伴有鼻塞、流涕、身热,舌淡苔肠鸣,或伴有鼻塞、流涕、身热,舌淡苔薄白。薄白。 治法:治法:疏风散寒疏风散寒 配穴:配穴:揉一窝风揉一窝风3 3分钟,推上三关分钟,推上三关2 2分钟,揉风池分钟,揉风池1 1 分钟,揉外劳宫分钟,揉外劳宫2 2分钟分钟。 湿热泄泻湿热泄泻 主症:主症:大便如水,内夹不消化食物,色绿或黄,大便如水,内夹不消化食物,色绿或黄, 有少量粘液,大便次数显著增多,每日可达有少量粘液,大便次数显著增多,每日可达1515 2020次,尿少,肛门灼热,发红,舌红苔黄腻,脉次,尿少,肛门灼热,发红,舌红苔黄腻,脉 滑数。滑数。 治法:治法:清热利湿止泻清热利湿止泻 配穴:配穴:清补大肠清补大肠2 2分钟,清补脾分钟,清补脾2 2分钟,退六腑分钟,退六腑2 2分分 钟,逆揉神阙钟,逆揉神阙2 2分钟。分钟。 脾虚泄泻脾虚泄泻 主症:主症:时泻时止或久泻不愈,大便有不消化物,时泻时止或久泻不愈,大便有不消化物, 多在吃饭后腹泻,先干后稀,面色萎黄或晄白,多在吃饭后腹泻,先干后稀,面色萎黄或晄白, 睡觉时两眼不能闭合,乏力,舌淡,脉弱无力。睡觉时两眼不能闭合,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治法:治法:健脾止泻健脾止泻 配穴:配穴:补脾补脾3 3分钟,补大肠分钟,补大肠2 2分钟,揉外劳宫分钟,揉外劳宫5 5分钟分钟 ,揉二马,揉二马2 2分钟,揉神阙分钟,揉神阙2 2分钟。分钟。 惊吓引起惊吓引起 如果因受惊吓引起的腹泻,大便大部分为绿色如果因受惊吓引起的腹泻,大便大部分为绿色 便,常伴有睡眠不安,惊啼等加用平肝便,常伴有睡眠不安,惊啼等加用平肝2 2分钟,掐分钟,掐 小天心小天心1 1分钟,总筋、分阴阳、精灵、威灵、掐五分钟,总筋、分阴阳、精灵、威灵、掐五 指节指节5 5遍。遍。 伴有呕吐的要掐揉板门,推下天柱骨伴有呕吐的要掐揉板门,推下天柱骨2 2分钟;分钟; 腹胀的推四横纹腹胀的推四横纹2 2分钟,揉足三里分钟,揉足三里2 2分钟,揉天枢分钟,揉天枢1 1 分钟。分钟。 推拿顺序推拿顺序 、顺运八卦、顺运八卦1 1分钟,分钟,150150次次:患儿母亲怀抱小儿,:患儿母亲怀抱小儿, 使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使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 患儿手心向上。医者用右手拇指或食中指沾上滑患儿手心向上。医者用右手拇指或食中指沾上滑 石粉,在内劳宫穴周围,从小指侧顺时针向拇指石粉,在内劳宫穴周围,从小指侧顺时针向拇指 方向做环向推动。方向做环向推动。 、推清胃穴、推清胃穴2 2分钟,分钟,300300次次:患儿母亲怀抱小儿,:患儿母亲怀抱小儿, 使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使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 患儿手心向上。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用右手患儿手心向上。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用右手 中、拇指腹面或尺侧边缘部沿患儿腕横纹开始沿中、拇指腹面或尺侧边缘部沿患儿腕横纹开始沿 大鱼际赤白肉际推向拇指根。大鱼际赤白肉际推向拇指根。 、补脾、补脾2 2分钟,分钟,300300次次:患儿母亲怀抱小儿,使小:患儿母亲怀抱小儿,使小 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患儿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患儿 手心向上。医生用右手拇指腹面或挠侧缘从患儿手心向上。医生用右手拇指腹面或挠侧缘从患儿 拇指端沿挠侧赤白肉际推向指根。拇指端沿挠侧赤白肉际推向指根。 、补大肠、补大肠2 2分钟,分钟,300300次次:患儿母亲怀抱小儿,使:患儿母亲怀抱小儿,使 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患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患 儿手心向上。医生用右手拇指向边缘或指腹面由儿手心向上。医生用右手拇指向边缘或指腹面由 食指指端挠侧面推向指根。食指指端挠侧面推向指根。 、运土入水、运土入水1 1分钟,分钟,150150次次:患儿母亲怀抱小儿,:患儿母亲怀抱小儿, 使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使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 患儿手心向上。医生用右手食、中指指腹面从患患儿手心向上。医生用右手食、中指指腹面从患 儿拇指挠侧赤白肉际处沿大鱼际、小鱼际赤白肉儿拇指挠侧赤白肉际处沿大鱼际、小鱼际赤白肉 际推向小指根。际推向小指根。 、利小便、利小便2 2分钟,分钟,300300次次:患儿母亲怀抱小儿,使:患儿母亲怀抱小儿,使 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患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患 儿手心向上。医生用右手食中指指腹面从患儿小儿手心向上。医生用右手食中指指腹面从患儿小 指根沿尺侧赤白肉际推向指尖指根沿尺侧赤白肉际推向指尖。 、顺揉长强、顺揉长强2 2分钟,分钟,300300次次:令患儿俯卧,暴露臀:令患儿俯卧,暴露臀 部,医生用右手拇指指端腹面,顺时针揉动尾骨部,医生用右手拇指指端腹面,顺时针揉动尾骨 下端。下端。 、推上七节骨、推上七节骨3 3分钟,分钟,450450次次:仍令患儿俯卧,暴:仍令患儿俯卧,暴 露臀部,医生用右手拇指边缘从尾骨向上沿骶骨露臀部,医生用右手拇指边缘从尾骨向上沿骶骨 七节推至第四腰椎,反复推。七节推至第四腰椎,反复推。 、揉足三里、揉足三里2 2分钟,分钟,300300次次: :患儿仰卧,医生用右手患儿仰卧,医生用右手 拇指或食指顺时针揉动拇指或食指顺时针揉动。 、推上承山、推上承山1 1分钟,分钟,150150次次:令患儿俯卧,医生用:令患儿俯卧,医生用 右手拇指的挠侧边缘或食、中指并拢的指腹面从右手拇指的挠侧边缘或食、中指并拢的指腹面从 承山穴下经承山向上推。承山穴下经承山向上推。 、推止泻灵、推止泻灵1 1分钟,分钟,150150次次:医生用左手握住患儿:医生用左手握住患儿 足踝部,用右手在外踝骨直下与赤白肉际交叉点足踝部,用右手在外踝骨直下与赤白肉际交叉点 处来回推。处来回推。 关键技术环节关键技术环节 时间要够:每个穴位推拿的时间和总的推时间要够:每个穴位推拿的时间和总的推 拿时间都要够。拿时间都要够。 速度:要达到速度:要达到100100150150次次。 手法力度手法力度: :要达到要达到“ “刚柔相济,柔中透刚刚柔相济,柔中透刚”“ ”“刚刚 透其中,既手下无空虚感透其中,既手下无空虚感“ “这都是对手法力这都是对手法力 量调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