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设备发展史ppt课件_第1页
放射治疗设备发展史ppt课件_第2页
放射治疗设备发展史ppt课件_第3页
放射治疗设备发展史ppt课件_第4页
放射治疗设备发展史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放射治疗设备发展史 1 2016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 症中心赫捷院士、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 教授等在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杂志上发表了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文章 指出,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几乎 22%的全球新发癌症病例出现在中国,27%的癌 症死亡病例在中国,2015年中国有429.2万例新发 肿瘤病例和281.4万例死亡病例,并且癌症预后一 般较差,生存期较短,癌症已成为我国因疾病死 亡的第一大原因。 1、放射治疗的基本概念 2 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射线来破坏癌细胞的DNA, 使其失去分裂与复制能力,达到缩小、消除肿瘤 组织的目的。这些射线可以是放射性核素产生的 、射线;x射线治疗机和各类加速器产生的不 同能量的x线;也可以是各类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 、质子束、负介子束以及其它重粒子束等。 据文献统计,70%的恶性肿瘤病人,治疗某一阶 段需做放射治疗。 据WHO报告,45%的恶性肿瘤可治愈,其中手术 治愈22%,放射治疗治愈18%,化疗治愈5%。 放射治疗的基本概念 3 1895年 伦琴 发现 X 射线 1901年荣获首届Nobel物理学奖 2、放射治疗发展历史 4 1896年 贝克雷尔发现铀的放射性 放射治疗发展历史 5 1896年 居里夫妇发现镭 1903年 Nobel物理学奖 1911年 Nobel化学奖 放射治疗发展历史 6 1896年 第一例放射治疗 1920s x线治疗喉癌 镭治疗宫颈癌 1930s Courtard 建立了分次放疗的方法 1950s 钴-60治疗恶性肿瘤 1970s CT应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 加速器治疗恶性肿瘤 模拟定位机应用 1980s MRI应用于肿瘤诊断和放疗 放疗计划系统(TPS)应用 1990s 适形放射治疗及调强放射治疗(IMRT) CT模拟机 7 3、放射治疗设备发展史 放射治疗技术是通过人工射线或天然射 线对肿瘤病人或其他病灶实施无创性治 疗的现代放射治疗手段。 人工射线是由各类人工射线装置或设备 产生的放射线;天然射线是由天然放射 性核素发出的放射线。 放射治疗设备是伴随着放射线的发现与 应用研究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现代医学治 疗装备。 8 (一)放射线的发现与医学应用 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 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核素 镭(226Ra); 1898年,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妇成功分理出放射 性核素镭,并首次提出“放射性”的概念,为放射诊 断学和放射治疗学奠定了基础; 1899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首次利用电离辐射 治疗皮肤癌患者; 1905年,居里夫人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发明了将核 素镭用铂金封装成管状线源的放射源,用于治疗 皮肤癌和宫颈癌,开发出近距离敷贴治疗和腔内 放射治疗的新技术; 9 1906年,人们发现放射性核素产生的电离 辐射仅对部分病种和病例有效,同时发现 放疗后存在放射损伤。 当时,没有可靠的放射治疗设备,基本靠 手工操作,而放射性核素随时都有放射性 ,对工作人员具有很大的辐射损伤和潜在 的误照风险,并且也不知道如何测量电离 辐射的质和量,对放射治疗的机制不清楚 ,因而放疗技术步入低潮。 10 由于天然放射源存在能量低、放射性不易控制等缺点 ,只能用于表浅病灶的放射治疗,对深部肿瘤无效。 因此,研究人员转向人工射线装置和放射治疗设备的 研发。 1910年,美国人Coolidge研制成功钨丝热阴极X线管。 1913年,Coolidge研制成功140千伏(kV)级X线机。1922 年后陆续研制成2001000KV X线机。 加在X线管上的电压越高,X线的能量就越高,辐射就 越深。因此,用X线管的管电压来表示x线的输出能量 。 根据不同的能量范围,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接触X线治疗机(1060kV); 浅部X线治疗机(60160kV); 深部X线治疗机(160400kV)。 (二) 千伏级X线治疗设备阶段 11 千伏(kV)级x线治疗机具有辐射可控性等优点, 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性,因而受到设备操 作人员的欢迎。 理论和实践表明,千伏(kV)级X线治疗机输出的X 线的能量仍然太低,其最大剂量分布在皮肤下较 浅部位,当治疗较深部位肿瘤时,在肿瘤尚未得 到足够剂量时,皮肤反应已经非常严重。 受材料和安全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其管电压不可 能继续提高,因此,千伏级X线治疗机后来逐步 走入低谷,直至淘汰,目前已经很难见到。 12 1931年美国发明了电子静电加速器。1937年美国和英国医院 安装了1MeV的电子静电加速器,后来提高到2.5MeV,但由 于这类装置的输出能量仍然较低,而且体积庞大,不适合于 医院环境的应用,从而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应用。 1940年美国发明电子感应加速器。1949年美国用电子感应加 速器进行放射治疗。但由于这类装置运行时电磁铁的噪声很 大,而且输出射线的剂量率不稳定,辐射性能较差,因此也 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950年,加拿大科学家利用反应堆生产的人工放射性核素60 钴(60Co),研制生产出外照射60Co治疗机。这种装置可以发射 1.17MeV和1.33MeV两种射线,其深度剂量分布与2.5MeV 的电子加速器相当。这种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运行维 护方便,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和我国至今仍有生产,主要在 中小医院应用。 (三) 兆伏级X线治疗设备 13 为了开发更高能量并且适合于医用的放射治疗 设备,在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许多 国家先后研究开发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医用加速 器,主要类型包括:电子回旋加速器、电子直 线加速器、质子加速器和其他重离子加速器等 。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可以输出不同能量的x线和 电子射线,输出能量可以从几个兆电子伏到几 十兆电子伏,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求,且其相 对成本较低,从而得到了迅速发展。 其他几类医用加速器,虽然性能也比较优越, 但由于结构复杂庞大、成本太高等因素,致使 其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投入临床应用较少。 14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是放疗领域的主流产品,是 放疗的核心设备。 可提供该设备的国外公司主要有:美国瓦里安公 司(Varian),瑞典医科大公司(Elekta),德国西门 子公司(Siemens)。 可提供该设备的国内公司主要有:江苏海明医疗 器械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东 软集团,上海联影科技有限公司。 15 (四)从普通放射治疗到精确放射治疗的发展 与以往手术治疗不同,放射治疗属于无创治疗,因此 ,照射部位、照射角度以及照射野形状的选择和病灶 的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 普通放射治疗的常规定位方法是在模拟定位机上通过 X线透视的方法确定病灶部位、形状和照射角度等, 并在人体表面画上标记,然后在放射治疗机上实施放 射治疗。这种定位方法的位置误差较大,有时会影响 疗效。 在研究开发各种放射治疗设备的同时,尤其是在确立 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在放射治疗领域的主导地位之 后,如何提高并确认病灶的定位精度,自然就成了放 射治疗设备研究的主攻方向。 16 1949年,瑞典Leksell 首次提出立体定向放射 外科理论,开创了精确放疗的先河。 1959年,日本的Takahashi提出适形放疗的原 理,首创多叶准直器。 1968年,瑞典的Elekta推出了以60Co为辐射源 的专门用于脑部肿瘤治疗的立体定向放射外 科治疗装置,它利用201颗60Co辐射源发出的 射线,经准直孔聚焦到脑部肿瘤进行精确放 射治疗。治疗效果可与手术切除媲美。这种 装置被称为刀系统,是脑部肿瘤的精确放射 治疗设备,至今仍在临床应用。 17 1974年,美国Larsson等人提出用医用电子直线加 速器代替60Co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建议,开 创了以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为放射源的精确放疗 新起点。 1977年,美国Bjangard 和Kijewski等提出“调强适 形”放射治疗原理。 1984年,出现了以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为辐射源 ,采用非共面弧形旋转放射治疗的头部专用立体 定向放射治疗装置,可以达到mm级甚至更高的立 体定向定位精度。由于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发出 的是x射线,并且专门用于头部肿瘤的精确放射治 疗,野可以达到类似于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因 此被称为头部X-刀,简称“头-刀”。 18 1994年,瑞典Lax等开发了专门用于体部精确放疗 的立体定向定位系统,被称为体部X-刀,简称“体 -刀”; 2003年以后,美国瓦里安公司(Varian)、瑞典医科 达公司(Elekta)和德国四门子公司(Siemens)等先后 开发并推出了以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为核心的“调 强适形”(IMRT)放射治疗设备和影像引导放射 治疗设备(IGRT),标志着放疗设备进入了以“ 调强适形”和“影像引导”为核心技术的精确放疗阶 段。 19 (五)我国放射治疗设备的临床应用和设备发展历史 中国的放射治疗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只有 北京协和医院和上海比镭锭医院可以开展放射治疗 技术。最初是以200mg的镭管和镭针为辐射源,通 过手工操作进行组织间插值或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 。 1932年,北京协和医院引进了120kV和200kV的X 线治疗机各一台。 20世纪40年代,北京大学医学院组建了放疗科。 1949年,以上海比镭锭医院为基础成立了上海肿瘤 医院。 1958年,成立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之后, 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各省市也相继成立了专业肿 瘤医院。这是以放射性核素或千伏级X线治疗机为 主要辐射源的放射治疗时代。 。 20 1975年,国内引进了第一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标志着我国的放射治疗设备开始了以医用加速 器为主要放射源的放射治疗设备。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成立了以医用电子直线加 速器研究制造为目标的“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开 创了我国医用加速器研制生产的新阶段。之后, 上海和深圳都曾生产过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目 前,国内可以提供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企业主 要有山东省淄博市的新华医疗器械公司、江苏省 扬州市的海明医疗器械公司、东软集团、上海联 影,目前的主要供应对象是国内市县级医院。而 省级以上医院的医用加速器基本上都从三家国外 公司引进。 21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突飞猛 进的发展,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医疗装备 ,其中包括各类CT、MRI等高端医学诊断设备和医 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MV级高端放射治疗设备,使我 国的医疗装备逐渐接近并赶上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从高端医疗装备水平上来说,特别是从医用 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引进档次与引进时间上来看,可 以说已经与发达国家达到了同步发展的速度。但从 高端医疗设备的装备数量和整体医疗水平上来看, 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可以说是任 重道远。 虽然国内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高端医疗装备的发 展很快,但与国外技术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对 我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高端医疗设备的研究与 制造领域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22 (六)放射治疗设备的发展趋势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是性价比最高的现代肿瘤放射 治疗设备,也是贤弟放疗技术的核心设备。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在外 照射放疗设备中的核心地位,是无法替代的。 放疗设备的发展趋势,将进入主要以医用电子直线 加速器为核心技术、多学科综合运用、外围设备综 合配套的精确放疗时代。 同时,术中放疗加速器等小型专用放疗装置和质子 加速器、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