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5089-2003 交流电风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与《GB 5089-1985》相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以适应技术进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新标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调整:

首先,在适用范围上,《GB/T 5089-2003》更加明确地定义了其覆盖的产品类型和技术要求,强调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单相异步电动机。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部分,《GB/T 5089-2003》增加了对一些关键概念如“额定值”、“最大转矩”等的解释说明,使得整个文档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也更容易理解。

再者,关于性能要求,《GB/T 5089-2003》提高了对电机效率、启动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并新增了一些测试方法来保证这些性能指标能够被准确测量。例如,增加了堵转电流限制以及最小起动转矩的规定。

此外,《GB/T 5089-2003》还特别关注了安全性和环境保护问题。对于绝缘材料的选择、温升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同时,考虑到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需求,该版本还鼓励采用可回收利用或易于处理的材料进行生产制造。

最后,在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章节中,《GB/T 5089-2003》给出了更具体详细的指导原则,旨在确保产品从出厂到最终用户手中的全过程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5089-2008
  • 2003-06-05 颁布
  • 2004-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5089-2003 交流电风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1页
GB-T 5089-2003 交流电风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2页
GB-T 5089-2003 交流电风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3页
GB-T 5089-2003 交流电风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5089-2003 交流电风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S 2 9K 2 41 6 0 . 3 0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5 0 8 9 - - 2 0 0 3代替 G B / T 5 0 8 9 -1 9 8 5交流电风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 e n e r a l t e c h n i c a l r e q u i r e me n t s f o r f a n A . C . mo t o e s2 0 0 3 - 0 6 - 0 5发布2 0 0 4 - 0 1 -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匡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辰G B / T 5 0 8 9 -2 0 0 3前 西 本标准是对标准G B / T 5 0 8 9 -1 9 8 5 交流台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的修订, 并改名为 交流电风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按照G B / T 1 . 1 -2 0 0 0的要求重新进行了编排、 组合与适当增减, 并在文字上进行了一些删改。 本标准与标准G B / T 5 0 8 9 -1 9 8 5 的不同主要有: 本标准增加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的条款。 本标准增加了“ 3 型号、 基本参数与尺寸” 的条款。 本标准取消了原标准中“ 堵转转矩与最小转矩” 的有关条款, 改为“ 4 . 7 电动机配相应扇叶, 在额定频率、 最低转速档位及其8 5 的额定电压下能正常起动。 ” 同时, 也取消了其他相关条款。 本标准取消了原标准中“ 调速性能” 的有关条款。 本标准增加了“ 4 . 1 1 . 4 匝间绝缘试验” 的条款。 在“ 试验方法” 一章中增加了“ 5 . 1 测量仪器和量具” 的条款、 5 . 2 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检查”的条款、 5 . 6 轴伸径向圆跳动的测定” 的条款。 在“ 检验规则” 一章中增加了“ 合格判定” 的6 . 2 . 4的条款。 本标准在“ 8 质量保证期” 的一章中, 取消了“ 电动机在使用的一年内” 的语句 。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 代替G B / T 5 0 8 9 -1 9 8 5 ,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旋转 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小功率电动机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是1 9 8 5 年4 月2 6日, 1 9 8 5 年1 0月1日 实施。2 0 0 3 年第1 次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杨昭特 、 林棠华 。标准下载网()G B / T 5 0 8 9 - 2 0 0 3交流电风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电风扇用的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和罩极异步电动机 的型号 、 基本参数、 尺寸 、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 贮运及质量保证期。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电风扇用的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和罩极异步电动机。 交流电风扇电动机( 以下简称电动机) 是指电风扇连接头以上除连杆 、 外罩壳、 网罩、 扇叶( 翼) 外的机头部分。 有些性能与某些附件有关时, 则在本标准的有关条款中说明。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 期 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1 9 1 -2 0 0 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e q v I S O 7 8 0 : 1 9 9 7 ) G B 1 9 9 3 -1 9 9 3 旋转电机冷却方法 G B / T 2 4 2 3 . 3 -1 9 9 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C a :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 e q v I E C 6 0 0 6 8 - 2 - 3 : 1 9 8 4 ) G B / T 2 8 2 9 -2 0 0 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 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 B 4 3 4 3 -1 9 9 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 电热器具, 电动工具以及类似电器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 法和允许值( e q v C I S P R 1 4 : 1 9 9 3 ) G B 4 7 0 6 . 1 -1 9 9 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 通用要求( e q v I E C 3 3 5 - 1 : 1 9 9 1 ) G B 4 7 0 6 . 2 7 -1 9 9 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风扇和调速器的特殊要求( i d t I E C 3 4 2 - 1 :1 9 8 1 ) G B / T 4 7 7 2 . 1 -1 9 9 9 旋转电机尺寸和输出功率等级第 1 部分( i d t I E C 7 2 - 1 : 1 9 9 1 ) G B / T 4 8 3 1 -1 9 8 4 电机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G B / T 4 9 4 2 . 1 -2 0 0 1 旋转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 ( I P代码)( i d t I E C 6 0 0 3 4 - 5 : 1 9 9 1 ) G B / T 5 1 7 1 -2 0 0 2 小功率 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n e q I E C 3 4 - 1 : 1 9 8 3 ) G B / T 9 6 5 1 -1 9 8 8 单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G B / T 1 0 0 6 9 . 1 -1 9 8 8 旋转 电机噪声测定 方法及 限值噪声工程测 定方法 ( n e q I S O 1 6 8 0 - 1 :1 9 8 6 ) G B 1 2 3 5 0 -2 0 0 0 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 G B / T 1 3 3 8 0 -1 9 9 2 交流电风扇和调速器( n e q I E C 8 7 9 : 1 9 8 6 ) G B / T 1 3 3 8 4 -1 9 9 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 B / T 9 6 1 5 . 1 -2 0 0 0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方法3 型号 、 基本参数与尺寸电动机的型号应在相应产品的标准中规定, 并应符合G B / T 4 8 3 1 的要求。电动机的外壳防护等级应在相应产品的标准中规定, 并应符合G B / T 4 9 4 2 . 1 的要求。电动机的冷却方式应在相应产品的标准中规定 , 并应符合 G B 1 9 9 3 的要求。,己八乙IJ OJQJZ户标准下载网()G B / T 5 0 8 9 -2 0 0 33 . 4 电动机的安装尺寸及外形尺寸应符合产品图纸的要求。3 . 5 电动机的额定参数 : a ) 额定电压为 2 2 0 V, 额定频率为 5 0 H z 。另有协议除外 ; b ) 优选额定输人功率( W) : 3 5 , 4 0 , 5 0 , 6 0 , 7 0 ; c ) 优选电动机配套的扇叶( 翼) 直径( m m ) : 2 0 0 , 2 5 0 , 3 0 0 , 3 5 0 , 4 0 0 ; d ) 电动机在所配扇叶( 翼) 散热条件下为连续工作制( S1).4 技术要求4 . 1 电动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4 . 2 除用户另有要求外 , 电动机应能在下列海拔高度、 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正常运行。 a ) 海拔高度不超过 1 0 0 0 m; b ) 环境气温最高为 4 0 0C ; c ) 最湿月月平均相对湿度最高为 9 0 , 同时该月月平均温度不高于 2 5 0C,4 . 3 电动机外形的安装尺寸应符合 3 . 4 的要求。4 . 4 外观及装配质量4 . 4 . 1 电动机表面漆或涂层无明显斑点、 皱纹、 起泡、 脱落及粘附污物。4 . 4 . 2 电动机起动时应无卡滞现象。运转时轴承应平稳、 轻快, 声音均匀和谐而无异常杂音。4 . 5 电动机在额定运行时的输人功率应不大于表 1 的规定。 表 1 电动机在额定运行时的输入功率电动机配套的扇冀直径 m m电动机同步转速 r / mi n输人功率 w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罩极异步电动机2 003 00 04025 03 0 0 03 55 01 5 0 04 03 001 5 0 05 035 01 5 0 06 040 01 5 0 07 04 . 6 电动机在额定运行时的效率及功率因数保证值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效率及功率因数的保证值电动机配套的 扇翼直径 】 1 飞 nl电动机同步转速 r / mi n效 率 I 功率因数 c o s O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罩极异步 电动机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罩极异步电动机2 0 03 0 0 01 20 . 6 22 5 03 0 0 02 21 60. 820 .6 51 5 00210 . 8 23 0 01 5 002 70 . 823 501 5 00310 . 824 0 01 5 003 50 . 8 24 . 7 电动机配相应扇叶, 在额定频率、 最低转速档位及其8 5 的额定电压下应能正常起动。4 . 8 电动机的电气性能保证值的容差应符合表 3的规定。标准下载网()G B / T 5 0 8 9 -2 0 0 3序号电气性能保证值的容差 称1容差 效率功率因数一 0 .0 54 . 9 当海拔不超过 1 0 0 0 m, 环境空气温度不超过 4 0 时,合 G B / T 5 1 7 1 -2 0 0 2中 6 . 3 , 6 . 4 , 6 . 5 的规定 。4 . 1 0 泄漏 电流 一一 “ - co s O ) / 6】电动机在额定运行时的各部分温升值应符 电动机的泄漏电流不大于0 . 2 5 m Ao4 . 1 1 介电性能试验 电动机的介 电性能试验包括测量绝缘 电阻、 绕组对地和匝间绝缘电压试验 。4 . 1 1 . 1 绕组绝缘电阻的测定 电动机定子绕组对机壳的绝缘 电阻在热态时或温升试验后, 应不低于 3 Mi l 。测量时用 5 0 0 V兆欧表 。 出厂检验时应测定电动机的冷态绝缘电阻, 应不低于2 0 MO .4 . 1 1 . 2 耐电压试验4 . 1 1 . 2 . 1 试验的一般要求 如需进行温升试验时, 该耐电压试验应在温升试验后立即进行。在试验前应先测定绕组的绝缘电阻。 试验应在电机静止状态下进行 。试验电压施加于被试绕组对机壳间, 对于相互连接的多相绕组 , 如各相始末端不是单独引出的可作为一单独电路进行试验。4 . 1 1 . 2 . 2 试验电压 试验 电压的频率为 5 0 H z , 波形为实际正弦波, 试验设备的容量不小于 0 . 5 k V A, 试验 电压( 有效值) 为 1 5 0 0 V。试验过程中, 跳闸电流值应不大于 1 0 mA。湿热试验 以后跳闸电流应不大于 3 0 mAo4 . 1 1 . 2 . 3 试验时间 试验时, 施加的电压应从不超过试验电压全值的一半开始 , 逐渐地升高到试验电压的全值, 试验电压 自 半值增加至全值的时间应不少于 1 0s , 全值电压试验时间应持续 1 m i n 。在大量生产中作检查试验时, 允许用4 . 1 1 . 2 . 2 规定的试验电压值的1 2 0 0 0 , 历时is 的试验代替, 试验电压用试棒施加。4 . 1 1 . 3 重复耐 电压试验 电动机在验收时不应重复进行本项试验 , 但如用户提 出要求 , 允许再进行一次耐 电压试验, 试验电压应为4 . 1 1 . 2 . 2 规定的试验电压值的8 0 0 o 。如有需要, 在试验前应将电机烘干。4 . 1 1 . 4 匝间绝缘试验 多匝线圈或绕组应进行匝间绝缘试验 , 以考核绕组匝间绝缘承受过电压 的能力。试验可采用匝间冲击耐电压试验或短时升高电压试验。4 . 1 1 . 4 . 1 采用匝间冲击耐电压试验时, 其要求和试验方法按J B / T 9 6 1 5 . 1 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电动机应无冒烟等击穿现象。4 . 1 1 . 4 . 2 采用短时升高电压试验时, 电动机应施加 1 3 0 0 0 额定电压, 历时 3 mi n 。电动机应无 冒烟等击穿现象 。4 . 1 2 湿热试验 电动机应能经受 G B / T 2 4 2 3 . 3中的试验 C a : 恒定湿热试验, 其试验温度为 4 0 士2 C , 相对湿度为( 9 0 % + 9 5 %) , 试验周期为2 d , 湿热试验后应符合下列要求:4 . 1 2 . 1 绝缘电阻不低于 3 MO, 泄漏电流不大于 0 . 5 mA o4 . 1 2 . 2 定子绕组对机壳应能承受历时 1 m i n 的耐电压试验, 而没有闪络和击穿现象( 试验在试验箱内标准下载网()G B / T 5 0 8 9 -2 0 0 3进行) 。试验电压( 有效值) 为1 2 5 0 V, 其试验频率与试验设备容量与4 . 1 1 . 2 . 2 规定的一样。4 . 1 2 . 3 电动机在额定频率和最低转速档位及其额定电压下应能空载起动。4 . 1 3 电容器端电压 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在额定频率与频率电压下起动和负载运行过程 中, 电容器的端 电压不应超过电容器的额定电压。4 . 1 4 非正常工作试验 电动机应有经受非正常工作的能力, 符合G B 1 2 3 5 0 -2 0 0 0中第 1 2 章的规定。如电动机在正常使用时带有保护装置 , 则试验时允许带保护装置。4 . 1 5 噪声 电动机在空载时A计权的噪声声功率应不大于4 5 d B ( A ) ,4 . 1 6 轴伸径向圆跳动 电动机的轴伸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0 . 0 5 m m.4 . 1 7 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 电动机的爬 电距离与电气间隙应不小于 2 m m,4 . 1 8 寿命 电动机的寿命应符合G B / T 1 3 3 8 0 -1 9 9 2中4 . 1 0中的规定。4 . 1 9 接地措施 电动机应有接地装置, 并应符合G B 1 2 3 5 0 -2 0 0 0中第 1 9 章的规定。5 试验方法5 . 1 测量仪器和器具 电工测量用仪器与热工仪表的准确度, 应符合试验方法标准中的规定。 游标卡尺的分辨率为0 . 0 2 m m或用千分尺。5 . 2 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检查 用游标卡尺或用千分尺测量 。5 . 3 外观及装配质量检查 用 目视、 耳感检查。5 . 4 电气性能试验 4 . 5 4 . 9 , 4 . 1 2 , 4 . 1 4的性能按G B / T 9 6 5 1 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测。5 . 5 噪声的测定 噪声测定时齿轮处于不啮合状态, 其测定方法按G B / T 1 0 0 6 9 . 1中的有关规定进行。5 . 6 轴伸径向圆跳动的测定 按G B / T 4 7 7 2 . 1 -1 9 9 9 中9 . 3 的 有关规定进行。5 . 7 湿热试验 按G B / T 2 4 2 3 . 3 试验C a 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5 . 8 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的测定 按G B 4 7 0 6 . 1 -1 9 9 8 中附录E中的规定进行。5 . 9 温升测定 按G B / T 5 1 7 1 -2 0 0 2中的6 . 1 与6 . 2的规定进行。5 . 1 0 泄漏电流的测定 在温升试验后 , 按 G B 1 2 3 5 0 -2 0 0 0中的 8 . 2 的规定进行。5 . 1 1 非正常工作试验 在交流台扇整机上按 G B 1 2 3 5 0 -2 0 0 0中的 1 2 章的规定进行。G B / T 5 0 8 9 -2 0 0 35 . 1 2 寿命试验 在交流台扇整机上按 G B / T 1 3 3 8 0 -1 9 9 2 中的 4 . 1 0的规定进行。5 . 1 3 接地措施检查 按G B 1 2 3 5 0 -2 0 0 0中的第1 9 章的规定进行。6 检验 规则 电动机分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两种。6 . 1 出厂检验6 . 1 . 1 每台电动机须经出厂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 并附有产品合格证。6 . 1 . 2 出厂检验项 目 如下 : a ) 外形及安装尺寸检验( 允许抽检) ; b ) 外观及装配质量( 包括标志) 检验; c ) 冷态绝缘电阻的测定; d ) 绕组冷态直流电阻的测定( 允许抽检) ; e ) 轴伸径向圆跳动的检查( 允许抽检) ; f ) 空载电流、 空载转速( 空载损耗) 的测定 ; g ) 低速档空载起动检查; h ) 耐电压 的试验; i ) 匝间绝缘试验( 允许抽检) 。6 . 2 型式试验6 . 2 . 1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时, 必须进行型式试验: a ) 新产品试制定型时; b ) 电动机设计和工艺上的变动可能影响产品的某些性能时 ; c ) 当出厂检验结果与以前进行的型式试验结果发生不可容许的偏差时; d ) 定期抽试, 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6 . 2 . 2 型式试验的项 目如下 : a ) 出厂检验的全部项 目( 除冷态绝缘电阻外) ; b ) 输人功率的测定( 额定运行时) ; c ) 效率与功率因数的测定; d ) 带扇叶低速起动; e ) 温升试验 ; f ) 热态绝缘电阻试验 ; S ) 泄漏电流的测定 ; h ) 噪声 ; i ) 湿热试验; J ) 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的检查; k ) 电容器端电压的测定 ; D非正常工作试验 ; m) 寿命试验( 仅在产品试制定型时试验) 。 注: 型式试验时配用的电容器的电容值容差为士1 0 0 ,6 . 2 . 3 型式检验的样本应从 出厂检验合格后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不小于 6 个样品, 分成两个样本进行检验 , 每个样本为三个样品 , 其 中一个样本做寿命试验 , 另一个做其他项 目的检验 。 同类电动机结构材料 、 工艺基本相同者 , 其共性试验项 目, 如湿热试验、 寿命试验等允许选取典型规GB / T 5 0 8 9 -2 0 0 3格进行。6 . 2 . 4 合格判定按G B / T 2 8 2 9 判别水平I 的一次抽样方案, 不合格质量水平R Q L = 3 0样本大小: n =3 ) , 判别组数: A e =O , R e =1 ,6 . 3 专业产品如有补充试验项 目时 , 应在专业产品标准中规定 。7 标志、 包装、 运输及贮存7 . 1 标志7 . 1 . 1 电动机上的所有标志必须字迹清楚、 符号正确、 粘附牢固, 在整个使用期内不易磨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