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7-题目: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结算方式的选择及风险防范.doc_第1页
877-题目: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结算方式的选择及风险防范.doc_第2页
877-题目: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结算方式的选择及风险防范.doc_第3页
877-题目: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结算方式的选择及风险防范.doc_第4页
877-题目: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结算方式的选择及风险防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目: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结算方式的选择及风险防范 学 院 经济与金融学院 专 业 金融学 届 别 届 学 号 0824311048 姓 名 肖晓英 指导老师 刘卫红 指导老师职称 副教授 华侨大学教务处印制 2012年05月目录摘要3abstract4引言5一、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5(一)汇付6(二)托收6(三)信用证7二、我国外贸企业对外结算现状7(一)信用证在我国广泛使用的原因背景7(二)我国外贸出口业务普遍采用电汇方式的原因8三、 我国外贸企业在各种结算方式中面临的风险8(一)信用证下面临的风险81、出口商可能承担的风险82、进口商可能承担的风险9(二)电汇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10四、我国外贸企业防范结算风险的措施10(一)信用证结算风险的防范101、出口商的防范措施102、进口商的防范措施11(二)电汇结算下风险的防范121、 加强对进口商的资信调查122、制作完善的合同条款以约束买方按时付款123、利用运输单据规避收回风险,谨慎发放正本提单13结论14参考文献15后记16摘要 近几年来, 中国的出口贸易蓬勃发展, 贸易品种和结算方式也趋向了多元化,因此,国际贸易日益复杂, 未知因素日益增多, 我国外贸企业所面临的国际贸易风险也相应增加。于是,恰当地选择对外贸易结算方式以及周全的风险防范成了对外贸易安全进行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对当前我国贸易中使用最频繁的结算方式进行分析,在剖析案例的基础上,分析各相关当事人在进出口贸易环节中所面临的风险,并且对如何防范业务风险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化解风险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和研究。关键词:我国外贸企业;结算方式 ;信用证 电汇;风险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port trade, and trade varieties, diversification trend of trade patterns, international trade activities more and more complex, more and more uncertainties facing all kinds of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in china foreign trade riskincreased accordingly. the flexibility to choose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settlement and appropriate risk preven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afet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is article will present chinas trade to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method of settlement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ase, analyze the risks faced by the relevant parties in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sector in the different settlement methods, and how to guard against business risks and take positiv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defuse the risks to reduce the risk of loss carried out detailed exploration and study.key word: china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method of settlement; letter of credit; telegraphic transfer; risk引言 众人皆知,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贸易出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今尚未平息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们的国际贸易趋势却日益严峻。2010 年以来,全球经济的恢复脚步放缓,总需求萎靡不振更将加剧本来已紧张的外贸局势。依照2011年世界银行的预计报告,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将减至6.8%;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1年全球贸易将从2010 年的12.5% 减至7%。重要的是,我国前四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日本、东盟贸易增长将下降0.2%到1.3% 不等。综合几大权威组织的论断和当今全球范围内的总需求不振的宏观背景来看,我国面临的不仅是紧张的贸易形势,更严峻的是贸易环境也在恶化。在2011 年在金融危机的后持续影响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风险有增无减,面临的挑战也将前所未有。 而国际结算是国际贸易的最后一个环节,更是国际贸易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其风险防范对于进出口企业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进出口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1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2972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7%。,随着对外贸易业务的迅速发展,对外结算方式在贸易中的使用日益广泛,国际结算方式的选择及风险防范便更显重要。因此,如何更好地防范国际结算方式的风险,减少资金的占用,加快资金的周转,是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一、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国际结算方式包括传统结算方式和新型结算方式两种,传统国际结算方式主要有汇付、托收、信用证、银行保函和备用信用证五种,新型国际结算方式主要有国际保理和包买票据(又称福费廷)两种。从总体来看,国际结算方式的多元化趋势正在逐步加强,相对于传统国际结算方式来说,新型国际结算方式具有其相对的优势,因此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应用。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激烈,买方市场逐渐占据上风,信用证等传统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所占比例正在逐步下降,国际结算业务正从“传统代付型”向“贸易融资型”转换。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体系也正在走向完整和成熟。新型国际结算方式越来越多地被企业所认可,成为企业扩大业务、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虽然新型结算方式在国际结算环节中的使用率不断上升,但是传统的的汇付、托收、和信用证这三种结算方式仍大多外贸企业首选的工具。(一)汇付 汇付主要有进口商预付货款和货到付款两种方式,基于商业信用,因为资金负担的不平衡,所以两种方式下进口双方都各自承担了不平等的风险。若使用预付货款,对出口商最为有利,此时进口商不仅资金被占用了, 还需承担出口商不按时按质按量发货的风险。另外一种是货到付款,显然, 出口商在这种情况下非常被动,承担了钱货两空的风险。 汇付这种基于商业信用的结算方式中,银行只按汇款人要求传递款项,不承担任何担保付款或担保发货的责任,因此,在进出口双方资信良好,相互了解,互相信任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汇款结算方式。(二)托收 托收的付款指示方向与汇付正好相反,是收款人来提示付款人给付的.出口商在货物装运后,开立金融票据或商业单据或两者兼有,委托银行通过在国外的联行或代理行向进口商收取款项的一种结算方式。因此在这过程中涉及到了两种合同,买卖合同以及委托合同.出口企业使用的跟单托收根据交单的条件不同可以分为付款交单(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简写为d/p)和承兑交单(document against acceptance,简写为d/a)。 总之,对出口商而言,虽然可以通过控制单据来控制货物,以交付单据来代表交单,而交单又以进口商的付款或承兑为条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风险,但是托收的结算方式依然属于商业信用,出口商的要占用一段时间的资金,负担较大,特别是如果进口商不承兑或不付款,或承兑后无力支付货款,出口企业讲损失惨重。因此, 如果为了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当出口商对进口商资信状况、进口地贸易政策及交易习惯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 方可适当考虑此种结算方式。(三)信用证 信用证付款方式下进行的是单据买卖,属于银行信用。.信用证虽以贸易合同为基础,但它一经开立,就成为独立于贸易合同之外的另一种契约。另外,开证行为第一付款人,只要出口方能提供与信用证要求相符的单据,银行就保证付款,出口方不用担心收不到货款财货两空,很显然,银行信用大大降低了出口方所必须承担的商业风险。 二、我国外贸企业对外结算现状 如今,中国出口贸易蓬勃发展,贸易品种及其方式正向多样化发展,国际贸易活动越来越复杂,例如央行日前的公告,4月16日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浮动幅度由5扩大到1,汇率波幅扩大肯定会加剧企业的经营和汇率风险,等等都说明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对外贸易风险也相应增加. 恰当地选择对外贸易结算方式以及周全的风险防范成了对外贸易安全进行的重要环节.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经常调整,原材料不断涨价,发展中国家对手崛起的日益复杂环境中,外贸企业本身产生了越多压力与问题,对于中小外贸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我国许多外贸企业已经在尝试各种新型贸易结算方式,如国际保理和福费廷,虽然这些结算方式在国外早已被熟练使用,但是国内企业因较晚引进并且对新型结算方式的认识不够深入专业,加之国内的本金融业务专业环境以及相关法律不够成熟甚至根本无从考究,因此新型结算方式在我国外贸企业的使用率虽然不断上升,但是仍然不及传统的结算方式。 经调查,在我国的大部分外贸企业中,信用证和电汇是他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两种结算方式。 (一)信用证在我国广泛使用的原因背景 在国际结算方式趋向多元化的潮流当中,我国外贸企业使用的国际贸易结算工具中,信用证的使用仍然占领着主导地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信用证曾在我国出口企业贸易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即在货款安全和融通资金方面所带来的好处,被出口商广为熟知,并可被熟练操作,这是我国外贸公司养成的使用信用的习惯。2、我国的外贸企业和结算银行都看中了信用证下的安全性,货款有了保障,因此即使托收汇付更简单实惠,许多企业处于安全考虑还是会选择信用证结算。3、我国出口企业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并且没有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4、利用信用证便于获得银行的融资。5、其他融资性、担保性附属结算业务开展缓慢,也是信用证仍然为我国出口企业最佳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我国外贸出口业务普遍采用电汇方式的原因 电汇的特点是速度快,但汇款人要负担较高的电汇费用,因而通常只在紧急的情况下或者在金额较大时适用,另外,为了确保电板的真实性,汇出行在电板上加注双方约定的密码。 中国出口一般都是大宗货物,金额较大,在使用电汇汇款时,虽然费用较高,但可用缩短在途时间的利息抵补。且目前中国境内银行中有名气的银行大多加入swift组织,swift具有明显的三个特点:高速度,低费用,自动加核密押,它为客户提供快捷,标准化,自动化的通讯服务,还有世界通用的货币也是通过电汇方式清算,因此,用电汇汇款明显可以便捷很多,许多企业优先选择了这种结算方式。三、 我国外贸企业在各种结算方式中面临的风险(一)信用证下面临的风险 1、出口商可能承担的风险 实践证明,虽然信用证更容易被接受,但由于它的特殊性质,特别是它机械的表面“严格一致”原则使它在结算中暴露出一些缺陷,并且容易被不法之商利用,事实上还存在许多隐藏风险从贸易业务的角度分析,出口方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信用证下单据繁琐复杂,很容易发生不必要的纠纷,而耽误了收汇的最佳时间。(2)信用证的开立不符合规定,从而带来结算风险。(3)进口商利用信用证结算的“严格一致”原则故意设障碍。(4)进口商在信用证中设立“软条款”或称“陷阱条款”。(5)进口商伪造信用证,一般是“假冒或伪造印签(签字)诈骗”或“盗用或借用他行密押(密码)诈骗”;或窃取其它银行已印好的空白格式信用证,或与已倒闭或濒临破产的银行的职员恶意串通。开出信用证等经寄出口商,若未察觉,出口商将导致货款两空的损失。(6)进口商在信用证中做出许多限制性的规定,使出口商无法办到,最后导致结算困难等。(7)信用证条款违背国家法律条款或部门规定,造成信用证失效。(8)伪造信用证修改书进行诈骗 即诈骗人不通过开证行直接向通支行或受益人发出信用证的改正书,意欲钻出口商的空子,诱导对方发货,最终骗取货物。(9)假客检证书诈骗 即诈骗人以进口商的名义在出口商出货地签发检验证书,但是他的签名与申请人在开证行留底的印鉴式样不相符。(10)对信用证刻意涂改以进行诈骗 进口商对已过期失效的信用证进行刻意地涂改,如变更原证的金额或装船期及受益人名称,通过直接邮寄或交给受益人,来骗取货物。另一种情况是,进口商引诱出口商向其开立信用证而骗取银行的融资。(11)通过保兑信用证的伪造来诈骗 这是情况下诈骗人必须连续进行两次证书的伪造.进口商事先伪造了假信用证,为了引赢得出口商的信任而又对国际大银行的保兑函进行伪造,以此来骗取货物,一般发生在出口商出口大宗货物的情况下。2、进口商可能承担的风险 目前,信用证在我国外贸企业的结算环节中被广泛使用,信用证对单证要求的相对严格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货物的单据相符,而且通过信用证的开立还能给予进口商资金的融通和信用支持。然而,信用证下的结算并不是百分百安全的,其本身也存在着给贸易双方带去风险的缺陷,进口商也可能面临如下风险:(1)收到了与合同不相符的货物,而出口商却已获得了各项单据甚至已经结汇。(2)出口商与承运人蓄意串通伪造假单据骗取货款。(3)进口商还可能面临开证行倒闭的风险,此时进口商就要损失开立信用证所交纳的押金。(二)电汇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我国企业一般采用的是信用证结算方式。然而因开立信用证的手续很繁琐,而且还要长时间占用进口商的资金或授信额度,所以很多进口商不愿开证,而倾向于使用电汇结算,电汇结算方式已在我国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是中小企业在出口业务中的主要结算方式。上海外汇管理局的数据表明,目前上海的出口业务中有超过50%是采用电汇方式进行结算,而在贸易活跃的广东和浙江,中小企业80%以上的出口业务都采用电汇付款方式,且大部分是采用“后t/t”方式,因此,出口商所面临的风险不言而喻。对于出口商而言,使用电汇结算方式主要的风险有:1、进口商带来的的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常常是进口商占上风, 而由于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促成交易,出口商又往往只能采取货到付款的方式。这种结算方式等于出口商为进口商提供了资金融通和信用支持,进口商并无任何风险,而出口商却要面临以下的风险:(1)尤其在金融危机发生时,进口商因市场行情下降的原因没有付款能力,而出口商却要因此长期占压资金甚至货款两空。(2)进口商蓄意通过电汇诈骗导致出口商钱货两空。2、业务银行带来的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业务银行在技术上的操作不当而导致出口商汇款的迟收。有如下两种情况:一是汇出行对汇款路线的设计不够合理或通畅又或是汇出行选择了效率低下的解付行;二是汇出行不能或不能及时向解付行发出内容准确完整的付款委托书。四、我国外贸企业防范结算风险的措施(一)信用证结算风险的防范1、出口商的防范措施 (1)对进口方的资信深入调查了解 在出口贸易中,出口商应避免因急于求成,而轻易与资信不明的新伙伴进行经济贸易活动,应事先对对方的资信进行调查评估。在调查时,出口方可以通过驻外领使馆、驻外机构和一些大的银行、咨询机构来进行。 (2)加强对开证行的资信调查 信用证下开证行以自己的信用作保证,属于银行信用,那么开证行的信用就因此显得重要了。一些资信不够良好的小银行在实际业务中可能与进口商相勾结在信用证开出后又以各种理由拒付,从而导致出口商遭受损失。为防止这种或存风险的发生,出口商应首先对进口商所在国的经济金融行情以及所在地银行信用证的业务惯例,最好在定制合约时明确指定我方熟悉的开证行开证,并要求由除了开证行外的银行保兑。 因为信用证下的结算业务中合同是基础,所以在订立买卖合同时应尽量详尽认真,并且预先明确规定信用证内容,避免日后因进口商不根据合同开证而发生争议.(3)详尽审查信用证,以确保不存在“陷阱”和“软条款” 出口商在接到信用证后应认真对信用证的以下两方面内容进行审查:一是信用证内容是否与买卖合同一致,会否存在出口商履约困难的“陷阱”,会否存在“软条款”即主动权被对方掌控的情况。若发现存在这些可能,出口商应即刻要求对方修改内容。二是对信用证的真伪和开证行的信用情况及信用种类等进行审查。实际业务中,出口方可以向通知行落实此方面的情况,还可以要求对方请自己较熟悉或资信较好的银行对信用证加保兑。 2、进口商的防范措施 (1)对出口商的资信进行调查 进口商一定要加强对出口商的信用调查,同时选择信用良好的运输单位和质检部门,以减少进口商伪造单据的情况发生。 (2)对出口商提交的单据进行认真地审查 进口商应让有经验的人员对收到银行发来的各种单据进行真伪的鉴别,并且及时致电伦敦国际海事局对发现的可疑之处进行核实,在确保属实后再付款,否则应立即通知银行,冻结资金,拒绝付款。不可撤销信用证的最基本特征是信用证的独立原则,因此信用证欺诈的例外原则应适当使用。法院一般不会因买方指控货物质量不合而命令银行止付。但若进口商有能力充分证明出口商利用信用证和合同欺诈,并且付款行还未在规定时间内止付的,当地法院就可以应进口商的要求发出支付命令,即所谓的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这种情况可以在保护进口商同时不违背国际商会的惯例。因此,进口商应在必要的时候拿起这一武器保护自己。(二)电汇结算下风险的防范1、 加强对进口商的资信调查 电汇是依靠进口商信用的结算方式, 出口商顺利收回货款的主动性掌握在进口商手中,取决于进口商的信用.所以应在签订合同之前加强对进口商的资信调查,尤其对通过网络进行的交易和与新客户的交易更应慎重,若客户资信不佳应坚决不采用电汇结算方式.2、制作完善的合同条款以约束买方按时付款(1)通过约定定金条款尽量提高电汇的预付金比例 在贸易业务的实际谈判中,出口商应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为自己争取利益:一是争取提高电汇的预付金比例.在实际谈判中,可以通过权衡彼我的谈判实力,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基础预付比例,再以适当的让利吸引进口商提高预付金的比例,并且在合同中通过明文规定下来,即定金条款,以确保降低风险。二是慎重选择电汇的业务银行.应跟进口商明确约定,选择进口商所在地资信良好或者与出口商开户行的关系良好的合作银行作为付款行,这是为了保证收汇的安全及时,避免进口商与付款行勾结的风险。(2)保留对货物的收回权,签订保留所有权的条约 买卖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必须在所有货款都支付完毕后才发生货物所有权的转移,即使货物已交付买方而所有权还未属于买方.进口商收到货物后,虽然未取得所有权但可将货物先运用于生产,甚至也可转卖,但进口商仅担当受托人的角色来对货物进行出分.期间若进口商发生破产或其他导致丧失偿付能力的情况,出口商作为货物所有人可优先于进口商的其他债权人将货物或者等价值收回.这种情况就是利用物权优先债权的法律原理,保障出口商的利益并将国际贸易风险降至最小程度.所以,在对外贸易的电汇业务中,出口商可通过尽量与对方签署保留所有权的条约来减少自己的风险。(3)争取使用有利于己方的贸易术语 出口商最好在电汇结算合同中使用cif术语来成交,由出口商负责办理运输手续,这样买方就可以委托己方所在地熟知或者业务关系良好的运输公司来负责承运货物,便于及时跟进货物运输的的情况,避免承运公司与进口商勾结骗取货物导而使汇款无法安全收回的风险。(4) 签订分批发货分批收汇的条约 这种条款可以运用在订单的合同金额较大但预付金额不大的情况下,出口商可通过此条款要求进口商按出口商的发货进程随时随批付款.比较适合于多次运输的大宗商品交易,出口商可在每一批的货款收妥后才再发运下一批货物,以此来避免大额货款一次性难收回的风险。3、利用运输单据规避收回风险,谨慎发放正本提单 在对外贸易的电汇结算方式下,运输单据是出口商约束进口商按时付款的唯一根据,提单就是货物所有权的凭证。因此,在出口商发货并拿到全套运输单据后,如非已获得全额货款或者对进口商的资信足够自信,为了防止进口商逃避付款责任,出口商不能将正本单据交给进口商。一般出口商为了证明货物已按规定装运,会先提交单据副本。出口商应充分利用对方电汇和交付正本提单之间的时间空差,与银行及进口商方面积极联系,了解汇款进程,最好是在确保货款到账后提交单据正本。4、通过三方金融服务规避风险(1) 进口保函在电汇结算方式下,出口商可争取与进口商达成协议,要求进口商向资信良好的银行申请开立进口保函.规定当出口商按规定装运货物并且交付单据后,若进口商无偿付能力,就由担保银行承担付款责任,从而为出口商的安全收汇提供保障.(2) 投保出口信用保险 出口商通过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收获两个好处:一方面信用保险公司可以帮助出口商调查进口商的信用,首先避免了可能风险的出现;另一方面当风险事故发生时,可以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得到一定程度的赔偿.出口信用保险就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出口贸易,保障企业收汇安全而制定的政策性保险业务,是由国家财政提供的保险准备金,是非赢利性的.(3)办理国际保理业务 国际保理业务中,保理人通过承购出口应收账款等业务向出口商提供的一种综合金融服务,其主要想出口商提供了及时的融资和风险担保。我国银行提供的保理服务,是一项集贸易融资、信用风险保障以及销售账户管理和催收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帮助企业利用应收账款这种流动资产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同时,通过保理提供的信用风险保障,消除赊账销售所带来的买方潜在的信用风险,减少企业的担忧。因此,出口商应充分利用这种金融服务来规避结算风险。总之,作为对外贸易的一种结算方式,电汇收汇及时、程序简便以及收费低的特点,被进口商广泛采用,而对于出口商来说存在着许多潜在风险,因此出口商在采用电汇结算时一定要积极采取上述等各种措施来规避,以保证结算顺利。结论 在对国际结算方式进行风险防范时,既要考虑结算方式本身的情况,又要考虑结算方式以外的因素,比如交易对象的资信情况、合同的诸多条款、执行合同的各个环节、单据的缮制等综合因素。总而言之,进出口企业应在充分了解各种结算方式结汇风险的基础上,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