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刘军课件_第1页
临床医学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刘军课件_第2页
临床医学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刘军课件_第3页
临床医学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刘军课件_第4页
临床医学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刘军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同仁医院 心血管中心 刘军 一.体温: 1.小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全,及易受 环境温度影响。 2.尤其是体重轻,体表面积相对大 的婴幼儿,在手术中体热丧失多, 手术结 束时输库存血及液体,体温 可不升。 3.低温状态下,婴儿心率减 慢,外周血管阻力上升, 影响心排血量,每分通气 量下降,组织利用氧能力 降低,使婴儿处于危机状 态并发症显著增多。 4.高温环境或术后体温升高时 ,高热增加了组织代谢率和 心肌耗氧量,心率增快呈窦 性心动过速或室上性心动过 速,使血压不稳定。 v因此术后初期需要控制 体温于 v 3738度(肛温), v室温保持在25度。 5.低温保暖措施: 婴儿,新生儿术后体温低于36 度或不升,急需保暖。 6. 高热时降温措施: 年长儿复温后常有反跳性高热 术后降温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 温为辅 (1)冰袋,冰帽,酒精擦浴,或 者降温毯。 (2)循环差的病儿用低于40度温 水浸泡肢端或擦浴增加热的散发。 n(3)新生儿,婴儿降温要适可 而止,肛温38度即停止降温,避 免出现体温续降而不升,诱发循 环衰竭。 n(4)对心力衰竭伴高热病儿须 应用血管扩张剂 7.体温监测方法: (1) 术后监测体温小儿常取肛温, (2)如放置漂浮导管或带热 敏电阻的 肺动脉导管即能测出中心血温 (3)中心温度与末梢温度之差,间接 反映病儿心功能和循环状态 (正常中心温度与末梢温差低于2度) 腋下:3637度 肛温:36.537.5度 影响体温升高的因素:进食,运动,哭闹, 衣被过厚,环境温度过高。 体温低的因素:饥饿,少动,保暖条件不 佳。 新生儿,婴幼儿和体弱儿的体温易受外界 因素影响。 低热:腋温37.538度; 高温:体温3940度; 超高温:体温超过40度; 长期发热:连续发烧超过2周。 二 . 呼吸 (一)解剖特点 n 1.上呼吸道: n (1)婴幼儿鼻腔相对较短,后鼻道 狭窄,黏膜柔软,血管丰富,无鼻毛 而易受感染。 n 有炎症时易鼻塞而发生呼吸困难 和影响吸允。 n (2)小儿喉部呈漏斗形,相对较窄,软骨柔 软,黏膜富于血管,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声 音嘶哑和吸气性呼吸困难。 2. 下呼吸道: (1)婴幼儿气管和支气管的管腔相对狭窄 ,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小 , 粘膜血管丰富粘液腺分泌不足而较干燥 ,纤毛运动差,故易感染导致呼吸道阻塞 (2)由于右侧支气管粗短,异物易进入右 侧支气管,引起肺不张或肺气肿。 (3)小儿肺的弹力纤维发育差间质发育旺 盛肺泡数量较少,易发生肺部感染引起间 质性炎症,肺不张或肺气肿。 3. 胸廓: (1)婴幼儿胸廓较短,前后 径相对较长呈桶状 ,膈肌位置高,呼吸肌发育差。 (2)小儿纵隔占胸腔体积相对较大, 肺的扩张 受到限制,不能充分扩张,通气和换气,易因缺 氧及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青紫。 n(二)生理特点 n1.呼吸节律和频率: n小儿代谢旺盛,需氧量高,只能 增加呼吸频率来满足机体代谢需 要,年龄愈小,呼吸频率愈快, 婴幼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全 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新生儿最 为明显。 u2.呼吸型式:呈腹膈式呼吸 u 随年龄增长呼吸肌 逐渐发育,开始行走出现胸腹式呼 吸。 三 . 循 环 (一)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 ,血压 的特点 n 1.心脏大小和位置 n (1)小儿心脏在胸腔的位置随 年龄而改变 (2)新生儿,小于2岁婴幼儿的心 脏多呈横位,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 4肋间,锁骨中线外侧,心尖部主 要为右心室。 (3)37岁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 肋间,锁骨中线处,心脏由横位转 为斜位,左心室形成心尖部。 (4)7岁以后心尖位置逐渐移到锁骨 中线以内 0.51cm. 2. 心率 (1)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和交感神经 兴奋性较高故心率较快 (2)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慢 新生儿 :120140次/分 1岁以内:110130次/分; 23岁:100120次/分; 47岁:80100次/分; 814岁:7090次/分; (3)进食、活动、哭闹和发热都 可影响小儿 心率,因此应在安静 时测量心率和脉搏。 3. 血压:由于心搏出量较少,动 脉壁的弹性较好和血管口径相对较 大,故血压偏低,随年龄增长逐渐 升高。 新生儿收缩压6070mmHg; 1岁:7080 n2岁以后按公式计算: n 收缩压=年龄2+80mmHg n 收缩压的2/3为舒张压 n收缩压高于此标准20mmHg为高血压; n低于此标准20mmHg为低血压; n下肢的血压比上肢约高20mmHg. 四 . 消化道. (一)食管和胃 1.新生儿食管似漏斗状,食管下端贲门 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不 能有效的抗返流; 2. 婴儿胃呈水平位故易导致溢乳和呕吐 ; 3. 小儿学会走路,胃的位置逐 渐成垂直位; 4. 胃排空时间: 水:1.52H; 母乳:2 3H; 牛奶34H; 早产儿胃排空慢易发生胃潴留 。 5. 为容量: 出生时:3060ML 13月:90150ML 1岁时: 250300ML (二)下消化道 婴幼儿肠道相对较长,肠壁通透 性大, |肠道毒素较易被吸收。 |2. 肠系膜较长,肠道固 定差,易发生肠套叠, 肠扭转。 |3. 婴儿肠蠕动协调能力 差,易发生粪便滞留或 功能性肠梗阻。 | (三)肝 1. 年龄愈小肝相对愈大,新生儿 肝在右缘和剑突下易触及; 2. 肝细胞和肝功能不成熟,解毒 能力差; 3. 传染病、心功能衰竭、中毒时 发生肝脏肿大和变性。 四. 肾脏 (一) 小儿年龄越小肾脏相对越大, 位置较低,婴儿膀胱的位置较高 1. 新生儿女婴尿道仅1CM 2. 男婴尿道较长56CM (二)肾功能 小儿肾功能一般要到11.5岁才达到成人水 平,婴儿时期给予过量的水分及溶质不能有 效迅速的排出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 毒 (三)尿液 婴幼儿每昼夜尿量400600ML;200ML 学龄前儿童600800ML;300ML 学龄儿童8001400ML;40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