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非常感谢您使用日立半封闭螺杆压缩机。螺杆压缩机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为了维持高 可靠性,很有必要采取正确的运行操作和实施定期的检查。因定期检查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对 压缩机进行分解、检查、再组装的时候请一定要在充分理解本书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操作。 螺杆压缩机的概况 螺杆压缩机的概况 在开始压缩机分解实际操作之前,有必要对压缩机的结构、性能进行充分的理解。 .特长、规格 .特长、规格 螺杆压缩机与其他形式的压缩机比较,一般具有如下特长,并广泛应用于空调、冷冻、 厂房设备、空气热源冷暖等方面。 螺杆压缩机滑动部位少,没有短时间必须交换的动作阀等零件,所以可靠性高,没有长时 间大修的必要。 结构简单,主要零件数约是往复式的 1/10(本公司比) 。 采用双重密封结构,低噪音。 冷媒压缩因是通过连续吸气进行压缩,所以为低振动。 效率高,尤其是在低温用途、空气热源冷暖用方面,能发挥超群的性能。 容量控制有阶段和连续两种方式,能广泛适应不同的需袁。 如果在压缩机吸入侧喷射液体冷媒,排出气体的温度不会上升到 120以上。 使用排出温度达到 120且不会炭化或劣化的特殊合成润滑油。 压缩机启动负荷小,马达启动可采用启动电流小的星-三角式() 。 螺杆压缩机的规格如表 1 所示。 2 表 1 压缩机的规格 型 号 4005su(-z) 5005su(-z) 6005su(-z) 齿数(m/f) 个 5 / 6 外形(m/f) mm 125 / 100 140 / 112 转子 长 度 mm 129. 2 127. 0 156. 4 回 转 数(50/60hz) rpm 2, 880 / 3, 470 排 出 量(50/60hz) m3/h 137. 4 / 165. 6 169. 5 / 204. 2 208. 7 / 251. 5 冷 煤 r22 (05su(-z) , r407c (05sp(-z) 16. 16 / 19. 48 19. 94 / 24. 0 24. 6 / 29 .6 法定制冷能力 r22 (50/60hz) r407c 吨 14. 02 / 16. 90 17. 30 / 20. 84 21. 30 / 25. 66 输 出 kw 30 37 45 电 源 频 率 数 v-hz 200-50 200-60 400-50 440-60 200-50 200-60 400-50 440-60 200-50 200-60 400-50 440-60 启 动 方 式 方式 相 间 电 阻 0. 0724 0. 0549 0. 2564 0. 0567 0. 0410 0. 2271 0. 0474 0. 0367 0. 1897 规 格 水空冷 水空冷 水空冷 相 数 3 电机 极 数 2 润 滑 方 式 l 压差供油方式 阶 段 控 制 % 100 , 75 , 50 , 33(只是启动时) 100 , 75 , 50 , 25(只是启动时) 容量调 整范围 连 续 控 制 % 10033 10025 种 类 icematic sw220ht 油 注 入 量 l 6 油 加 热 器 容 量 w 150 冷 煤 过 滤 器 80 筛眼 油 过 滤 器 150 筛眼 宽 mm 1, 093 1, 179 1, 309 长 mm 413 458 外形 尺寸 高 mm 505 530 产 品 重 量 kg 360 420 440 备注 1:电机相间电阻是指当温度为 20时的值。 2 3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螺杆压缩机是通过由 5 个凸啄组成的阳转子(以下简称为 m 转子)与由 6 个凹啄组成的 阴转子(以下简称为 f 转子)的啮合形成齿形空间吸入冷媒,通过减小齿形空间来压缩冷媒 至所定压力。 吸入行程 从在轴向到半径方向上开口的吸入口吸入冷 媒。随着转子的回转,在转子下侧,啮合分 开,齿沟长度增大,冷媒被吸入齿形空间。 压缩行程 从齿沟的吸入侧开始进行齿形的啮合,密封 线渐渐向排出侧行进,齿形空间减少,进行 压缩。 压缩行程 通过随着冷媒一起吸入的润滑油,在转子间 隙内形成油膜密封,同时对转子进行润滑。 阳转子和阴转子渐渐靠近排出口进行压缩, 压力升高。 4 排出行程 齿形空间与排出口连上,开始排出行程。此 行程持续到排出端,直到齿形空间的冷媒被 完全送出为止。 压缩机的尺寸构造 压缩机的尺寸构造 图 13 为压缩机的尺寸图及结构图。 图 3 的转子由滚柱轴承支撑, 压缩冷煤所产生的轴 向力由滚珠轴承来支撑。阳转子所产生的轴向力阴转子的 3 4 倍,因此为了缓和轴向力, 阳转子侧的滚珠轴承采用 3 连式来增加负荷容量。容量控制是由形成了壳体的一部分的滑阀 经活塞向轴方向移动,通过旁通冷煤来进行控制的。 另外,壳体内藏的马达的标准规格为 200v启动。 图 3 为压缩机的分解图。请通过此图确认各零部件的位置。 5 图 1 4005su (-z) 、4005sp (-z) 半封闭型螺杆压缩机尺寸图 5 6 图 2 5005su (-z), 5005sp (-z), 6005su (-z), 6005sp (-z)半封闭型螺杆压缩机尺寸图 机 种l1l2l3l4l5安全阀 5005su(-z),5005sp(-z) (50hz)11793981689.553不带 5005su(-z),5005sp(-z) (60hz)12793981689.553带 6005su(-z),6005sp(-z)13094281981476.5带 6 7 编号 名 称 材 料 1 主壳体 fc250 2 螺杆转子 3 滚珠轴承 4 马达 5 马达盖 fc250 6 滚珠轴承 7 滑阀 8 杆 9 活塞 10 d 盖 11 e 盖板 12 排出容量 锅炉板:stpg370-e 平 板:sm400b 13 分离器 14 终端 15 冷媒过滤器 图 3 半封闭型螺杆压缩机结构图 机 种 l h 4005su(-z) 4005sp(-z) 1077 505 5005su(-z) 5005sp(-z) 1161 530 6005su(-z) 6005sp(-z) 1191 530 8 启动方式 启动方式 一般 22kw 以上的压缩机, 由于启动电流大, 所以除了直入启动以外, 还采用启动、 pw 启动。从启动电流这点来说,启动有很多优点,因此额定输出功率 22kw 以上的日 立半封闭螺杆压缩机全部采用启动。 如图 5 所示,启动时,定子的线圈采用星形()接线,通过给各相加电源电压 的 1/ 3来控制启动电流,马达加速进入正常运转之后,切换到三角形()接线,将各项电 压加满到电源电压。采用这种方式,可将启动电流控制到只有全电压启动的 1/3。 图 4 方式马达启动 9 润滑结构 润滑结构 润滑油系统图如图 5 所示。 因为螺杆压缩机是采用润滑油储存在高压部 d 壳体,通过高压与低压的压差向滑动部供油 的结构,所以不需要同往复式压缩机一样使用油泵。d 壳体储存的油通过 150 筛眼油过滤 器的过滤以后,给如下三个 系统供油: 向轴承(滚柱轴承和滚珠轴承)供油 提供给阳转子和阴转子的油,对轴承进行了润滑后,再吸入转子内,对啮合部进行润滑后 与冷媒一起排出,通过分离器分离后再回到 d 壳体储存。 向转子齿面供油 提供给吸入侧滚柱轴承的油及在循环中循环的油,给转子啮合部供油,与冷媒一起排出, 通过分离器分离后再回到 d 壳体底部储存。 向容量控制机构供油 通过毛细管向汽缸部供油,驱动了活塞以后,排油被送到壳体的吸入侧,再次被吸入转子 内后,与相同回到 d 壳体储存。 如上所述,油从 d 壳体供给到各滑动部后,被吸入转子内,与冷媒一起排出,通过分离器 分离后再回到 d 壳体储存,而冷媒则被排出到冷凝器。 10 图 5 半封闭型螺杆压缩机润滑油系统图 (阶段控制) 11 容量控制结构 容量控制结构 螺杆压缩机的容量控制机构如图 6、 7 所示, 是通过设在啮合部的滑阀向转子轴方向滑动来调 整有效吸入量而进行的。 一旦吸入气体被吸入转子的啮合部,因为滑阀向排出方向滑动,所以虚线箭头所示多余部分 会向吸入侧旁通,只有必要的气体量被排出。 滑阀的动作是通过使固定在滑阀上的活塞进行油压作用而动作的。图 6 是以阶段控制为例对 容量控制进行说明。 滑阀移到最左侧时为 100%负荷,相反移到最右侧时为负荷最小(4005su 为 33%负荷,5005su 及 6005su 为 25%负荷) 。图示位置为 75%负荷。 下面表示压缩机电磁阀的动作,100%运转时,3 个电磁阀全部关闭。因此活塞的 a、b 面全为 高压,但是滑阀端面的 a 面为高压,b 面为低压,因此滑阀一直滑动到左侧,固定在 100%负 荷的位置。负荷为 75%时电磁阀 202打开,活塞 a 面被开放为低压,由于活塞 ab 面的压差滑 阀向右侧移动,恰好在图示位置上压力取得平衡,固定,成为 75%负荷运转。另外,压缩机 启动时减轻启动力矩所必需的最小卸载,是关闭电磁阀 202,打开电磁阀 201,与前面相同将 a 面开放为低压,使滑阀滑动到最右侧。活塞 b 面所附的线圈弹簧,是在停止时将活塞推向 最右侧所用。 12 备注:本图为从压缩机上方的俯视图。 卸载电磁阀的配置 电磁阀动作表 电磁阀 容量 201 202 203 备注 100% 闭 闭 闭 75% 闭 开 闭 50% 闭 闭 开 启动 开 闭 闭 启动前 3 分钟以上及启动后 30 秒钟 停止 闭 闭 闭 图 6 容量控制结构(阶段控制) 13 备注:本图为从压缩机上方的俯视图。 卸载电磁阀的配置 电磁阀动作表 电磁阀 容量 201 202 203 备注 容量上升 闭 闭 开 容量下降 闭 开 闭 中立保持 闭 闭 闭 启动 开 闭 闭 启动前 3 分钟以上及启动后 30 秒钟 停止 闭 闭 闭 图 7 容量控制结构(连续控制) 14 检查接头 检查接头 检查接头用于压力计的取出口处。检查接头的结构如图 8 所示。 编号 零部件名称 1 本体 2 垫片 3 盲螺母 4 主轴 5 弹簧 6 密封环 图 8 检查接头结构图 如图所示,检查接头的 a 部密封面粘合密封,但如拆下盲螺母,安上压力计配管的扩口螺 母,主轴压下弹簧,形成向下移动,使密封面 a 出现空隙,就可以检查内部压力了。 15 压缩机定期检查基准 压缩机定期检查基准 压缩机的定期检查,请按照表 2半密封型螺杆压缩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基准 、表 3冷 冻机油的劣化和颜色目视基准实施。 表 2半密封型螺杆压缩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基准 时间和年月 区分 时间 年月 实施项目 备注 日常 检查 每天 运转状况(压力、温 度、电压、电流值、 特记事项等)的记录 水冷 每 20, 000 小时 空冷 每 12, 000 小时 每 3 年 1.压缩机大修检查及 零部件检查。 2.润滑油的检查 根据以下更 换基准 轴承 冷冻机油 转子 折起垫圈(螺栓止动) 垫片o 环 定期 检查 塑料环 吸入冷煤过滤器 油过滤器 备注 最好采用短时间 根据用途、 使用 条件, 个别项目 有追加的必要 注意:注意: 1. :检查出现异常时更换零件 :更换零件 2. 本表用于运转状况良好、运转记录完备的情况 3. 如果使用劣化或被铁粉等污染的冷冻机油的话,会造成轴承寿命缩短。所以请注意观察 视油镜,如果出现有污染,即使还未到更换时间也需要更换。 由于在本螺杆压缩机上使用的冷冻机油有随紫外线而变色的特性,所以比较难以根据色 调判断,此时请参考表 3 的颜色样本。另外,可以用全酸化来判断有的劣化。以下的全 酸化测试工具是机油生产厂家销售的,请参考使用。 机油厂家:castoral 测试工具:酸性检查测试工具 16 表 3 冷冻机油的劣化和颜色目视基准 色 (astm) 记号 b a e d c 判定 油 的 颜 色 要交换冷冻机油 要注意 无异常 8.0 6.5 7.0 6.0 4.0 5.0 3.0 2.0 16 17 分解准备 分解准备 螺杆压缩机作为性能非常高的机械,需要根据定期检查标准对各部分进行定期检查,还有必要对其分 解进行大修。在对压缩机进行分解、检查的时候,请先清洁好操作环境、准备好操作工具,再依照本书进 行分解、检查、再组装。 如果是检查过滤器等部分的分解能够在压缩机安装在机组上的状态下实施,但是整体分解操作时,就 需要将压缩机从机组上拆下。 分解操作时,如果有承载压缩机的 1500750 的操作台,会比较容易进行操作;没有操作台时,请准 备 2 块 15003008.0t 以上的铁板。另,除表 4 所示分解工具之外,请准备其他一般性的工具锤子、 扳手、螺丝刀、垫片铲(用于清除垫片) 、砂纸(#100、#280) 、洗净油、冷冻机油、油罐(20l 罐1 个 以上、78l 罐深 10cm 左右2 个以上) 、抹布等 。 操作场地要选择无灰尘、垃圾及干燥的地方,要确保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分解工具 分解工具 表 4 为半封闭型压缩机分解组装工具一览表。 18 表 4 半封闭型螺杆压缩机分解组装工具一览表 no. 夹具工具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01 拔取活塞夹具 2 根 拔取活塞用 02 紧固、拆卸轴肩夹具 1 套 紧固、拆卸轴肩用 03 转子止动夹具 1 个 m.转子止动用 04 紧固、拆卸滚珠轴承螺母夹具 1 套 紧固、拆卸滚珠轴承螺母用 05 拔取滚珠轴承夹具 1 套 拔取滚珠轴承用底座 06 拔取衬套夹具 1 套 拔取衬套 1 套 决定滚柱轴承位置用 07 插入 md、 ms 圆筒滚柱轴承夹具 1 套 滚柱轴承插入用 08 打入滚珠轴承夹具 1 套 打入轴承用 09 拔取定子夹具 1 套 拔取定子用 10 插入定子夹具 1 套 插入定子用 11 支承定子夹具 1 套 支承定子用 12 套装六角扳手 6hm 塑料盒装 8 根 紧固、拆卸各部分的螺栓 13 套装六角扳手 14mm 1 紧固、拆卸各部分的螺栓 14 深套筒 1 拆卸活塞杆用 15 深套筒 1 拆卸终端端子用 16 塞规 172-me 300m/m 0.040.301 测量间隙用 17 扭矩扳手 管的 450fk 9.5m/mo 1 测量各部分扭矩用 18 扭矩扳手 管的 4200fk 19.05m/mo 1 测量各部分扭矩用 19 针(划针) 1 20 带嘴扳手 36m/m 1 拔取定子用 21 带磁力座 mb-k(磁性) 千分表 千分表 tm-110 各 1 测量间隙用 22 垫片铲 全长约 200mm 1 拆卸垫片用 23 油石 粗糙度 100#长约 150mm 1 研磨法兰面 24 接油容器 18l 缸 1 排油用 25 电炉及铁板 (热板) 282285135mm 1 加热轴承用 26 表面温度计 +200 1 加热轴承测试用 27 干冰箱 干冰约 1kg箱 200mm200mm200mm 1 套 过盈配合衬套 28 螺丝刀(一字、十字) 29 千分尺 30 尖嘴钳 31 套筒扳手 32 梅花扳手 33 锤子 (铁、塑料) 34 自动活扳手 35 套装带嘴扳手 36 燃烧器 37 双头螺栓 m10120,m12120 m16140,m16400 各 2 38 转子止动夹具 紧固、拆卸马达转子用 19 排气 排气 螺杆压缩机与往复压缩机不同,由于没有吸入、排出阀,一停止运转,压缩机内部整体就会平衡在 高压与低压的中间状态。 在分解压缩机之前需要将压缩机内部的压力下降到大气压力以下, 抽气态冷煤 时,请将高压压力计配管拆下,用与检查接头相连的软管回收。 从机组拆卸压缩机 从机组拆卸压缩机 清洁过滤器等简单的分解操作可以在压缩机装在机组上的状态下进行, 但除此之外请将压缩机从机 组上拆下,放在操作台上进行分解操作。从机组上拆卸压缩机时需要分离以下部分。 吸入配管及排出配管 各种压力计 电气配线 压缩机的起吊 压缩机的起吊 起吊压缩机时,请将起吊螺栓装在位于壳体上部的起吊螺栓孔中,使用此起吊螺栓来吊起压缩机。 表 5 为压缩机的重量。 表 5 压缩机的重量 机种 压缩机重量(kg) 4005su(-z)4005sp(-z)380 5005su(-z)5005sp(-z)420 6005su(-z)6005sp(-z)440 20 分解检查 分解检查 螺杆压缩机是高速运转的机械(2 级马达直结、3470rpm60hz、2880rpm50hz) ,另外,因为各部分 的间隙等对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各部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都很高。因此,分解、组装的时候,请在完 全理解以下说明的基础之上,充分注意并实施。 在进入分解的说明之前,先对压缩机的状态进行说明。本分解手册使用的是 6005su 阶段控制。压缩 机已从机组上拆下,并在运到操作地点之前做了以下处理。 在吸入、排出口上已安装盲法兰。 已手动切断油加热器、电磁阀的配线。 油已注入。 注意: 也可以不切断油加热器、电磁阀的线圈,保留连接在机组一侧。 21 分解 分解 请按照以下顺序实施分解检查。 冷煤过滤器、油加热器的拆卸 排油(油过滤器、端盖、丝堵的拆卸) d 壳体的拆卸 e 盖板的拆卸 马达盖的拆卸 马达转子的拆卸 活塞杆的拆卸 转子组件的拆卸 (8-1)轴承螺母的拆卸 (8-2)d 盖及滚珠轴承的拔取 (8-3)d 盖的拆卸 (8-4)螺杆转子的拔取 滑阀的拆卸 滚柱轴承的拔取 定子的拆卸 定子的安装 更换转子组件时不需要(8-1)、(8-2)、(8-3)、(8-4)的操作,可将现场的操作简化。请先根据情况决 定是否需要全部分解、是否更换转子组件,再开始进行操作。 以下按照上述顺序说明分解检查的要领。 22 冷煤过滤器、油加热器的拆卸 冷煤过滤器、油加热器的拆卸 冷煤过滤器的拆卸 将吸入盲法兰取下后就可用手 简单地拆卸下来。 使用工具: 19mm 扳手 油加热器的拆卸 请取下螺钉然后用手拔出。 拆不下来的时候,请不要用螺丝刀等硬撬, 保持原样,注意不要在操作中使其损坏。 注意: 注意: 如无特殊情况请不要拆卸电磁阀及油面计。 只有在需要更换时按照 67 页所示更换。 使用工具: 十字螺丝刀 排油(油过滤器、端盖、丝堵的拆卸) 排油(油过滤器、端盖、丝堵的拆卸) 请拆下位于压缩机壳体下部的丝堵(pt1/2) 及油过滤器、端盖,排出压缩机内部的油。 因此时会流出共计 6l 的油,所以需要有接油 的器皿。 油过滤器、丝堵的拆卸 拆卸盖类部件时,用油性笔做上记号,以 便再组装时判断上下左右方向。 1 2 3 23 因拆卸过滤器盖时会有油流出,所以请准备接油 的容器。如照片所示,放一铁槽直到容器处的话 可以使油流动平缓。请根据油流出的情况缓缓将 盖卸下,用手将油过滤器拔出。 在过滤器里侧有 o 环,如从外侧看不到有异常的话就不需要拆卸此 环。 拆下位于油过滤器盖的左侧的 pt1/2 丝堵,将吸 入侧的油完全排出。 使用工具: 17mm 盒 铁管 注意:注意: 在 1997 年 10 月以前生产的压缩机上,排油用丝 堵 pt1/4 位于主壳体的底部,请拆卸此丝堵。 请将里侧的端盖拆下。 完成上述步骤就可将 油完全排出。 使用工具: 14mm 六角扳手 铁管 或扭矩扳手 4 5 24 d 壳体的拆卸 d 壳体的拆卸 请先拆下 2 个螺栓(从上部的螺栓起第 4 个) , 再装上 m16 双头螺栓,然后取下其他螺栓。 然后请拆下排出口的盲法兰, 装上 2 个 m16 双头 螺栓。 一人握住装在排出口的双头螺栓, 并使其分开一 定的距离,另一人握住 d 壳体的法兰部将其拿 开。 因 d 壳体大约重 6580kg,所以请务必 2 人操作 或使用链式滑车等起吊。 注意: 在 d 壳体底部与操作台之间放上枕木会更容易 操作。 使用工具: 14mm 六角扳手 铁管或扭矩扳手 m16 双头螺栓 4 个 6 7 8 9 25 e 盖板的拆卸 e 盖板的拆卸 当螺丝拧松后垫片拆不下来时,请用塑 料锤子从里侧轻轻敲击。从滚珠轴承盒 里会流出 2030cc 的油,请准备接油的 容器。 使用工具: 17mm 套筒扳手 塑料锤子 马达盖的拆卸 马达盖的拆卸 请先拆下上部的 2 个螺栓(从上部的螺 栓起第 4 个) ,装上双头螺栓,再拆下 其余螺栓。 然后,请用两手拔出。 马达盖约重 18kg,可以 1 人操作。 使用工具: 10mm 六角扳手 m12 双头螺栓 2 个 铁管或扭矩扳手 10 11 12 13 26 马达转子的拆卸 马达转子的拆卸 止动配件的拆卸 请用一字螺丝刀将弯曲部分敲平, 然后用手或锤 子轻叩套筒扳手的手柄 当用此方法不能使其松动时,将对面一侧(d 盖 侧)的螺母用专用螺母固定夹具固定即可。 (需 2 人操作) 注意:注意: 用单手轻叩套筒扳手的手柄时,如转动 缓慢,则螺栓不会松动。 使用工具: 一字螺丝刀 锤子 17mm 套筒扳手 专用螺母固定夹具 转子的拔取 请注意拔出时不要损伤转子外径与定子内径。 刚开始手可以抓到的地方太小, 用一字螺丝刀 钩住转子的键槽即可拔出。 转子重约 1525kg,可以一人操作。 使用工具: 一字螺丝刀 14 15 16 17 27 活塞杆的拆卸 活塞杆的拆卸 活塞的拆卸 用一字螺丝刀将弯曲部分敲平,然后用套筒扳 手松螺栓。之后,使用拔取活塞夹具将活塞拔 出。 此时, 从里侧的盒中会流出 3040cc 的油, 请准备接油容器。 18 19 20 21 28 然后拆下弹簧、内嵌式 p.k。 注意:注意: 请注意拆下螺栓后,由于弹簧的弹力活 塞有可能会自己弹出来。 使用工具: 19mm 套筒扳手 拔取活塞夹具 一字螺丝刀 锤子 活塞杆的拆卸 将活塞杆拉出 30mm,用套筒扳手拧松再拔 出。 注意:注意: 因滑阀会滑出,请用8200mm 的棒从活 塞杆孔塞进去堵住。 使用工具: 30mm 套筒扳手 8200mm 棒(拔取活塞夹具) 22 23 24 29 转子组件的拆卸 转子组件的拆卸 转子组件如图 9 所示,由转子及 d 盖、轴 承等组成。转子组件的拆卸由 2 人同时操作。 使用工具: 14mm 六角扳手 铁管 m16 双头螺栓 2 个 m10 双头螺栓 2 个 图 9 转子组件 30 用六角扳手将固定 d 盖用的 m16 螺栓拧松,在横向 两侧插入 m16 双头螺栓(如照片所示,长一些较易 操作) 。 然后在 d 盖上插入 2 个 m10 双头螺栓。1 人握住此 m10 双头螺栓,使转子组件沿 m16 双头螺栓滑动并 拉出。如转子的螺丝部从壳体拆卸,请让 1 人握住 转子的轴,由 2 人一起拆卸。 由于转子组件重约 7090kg,所以请务必由 2 人操 作或使用链式滑车吊起。 如需要更换转子组件即可进行以下的滑阀的取 出。 整体分解时在实施了(8-1) 、 (8-2) 、 (8-3) 、 (8-4) 后进行的操作。 25 26 27 28 31 (8-1)轴承螺母的拆卸 (8-1)轴承螺母的拆卸 1 轴肩的拆卸 请用一字螺丝刀将折起垫圈的弯曲部分敲平, 然后用 10mm 套筒扳手将螺栓拧松。 拆除周边固定后即可拆卸轴肩。 使用工具: 一字螺丝刀 10mm 套筒扳手 紧固、拆卸轴肩夹具 29 30 31 32 螺母的拆卸 在马达盖安装面插入 m12 双头螺栓,用转子止动 夹具将转子固定住。 请将紧固、 拆卸滚珠轴承螺母夹具放入螺母沟槽, 用扭矩扳手拧松。 注意:注意: f 转子用螺母为左螺丝(反向螺丝) 。 使用工具: m12 双头螺栓 转子止动夹具 紧固、拆卸滚珠轴承螺母夹具 扭矩扳手 32 33 34 35 33 (8-2)d 盖及滚珠轴承的拔取 (8-2)d 盖及滚珠轴承的拔取 请将在(8-1)项目中安装的转子止动夹具拆下。 然后请拆下 d 盖的螺栓,在上部 2 处插入 m16 双头 螺栓。 请将拔取滚珠轴承夹具装在 e 盖板组装面上。此时 需用螺栓压住转子的轴端,但由于轴端上有作为加 工基准的中心孔,为了使其不被划伤请通过钢球来 压轴端。在滚珠轴承内径与转子外径上有轻微过盈 配合。 注意: 注意: 因滚珠轴承最长为 81mm,所以在压入螺栓时, 请不要压入 100mm 以上。如压入太多,会引起 转子轴的弯曲、d 盖脱落等危险。 钢球如涂上润滑油,螺栓头端也会沾上。 请通过夹具的孔观察钢球是否在正确位置, 确认后再压入。 使用工具: m16 双头螺栓 2 个 拔取滚珠轴承夹具 17mm 钳子 30mm 钳子 千分尺 36 37 68 39 34 (8-3)d 盖的拆卸 (8-3)d 盖的拆卸 1 d 盖的拆卸 请先将滚珠轴承夹具卸下,再拆卸 d 盖。 d 盖约重 3545kg, 请务必由 2 人操作或使用链式 滑车吊起。 然后请将内嵌式 p.k(在铁板上覆盖橡胶)拆下。 此垫圈只在连续控制的压缩机上使用,阶段控制 的压缩机上无此垫圈。 注意: 注意: 拆下 d 盖时,请确认在主壳体侧保留 2 个 定位销。 40-1 40-2 35 滚珠轴承、滚柱轴承的取出 从 d 盖,按照滚珠轴承滚柱轴承的顺序取出。 由于滚柱轴承外周与 d 盖滚柱轴承部内径的间隙 较小,请用铜管从里侧轻轻敲击。 使用工具: 铜管 41 42 43 36 (8-4)螺杆转子的拔取 (8-4)螺杆转子的拔取 请用单手握住轴,旋转到转子的齿露出时, 用另一只手接住,小心谨慎地拔出。 m 转子重约 1830kg f 转子重约 711kg 注意: 注意: 请用木质平台保管转子。 滑阀及滑阀键的取出 滑阀及滑阀键的取出 请在拆下滑阀键后, 插入在项中被取下的活塞杆, 拔出滑阀。 注意:注意: 请注意不要被滑阀的头端将手划伤。 44 45 46 37 滚柱轴承(吸入侧)的拔取 滚柱轴承(吸入侧)的拔取 衬套的拔出 在衬套上设有 3 个拔出用螺丝孔(m8) 。 请用衬套拔取夹具将螺栓拔出。 此时,请在螺栓的头端放入钢球。 注意:注意: 由于衬套在壳体上过盈配合 30mm, 请将单手放在下方,以防落下。 使用工具: 衬套拔取夹具 自动活扳手 47 48 49 38 滚柱轴承的拔出 在 m 转子侧按滚柱轴承间隔套管滚柱轴承的 顺序,f 转子侧按滚柱轴承的顺序取出。由于滚柱 轴承外周与 d 盖滚柱轴承部内径的间隙较小,请 用铜管从里侧轻轻敲击。 注意:注意: 将手伸入转子腔中时,请注意不要被边 缘将手划伤。 使用工具: 铜管 轴承配置 图 10 所示为用(8-3) 、10 项分解下来的轴承的配置。 转子两侧用滚柱轴承支撑,在排出侧轴端设有滚珠轴承。 结构为滚柱轴承承受向心力,滚珠轴承承受牵引力。 50 51 间隔套管 图 10 轴承的配置 39 定子的拆卸 定子的拆卸 本项在定期检查中不拆卸,但在定子烧损等不得已 的情况下需要拆卸时,请按照以下要领进行操作。 马达盖的拆卸 使用工具: 14mm 套筒扳手 十字螺丝刀 注意:注意: 如将导线拉出太长,会引起断线,请将拉出长度 控制在最小。 52 40 电源端子的拆卸 请取下端子盖板 b,a,拆下丝堵组件的螺栓,然后再将导线取下。 注意: 注意: 1 请记住导线的弯曲情况。 2 如无异常就不需要分解丝堵组件。 使用工具: 19mm 套筒扳手 十字螺丝刀 3 如照片所示,在 s 侧的 2 角处立上螺栓,可以将丝堵座固定于打开状态,便于操作。此时, 请注意不要使 p.k 的密封面受伤。 4 分解完丝堵组件后请如照片所示一样用线束等绑扎整齐。 53 54-2 55-2 54-1 55-1 41 定子的拆卸 请安装定子支承夹具,用安装拔取定子夹具用的 螺栓将定子拉出。最初要轻柔缓和地拉出。 注意: 注意: 1 请从定子外径吊下安装定子支承夹具。 2 请不要直接用螺栓压 m 转子的轴端。 3 先拆卸 m 转子时 m 转子的轴部会作为夹具的引 导,因此请将 m 转子插入壳体。 4 请在螺栓的头端放置钢球。 5 最初用钳子拉出,慢慢地可如照片所示用手拉 出。 6 因用燃烧器等加热壳体会使壳体变 形,所以请不要这样做。 使用工具: 支承定子夹具 自动活扳手 拔取定子夹具 定子的安装 定子的安装 定子的插入 请将定子的键槽和键与在项安装的支承定子夹具 相啮合,将定子放在支承定子夹具上。然后请安装 插入定子夹具,拧入螺栓。 使用工具: 支承定子夹具 自动活扳手 插入定子夹具 塑料锤子 56 57 58 59 42 注意:注意: 1请在螺栓的头端放置钢球。 2在压入螺栓时,最初阻力较大。 3请不要损伤导线。 4请在最后用塑料锤子轻轻敲击键。 5因用燃烧器等加热壳体会使壳体变形,所以请不要这样做。 电源端子及马达盖的安装 当 p.k 破损时,请用垫片铲清理干净,用油石将密封面磨光滑。墂图 11 所示,将马达盖用导线沿 u 相导 线通过从里侧数第 4 个橡胶管。请用扭矩扳手将电源端子紧固于规定扭矩(扭矩为 300nm) 。此时需使 u.v.w.z.x.y 各相与丝堵座的铸印和端子刻印相吻合。 52 54-1 55-1 53 54-2 55-2 43 图 11 马达盖用导线安装图 使用工具: 14mm 套筒扳手 19mm 套筒扳手 扭矩扳手 垫片铲 油石 十字螺丝刀 44 再组装 再组装 在完成分解、检查后,进入再组装。再组装时请充分注意以下事项。 请将操作场所及工具清洁干净。 请再次检查更换零部件。表 6 为滑动部尺寸一览表。 对于分解下来的零部件是否可以继续使用还是需要更换为新品,是较难作判断的。以下是一些标准, 请作为参考。 表 6 滑动部尺寸一览表 形式 项目 4005 50056005 m 转子侧 125+0.150 以下 140+0.150 以下 壳体转子部内径 f 转子侧 100+0.150 以下 112+0.150 以下 m 转子 125-0.030 以上 140-0.030 以上 转子外径 f 转子 100-0.030 以上 112-0.030 以上 m 转子侧 55+0.005 以上 55+0.005 以上 吸入侧 f 转子侧 35+0.005 以上 40+0.005 以上 m 转子侧 45+0.002 以上 50+0.002 以上 滚柱轴承部 轴径 排出侧 f 转子侧 35+0.002 以上 35+0.002 以上 m 转子侧 45-0.011 以上 50-0.011 以上 滚珠轴承部 轴 径 f 转子侧 35-0.010 以上 35-0.011 以上 (a)滚柱轴承 (a)-1 如将内环从转子中拔出则转子不能再使用。因此请在将内环从转子中拔出前检查内环与外环。 (a)-2 请用放大镜等将滚柱轴承内环的滑动痕迹放大观察,如果为同样的痕迹及直径在 0.01mm 以内 即为正常。 (a)-3 滚柱轴承外环经过清洗后正常情况下整体会有光泽,如果没有淡淡的光泽的话就需要更换。因 为在滚柱上即使是很微小的伤也会造成剥落等现象,请注意严格检查。 (a)-4 请检查滚柱轴承外环的护圈与滚柱的接触面,如在护圈上有卷边或有磨损的话就需要更换。 (a)-5 在滚柱轴承外环上有杂物的话,即使是很微小的杂物也会引起声音异常、振动异常。因此,清 洗后请用高压空气将杂物吹掉。 (a)-6 当滚柱轴承的运转时间超过 10,000 小时的时候,原则上需要全部更换为新品. 45 (b)滚珠轴承 (b)-1 滚珠轴承经过清洗后正常情况下滚珠全部会有光泽,如果没有淡淡的光泽的话就需要更换。因 为在滚柱上即使是很微小的伤也会造成剥落等现象,请注意严格检查。 (b)-2 将滚珠轴承的内环拿在手中旋转外环时,如外环旋转顺畅的话即为正常,但哪怕只是有轻微的 振动异常存在,就需要更换新品。 (b)-3 请检查滚珠轴承护圈与滚珠的接触面,如在护圈上有卷边或有磨损的话就需要更换滚珠轴承。 (b)-4 在滚珠轴承上有杂物的话,即使是很微小的杂物也会引起声音异常、振动异常。因此,请在清 洗后用高压空气将杂物吹掉。 (b)-5 当滚珠轴承的运转时间超过 10,000 小时的时候,原则上需要全部更换为新品。 (c)螺杆转子 转子通常在 m 转子的齿根、f 转子的齿头附近。其他会因吸入气体里的杂物在轴直角方向上出现线 状划伤,请用磨石或#280 左右的砂纸整修。 (d) (a) (c)以外的零部件(s 环、p.k、折起垫圈等)原则上要全部更换为新品。 在组装前,请用清洗油(灯油或其他)清洗零部件,然后用高压空气吹干,并充分涂上冷冻机油。 再组装的顺序原则上与分解的顺序相反。 组装时,请用如表 7 所示的标准紧固扭矩一览表进行操作。 表 7 标准紧固扭矩一览表 单位:nm 六角螺柱螺母 六角孔 螺栓 轴承 螺母 轴肩 活塞 杆 油面计 材质 螺丝 尺寸 黄铜 (端子螺栓) s20c s45c 淬火 s45c 淬火 s20c fc15 s45c 淬火 s45c s20c m5 4 m6 4 10 m10 50 m12 30 80 80 25 m14 60 m16 200 u1 1/ 8山 18 50 m35 220 m45 280 m50 300 m74 30 m82 30 m102 30 m112 30 46 零部件的检修 零部件的检修 壳体 请用垫片铲清理干净,用油石将密封面 整修平滑,用钢丝刷将壳体下方的油室 洗净。 使用工具: 垫片铲 油石 钢丝刷 清洗油 转子 请避免用锉刀等整修齿面。 请用#280 左右的砂纸来整修齿面的伤痕。 请用海绵等除去沾在表面上的脏物。 使用工具: 砂纸(#280) 海绵 清洗油 其他零部件 请注意要去除在压缩机内部使用的零部件上的脏物、伤痕。 60 61 47 滚柱轴承的插入 滚柱轴承的插入 滚柱轴承分为外环与内环。外环插入壳体及 d 盖,内环与转子过盈配合。轴承的配置见图 10(38 页) 。 排出侧的滚柱轴承为内外环一套。即使是在吸入、排出侧使用同径、同幅滚柱轴承的机种也没有互 换性。另外,即使是同一排出型号的轴承用于排出侧也没有内外环的互换性。因此,请务必将排出 侧用轴承用于排出侧,吸入侧用轴承用于吸入侧。 外环的插入(吸入侧) 在 m 转子侧使用 2 个滚柱轴承。 从里侧开始的顺序为:滚柱轴承间隔 套管滚柱轴承衬套(关于衬套在 项说明。 ) f 转子侧的顺序为:滚柱轴承衬套 注意:注意: 由于滚柱轴承外环与壳体滚柱轴承部内径的间 隙较小,有可能在中途被卡住,此时,请用手 轻敲插入滚柱轴承夹具。 在滚柱轴承的侧面刻有型号等。原则上为朝向 里侧插入(反向安装对功能也没有什么影响) 。 把 手 放 入 转 子 盒 中 时 请 注 意 不 要 让 边 缘划伤手。 请在滚柱上充分涂满油。 使用工具: 插入滚柱轴承夹具 注油器、冷冻机油 关于滚柱轴承外环(排出侧)在(4-3) 项(54 页)中说明。 62 63 64 48 衬套的插入 衬套是通过过盈配合插入的。如右侧照片所示, 使用干冰进行冷却。 请预先将拔取衬套夹具的螺栓拧入衬套,放在箱 中冷却,然后再插入壳体。 注意:注意: 当衬套在途中卡住时,请用拔取衬套夹具将其 拔出,重新操作。但当衬套的一半以上已放入 时,用锤子敲插入滚柱轴承夹具即可放入。 请确认衬套是否已完全放入。从转子盒侧用手 触摸,没入吸入侧端面的话就没有问题。图 12 为端面示意图。把手放入转子盒时,请注意不 要让边缘把手划伤。 在 衬 套 的 圆 周 方 向 上 有 一 个 空 着 的 油 孔,插入时要插到此孔的横向两侧。 使用工具: 拔取衬套夹具 箱(纸箱也可) 干冰 插入滚柱轴承夹具 锤子 65 66 64 49 内环的更换 用燃烧器加热拔取内环。 在吸入侧的内环上有一用于防止脱落的挡圈,请 在操作前拆下。 用单手将转子垂直竖立,很快地用燃烧器给内环 加热,内环会因自身重量落下。 (平均 23 秒落下。 ) 在 m 转子吸入侧有 2 个内环, 2 个都要拆卸下来。 拆卸 f 转子吸入侧地内环时,请将转子立在比轴 径小的铁片等物体上进行操作。 注意: 注意: 内环拆下一次以后就不能再使用。 加热 5 秒种以上会引起轴的弯曲变形,请尽量 缩短加热时间。 请注意挡圈的槽中如有毛刺,内环就会被挂住 拔不出来了。 图 12 吸入侧滚柱轴承安装状态 67 68 50 轴冷却后插入新的内环。内环与轴为过盈配 合。 请将内环放在铁板上,用电炉等将内环快速 加热套在轴上,刻印方向面向自己,使内环 与外环的刻印方向相同。 注意:注意: 内环的加热范围为 100120,请不要加热到 120以上。 如下图所示,在 m 转子上先放入内环 1,再放入挡圈 1、 挡圈 2,然后放入内环 2,最后再放入挡圈 3。放入挡圈时, 要注意有 r 的方向,请按下图所示方向放入。 照片为加热滚珠轴承,但滚柱轴承内环也是 相同要领。 使用工具: 燃烧器 间隔套管 铁板 电炉 表面温度计 手套 69 70 51 滑阀的插入 滑阀的插入 在外周涂油,插到途中时安装 sv 键并用手按下, 前后滑动滑阀。如能顺畅滑动则没有问题。 使用工具: 注油器、冷冻机油 整体分解时实施了(4-1)、(4-2)、(4-3) 后进行。 转子组件的安装 转子组件的安装 在主壳体 d 盖用的 2 个螺栓孔(横向两侧)里 拧入 m16 双头螺栓(如照片所示,长一些较易 操作) 。 请不要忘记安装 2 个定位销。 压缩机为连续控制的时候, 请安装 p.k(内嵌式 p.k) 。 转子组件重约 7090kg,请务必让 2 人同时操 作或使用链式滑车起吊。 2 人同时操作时,在转子组件 d 盖端面上拧入 m10 双头螺栓。由 1 人握此双头螺栓,另一人 拿着相对一侧的转子轴, 量避免碰撞转子的齿, 缓缓插入。 然后请用扭矩扳手将 d 盖的螺栓紧固到 20nm。 使用工具: 14mm 六角扳手 扭矩扳手 m16 双头螺栓 2 个 m10 双头螺栓 2 个 如要更换转子组件,则进入到活塞杆的安装。 46 71 36 52 (4-1)螺杆转子的插入 (4-1)螺杆转子的插入 在滚柱轴承内环、转子的齿部充分涂上冷冻机油, 从 m 转子插入壳体转子孔。 使用工具: 注油器、冷冻机油 72 73 74 53 (4-2)d 盖的安装 (4-2)d 盖的安装 在主壳体的 2 处 d 盖用螺栓孔(上侧)里拧入双头 螺栓。请不要忘记安装 2 个定位销。压缩机为连续 控制的时候,请装上金属 p.k(内嵌式 p.k),再安装 d 盖。因定位销在两侧有两处,最后的 10mm 阻力会 变大,较难推入。 此时,请用塑料锤子敲击两侧。进去后,请用螺栓 固定。 (当 d 间隙不能一次决定时,将其拉出,在横 向两侧有 2 根也可以。 ) 注意:注意: 请注意不要使手夹在 d 盖与壳体之间。 请在连续控制的压缩机上安装金属 p.k(内嵌式 p.k) ,请不要安装在阶段控制的压缩机上。安装 错误的话,就不能进行正常的容量控制。 使用工具: m16 双头螺栓 14mm 六角扳手 塑料锤子 75 76 77 54 (4-3)轴承的安装及间隙测定 (4-3)轴承的安装及间隙测定 滚柱轴承外环(排出侧) 在滚柱上充分涂上油并插入。在把滚柱放到内环 上之前停止。 请用手轻轻敲击插入滚柱轴承夹具。请不要用锤 子等勉强插入,也绝对不要使滚柱轴承内环划 伤。 注意:注意: 在滚柱轴承的侧面刻有型号等,原则上请将此 面朝向自己插入。 (相反安装对功能并无影响。 ) 请观察确认外环是否放在了内环上。 为 了 使 排 出 侧 间 隙 达 到 无 调 整 时 0.04mm0.07mm,设置滚柱轴承的内环与外环 提高精度。排出侧的滚柱轴承一定要使用内外 环一组。 尤其是同时大修几台的压缩机时,即使是同 一种类的轴承也请注意不要装错内外环。 使用工具: 插入滚柱轴承夹具 锤子 注油器、冷冻机油 78 79 80 55 2测定总间隙 进行以下操作的同时请将数据填入如表 8 所示的组装数据表中。 请在 e 盖板的组装面上安装千分表,与转 子轴的先端相连。 从马达侧压入轴,将针设置为 0。 按下排出侧轴端,转子活动的距离为总间 隙。反复测量 34 次,测定值稳定后记 入数据表。 表 8 组装数据表 螺杆压缩机组装时数据表格 机 种 所属公司名 制作编号 c 操 作 者 轴向力间隙 指定尺寸 排出侧 0.040.07mm 年 月 日 吸入侧 0.320.22mm 编号 项 目 m 转子 f 转子 操作内容 总间隙 请用在吸入侧端面与排出侧端面间移动的千分表 测量转动距离。 排出侧间隙 请用千分表测量排出侧间隙。 吸入侧间隙 不能实际测量。 转子 no. 请记录轴端的 no.。 操作的要点 1.的测定时,将在排出侧端面与转子相连的千分表记录清为 0,通过转子活动到吸入侧端面来测定转子 的活动距离。请反复测量 34 次,数值稳定后记入。 的用千分表测定时,将在排出侧端面与转子相连的千分表记录清为 0,通过将轴肩用规定扭矩拧入来 测定压下转子、转子的活动距离。 的测定时,从根据上述求得的总间隙求出排出侧间隙。 的测定时,组装完了后就看不见了,所以需从刚刚开始就记入。 56 3滚珠轴承的安装 滚珠轴承与转子轴为过盈配合。请将的内环的 更换(49 页)作为滚珠轴承加热方法的参考。 放入滚珠轴承时,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轨道交通人才选拔全攻略:龙潭地铁面试题库精 编版指南
- 2026年高考英语复习新题速递之信息匹配(2025年7月)
- 知识题库-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目及答案
- 社会信用体系下信贷市场的效率提升
- 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2017年秋滚动阶段测试1416及答案
- 牙科口腔医院综合服务体系
- 八年级地理铁路路线图
-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托幼园创建汇报
- 食管癌指南讲解
- 手术麻醉科麻、精药品管理
- (完整版)国际金融法
- 电工仪表使用规范
-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用表格(完整资料)
- 内镜室院感工作计划
- 第三章 监理规划与监理实施细则
- GB/T 25074-2010太阳能级多晶硅
- GB/T 21196.2-2007纺织品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第2部分:试样破损的测定
- 高原病的防治问题西京医院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