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合理定位的学理基础摘 要 文章基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理论、“职业带”人才结构理论、产业集群与专业化分工理论,阐明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应是介于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型院校之间,涵盖工程应用型、技术应用型乃至服务应用型,以本科层次专业应用型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地方应用型本科寻求与学术研究型高校的异质化发展,需要明确确立“专业应用型”教育发展观。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定位;学理性截至2008年4月,我国以市为主、省市共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已高达219所,占我国755所普通本科院校的近1/3, 1 教育部:2008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n中国教育报,2008409(11)这些介于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型院校之间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建构中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成为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重要基地。研究和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科学发展,正是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课题,也是应用型本科教育错位发展、办出特色的重大实践课题。文章主要从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科学发展的学理性基础出发,探讨这一类型高等教育的合理定位。我们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地方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合理定位,关键问题是错位发展。事实上,应用型教育存在学术应用型、工程应用型、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应用型四种类别,其间主要存在类型指向差异。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阶段,人们大多把偏重学科应用性的工程科学教育归入学术研究型的普通高等教育,把偏重行业应用性的工程技术教育归入专业应用型的普通高等教育,而把偏重职业应用性的职业技术教育则归入职业应用型的职业教育范畴。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轨制”教育体制与类型,地方本科教育主要定位于专业性应用型的普通高等教育,这种教育与侧重学科性研究型的普通大学教育同型异质,2 陶岩平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性质与特征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4951文章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质上是培养目标上的定位划分,而非教育类型上的划分,现阶段总体上不属于职业教育。2应是介于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型院校之间,涵盖工程应用型、技术应用型乃至服务应用型,以本科层次专业应用型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寻求与学术研究型高校的异质化发展,需要明确确立“专业应用型”教育发展观,构建“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模式。其学理性基础主要是基于国际上通行的三大理论。一、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理论我国大学过去比较注重借鉴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carnegie found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teaching)的大学分类标准,其总体特点是根据高等教育机构所授予学位层次,以学术性为主轴,以研究水平为标尺,把高等学校纵向分成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四个层次。这种强化学术纵向分层性质的分类方法,理论上能够促进学术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而事实上却误导大学重学轻术、层层攀高,陷入同质化发展的误区。相对来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主要以人才职能和培养类型为理论依据和分类标准,并兼顾培养年限长短与学位高低,适应大多数国家高等教育多作者简介 王前新(1953- ),男,湖北荆门人,荆楚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刘 欣(1962- ),男,湖北荆州人,荆楚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基金项目:本文系潘懋元先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aia080001)“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29)“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做强地方本科院校”(aga080340)系列研究成果之一。样化发展的基本国情,所以其教育分类比较普遍适用。该分类法将第三级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序数5)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第二阶段(序数6)相当于博士生研究生教育。第一阶段分为5a、5b两类:5a类是理论型的,学习年限较长,一般为四年以上,并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项目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5b类是实用技术型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也可延长至4年以上,学习内容主要面向实际,适应具体职业内容,“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5a类又分为5a1与5a2两种培养方向:5a1是按学科分类,一般为研究做准备;5a2主要按行业分类,一般是从事高科技要求的专业教育。3 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7):143如图1所示:第三级教育(中学后教育)4(相当于升学/就业预备班)(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5理论型(按学科/行业分设专业)5实用技术型(按职业分设专业)5a(按行业分设专业)5a1(按学科分设专业)图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第三级教育分类示意图依此分类标准,潘懋元先生提出三分法理论,认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可有三种类型选择:一类是成为高水平职业性技术型本科(5b),但目前因现行制度的制约发展还欠成熟;二类是大多数朝专业性应用型的高等教育发展(5a2);三类是极个别高校朝学术性研究型的高等教育发展(5a1)。地方本科院校主要应定位为5a2类型,也就是介于研究型大学(5a1)和职业型院校(5b)之间的第二类型的专业性应用型本科(5a2),而不是千军万马挤向学术性研究型大学这座独木桥。4 潘懋元再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特色与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8,(7):144按照国际教育分类标准,第二类型教育的划分依据是横向人才职能与类型,而不是纵向教育层次之高低,本质上应是涵盖工程应用型、技术应用型乃至服务应用型,以本科层次专业性应用型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这类教育面向上以行业性为主导,性质上以专业性为主线,类型上以应用型为主体,层次上以教学型为主流,模式上以实践性为主载。其特性是按行业而不是按学科设置专业,主要为地方培养面向社会一线的本科层次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它们中的大多数应当定位于教学型或教学为主的教学研究型,能够承担一定的应用性科研任务,但总体上是以教学为主,而不是以科研为主或教学与研究并重;它可以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但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同时,它虽面向行业,但与面向具体职业的高职高专不同,侧重培养的是理论基础宽厚的技术工程师、技术师、经济师等行业“师”字号高级专业性人才,强调厚基础、宽专业、重应用,突出专门性、实践性和行业性,培养具有一宽(基础理论宽厚)、二高(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三强(就业能力强、创业能力强、发展能力强)的鲜明特色和复合能力的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5 王前新,刘欣等国际视野下的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模式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32375二、“职业带”人才结构理论国际上通常采用“职业带”(occupational spectrum)理论来揭示人才类型与教育类型的对应关系,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价值。职业带理论以工业职业领域为例,将各类工业技术人才的理论和技能结构用一个连续的职业带来表述,如图2所示。这一理论把培养技术工人、技术员、工程师这三个系列人才的教育,相应地称为“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工程教育”。地方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指向职业带中的cf区域,即技术员与工程师的交叉区域,它所从事的是技术教育与工程教育在本科教育层次上交叉部分的专业应用型教育(而非学科教育),主要培养能适应高科技应用和智能化控制与管理一线工作的本科层次的技术工程师、技术师、经济师、经理等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a e b g c f d工程师技术g 员技术工人 操作技能 a 理 论 知 识 g” d图2 “职业带”人才结构理论模式备注:上图中每类人才占有一块面积,ab为技术工人区域,ef为技术员区域,cd为工程师区域。各类人才在职业带交界处是重叠的。图中斜线ad线上纵轴代表操作技能,线下横轴代表理论知识,gg”即表示不同职业岗位对两者要求的线段长度。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主要是操作技能,对工程师则主要是理论知识,对技术员则在两个方面均有一定的要求。从严格意义上说,仅仅通过职业领域人才结构的连续职业带模型,来表述复杂多维的社会人才结构是不够精确的。现代科技的发展日益呈现明显的综合性、整体化趋势,分工的专业化与专业的交叉综合并存,原有岗位的专业技术复合特征愈益显著,出现如光机电一体化、编程与操作维修一体化、电算会计、电子商务等复合性岗位,职业岗位(群)成为持续趋近高技术的动态系统,其专业内涵大大提升,各类人才之间的重叠带逐渐加宽,人才类型的交叉扩展日益明显,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日趋高移,要求应用型本科教育更应注重培养集研发、设计与技术于一身,适应复合岗位需求、掌握多种过硬技术、具备高新技术转化能力的复合型专业性应用人才。不过,“职业带”理论毕竟是迄今为止能够得到广泛认同且相对完整的人才结构理论模式,特别是它能够反映应用型人才结构类型与职业内涵和教育类型的定位关系,非常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类型及其内涵的认识。从理论上看,区分人才的标准应该是工作职能的性质,而不是具体的工作内容。学术界通常将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才称为学术型人才,而把科学原理应用于社会实践并转化为产品、致力于科学应用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领域,从而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6 陶岩平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性质与特征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2(1): 49-516如果作进一步的细分,侧重应用的高层次人才又可划分为工程型(研究型、设计型、应用型)人才、技术型(研究型、开发型、应用型)人才。其人才培养类型与特征如表1所示。表1 高层次人才培养类型及其特征类型特性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学术研究型人才工程研究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主体功能研究发现客观规律并转化为科学原理,侧重科学研究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工程原理,侧重规划、决策和设计将工程原理应用于社会实践侧重工程管理和应用将技术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侧重技术开发与现场管理主要目的不形成社会直接利益一般不形成社会直接利益形成或转化为社会直接利益形成或转化为社会直接利益培养方式基础学科教育工程科学教育工程专业性教育技术专业性教育主体能力学术能力,相关基础学科研究能力设计能力,相关工程学科研究能力强调工程管理能力和创造性智力技能强调技术管理能力和创造性智力技能主体知识基础理论知识深厚侧重学科通识教育工程学科知识深厚侧重工程科学教育基础理论宽厚,侧重工程专业应用性知识基础理论适中,侧重技术专业应用性知识主要特性基础性、广博性、普适性和非职业性专门性、针对性、实践性和行业性授予学位学术性学位,如工学学士、硕士等专业学位,如工程学士、硕士等适应岗位哲学家、法学家等工程师、设计师等技术工程师等技术师、工艺师等教育类型学术研究型的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应用型的普通高等教育上表中,目前工程与技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主要由侧重学科性教育的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教学型大学来承担,而介于工程师与技术员交叉区域的工程与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工程师、技术师等)的培养,主要由侧重专业性教育的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本科院校承担。其中,工程应用型人才主要依靠所学专业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将科学原理及学科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产品开发、生产现场管理、经营决策等活动,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7 季诚钧应用型人才及其分类培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6,(6):57587尽管目前各类人才类型的边界日趋模糊,人才之间的重叠交叉日益拓宽,各类高校实施单一教育类型和人才培养类型的情形比较少见,但这种类型的重叠交叉应是基于非本质扩展特征,本质上并不能颠覆或覆盖不同人才类型和教育类型的主导地位与核心属性。因此,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理应根据社会需要认同及其历史文化积淀,侧重于培养特定类型和层次的专业性人才,尤其是充分利用和整合自身条件,发挥和发展原有优势,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准确定位,错位定向,从而形成分类培养高级专业性应用人才的格局,并着力在自身所处的类型和层次中,以特色树品牌创一流。三、产业集群与专业化分工理论现代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专业化分工的日益深化。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集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专业化分工是促进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的形成正是专业化分工的产物,是人们为降低专业化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和获取报酬递增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如果从专业化分工角度考察产业集群,任何产业集群都表现出明显的分工和专业化特征,而且专业化分工以加速知识积累和技术变迁的形式所形成的报酬递增,增强了产业集群的集聚力,成为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永不枯竭的源泉。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迂回生产链延长,能更有效地提高专业知识的积累速度和人类获得专业性知识的能力,从而决定报酬递增,有力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生产效率、技术、管理和组织水平。“报酬递增的原因不是规模经济,而是产业的不断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8 陈柳钦专业化分工深化与产业集群演进j天府新论,2007,(3):46518这便是专业化分工理论中著名的“杨格定理”。产业结构乃至教育结构更新是区域竞争力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专业化分工更加明晰、分类更趋合理,并通过专业性的人力资本生成扩展机制,发挥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成为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永不枯竭的源泉。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罗默尔认为,知识分为一般知识和专业化知识,一般知识可以产生规模经济,专业化知识可以产生要素的递增收益;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9 王守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9(p30)从高等教育的性质来看,“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10 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0(p5)专业性代表了高等教育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点。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学科分类和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它既可以是精英学科型专业教育,也可以是大众化应用型专业教育。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而言,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同属于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它们代表着高等教育的两个分支,代表着高等教育的两个发展方向,两者分工不同,功能互补。精英专业教育引领产业集群的发展,大众化专业教育匹配并支撑产业集群的发展。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作为产业集群链上的专业应用型人才链的结构性短缺,业已构成提升我国区域竞争力的一大瓶颈。目前,我国不少地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缺乏,缺乏知名品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专业教育的严重同质化发展,阻断了与产业集群链的亲缘关系,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盲目趋从学科型专业教育模式,没能体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专业性特色,形成与区域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业集群模式。专业集群模式面向区域产业集群彰显专业活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撑,提高了对区域块状经济的服务和示范功能,形成了与区域经济“相生共舞”的专业性优势和品牌效应(如宁波、温州服装与鞋业专业集群带)。伴随着与区域经济的并行匹配与专业化发展,地方本科院校才会有较扎实的物质基础和旺盛的社会需求,并成为影响区域技术创新、人力素质提高的内生变量,成为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新增长极,从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和更大发展空间。the academic basis of the suitable positioning of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level education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the theory of talent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theo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丽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招聘笔试真题2024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园区绿色植物租赁及生态旅游合同
- 2025版研发服务采购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资产保密托管协议
- 2025电子商务配送成本控制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废石资源采购与资源再生利用合同
- 2025版丰巢智能柜设备租赁与运营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房买卖违约责任合同
- 2025版综合管廊施工安全环保管理协议书
- 2024年吕梁孝义市国有企业招聘真题
- 2025年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完整)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考试必考多选题库及答案(共300题)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2024年自投光伏安装合同范本
- 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 陕西延长石油靖边煤业有限公司海测滩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2023年3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一)数学试题(解析版)
- 塔式起重机群塔安全作业施工方案完整
- WB/T 1057-2015商用车背车装载技术要求
- GB/T 4857.20-1992包装运输包装件碰撞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