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定向钻管道穿越回拖力计算公式的比较分析_第1页
水平定向钻管道穿越回拖力计算公式的比较分析_第2页
水平定向钻管道穿越回拖力计算公式的比较分析_第3页
水平定向钻管道穿越回拖力计算公式的比较分析_第4页
水平定向钻管道穿越回拖力计算公式的比较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7卷第 1 期 石油工程建设 杨先亢,遁仲森,马保松 ,韦立勇,兰海涛 (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 3 0 0 7 4 ) 摘 要 :回拖 力计 算是 采用 水平定 向钻进技 术 ( H D D)进 行 管道铺设 工程 设计 的一项 重要 内容 ,也 是选择钻机和管材的主要依据。在实际施工中水平定向钻 穿越回拖力计算方法很 多,且计算结果 相差也比较大,常常使工程设计人员无从选择。针对这一问题 ,文章选取 了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 程施工规 范 、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美国燃气管道研究会的计算方法和美国材料 试验学会 A S T M 法这 4个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回拖力计算公式,并结合 3个具有代表性的工程 实例 , 对 4个公式的计算结果及应用环境进行比较分析 ,得 出的结论可供 HD D工程设计人员借鉴参考。 关键词 :水平 定向钻 ;回拖 力 :管道 穿越 中图分 类号 :T E 9 7 3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1 2 2 0 6 ( 2 0 1 1 )0 1 0 0 0 1 0 5 O 引言 水平定 向钻 进技术 的施 工过程 一般 可 以分 为三 个阶段 ,即钻先导孔 、扩孔和管道回拖【 。其 中 管道的回拖阶段需要选择适当的管材和壁厚来承受 安装时的荷载,设计人员要预先确定安装荷载并确 保管道尺寸能够承受这些载荷 ,施工单位也要根据 他们提 出的计算方法来 预测 回拖力并施工安装管 道。另外,回拖力还是水平定向钻钻机选择的主要 参数,回拖力的计算是管道穿越工程首要解决的问 题 之一 。 穿 越 管 段 在 回拖 过 程 中 的 受 力 非 常 复 杂 。 目 前普遍认为管道在 回拖过程 中主要受到以下 5种 阻力 :一是穿越管道与孔壁问的摩擦阻力 :二 是 管道 和地 表之 间的摩擦 阻力 ;三是 绞盘效应力 , 源于沿弯曲钻孔轨迹拖拉管道产 生的递增 承载压 力 :四是 流体阻力 ;五是 弯曲时由管道 刚度产生 的阻力【 ” 。 由管道受力分析可知回拖力的计算涉及多门学 科 ,既包括土力学、工程力学 、流体力学、弹性力 学等方面的知识 。也与工程实际的地质环境、穿越 轨迹、扩孔直径、穿越管道的规格 ( 外径、壁厚) 、管 材和管段在地面上的摆布方式 、发送方式有关【 3 - 4 1 。 因此 很难建立起一个与实际工况非常吻合的、具 有普遍适用性 的力学模型。在实际工程中,由于考 虑的孑 L 内受力条件不同,其回拖力的预测公式也有 多种。大多数情况下,预测值和实测值并不遵守同 样的趋势 ,其最高负载的位置也不相同15 - 6 。 回拖 力 的计算公 式大致 可分 为两 类 。一 是 在计 算 中未考虑管道弯曲变形后对 回拖力产生 的影响。 这类公式的主要特点是简单直观 、容易计算 ,例如 G B 5 0 4 2 4 2 0 0 7 油气输 送 管道穿 越工 程施工 规 范 、G B 5 0 2 6 8 2 0 0 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 收规范 、卸荷拱土压力计算法 、净浮力计算法 、 D r i s e o p i p e计算方法等 7 - 9 。二是在计算 中考虑 了管 道弯曲变形后对 回拖力产生的影响。这类公式的主 要特点是公式复杂、考虑全面、参数众多 ,例如美 国材料试验学会 A S T M法、美 国燃气管道研究会的 方 法( A G A) 、M e r i a A n n a P a l k方 法 、D r i l l p a t h方 法等 o _ 。本文从这两类公式 中选取 4个国内外权 威 机构 或 国家 标准 所提供 的计算 方法 ,并 以实 际工 程 的统计数据为基础 ,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所测 回拖 力进行 比较分析 确定了相对较准确 的公式 ,可供 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1回拖力计算公式 1 1 未考虑管道弯曲变形的计算公式 1 1 1 G B 5 0 4 2 4 2 0 0 7 油气输送管道 穿越工程施 工规范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适用于油 ¥ 羊 羊 羊 ¥ 2 石油工程建设 2 0 1 1年 2月 气输送管道在陆上穿越人工或天然障碍的新建和扩 建工程 。其 回拖力计算公式 主要考虑 了穿越管道 与孔 壁之间的摩擦 阻力 和泥浆 对管道 的黏 阻力 , 计算简单。该公式的不足 为 :考虑因素过少 ,与 孑 L 内实 际工 况 相 差 较 大 ;按 照 直 线段 推 导 ,计 算 结果 偏小 :计算公 式 中的摩擦 系数 的变动范 围较宽 ( 0 1 0 3 ) ,回拖力的计算结果受主观影 响较大且 范围太宽;该公式只适用于钢管,如果穿越其他类 型管材,还需要对公式做适当的调整。规范中公式 计算 以 t 为 回拖力单位 ,现改为以 k N为回拖力单 位 ,则 公式 为 : n 2 ,拉=1 T 厶 詹 y 泥 一7 8 5 6 ( D一 6 ) +r r D L k g -t ( 1 ) 式 中 F拉 管道 回拖 力 k N; , J 穿越 长度 m; 产_摩擦系数 ,取 0 1 0 - 3 ; r重力加 速度 ,取 9 8 1 m s ; D 管道 外径, m; 泥 泥浆 密度 ( t m ) ; 管道壁厚 m; 黏 黏滞系数 ,取 0 0 1 0 0 3 。 1 1 2 G B 5 0 2 6 8 2 0 0 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 该规范主要针对城镇公用设施管道。其将回拖 力 分为扩 孔钻头 迎面 阻力 和管 外壁周 围摩 阻力 。该 公式特点为:公式简单 ,计算方便 ;单位摩擦阻力 完全由土壤类型决定 ,忽略管道 自身受力情况;土 壤类型过于单一 ,取值波动较大。基本公式为 : 1 2 考虑 了管道 弯曲变形的计算公式 1 2 1 美国燃气管道研究会的计算方法 ( A G A) 美 国燃气管道研究会的计算方法是由 H u e y等 人在 1 9 9 6年为定 向钻安装钢管道而提 出的。它考 虑了管土的摩擦阻力 、泥浆的黏阻力 、重力和弯曲 变 形 阻力 的影 响 ,但 没有 考虑 管道拖入 孔道 之前与 地 表面 的摩擦 阻力 ,并认 为管道 进入钻 孔时 的 回拖 力 为零 ,其最 大 回拖 力 出现在 回拖最后 阶段并 以递 增的方法沿管道分布。因此此法把整个管道分解为 许多直线段和曲线段 ,最后的轴向拉力为每小段拉 力 的总和 。 ( 1 )直 线段 拉力 的计算 公式 为 : T直=1 I + AG 4 - W L s i n ( 5 ) = z W。 L C O S ( 6 ) 式中 目 直线段拉力 k N; 一 孔道内摩擦阻力 k N; 管道与孔壁的摩擦系数 ; 考虑 钻孔 液浮 力后 管道单 位长 度 的净 重 ( k N m) : 管道倾角 ( 。 ) ; D R A G 孔 内钻孔液 的阻力 k N: DR A G= D ( 7) 式 中 流体阻力系数 k P a , 推荐值为0 3 4 4 7 5 , 实 际上应该 更小 取 0 1 7 2 4 。 ( 2 )弯曲段拉力 的计算公式为 : T弯=2 1 l +D R A G 4-W s i n ( 8 ) : p C O S ( 9) 式 中 育 弯曲段拉力 k N ; 一 管道弧线长度, m。 P:P 1 +尸 F ( 2 ) ( 3 )总的轴向拉力为各段拉力之和,即: : 71 “上 , k 2 ( 3 ) :2 7 -, ( 1 0 ) P I =“ r r D L f ( 4 ) 1 2 2 A S T M计算方法 式中 P _回拖阻力, k N; 一 扩孔 钻头迎 面阻力 k N; P l管外壁周围摩阻力 k N; 尺 迎 面土挤 压 力 k P a ,对黏 性 土取 5 0 6 0 k P a , 砂性 土取 8 01 0 0 k P a : D 扩 孑 L 钻头外径, m,一般取管道外 径 1 21 5倍 : 管 外 壁单 位 面 积 阻 力 k P a ,黏 性 土 取 0 3 0 4 k P a ,砂性 土取 0 5 0 7 k P a 。 A S T M算法为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所采用 ,其基 本思路是将穿越管段近似地视为一条部分缠绕在巨 型卷筒上的柔性钢索。对于水平孔 ( 可能存在局部 水平或竖向弯曲)内拖拉管道或在地表拖拉管道所 需要的拉力可用下式计算 : F p = z w B L ( 1 1 ) 式 中 管 道与 孔 壁或 管 道 与地 面之 间的摩 擦 系数 ; 管道所受的向上或向下的力 ( k N m) 。 第 3 7卷第 1 期 杨先亢等 :水平定向钻管道穿越回拖力计算公式的比较分析 3 对于沿着曲线或弯曲轨迹拖拉的管道 ,会形成 一 定的夹角 0 ,基于绞盘效应 ,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所需要 的 回拖 力 : =e u o w B ) ( 1 2 ) 因为大多数钻孑 L 轨迹都可 以简化为 由直孔段 和 弯 曲 段 组 成( 见 图 1 ), 因 此 可 应 用 公 式 ( 1 1 ) 、 ( 1 2 )递推得到管道到达每个拐点处所受 的拉 力 。 出 ? 角 出 ? 角 出口点: d : B ! ; 3 L2 图 1 钻孔轨迹简化模型 该算法 的优点是考虑全面 ,所建模型与管道 实际受力较为符合。缺点是计算时需将成孔曲线 简化为只有两个弯点 的平滑 曲线 ,与实际轨迹不 符。对此可根据实际穿越 曲线 同样采用递推方式 逐 步对 各 点 A、 、C、D处 的 回拖 力 、 、 、 进行 计算 ,并 取 其 中最大 值为 设计 回拖 力 。 =e “ 。 ( l + 2 + 3 + 4 ) ( 1 3 ) =e ( + + x b l w b IL 2 4 - w d - 一 上2 e ) ( 1 4 ) : + H K + X b l b I 3 一 ( L 3 e ) ( 1 5 ) : +T n x + 4 一 b 日一e 心 (4 eT o e W e x w fl4 e ) 1 = + + b I加 b l 4 一 b 日一 ( ) 1 ( 1 6 ) =g B 2 H D ) ( 1 7 ) 式中 流体阻力 k N; q 流体压力 k P a ,一般可取 6 8 9 5 k P a ; D B H 钻孔 直径, m; 管道 与地 面之 间 的摩擦 系数 ; , l 厂管道与钻孔孔壁之间的摩擦系数 ; 每米空管道的重力 ( k N m) ; 砌-一 每米管道在 钻孑 L 内所受 的向上 的力 ( k N m) ; 管道进入点的钻孔倾角 ( 。 ) ; 一一 管道出口点的钻孔倾角 ( 。 ) 。 2 工程 实例分 析 2 1 穿越工程一 ( 萧山) 采用水平定 向钻方式穿越杭州萧山。穿越处地 质 为淤 泥 质 黏土 、熔结 凝 灰 岩 层 。穿 越 管道 总 长 为 4 6 8 6 m,外 径 D=0 6 1 0 0 1T I ,壁 厚 6:0 0 1 1 9 m, 最终扩孔直径 D 0 9 1 4 4 13 “1 ,人土角 =1 0 。 ,出 土角 7 - 8 。 ,最大穿越埋深 H=2 4 5 m。取管道与 地表的摩擦系数为 0 2 5 ,管道在孔内的摩擦系数为 0 3 ,泥浆密度为 1 1 2 t m 。将有关数据代入上述 4种回拖力计算公式中,按照公式简化条件求得各 自回拖力 如 图 2所示 。 4 5 0 4 0 0 3 5 0 3 0 o 至 2 5 0 2 0 0 回1 5 0 1 o 0 5 0 O , + ,r J,一 一 , , , , , , , _f 二 , 、 一 , ,一 一 , , J , , ,o , , ( = 、 , l, I , , o G B 5 0 4 2 4 2 0 0 7 , , - - G B 5 0 2 6 8 2 0 0 8 一 -AGA 奇 ASTM 一 , 一 实测数据 0 5 0 l 0 o l 5 O 2 O 0 2 5 0 3 O 0 3 5 0 4 0 0 4 5 0 5 【 x J 距离, m 图2穿越工程一的回拖力几种计算结果和实测值 比较 2 2 穿越工程二 ( 渠江) 采用水平定 向钻方式穿越 四川渠县渠江 。穿 越处地 质 为砂 岩和砂 质 泥岩 层 。穿越 管道 总 长 为1 0 8 5 3 7 m,外径 D= 0 8 1 3 0 m,壁厚 = 0 0 1 6 0 m, 最终扩孔直径 D 1 1 1 7 6 m,入土角 =7 。 ,出土 角 =1 1 。 ,最大 穿 越深 度 日=6 3 1 T I 。 取 管 道 与地 表 的摩擦 系数为 0 2 ,管道 在孑 L 内的摩 擦系数为 O 3 泥浆密度为 1 0 4 t m 。将有关数据代人上述 4种 回拖力计算公式中,按照公式简化条件求得各 自回拖力如图 3所示。 2 2 童1 R 回1 r 一 o GB 5 0 4 2 4 - 2 0 0 7 ” 一 GB 5 0 2 6 8 - 2 0 o 8 -4 ACA 一母 AS T M 实测数据 , , l ! i i , 一 一一一 一 一 一 一一 一 距离 m 图 3 穿越工程二回拖 力的几种计算结果和实测值 比较 4 石油工程建设 2 0 1 1年 2月 2 3穿越 工程三 ( 湟水 河 ) 采 用水平 定 向钻 方 式 穿越 兰州 上 河湾 湟 水河 。 穿越处地质主要 为泥岩层 。穿越管道总长 4 9 7 m, 外径 D=0 6 6 0 0 m,壁厚 =0 0 1 1 9 m,最终扩孔 直 径 D 0 9 6 5 2 m m,入 土 角 o t =8 。 ,出 土 角 = 1 4 。 ,最大穿越埋深 H=2 7 m。取管道与地表的摩 擦 系数 为 0 3 。管道 在孔 内 的摩擦 系 数为 0 2 5 ,泥 浆密度为 1 2 t m 。将有关数据代人上述 4种 回拖 力计算公式中,按照公式简化条件求得各 自回拖力 如 图 4所示 距 离 图 4 穿越工程三回拖 力的几种计算结果和实测值比较 3比较与 分析 从实际工程回拖力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 1 )根据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 计算的回拖力值相对实际回拖力值偏小,这主要由 于该公式仅考虑了管壁的摩擦阻力和流体阻力,忽 略了管道和地表之间的摩擦阻力 、绞盘效应力、弯 曲时管道刚度产生的阻力等。虽然在实际施工中施 工单位会按照 回拖力计算结果 的 1 53倍来选择 钻机 ,但范围太宽 。可操作性差 。 ( 2 ) 给水排 水管道 工程施 工及验 收规 范和 美 国燃气管道研究会的计算方法得出的回拖力值却 偏 大 ,这 是 因为 给水排水 管道工 程施 工及验 收规 范除考虑管壁与孔壁之间摩阻力外 ,还多余计算 了扩孔钻 头迎 面阻力 。 因为 钻孔 的最终扩 孔直 径约 为管道的 1 21 5倍 ,因此在 回拖管道时 ,其迎 面阻力可忽略不计 。另外,此计算公式还有两个使 计算结果明显偏大的原因:一是完全依据土层类型 来取值计算摩阻力 ,忽略泥浆的减阻作用 ;二是认 为整个管壁完全与孔壁接触且受相同的单位阻力。 ( 3 )美 国燃气管道研究会的计算方法考虑较为 全面,但在计算弯曲段回拖力时,由管道弯曲所产 生 的阻力直 接取 此段孔 道 内的摩擦 阻力 因此 ,当 弯曲段较长时,此公式所得的值会偏大。按偏大的 计算结果来选择钻机和管材将会造成成本浪费。 ( 4 )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所提供的 A S T M计算方 法的计算结果无论是回拖力数值 曲线轨迹还是最大 回拖力值都与实际操作中回拖力较为接近。这主要 是 因为 A S T M 法所建 立 的力学模 型与 管道实 际受力 情况 比较符合 ,其计算公式对摩擦阻力 、流体 阻 力 、绞盘效应力等作 了较为全面的囊括。另外,该 法计算公式内不含经验参数,所有公式参数都可以 通过现场实测得到 ,不会因为人为经验取值因素影 响计 算结果 。 但是 ,从图 2 4可知,A S T M法所计算的回拖 力结果也与实测值不完全相符。其原因有三 :一是 实 际施 工 中管道 一 直处 在一 个 动 态 的 回拖环 境 中 , 与理想 化 的力学模 型有 一定 的差别 :二 是地层 条件 复杂。导致现场实测的一些公式参数与实际有差别; 三是人为或机械因素 ,回拖力读数精度越高时 ,所 得数值越准确 ,如图 3的回拖力显示器为数字仪器, 所得读数与实际回拖力较为接近,而图2 、图 4的回 拖力显示器为表盘刻度 。所得读数精度较低 ,读数 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回拖力 ,造成机械误差。 4结 论 通过以上对各公式的分析和工程实测回拖力的 比较 ,可 以得 出 以下结论 : ( 1 )4种 回拖 力 计 算 公 式 都 可 适 用 于 钢 性 管 道 ,但其适用地层是有差别的。 油气输送管道穿 越工程施工规范主要适用于以摩擦阻力为主的地 层 ;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适用地 层 为单一 的砂 土层 和黏土 层 :美 国燃气 管道研 究会 的计算方法和 A S T M法基本适用所有地层 ,但在砂 岩 层 、砂 质 泥 岩层 、淤 泥质 黏 土 层 、熔 结凝 灰 岩 层中,绞盘法准确度较高。 ( 2 )4种回拖力计算公式大部分都涉及到经验参 数,这些参数在主观上的取值会对计算结果产生不同 程度的影响,其中以摩擦系数最为重要。合理地确定 这些参数 ,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理论计算误差。 ( 3 )回拖力的力学模型都是建立在理想化的基 础上 ,但在实际施工中,回拖力可能会因为某段地层 突然变化或某些意外情况而急增 ,因此依据回拖力选 择钻机时应将回拖力计算结果乘以安全系数。 ( 4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 ,对于大直径穿越工 第 3 7卷第 1 期 石油工程建设 5 一 左雷彬,李国辉,马晓成,詹胜文 (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廊坊0 6 5 0 0 0 ) 摘 要 :定向钻是长输管道的一种重要 穿越方式对于一些复杂地质情况需要进行试回拖 以验证孔 道的稳定性。文章对管道试回拖过程进行 了分析研 究,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 A N S Y S进行 了数 值模拟 ,根据计算结果对此过程进行 了优化设计 以使得管道在试回拖状 态下与正式回拖状态尽量 一 致,并对优化后的钻杆和管道的变形及应力进行 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试回拖过程更 加合理,使试回拖结果对正式回拖更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 词 :定向钻 :试 回拖 :数 值模 拟 中图分 类号 :T E 9 7 3 4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1 2 2 0 6 ( 2 0 1 1 )0 1 0 0 0 5 0 3 O 引言 在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建设中定向钻穿越 技术 已经广泛应用于穿越江河 、沟渠 、高速公路 、 铁路以及其他不易或不适合浅埋通过的区域 ,定向 钻 穿越有着 对环 境影 响小 、工期短 、造 价相对 低 的 优 点 。一般 定 向钻穿 越施工 过程 主要分 为三步 :钻 导向孔 、预扩孔和管道 回拖。在一些重要的穿越工 程 中,尤其是管径大 、穿越距 离长 的复杂穿越工 程 ,为了验证钻孔孔道的稳定性 ,宜进行一次试回 + 一 +- - +- +- +一 一 - - +- 一- - - +- +- +- +一 +- +- + + 况 ,A S T M法 回拖力计算公式相对于其他公式来说 预测结果最为准确 ,因此推荐工程设计人员采用这 种方法进行穿越工程 中回拖力的预测计算。 参考 文献 1 马保松 非开挖 工程学 Mj 北京: 人 民交通出版社, 2 0 0 8 2 颜纯文 , D S t e i n 非开挖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及其应用 M 北京 : 地 震 出版社 1 9 9 2 3 安金龙 水平定 向钻穿越回拖力的计算方 法及其 分析【 J j 石油工 程建设 , 2 0 0 8 , 3 4 ( 1 ) : 2 1 - 2 6 f 4 J刘大鹏 , 尤晓伟 土力学 M】 北京: 清华 大学 出版社 , 北 京交通大 学出版社 2 0 0 5 【 5 】G l e n n D u y v e s t y n C o mp a r i s o n o f p r e d i c t e d a n d o b s e r v e d H DD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l o a d s f o r v a r i o u s c a l c u l a t i o n me t h o d s A N A S TI “ I S q q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l N o - D i g S h o w 2 0 0 9 C 1 T o r o n t o : N AS TF I S T I “ 2 0 0 9 ( B 一 1 ) 1 - 1 5 6 孙瑞锋 城市地下管道非开挖 技术的岩土力学研究 【 D 重庆: 重 庆大学 2 0 0 5 , 6 7 】GB 5 0 4 2 4 2 0 0 7 ,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 s 拖 ,以保证管道正式回拖的顺利进行。 由于试 回拖管道较短 ,受钻具重量 的影响较 大,为使试 回拖管道与正式回拖管道在钻孔内状态 一 致 ,需要对试回拖管道进行合理配重,以保证试 回拖结果具有借鉴性 。本文以某定向钻穿越工程试 回拖为背景 ,对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根据计 算结果提出了相应施工方案。 l问题 的提 出 试 回拖一般选取较短管段进行 , 【 8 G B 5 0 2 6 8 2 0 0 8 ,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 】 【 9 朱波 , 张永高 应用水平定向钻安装管道时回拖拉力的计算方法 叨 隧道机械施 工技术 , 2 0 0 5 , ( 1 0 ) : 4 1 - 4 4 1 0 A S T M F 1 9 6 2, S t a n d a r d g u i d e for u s e of m a x i - h o ri z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