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2005七年制)课件_第1页
面瘫(2005七年制)课件_第2页
面瘫(2005七年制)课件_第3页
面瘫(2005七年制)课件_第4页
面瘫(2005七年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面 瘫 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 米建平 2006.12.3 病例分析 吴XX,女,11岁,学生。2002年10月16日初诊。 主诉:右眼闭合不全,口角向左歪斜十天。患者十天前 吹风后出现右眼闭合不全,流泪,口角向左歪斜,右口 藏食物,患侧面部麻木不仁,无红肿疼痛。经服中、西 药物治疗未见效。 体查:右额纹消失,右眼闭合不全,右鼻唇沟变浅,口 角向左歪斜,鼓腮漏气,伴舌居中。面部皮温不高。四 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未见异常,病理征(-)。 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中西医诊断、中医证型、治疗? 定 义 面瘫是以口角(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 证,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多见,但无 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又称“口眼歪斜”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季节性。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病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 发生口眼歪斜。 面神经解剖 面神经(facial nerve)为混合性神经,含有三种 主要纤维成分: 1、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面神经核,主要支 配面肌的运动。 2、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上泌延核,支配腺 体(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以及鼻、腭的粘 膜腺)的分泌。 3、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即味觉纤维,其胞体位 于膝状神经节,周围突分布于舌前2/3味蕾,中 枢突止于孤束核。 病因病机 古代文献: 东汉金匮要略:“歪僻不遂,邪在经络”。 明医学入门讲:“伤风口歪是体虚受风”。 清喻嘉言说:“口眼歪斜,血液衰固”。 劳作过度,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 不固,外邪乘虚入中面部经络,导致气 血痹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 主要病理机制 缺血和水肿 一般认为,骨性的面神经管刚能容纳面神经,一 旦有缺血、水肿,则将有水肿与缺血的恶性循环 ,使面神经受压,神经营养缺乏,甚至引起神经 脱髓鞘、变性而致病。激发的因素可有病毒感染 、各种方式的寒冷刺激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 鉴别诊断 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鉴别 前者常比后者重,眼上下面部表情肌均瘫痪使表 情动作丧失; 后者为病灶对侧下面部的瘫痪,额肌无损,故皱 额、皱眉和闭目动作皆无碍,对侧面部随意动作 虽消失而哭笑动作仍保存,常并有同侧偏瘫及中 枢性舌下神经麻痹,多见于中风和脑瘤。 还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a) 格林巴利(GuillainBarre)综合征,可有周围性 面瘫,但多双侧性,有对称性肢体瘫痪及脑脊液蛋白 细胞分离现象。 b) 各种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等并发的耳源性面神经 麻痹,多有原发性的特殊症状及病史。 c) 颅后窝的肿瘤或脑膜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大多起病 较慢,且有其它颅神经受损或原发病的表现。 d) 脑干病变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常伴有病侧三叉、展神经 麻痹和对侧锥体束征等,称米勒德克贝莱(Millard Gubler)综合征。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本病通常急性发病,突然出现一侧面部表情肌 麻痹,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眼流泪,鼻唇 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作皱眉 、蹙额、闭眼、鼓颊、露齿等动作;部分患者 初期有耳后或耳下方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 2/3味觉缺失、听觉过敏、泌泪障碍而引起角 膜干燥、泌延障碍等症。 病程延长,可因肌肉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 形成“倒错”现象。 中医辨证分型 证证型风风痰阻络络风风寒袭络袭络风热风热 中络络气滞血瘀 主证证口眼不能闭闭合, 面部表情消失, 前额皱纹额皱纹 消失 口眼不能闭闭 合,前额皱额皱 纹纹消失 口眼不能闭闭合 ,面部表情动动 作消失 口眼歪斜突发发 或缓发缓发 恢复缓缓 慢。 兼证证口角流涎,患侧侧 面部麻木不仁。 患侧侧面部麻 木不仁,恶恶 寒无汗。 患侧侧面部麻木 不仁,伴发发 热热,微恶恶寒 ,口干。 面白气短,神 疲乏力。 舌、脉象舌淡红红,苔薄白 ,脉弦滑。 舌淡,苔薄 白,脉浮紧紧 舌红红,苔薄黄 ,脉浮数 舌暗有斑点, 苔薄,脉细涩细涩 治 疗 治则:祛风通络、疏调经络 处方:太阳 阳白 四白 地仓 颊车 翳风 合谷 方义:本病乃风中经络,气血痹阻,经脉失养, 纵缓不收所致,取太阳、阳白、四白、地仓、 颊车疏调局部经气,温经散寒,濡润筋肉;翳 风疏解风寒;合谷属循经远取,以疏通阳明经 气,能祛除头面之风邪,亦合 “面口合谷收”之 意。 随症配穴: 风寒证,配风池; 风热证,配曲池; 恢复期,配足三里。 不能抬眉加攒竹;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乳突 痛加翳风;人中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 承浆;舌麻、味觉消失加上廉泉或外金津外 玉液;不能闭目加攒竹或申脉、照海。 刺灸方法: 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恢复期可加灸法。 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 宜过深,取穴不宜过多。 其他疗法 (1)电针:每次选取46穴,用疏的连续波, 通电1530min,通电量以患者感到舒适、面 部肌肉微见跳动为宜。 (2)穴位注射: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丹参 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弥可保等,选2穴,每 穴注0.51ml,每日或隔日一次。 (3) 皮肤针:针刺后在面部叩刺面部穴位,或 顺着肌纤维方向叩刺以局部微红为度。 (4) 闪火罐:先在面部涂以万花油,顺着肌纤 维方向向上、向外快速推闪。注意:罐与火 接触时间要短。 (5)艾灸:选取阳白、攒竹、四白、地仓、下 关、颊车、夹承浆、翳风等穴,可直接灸或隔 姜灸,灸前先于穴位处涂以少许万花油,每穴 灸三壮,每天一次。适用于风寒型和面瘫恢复 期. 文献记载 用朱砂蓖麻膏外敷患侧阳白、四白、下关、翳风等穴治疗顽固 性面瘫。 用马钱籽外敷翳风、下关、牵正等穴治疗面瘫。 用马钱子、细辛、冰片,按2:1:1比例,研碎为末,用蜂蜜调 成糊状用胶布贴于患侧下关处,每次敷贴46小时,每日1次。 用阿托品、新斯的明、5%葡萄糖三药合用穴注患侧翳风穴,治 疗面瘫。 用白附子、僵蚕、全蝎、当归、天南星等药物做成药膏贴于合 谷、颊车、四白、地仓、阳白等穴治疗面神经麻痹。 用头针双运动区下2/5治急性面神经麻痹。 火针电刺鱼腰、丝竹空、攒竹、四白、下关、足三里等穴,治 疗顽固性面瘫。 用隔姜灸治疗面瘫 。 用隔槐树根皮灸患侧下关穴治疗面瘫。 面部穴位与表情肌分布关系 面肌运动点取穴: 额肌阳白;眼轮匝肌太阳; 鼻肌迎香;口轮匝肌地仓; 头颈部肌电兴奋点取穴: 皱眉肌点攒竹;鼻肌点鼻通; 轮匝肌点丝竹空;颅顶肌点阳白; 口轮匝肌点地仓;上唇提肌点颧髎; 颧肌点颧髎与牵正连线中点;笑肌点牵正; 按 语 1.理疗:急性期可予红外线照射、短波透热; 恢复期予碘离子透入治疗。 2.防护:保护暴露的角膜,防止结合膜炎,可 采用眼罩、眼药水、眼药膏等方法。 3.治疗期间面部避免吹风受凉,外出戴口罩, 注意休息。 4.面部轻柔按摩。 5. 预防面瘫,关键在于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疾 病的能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常见并发症 眼炎、面肌痉挛或联带运动。 预 后 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预后良好,自 愈率达50%以上,一般2周左右开始恢复, 完全恢复在23月,超过6月不能恢复,多 遗留后遗症。 病 例 吴XX,女,11岁,学生。1996年10月16日初诊。 主诉:右眼闭合不全,口角向左歪斜十天。患者十天前 吹风后出现右眼闭合不全,流泪,口角向左歪斜,右口 藏食物,患侧面部麻木不仁,无红肿疼痛。经服中、西 药物治疗未见效。 体查:右额纹消失,右眼闭合不全,右鼻唇沟变浅,口 角向左歪斜,鼓腮漏气,伴舌居中。面部皮温不高。四 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未见异常,病理征(-)。 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中西医诊断、中医证型、治疗? 诊断: 中医:面瘫(风寒袭络) 西医:面神经炎 治则: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针刺: 取穴:太阳 阳白 地仓 颊车 合谷 风池 翳风, 以上 穴位均取右侧。 治疗:先用梅花针在右侧面部叩刺至皮肤潮红。然后, 皮肤常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