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周期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第三周期医院等级评审标准 框架思路与创新点框架思路与创新点 提 纲 一、 一、医院评审概念医院评审概念 二、医院评审概况 二、医院评审概况 三 三、第三周期评审标准框架思路、第三周期评审标准框架思路 四、第三周期评审标准创新点 四、第三周期评审标准创新点 五、第三周期评审标准修订过程 五、第三周期评审标准修订过程 一、医院评审概念 一、医院评审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医疗机构与医院 2、评估、评价与评审 3、医院等级评审 (二)医院评审通常的做法 医院评审是动态和循证过程 1、建立一个评审制度、评审周期和制订评审标准 2、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或由社会评价机构承担 3、方式:同行进行评议评价 4、内容:(1)考查其结构质量;(2)过程质量; 3)结果质量。 (三)实施医院评审的目的 对医院: 1、判断医院对评审标准的实践程度 2、考核医院整体能力与绩效 对政府: 1、奠定分级管理基础 2、合理调配医疗资源 (四)实施医院评审的意义 确保质量与安全 1、患者受益 获得优质服务 得到尊重和保护 增加培训机会 2、员工受益 完善诊疗规范 改善诊疗环境 促进医院建设 3、医院受益 提高管理水平 提升服务品质 二、医院评审概况 ( (一一) )各国医院开展评审情况各国医院开展评审情况 目前,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建立了医疗 机构评审制度,如美国、英国、德国、加拿 大、澳大利亚、日本、印度、荷兰、新加 坡等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 (二)中国医院开展评审情况 医院评审的政策依据医院评审的政策依据 1994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年国务院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第第4141条明确规定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国家实行医疗机构评审制度” 。 19941994年卫生部发布的年卫生部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 施细则施细则 (二)中国医院开展评审情况 医院评审的政策依据医院评审的政策依据 20092009年年中共中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的意见的意见: : 完善监管网络完善监管网络, ,强化监管职责强化监管职责, ,创新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手段, ,提高依法监管提高依法监管 能力能力, ,逐步建立政府为主体、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体制。逐步建立政府为主体、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体制。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个人对政府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个人对政府 部门、医药机构和相关体系的运行绩效进行独立评价和监督。部门、医药机构和相关体系的运行绩效进行独立评价和监督。 (二)中国医院开展评审情况 中国医院评审的历程中国医院评审的历程 卫生部从卫生部从1989年11月关于实施医院分级管理的通知、 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至1998年8月关于医院 评审工作的通知暂停,进行总结经验,共历时十年。 1989198919981998年底全国医院评审统计年底全国医院评审统计, ,共评审了共评审了1770817708所所, ,其其 中有三级医院中有三级医院558558所、二级医院所、二级医院31003100所。国际上名列第一。所。国际上名列第一。 全国第一轮医院评审 (1989年-1998年) 全国共评审全国共评审1770817708所所, ,占全占全 国医院总数国医院总数26.426.4 其中其中: :三级医院三级医院558558所所 二级医院二级医院31003100所所 一级医院一级医院1405014050所所 (二)中国医院开展评审情况 中国医院评审的历程中国医院评审的历程 20052005年起卫生部相继发布年起卫生部相继发布2005200520092009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 案案、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5(2005与与20082008版版) ), ,全国医院百日安全国医院百日安 全大检查、医疗质量万里行、大型医院巡查等活动。全大检查、医疗质量万里行、大型医院巡查等活动。 20092009年卫生部成立年卫生部成立“医疗服务监管司医疗服务监管司”、专门设置了评价、专门设置了评价 处主管医院评价活动。制定了处主管医院评价活动。制定了三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三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 (征求征求 意见稿意见稿) )及及三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三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 )。 (二)中国医院开展评审情况 为什么要评审为什么要评审? ? 法律法律、法规的规定法规的规定 卫生改革的需要卫生改革的需要 医院管理的要求医院管理的要求 ( (三三) )浙江省医院开展评审情况浙江省医院开展评审情况 19871987年年, ,我省开始制定评审标准我省开始制定评审标准, ,是国内最早是国内最早 开展的省份开展的省份 19881988年年, ,列为医院管理工作目标列为医院管理工作目标 19891989年年, ,印发印发浙江省医院评审暂行标准浙江省医院评审暂行标准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由于医疗机构基础建设由于医疗机构基础建设 比较差比较差, ,房屋陈旧、设备落后房屋陈旧、设备落后, ,所以第一轮评审标所以第一轮评审标 准对硬件、设施、设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准对硬件、设施、设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侧重于侧重于 硬件建设硬件建设 浙江省第一轮医院评审历程浙江省第一轮医院评审历程 (1987-2001)(1987-2001) 第一轮医院评审结果第一轮医院评审结果 19901990年年, ,完成第一批完成第一批1515所大医院评审所大医院评审 19931993年年,164,164所县及县以上医院中所县及县以上医院中154154所通过所通过 评审评审, ,占全省卫生系统所属医院占全省卫生系统所属医院92.3(92.3(第第 一轮评审时综合性医院占一轮评审时综合性医院占87.2)87.2) 1993-20011993-2001年年, ,完成了扫尾工作完成了扫尾工作 促进了医院的基本建设促进了医院的基本建设, ,改善了就医环境改善了就医环境 提高了医院标准化管理和科学管理水平提高了医院标准化管理和科学管理水平 促进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增强了医院职工的凝聚力、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医院职工的凝聚力、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了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和医德医风改善促进了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和医德医风改善 第一轮评审对医院的影响第一轮评审对医院的影响 浙江省第二轮医院评审历程浙江省第二轮医院评审历程 (2002(2002年年- -20072007年年) ) 2002年3月15日,50位专家参加评审标准的修订 2003年底,完成三级综合性医院评审标准修订 2004年4月,三级综合性医院评审标准下发 2004年底,完成三级医院评审工作 2005年6月,完成二级综合性医院评审标准修订 2005年底,完成二级综合性医院评审 浙江省第二轮医院评审历程浙江省第二轮医院评审历程 (2002(2002年年- -20072007年年) ) 2006年7月,完成5种专科医院评审标准制订 (肿瘤、传染病、口腔、眼科、精神病) 2006年底,完成专科医院评审工作 2007年底,完成缓评医院的评审工作 缓评和降等级医院(24家) 市级医院:6家 县级医院:10家 民营医院:4家 其他部门医院:4家 未参评医院:1家 评审结果(至2007年底) 三甲 三乙 二甲 二乙 合计计 综综合医院专专科医院 686929 中医医院 510352171 妇妇幼保健院 2591935 合计计 2849110123310 三乙医院 三甲医院 (5(5 + + 11)11) (4(4 ) ) (2)(2) (8(8 ) ) ( ( 3 3 ) ) (1)(1) (1)(1) (2)(2) (2)(2) (7)(7) (2)(2) (1)(1) (4(4 ) ) (7)(7) (4(4 ) ) (3(3 ) ) (4(4 ) ) (3(3 ) ) (1)(1) 三级医院地方区域分布 三级医院地方区域分布图(单位:家) 三级医院行政级别分布 三级医院行政级别分布图(单位:家) 医院等级比例分布 三甲28家 24108(27193)床 三乙49家 28352(28254)床 二甲110家 33530(31913)床 二乙123家 17144(16006)床 注:核定床位数,括号内为实际开放床位数 等级医院床位比例分布 核定床位比例分布图(单位:张)开放床位比例分布图(单位:张) 三、第三周期评审标准框架思路三、第三周期评审标准框架思路 体现医院公益性质体现医院公益性质, ,强化公共服务强化公共服务 加强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区域卫生规划, ,完善服务体系完善服务体系 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加强医院内涵建设, ,持续质量改进持续质量改进 加强制度执行力度加强制度执行力度, ,促进医患和谐促进医患和谐 突出以人为本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理念, ,构建民本卫生构建民本卫生 促进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文化建设, ,提升服务品质提升服务品质 提高医院综合实力提高医院综合实力, ,重视软实力建设重视软实力建设 ( (一一)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引导医院进行科学化管理引导医院进行科学化管理 引导医院进行精细化管理引导医院进行精细化管理 引导医院进行专业化管理引导医院进行专业化管理 逐步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逐步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不断提高可信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可信度和满意度 ( (二二) )预期目标预期目标 ( (三三) )标准依据标准依据 “新医改新医改”文件中有关内容和要求文件中有关内容和要求 医院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医院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卫生部卫生部医院评价指南医院评价指南(2008(2008版版) )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 ) 卫生部卫生部2005200520092009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卫生部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大型医院巡查方案医疗质量万里行、大型医院巡查方案 参考国际上医院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参考国际上医院评价的理念和方法 结合浙江省医院发展现实情况结合浙江省医院发展现实情况 浙江省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活动方案浙江省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活动方案 一类指标一类指标: :底线不能突破底线不能突破 二类指标二类指标: :级别名副其实级别名副其实 三类指标三类指标: :品质社会公认品质社会公认 ( (四四) )框架与含义框架与含义 依法执业 依法执业 ( (一一) ) 医疗安全 六项内容医疗安全 六项内容 诚信执业诚信执业 共 共1515个检查点个检查点 一类指标一类指标: :行风建设行风建设 底线一点不破 底线一点不破 重大事件重大事件 指令性任务指令性任务( (六六) ) ( (五五)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 ( (一一) ) 综合管理综合管理 ( (六六) ) 共共8585项评审内容项评审内容 二类指标二类指标: : ( (一一) ) 要求达标率 要求达标率9090以上以上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 ( (十十) ) 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 2626个备选专科的个备选专科的 选中备查的专科选中备查的专科 病种、技术、手术 病种、技术、手术 要求达标率要求达标率9090以上以上 ( (五五)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 医院服务管理 医院服务管理( (一一) ) ( (七七) ) 患者安全目标 患者安全目标( (一一) ) ( (十十) ) 三类指标三类指标: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共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共284284项评审内容项评审内容 ( (一一) ) ( (二七二七) ) 要求达标率要求达标率9090以上以上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 (一一) ) ( (五五) ) 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 ( (一一) ) ( (七七) ) ( (五五)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 四、第三周期评审标准创新点四、第三周期评审标准创新点 四、第三周期评审标准创新点四、第三周期评审标准创新点 ( (一一) )评审模式创新 ( (二二) )标准内涵创新 ( (三三) )评审方法创新 ( (一一) )评审模式创新评审模式创新 积极探索“围评审期”管理模式: 医院评价评审是引导医院健康发展的导航仪; 是提高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的工具和 手段;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医院的指挥棒已形 成共识。 如何充分利用医院评审这个助推器,需要探索并 形成一整套医院评价评审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积 极探索“围评审期管理模式” 。 评审周期 评审前期 评审期 评审后期 评审过程 PlanDo Check Action (计划实施) (检查) (改进) 评审标准 结构过程 结 果 持续改进 (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 (回头看指标) 评审维度 内部评价 外部评价 内部推动 (三力论) (能力) (压力) (动力) 工具应用 各种管理方法学 追踪方法学 根本原因分析 (工具) (工具) (工具) 评审目标 质量持续改进 (滚动理论) 医院医院“围评审期围评审期”水平流程与动线水平流程与动线( (表表) ) 卫生行政部门主持成立评审委员会及评审机构 明确修订评价标准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 评审机构组织专家修订标准并充分征求意见 成立评审专家库并进行评审前培训 同时医院学习评审标准,明确各项要求 医院对照评审标准自行测评 测评结果在卫生部门门户网站公示 专家组进驻医院组织现场评审 各专家组汇总检查结果报卫生行政部门 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医院评审委员会 对照标准投票确认,结果予以公布 卫生行政部门及评审机构组织回头看 推动医院改进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对未达到评价标准的项目和内容,限期改进 仍未达标的给予黄牌警告或降低等级 进入下周期 评 审 期 评 审 后 期 评 审 前 期 A C P D 医院“围评审期”垂直流程与动线(图) ( (二二) )标准内涵创新标准内涵创新 1、重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2、明确医院的公共卫生责任和任务 3、强调医院要加强软实力建设 4、强调医院精细化管理与管理工具应用 5、提出职业化管理与管理知识培训要求 6、发挥社团组织作用,体现政府职能转变 ( (二二) )标准内涵创新标准内涵创新 一类指标: 1、内涵总体扩大 2、增加“依法执业”条款内容 3、增加“诚信执业”并放到重要位置 4、把“指令性任务”列为否决指标 ( (二二) )标准内涵创新标准内涵创新 n二类指标: 1、范围总体扩大 2、把“技术指标”作为二类指标 体现医院的服务能力 3、强化医院综合实力 主要体现级别(档次) ( (二二) )标准内涵创新标准内涵创新 n三类指标: 1、内涵为同质化管理 2、主要重视过程管理 3、各项制度落实到人 4、促进医院工作持续改进 ( (三三) )评审方法创新评审方法创新 1、自查公示 2、现场检查 (1)必查项目 (2)打包抽查 (3)模拟检查 3、记分方法 (1)PDCA法 (2)常规打分法 五、第三周期评审标准修订过程五、第三周期评审标准修订过程 标准修订过程标准修订过程 3 3月月8 8日日, , 成立医院等级评审办公室成立医院等级评审办公室 4 4月月1212日日, ,向厅党组汇报第三周期等级评审工作方案向厅党组汇报第三周期等级评审工作方案 7 7月月5 5日日, , 下发了下发了浙江省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浙江省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 ( (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1)1) 8 8月月2 2日日, ,再次向厅领导、相关处室、各市卫生局、再次向厅领导、相关处室、各市卫生局、 医院评审委员会成员单位、评审专家指导委员会 医院评审委员会成员单位、评审专家指导委员会 成员、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征求意见 成员、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征求意见 标准修订过程标准修订过程 8 8月月2020日至日至9 9月月2 2日日, ,委托各市及义乌市卫生局对辖区内委托各市及义乌市卫生局对辖区内 的三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进行论证性调研 的三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进行论证性调研 9 9月月1 1日至日至9 9月月3 3日日, ,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进行三甲医院试评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进行三甲医院试评 审 审, ,进一步检验评审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检验评审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9 9月月1616日日, ,召开了各市及义乌市卫生局医政处长参加的评召开了各市及义乌市卫生局医政处长参加的评 审标准定稿座谈会审标准定稿座谈会, ,再次听取对标准的修改意见再次听取对标准的修改意见, ,并征求了等并征求了等 级评审申报的若干规定的意见级评审申报的若干规定的意见 9 9月月2929日日, ,经评审委员会成员讨论决定定稿经评审委员会成员讨论决定定稿 标准修订过程标准修订过程 7 7月月5 5日第一次征求意见日第一次征求意见, ,收到厅领导、相关处室、各市卫收到厅领导、相关处室、各市卫 生局及省级医院反馈的修改意见生局及省级医院反馈的修改意见, ,共共300300余条。杨敬厅长亲自余条。杨敬厅长亲自 审核审核, ,书面反馈了书面反馈了30003000余字的修改意见。余字的修改意见。 8 8月月2 2日第二次征求意见日第二次征求意见, ,收到全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各收到全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各 级卫生行政部门、评审委员会成员等级卫生行政部门、评审委员会成员等20002000余条反馈意见。余条反馈意见。 9 9月月2929日第三次征求意见日第三次征求意见, ,听取了省政府有关部门参加的听取了省政府有关部门参加的 评审委员会成员意见。评审委员会成员意见。 医院评审办公室组织核心专家对反馈的修改意见进行认医院评审办公室组织核心专家对反馈的修改意见进行认 真研读真研读, ,多次面对面征求各质控中心、技术指导中心、医学多次面对面征求各质控中心、技术指导中心、医学 会专科分会等专家的意见会专科分会等专家的意见, ,并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标准修订过程标准修订过程 试评专家培训会议 浙江省人民医院试评 标准修订过程标准修订过程 模拟案例现场考核 省人民医院试评检查 标准修订过程标准修订过程 三次征求意见稿 大小如何? 大小如何? 预祝大家预祝大家: : 在本次评审中在本次评审中 取得好成绩取得好成绩! ! 现今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基于“生物-医学模式”近代发展起来的西医,20世纪西医又发展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或综合医学模式,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的兴起,形成了系统医学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成为继传统医学、西医学之后中、西医学汇通的未来医学。当代中国医学类专业比较优秀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学校。 中医即中国传统医药学,是形成于数千年前的中国,是建立在人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及阴阳五行、八纲脏腑辨证基础上,运用朴素辩证法及思辨推理方法,认识机体、自然、疾病三者关系,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功能人”包括功能脏器为概念的独特的医学哲学理论体系。在治疗上,除了药物外,还有针灸、推拿气功、耳针等特殊疗法,它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完善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它为人类尤其为中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医学是最近三四百 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主要采用科学实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层次水平,发展极为迅速,超过其它任何一门医学科学,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主流。 可见中西医学,一个是以“功能人”为概念的独特的哲学医学理论体系,一个是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二者都不是以完整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理论讲二者都不是科学的,势必影响各自发展。事实也证明这一切,中医长期停滞不前、疗效也不确实。西医尽管发展到目前的基因分子层次,但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对绝大部分疾病发病原因认识不清、发病机理弄不明白,治疗受到制约,在小小SARS、禽流感面前竟束手无策,在糖尿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尿毒症等相当多疾病面前更是不得不求助或借助 中医治疗。一个是疗效不确实,一个是有些甚至相当多疾病无法治疗,这就是中西医学结合的缘由。然而,由于二者是两套理论、两股道上跑的车,风马牛不相及,从理论上讲就没有结合的可能,只是形式上的融合罢了。故出现西医对治疗不了的疾病只好求助中医,而中医则往往采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以及中西治疗法一块用的局面。 至于循证医学、比较医学、后现代医学、行为医学等所谓“医学”,都称不上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关于这一点在灵魂医学有关章节中将有相关点评。 总之,目前以中西医学为主的世界各种医学科学都存在不完整性的瑕疵,即都是以不完整的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故不能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史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成为阻碍医学科学前进的羁绊。的确,要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显然已完全超出了中西医学所涉 及的范畴,我们必须跳出中西医学的理论框架,建立起一个新的医学理论体系 - 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即西医)的融合形成现代系统医学。该体系所涉及的一切问题不管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应该远远超过现有的中西医学理论,并将现有中西医学理论纳入自己的理论框架范围之内。为了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原创人生、医学理论体系灵魂医学 soul medicine 应运而生,她不但从宏观上或战略上圆满解释并解决了存在于人类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史上的一切疑难模糊问题,而且还能够使人们得以启迪人生,不得不重新认识人类自身、不得不重新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多维世界。 医学化验 医学定义(medicine),是处理人健康定义中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状态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狭义的医学只是疾病的治疗和机体有效功能的极限恢复,广义的医学还包括中国养生学和由此衍生的西方的营养学。现在世界上医学主要有西方微观西医学和东方宏观中医学两大系统体系。医学的科学性在与应用基础医学的理论不断完善和实践的验证,例如生化、生理、微生物学、解剖、病理学、药理学、统计学、流行病学,中医学及中医技能等,来治疗疾病与促进健康。虽然东西方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研究人体健康与外界联系及病理机制的宏观微观顺序不同,但在不远的将来中西医实践的丰富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形成必将诞生新的医学- 人类医学。 不同于现代医学,不同于传统中医, 金水医学诞生了,金水医学是以驱除病理,恢复生理为主张的全新医学 ,走出了人类医学的误区,治疗疾病的特色鲜明,不论是任何疾病都能做到从危为安,由重到轻的恢复办法。金水医学认识到人体是生命体,生命体有自己的强大的生理自我愈合功能,帮助生命体恢复自主作用才是治疗疾病的根本。针对当今现代文明病,现代疑难病,现代慢性病,亚健康,一体多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治疗法则为“胃肠洁,气血流,玄府开,营卫昌”人生命体运动符合自然节律,最终达到人体生理增强,消灭疾病的目的。 编辑本段医学的分类 医学研究 医学可分为现代医学(即通常说的西医学)和传统医学(包括中医学、藏医学、蒙医学等)多种医学体系。不同地区和民族都有相应的一些医学体系,宗旨和目的不相同。印度传统医学系统也被认为很发达。 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 基础医学包括:医学生物数学, 医学生物化学, 医学生物物理学 ,人体解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人体生理学, 人体组织学 ,人体胚胎学, 医学遗传学, 人体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病毒学, 人体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药理学, 医学实验动物学, 医学心理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 ,医学信息学, 急救学, 护病学, 新中心法则。 临床医学包括: 临床诊断学 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 放射诊断学+ 超声诊断学+ 核医诊断学* 临床治疗学 职能治疗学 化学治疗学 生物治疗学 血液治疗学 组织器官治疗学 饮食治疗学 物理治疗学 语言治疗学 心理治疗学 内科学 外科学 泌尿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老年医学 眼科学 耳鼻喉科学 口腔医学 传染病学 皮肤医学 神经医学 精神病学 肿瘤医学 急诊医学 麻醉学 护理学 家庭医学 性医学 临终关怀学 康复医学 保健医学 听力学。 编辑本段医学的起源 手术治疗 中、西医学的起源大致相同。主要包括:救护、求食的本能行为。如动物受伤会舐其伤口、遇热会避入水中,人与动物一样有着本能救护。人类的求食本能在寻找食物时,逐渐发现了葱、姜、蒜、粳米、薏米等虽为食物或调味品,却具有治病作用;生活经验创造了医学。先古人类通过劳动制造出利器,从而产生了砭石、骨针等医疗器具,逐渐掌握了运用工具治疗疾病的经验。与此同时,人们发现活动肢体可以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导引术”、“五禽戏”的形成,也是古代人们积累生活经验后产生的保健养生观;医、巫的合与分。由于原始人受制于智力尚未开化,对自然界的变化以及宇宙间的一切反常现象,心存恐惧,难以做科学、合理的解释,因而误以为有超自然的力量主宰其中。故巫、医合流曾是中、西医学共有的一段历史。在中医学的历史进程中,“祝由”术沿袭数千年,属于元明临床“十三”科之一,但以医 学为目的的解剖可追溯到公元11年(西汉王莽新朝三年),是中国古老的实证医学萌芽。由于儒、释、道三教合流所形成的中国文化格局,“重道轻器”衍生出的务虚倾向,重体悟而疏实证,必然缺少逻辑推理,致使中国的实证医学成就在日后难以与西方医学同日而语。古埃及医师运用念咒、画符和草药治病,前二者就是巫医。西医在古希腊时期就开始医巫分家,亚里士多德曾详细描述了动物的内脏和器官,古希腊医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将唯物主义哲学运用于医学之中,在论圣病中说:“被人们称为神圣的疾病(指癫痫和一些精神患者),在我看来一点也不比其他病症更神、更圣,与其他任何疾病一样起源于自然的原因。只因这些病症状奇异,而人们对它们又一无所知,充满疑惑,故而将其原因和性质归之于神灵。”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唯物主义医学体系,加快了医学科学化的进程;轴心时代中、西医学 的峰巅之作。雅斯贝而斯曾说:“如果历史有一个轴心,那么我们就必须将这轴心作为一系列对全部人类都有意义的事件,发生于公元前800至200年间的这种精神历程似乎构成了这样一个轴心。非凡的事件都集中发生在这个时期。并且是独立地发生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一阶段,是东、西方哲学、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诸子蜂起,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学派林立,形成了空前绝后的学术繁荣局面,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处在古典希腊文明的开创时期,出现了德谟克利特、费底亚斯、阿基米德、苏格拉底等哲人和智者。在东、西方科学和文化昌明的大背景下,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全集代表着中、西两座医学的峰巅之作便自然而然的诞生了。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已从简单的临床经验积累,升华到系统的理论总结。关于希波克拉底全集,意大利著名医史 学家卡斯蒂格略尼认为:“是自然科学几乎没有萌芽的时代,在医术上具有先进性的最宝贵的代表文献。希波克拉底学派的医学虽然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的知识上有缺陷,虽然只是很少而粗略地研究过动物,但是它主要是建立在临床实验和哲学推理的基础上,终能使医学提高到难以超过的高度。这是历史上最有意义的现象之一,并可能是最重要的,因为它说明通过经验,实际观察和正确的推理,可以得到极有价值的宝贵材料,他的确解决了医学历史上具有决定性倾向的开端。”比较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全集,二者的理论建构有诸多相似之处:废巫存医、整体观念、调节平衡、哲学思辩、临床实践。其中黄帝内经强调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从外测内,可以不依赖解剖形态学而照样诊治疾病。其理论体系是自洽的,难以突破;希波克拉底全集虽然没有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等基础知识, 但却强调具体的解剖结构,为医学的实证开了先河。这些差异为中、西医学的日后分向而行埋下了伏笔。 医学教材 东、西方文化历史背景是中、西医学形成、发展的土壤。公元2世纪东、西方的两位医学巨匠张仲景和盖伦,传承了不同的学术思想,创建了迥异的医学范式,发展和完善了不同的理论体系,使中、西医学各自走向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在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述的伤寒杂病论之前,就有内经、难经、本草经等古典医药典籍。张仲景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继承了内经等基本理论和丰富的医药知识,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其贡献在于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西方,盖伦的一生生活在罗马帝国时安东尼父子的执政期。彼时,罗马帝国的繁荣,为盖伦的医学成就、以及西方医学的昌盛,提供了可靠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保证。盖伦继承希波克拉底的学术思想,著述200余部著作,现存的 83部著作中,内容涉及解剖、生理、病理、卫生、药物、希波克拉底文集研究、哲学、语言学、逻辑学、数学、历史、法律等。倡导实证医学,他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视实验、疾病局部定位思想、重视形式逻辑、强调演绎法等特点,对后世西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中、西医学在张仲景和盖伦完全相悖的医学范式引导下,开始步入了分道扬镳的历史进程。在中华文化强调“中和”的大背景下,学术界便有了“海纳百川”的宽松气氛。出现了学术流派精彩分呈,如瘟病的寒温之争,经方时方之别等。中医学按张仲景的思维范式,蓬蓬勃勃的发展起来了。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医疗实践的发展,最初的中医学理论已无法诠释新的科学事实,因此,医学理论必须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需要,这就促使中医学进入汉代以后,呈现出全面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共包括四个时期: 编辑本段魏晋隋唐时期 由于重视总结临床经验,并继承整理发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著的理论,出现了众多名医名著。如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和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编辑本段宋金元时期 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学术文化领域百家争鸣,特别是思想家的革新精神,为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突破性进展,提供了有利的文化背景。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提出三因学说;并产生了最具盛名四大学派,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张从正力倡“攻邪论”;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朱震亨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的演变规律。 编辑本段明清时期 是中医学理论综合汇编、深化发展,临床各科辨证体系丰富、提高阶段。如明代楼英的医学纲目和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清代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和陈梦雷主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注重实证研究,纠正了古医籍中关于解剖知识的某些错误,肯定了“脑主思维”,发展了瘀血理论。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中医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吴有性著温疫论,叶天士著温热病篇,吴鞠通著温病条辨等,在药物学研究方面,李时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英语单词表英译汉
- 河北省怀安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馆陶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北京二手房买卖合同样本:房屋权属核实
- 2025版货物运输保险合同范本汇编
- 2025版大型购物中心设施维护保养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及备件供应合同范本
- 2025版环保产业投资入股合同样本
- 2025版知识产权风险评估与防控联盟协议
- 2025年新能源发电项目电线电缆供应合同范本
- 2025山西晋中昔阳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1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入职岗前培训之工会知识课件
- 媒介融合传播概论课件
- 2025 - 2026学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2025年总工会招聘考试工会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
- JT-T 495-2025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产品质量检验抽样方法
- 销售话术培训方案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铁工电〔2023〕54号国铁集团关于印发《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的通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