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加爵案例分析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童俊 马加爵案例分析 丛中教授: 你好! 来信中谈到人格障碍的一些专业问题,自然也少不了提到“著名 ” 的马加爵现象。承蒙你邀请我用精神分析的眼光来看看马加爵的人 格特征,我更愿在信中与你讨论这个问题。不能算是学者专家之类的 发言,那样太让人感到压力,缺乏直面马加爵的机会,谈这样的话题 也太少科学的严谨精神。另外,我认为:对这样问题的分析是要在心 里发酵长一点时间才会有些真识酌见的。当然,你如果要将此信在网 上公开,作为一种讨论,我也不会介意。 既然,我们不是做严肃的调查分析,我的联想不妨散漫一点。 就自由联想吧 童俊 马加爵案例分析 事件回放: 2月中旬,媒体报道了云大四名大学生被杀、并且 尸体藏在衣柜腐烂发臭的骇人听闻的案件,随后,媒体报 道了同校大学生、案件嫌疑人马加爵失踪逃亡一事。一时 ,举国震惊,案件随同公安部20万元的通缉令让亿万人瞩 目。 3月15日晚,穿着破烂、蓬头垢面乞丐样的马加爵 在海南三亚被捕。(审讯快要结束时,马向审讯人员提出 要见南方周末记者,想接受南方周末的独家专访,说 出自己的作案经过,心理历程和逃亡情况。) 马加爵案例分析 马加爵家庭背景: 案件发生后,马的父母成天以泪洗面,自感没脸见 人。马父积极配合写信劝儿自首,并向政府和人民谢罪。 清明节,马加爵的父母、奶奶、大姐一行数人向遭马杀害 的四个同学家人谢罪,马氏一家三代在一不愿见到马家人 的被害同学家门外,在清明的纷飞细雨中长跪不起,直到 受害人家属过意不去。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俗话讲“道理 ”的家庭。一个有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的家庭。 马加爵案例分析 然而,在这样的家庭中竟出了一个外表乖顺孝道 、为家挣面子,内在灭绝人性的“忤逆”。 我们习惯了脸谱化人格,也习惯了学习一 好遮百丑,我们还不太习惯“乖顺”、“孝道” 、“学习好”下可能压抑了太多的反抗和愤怒, 扭曲了太多的心灵。 马加爵案例分析 可以肯定地说马加爵是一个不快乐的人,哪怕家里的 人因为他小,因为他聪明成绩好而对他有些“娇宠”。他 同时也是一个背负着太多压力的人。从他提到十四叔、十 四婶以及十哥、九妹来看,这是一个还有着中国传统宗族 家庭烙印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好像是地道的普通农民家 庭,家族中似乎也无达官显贵。但这并不妨碍一个传统大 家族的子孙光宗耀祖的希望。 马加爵案例分析 马加爵,加官进爵这个名字似乎寄托着这个家族美好的、 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儒化的家族愿望。从马加爵15岁自 己的日记中对父亲和奶奶的刻骨仇恨来看,也许,小小的 马加爵将家人对其的照顾和关怀看作是对其聪明、会念书 ,某日一举成名的投资,而不是体验成亲情。至少,马加 爵敏感的内心是感受到家人的功利的。本来,孩子这样带 有对现实“可能”歪曲的理解是可以通过与家长的交流、 沟通来消解的,可惜,马加爵的家庭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马加爵案例分析 如果不能感受亲人的关爱,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内心是 自卑的。我认为在三亚抓到的那个穿着破烂、蓬头垢面的 乞丐与其说是他有意逃避追捕,还不如说是他潜意识中对 自我的定位。我们的专业术语叫“自体印象”。通俗地说 ,外在的马加爵是云南大学的学生,长相普通,头脑聪明 ,学习一般,但马加爵在内心世界感受自己就是这样一个 可怜的乞丐。 正如他在家信中描述他甚至许多方面不如他打工的 众多的兄妹。 马加爵案例分析 青春期的困惑: 马加爵的问题并非在云大开始,他从进入青春期后就 处于躁动不安的状态。不光是他的日记中披露了他的逆反 和仇恨心态,他进入重点高中后也一直不太遵守校规,不 好好学习,沉湎于武打小说中。从人格结构的本我、自我 和超我的层面看,这时期的马加爵本我的欲望随着青春期 的发育很膨胀,主要表现的是攻击性欲望,武侠小说是他 的一个宣泄口,当看武侠小说也不足以消除他的攻击性时 ,他想用他微弱的超我(即道德的力量)制约这些“邪恶 ”, 马加爵案例分析 除了如他日记中写的忍、光明前程外,他高三的 一次外逃,说是去看海,因为一个叫做什么港的 地名就让他将其与大海联系在一起(他最终也在 大海边的三亚被捕),我们可以大胆地想像他潜 意识的死亡冲动,(重回母亲怀抱,大海可是最 宽容的母亲怀抱)极其强烈。 马加爵案例分析 这一次外逃,他糊里糊涂地半夜在街上被警察抓住,他告 诉真实情况就会让他无事释放,但他竟然不能解释他半夜 在街上游逛的原因,结果他被关押了一周。我认为他潜意 识地希望关进监狱,只要监狱那种严厉形式的超我的监督 作用才能消解马加爵当时的毁灭冲动。我们现在也可以看 到从三亚被抓进监狱的马加爵长得又白又胖,监狱是一个 让他感到安全的地方,监狱那种严厉形式的监督可以强化 他微弱的超我以对抗强大的攻击性欲望(死亡欲望)。马 加爵的自我是非常弱小的,是真正的弱势群体。 马加爵案例分析 事实是,释放后返校的马加爵好像变了一个人似 的埋头苦学,他是极其高智能的,几个月的苦读 ,他就考进了云南大学。他这一次的转变得益于 那一周的关押,从这点来看,马加爵也在自我拯 救的路上苦苦挣扎过,但,悲哀的是,这样的事 发生后,似乎也没有谁去探究过他的内心世界, 马加爵是被忽视的。 马加爵案例分析 从“加官进爵到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 等事业”: 云大校训“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 ”。 初中时代,拿过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的马加爵的理想 是长大了当科学家。如果马加爵生长在刚刚改革开放的70 -80年代那样一个科教兴国的时期,马加爵也许不会是今 天的马加爵,他大可不去苦钻他不擅长的人际关系,他即 使如陈景润一样不谙世俗也是受人敬仰的。但是,今天的 中国是一个恨不得全民成富商的时代,马加爵很聪明,他 知道如今的社会不谙世事,人情不练达怎能成一等事业。 马加爵案例分析 他对自己的智力倒是相当自信,他拿准了自己的 弱项,这就是也许从他父亲那儿就开始的不善交 流的性格,努力想从此突破,他内心世界里一定 苦苦努力过,并且他的人际关系也找准了切入点 ,即是与自己有相同生长环境的同学交往,通常 地,成长环境相同的人较易沟通。 马加爵案例分析 马加爵是敏感而又聪明的,马加爵的骨子里其实是渗透了 我们文化中的极端的功利主义的。他将人际关系看得那样 的重要,重视的不是人,不是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因素(也 许他从来就没有感受过),而是人际练达后的功利色彩。 马加爵刚上大学时写的家信称“有一个叫邵瑞杰的同学比 我还单纯,我们以后会成为熟人的。”他们最终成了最好 的朋友。这个被害的邵瑞杰果真比马加爵单纯,大学毕业 后只想回家乡工作,而马加爵是想留在昆明的。 马加爵案例分析 马加爵的功利心在其看到公安部20万的通缉令时脱口而出 的“我值20万”时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他的现实境况离加 官进爵,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相差十万 八千里时, “不能流芳百世, 那就一臭万年”, 香也笫一 , 臭也笫一, 反正不能笫二, 更不能普通平常, 这是我们 的文化期待马要见南方周末记者,想接受南方周 末的独家专访,说出自己的作案经过,心理历程和逃亡情 况, 由此可见一斑。) 马加爵案例分析 心理病理: 马加爵心理上显露出极端病态的自恋和边缘障碍。 病态自恋者没有能力区分自己与他人,他们通常将他人当 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术语“自体客体selfobject”)或一 个可以利用的工具。他们与他人的关系是我与“它” 的 关系,所以他们根本不能去换位思考,更谈不上对生命的 尊重。马加爵杀害的是四位与自己家境相同的同样是来自 贫困地区的学生,甚至他们是平常与马加爵最亲近的同学 。马加爵在心理上是与这些同学认同的,这样他也就潜意 识地将他们当作自己的一部分。 马加爵案例分析 (这点上具有中国家庭人际关系特征,中国家庭 没有个体自我界限,有的是自我泥潭即你的 就是我的,我的即是你的。)马加爵杀这些同学 时是将其当自家的私事来处理的,就如同割掉自 己身上一块让自己不舒服的赘肉。就如同一个家 庭暴力者虐待自己的老婆孩子而认为是处理家事 一样,被捕直至审判后的马加爵一直未向这些死 难者及家属道歉。 马加爵案例分析 我们常常评价这样的人自我中心,这种自我中心与我们现 代意义上的发扬独立的自我,扩大自我的疆域是有着严格 的区别的。病态自恋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没有“我与他”的概 念,没有一个不同于自己的他者的概念,他们认为自己的 想法即是世人的想法,他们没有能力去体验他人与自己的 不同,所以他们的表现只有“我”。而现代意义的自我概念 则是首先划分“我与他”,在尊重自我和他人的前提下,允 许自己与他人,也允许他人与自己的不同,并能不受他人 的操纵与控制地发挥自我的潜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并 对社会有益的人。 马加爵案例分析 马加爵身上同时也显示出严重的边缘性障碍,不是好就是 坏,不是白就是黑,并且在好与坏间快速转换,体验自己 和他人时不是完全的好,就是完全的坏。这一切发生在基 本信任感危机上。健康心理学有著名的灰色理论-即白 与黑的整合,马加爵缺乏这种整合能力。 我想,在打牌事件上,马加爵说的是真话,我相信 他没有作弊,而真的是他的同学冤枉了他。在这一瞬间, 同学的这一小小的冤枉在马加爵的眼里是塌了天,他和同 学所有的友情瞬间都消失,他的同学在瞬间全变成了压迫 他的坏东西他没有能力去宽容这小小的不信任。 马加爵案例分析 当然,他的杀人时间也是特殊的,一个人孤独地过 完长长的万家团聚的春节,他打电话叫来的他想与之进行 情感交流的同学冤枉了他,还有他想留在昆明的压力等等 ,这一切构成他突发暴力的综合因素。 更重要的是,他因为对前途的茫然,期待与现实的 巨大反差,导致对人生意义的茫然,意识或潜意识的巨大 仇恨加速了他毁灭的冲动。 马加爵案例分析 人之能战胜死亡恐惧的要素是感受亲情,在感受亲情 时也感受了生命的延伸,这种动力也使人奋进,并让人生 有所意义。马加爵缺乏如此财富,因而他是恐惧死亡的。 他之杀人是为了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他一天杀一个,并还 睡在杀了人的房间里,那是他潜意识地在练胆。当然,这 种心理是极端幼稚病态的。 在一审判决后的马加爵似乎是只求速死,甚至与记 者交谈时感觉良好的自认为自己是郭靖。我相信那是他的 防御,我相信,在他执行死刑之时,他一定会崩溃的,他 只会是个悲剧而不会像个英雄,也许他现在想视死如归。 马加爵案例分析 马加爵错了,战胜死亡恐惧的只能是爱,而决不是 恨。因而,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必须去学会爱。马加爵的 悲剧还在于当他最终弄懂了这些时,他已没有了机会。 当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文化少 一点功利,多一点爱时,马加爵式的悲剧也许会少一些。 荣格说人类最大的敌人不在于饥荒、地震、病菌或 癌症,而是在于人类本身;因为,就目前而言,我们仍然 没有任何适当的方法,来防止远比自然灾害更危险的人类 心灵疾病的蔓延。 马加爵案例分析 我认为至少我们防治心灵疾病的蔓延不能 少于象对Sars之类的关注, 也该学习一点象对 Sars一样的坦陈, 也该让象犯罪心理学家李玖瑾 教授那样严瑾的学者能直接接触个案, 也许, 也 该 童俊 于武汉, 2004年5月12日 马加爵案例分析 注:该文为我约人格障碍研究专家童俊医生对马加爵进行 的精神分析。由于是个人通信,也由于我们谁都没有见到 过马加爵,因此,童俊医生也只能通过收集媒体报道的资 料对马加爵进行人格心理分析。尽管所掌握的资料是十分 有限的,但是童俊医生的精神分析理论和临床实践功底十 分了得,她治学之严谨,也是我非常佩服的。她的这篇分 析文章,我确信是我们目前见到的最为专业化的文章。 马加爵案例分析 我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耐心地来阅读,别管分析结 果是否一定符合马加爵的个人心理实际,但童俊 医生的文章对于我们学习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 的现代理论,都是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的。因此 本人郑重推荐此文,以飧读者。同时也欢迎大家 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学术研讨。 丛中 谨上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男性,19岁,大一学生,独生子,祖父母为高级知识分 子,父母为政府官员。 2003年3月患者经常出现脑子里一片空白,感到恐惧,担 心对学习造成影响,当时找心理医生咨询,考虑有强迫症 状,患者不能接受这种说法。渐患者情绪差,感到自己上 课听不懂,有时看某个词或一句话不能理解,想着想着脑 子又是一片空白,认为自己如此下去将会崩溃,甚至感到 活着没有意义,极度紧张恐惧,晚上无法入睡,只好与母 亲同睡,依偎在母亲怀里,母亲象搂着婴儿一样轻轻地拍 着他使他入睡。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为此请精神科医生会诊,拟为抑郁症,给予博乐 欣治疗,当使用每日6片时,情绪明显好转,甚 至感到比平时还好,脑子灵活动作敏捷,话较多 ,感到生活很有意义,并要母亲陪去广东汕头看 望自己要好的同学(中学女同学),当到汕头后 ,发现该女同学对其冷淡,并有一男生与其来往 密切,情绪一落千丈,无法控制地哭闹,原打算 玩一周,结果呆了一天即返回。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回杭后一直情绪低落,常常想着怎么结束 自己的生命,想从楼上跳下去,故将博乐 欣加量至每日8片,患者情绪转好,感觉与 前一次一样,维持一周后又开始情绪低落 ,再将博乐欣加量至每日10片,患者情绪 一直感到不好,自己感到没有希望,如此 下去很痛苦,烦躁不安,在家人及精神科 医生的劝导下来我科住院。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来院后了解到此孩子从小个性倔犟,自尊心强,父母对其 教育比较宽松,但很少与父母交流,自述很少感到快乐, 有时会自得其乐,但持续时间很短,平时较崇拜父亲,认 为父亲比较理解他,但也肯定母亲是很爱他的,遇到困难 从不告诉父母,哪怕被人欺负也不说,中学时有两位知心 朋友,均为女生,其一即为广东汕头的那个女同学,另一 位在南京大学读书,两人总爱争执。读大学后孩子很喜欢 英语老师,对老师印象很好,将自己的心思全向老师倾诉 。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患病后母亲才发现孩子与英语老师关系密切,老师也喜欢 这个孩子,认为孩子在英语方面有独特的一面。,病后一 些天,住在老师那里,而父母却不知,老师也从未将孩子 的变化及在其宿舍留宿告知家长,每天上课都跟在老师后 面,象个“小尾巴”,老师走到哪他跟到哪,只有这个英语 老师的课能够上,其他老师的课都无法上。住院后我观察 到别人陪他时,他总是心情不佳,烦躁不安,而英语老师 陪他时,情绪平稳,比较开心,同时护士反映两人常搂在 一起,躺在一张病床上(白天),晚上其父母来陪他,却 不开心,母亲感到他对父母不是很在意。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据母亲反映,孩子的英语老师今年30岁, 未婚,有男友,平时待人和蔼,善解人意 ,今年考取上外研究生,9月准备去沪读书 ,在手机短信中常以姐姐相称,母亲认为 孩子和老师不会恋爱,但确实感到有问题 。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补充资料。 关于这个病例来源是这样的,他的父亲是我们一位精神科 主任儿子的领导,起病初期是去张主任处心理咨询,他感 到无效,病情加重,故由这位精神科主任给予药物治疗, 病情反复多变,药物不断加量,但效果不佳,又请两位精 神科专家家庭会诊之后与家人共同商量决定来我科住院, 所以我的原始资料来自医生和其母亲。今天我与他交谈了 很长时间,简述如下。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起病诱因及经过: 今年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家中来了许多客人,而我这天的作业很 多,周一还有一个英语演讲,不知怎么我突然感到胸闷、心烦、气促 ,全身不舒服,非常难受,持续一整天。周一我去学校上课,可就坐 在那听不进,发呆,好像英语单词、数学公式等等我都看不懂,弄不 明白,我极力想把这些东西弄明白,可是又怎么都想不明白,我反复 想这是怎么回事,后来包括和别人谈话我也弄不明白,脑子想被抽空 了一样,一片空白,这使我很担心恐惧,每晚睡觉会惊醒,醒来睁开 眼睛就很伤心,总想哭,常想着一觉睡过去不要再醒来,结果却又醒 来了,我开始挺不过去了,上课时情绪失控,眼泪止不住地落了下来 ,我跑到卫生间大哭起来,并电话告诉父亲,我要找心理医生,很快 父亲帮我联系好,去看了心理医生。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我想不通自己为什么对公式、概念、书刊 、报纸等一切东西都弄不明白了,好像是 走进一个未知的世界,我恐惧害怕,我对 心理医生说了自己的心里话,我说了很多 ,觉得自己的病很重,但是医生没对我说 什么,我感到心理医生并没看我,好像并 不重视我,他让我下周再去找他。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我回来以后情绪很差,后来找了陈伯伯(精神科 主任),和他聊了一些,情绪好了一点,他给我 服了博乐欣,当天晚上我就感觉情绪很好了,博 乐欣吃的是一天三片,我觉得情绪很好,头脑灵 活,看什么都明白了,对许多事情都无所谓,感 到特别轻松,心情比平时还要好,比如从前挂点 滴,我很紧张,但我现在很坦然,一点不在乎。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这种情况维持一周后,我回学校上课,情 绪又开始低落,在学校里呆不住,就想到 处跑,这在以前每到考试前,我都有这种 情况,不愿意呆在家里也不愿意呆在学校 ,不愿意晚自修,觉得在外面跑才好受。 我每天住在同学家或老师家,后来爸妈劝 我休学,但我不同意,我想不能放弃学业 ,我要求休息一个星期。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当我休息后心情又好起来,又感到轻松了,便跟家人提出 想到汕头去,我想去看看我的一个女同学,我很喜欢她, 但是我老早把她看透了,她是感情很容易转移的人,所以 我早有思想准备,但我很想见她,到了那里不是很愉快, 我象歇斯底里发作一次,后来就回来了,回来三四天,我 的情绪又低落了,感到缺乏激情,没有动力,整天想睡觉 ,我有写日记的习惯,但是我已经有两个月不写日记了, 我仍然去学校,住在老师处,对老师有一种依赖感,我把 她当作姐姐。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医生问:你一直以来与英语老师的关系都很好吗? 答:英语老师上学期教我们英语,以前没有太多的接触,频繁接触是 在我生病以后,也许我们有缘分吧,那天老师看到我的表情,发现我 在哭,就和我交谈,开始我没告诉父母,我也不愿回宿舍住,晚上有 时住在同学家,有时住在老师家,因为同学晚上经常出去跳舞,我一 个人在同学家总感到不妥,同学的母亲也有些想法,我就不去同学家 住了,一段时间我每天住在老师那里,我白天到学校就感到心情不好 ,烦躁,到了下午放学我心情好些,回到老师那儿,老师和我聊天, 带我散步,带我买衣服,看电影,我感到心情比较开心,是我姑姑( 我们外语学院的院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两个星期前我的情绪特别的低沉,又为概念、名词一事纠 缠不清,怕自己钻进这个怪圈而不能自拔,又住在老师那 ,我无法去上课,逃课,怕一个人呆着,只好老师上课我 也去上课,老师没课我也不去,但是不一定非要上这个英 语老师的课。我还整天想睡,坐立不安,那种感觉比我考 零分还要难受,想了断自己,想着别人都能精力充沛的学 习,而我不能,别人都能带着微笑睡觉,而我不能,我觉 得不如别人,不是在能力上,而是在心态上,最近几天, 这些想法少了,能看进去书,但是缺乏动力。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问:有女朋友吗? 答:现在没有,以前有过,谈过好几个,汕头的女孩就是 其中之一,我很喜欢她,但是我觉得是没有结果的,我了 解她,即使没结果,我也想试试,我还是喜欢她。还有一 个女孩,是我最心烦的一段,我不愿回忆那段,我希望把 这段事从我的记忆中抹去。在大学里我也追过隔壁班的女 同学,但是没有成功,无所谓。我也被好几个女孩子甩过 。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问:你和父母关系怎样?和爷爷奶奶关系如何? 答:我的父母挺好,他们很爱我,我感觉是非常地宠爱, 父母对我教育比较宽松,我有事很少跟父母说,我喜欢自 己承受,不喜欢和父母说。从小有一段时间,我和爸爸妈 妈一起住在爷爷奶奶那里,我觉得爷爷奶奶很好,他们有 正常的老人心态,现在去爷爷奶奶那少了,爷爷奶奶也很 爱我,我们还是很和谐的,可他们毕竟是老人,我很少和 他们交流。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问:你觉得自己的个性是怎样的? 答:我比较内向,喜欢有自己的小天地,有时自得其乐, 但我感到我是个悲剧式的人物,我往往会多愁善感,我从 小起好像就很少有快乐,我的朋友不多,没有特别要好的 男生,有几个女生很要好。前段时间一位气功师对我说, 一个人就好比是什么材料做的,你可能是铁做的,或者是 玻璃做的,而我就向玻璃做的,很容易碎。我很倔犟,自 尊心比较强。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问:你这次生病前有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或者其他一些 你认为比较重大的事情发生? 答:好像没有。 问:在学校与同学关系如何? 答:挺好。 问:有什么爱好? 答:喜欢流行音乐,喜欢时尚小说,爱打篮球,不爱踢足 球,喜欢看碟片,但我能克制,不会为此影响学习。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入院后情况 入院后,给予左洛复100mg/日,丙戊酸钠1.2/日 ,患者住院起初两天,自觉没有想死的念头,情 绪尚稳定,但不很开心,无思睡;第三天出现情 绪低落,不想说话,躺在床上不愿活动,时有烦 躁不安,胸闷,故加用奥氮平5mg /日,患者情 绪好转,持续一周后,患者情绪又波动,紧张, 恐惧,闷闷不乐,称打开书又有以往的感觉,唯 恐又进入以前的怪圈。与患者交谈,患者述:想 看书,但怕进入以前的怪圈。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自高中阶段开始,就常常出现看一个词汇开始明白,之后 会看不明白,这种现象不去想它就会过去。本次起病是老 师提出要讲演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我想什么是有争议的话 题,想着想着越想越不明白,最后脑子一片空白,使我感 到非常紧张恐惧,我觉得自己什么都弄不懂了。我有时想 的很多,主要是词汇、概念之类的,比如“精神”一词,开 始我明白它的意思,后来我不断地会想下去,最后想不清 楚了,但我还要去想,控制不住,这使我很痛苦,紧张恐 惧,我觉得什么都不行了。再比如,我会想刷牙为什么先 要喝口水再刷牙,而不是先刷牙再喝水等等。每天早晨醒 来,其他都忘了,但这些词汇、概念就会从脑子里跳出来 ,无法摆脱。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5月27日,除想一些英语词汇、一般词汇和一些概念外, 开始想自己怎样穿衣,不知自己该穿什么衣服,紧张,胸 闷,偶有恶心。根据患者的叙述,认为系强迫症状,考虑 诊断为强迫症,故治疗为左洛复50mg/日、安拿芬尼 50mg/日 ,丙戊酸钠1.2/日,停用奥氮平。该方案治疗的 第三天即6月1日上症状缓解,自觉情绪亢奋,感觉良好 ,没有上述反复想词汇、概念等,希望这种状态能持久地 保持下去。6月3日,自觉情绪不再亢奋,又开始低落, 心烦,脑子里又有很多想法,拿起英语书看英语单词,又 反复要想它的意思。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当老师来院陪他时,他打开书又感到英语单词都很陌生, 紧张恐惧,老师劝他要坚强,靠意志去克服,他听后非常 生气,开始和老师吵,认为老师不能理解他。以后一连几 天每天找老师吵,要弄明白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说他,并表 现出情绪低沉,不愿与他人说话,感到胸闷、胃部不适, 躺在床上让老师揉着腹部,告诉医生“自己太累了,每天 都在延续前一天的痛,希望自己来世成为一个简单而有激 情的人”。感到住院也无济于事,对住院治疗感到失望。 期间药物以左洛复50mg/日,安拿芬尼75mg/日维持。6 月10日出院。 案例三 情绪不稳定、依赖女性的大一男生 出院后的情况: 据了解,出院时在电话中告诉医生:老师现在是他 的死对头,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离开他,生病是雪 ,老师是霜,而医生是间接杀手,因为是医生误 导了老师。也许医生的话是对的,但他有理由驳 倒他。自己只有重新找到一个对象来替代老师, 才会好。据悉,出院后的一周里,仍去老师那儿 和老师吵,在家时有哭闹,未去读书。 案例四 我要先杀死丈夫,然后自杀 某女,声称要杀死丈夫,去询问律师,问:“如果我杀死 丈夫,可能会被判多少年刑?”被律师陪来看心理治疗师 。 初步印象:来访者,女,长直发,约27岁,穿黑色衣服 ,着装整齐,正视医生,眼神有些愤怒。坐下后面对治疗 师不知该如何讲述她的事情。由她的律师先做简单介绍。 律师:她(当事人)与丈夫结婚四个月,发现丈夫与另外 一个女孩子同居,那女孩已经怀孕七个月。 案例四 我要先杀死丈夫,然后自杀 病人接下去讲:我感到很受伤害,我要与他离婚。其实我 不想与他离婚,我非常爱他,我是出于对她的爱、真情而 与他结婚的。他当时跟我说他三十多岁,后来我才知道他 四十多岁了。他骗了我,他伤害了我。他与很多女人有性 关系,他道德败坏,他心理变态,跟他结婚后,他要求我 跟与他同居的女孩在一个床上与他发生关系,尽管当时我 很不情愿,很痛苦,但是为了他,我还是这样做了。他说 ,他如果是找鸡,也要同时找两个的,因为他喜欢这样。 后来还有一次,他让我与别的男人发生性关系,他在旁边 观看,他对此很有兴趣,我也都依他做了。 案例四 我要先杀死丈夫,然后自杀 医生:你认为他是道德有问题,还是心理有病? 病人:他肯定是道德败坏,同时还有心理变态。他自己控 制不了自己。他晚上在计算机前玩游戏,下棋,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3Keepfit.SectionA(1a-1d)Pronunciation(1-2)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 新解读《GB-T 35817-2018室内用树脂改性木材通 用技术要求》
- 物业会计面试题目及答案
- 新解读《GB-T 36163 - 2018核电站用合金钢钢板》
- 新解读《GB-T 35987-2018海洋工程结构物称重作业规范》
- 台州社工面试题目及答案
- 洛阳市中招考试数学试卷
- 青岛版四上数学试卷
- 六中最后一卷数学试卷
- 社区招聘面试题目及答案
- 电工技能与实训仿真教学系
- 阿米巴经营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
- 2020新译林版高中英语全七册单词表(必修一~选择性必修四)
- 离婚协议书电子版下载
- 数据治理咨询项目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家长课堂作业及答案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液技术规范样本
- 2021年江苏省燃气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燃气管道调压工理论知识题库
- 电气专业求职个人简历模板5篇
- 金融服务营销(第二版)
- 创新基础(创新思维)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