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技大会论文_第1页
中医科技大会论文_第2页
中医科技大会论文_第3页
中医科技大会论文_第4页
中医科技大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笔者从医40年,擅长肝胆病的诊治,经过多年刻苦钻研和努力探索,终于研制出专治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特效药-“肝得安胶囊”。原创发现,治肝一绝,速效高效,常使顽固疑难重症肝病绝路逢生。经国际联机检索,国内外无相同文献报道,该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完成临床前研究资料和临床资料。关键词:肝病 专利 治疗一、项目名称专利技术肝得安(又名肝必愈,参麦肝安胶囊)二、项目内容简介我国是一个肝病大国,各种肝病的发病率高,分布地区广泛。以乙肝为例,我国属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就是说全国约1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500万人。慢性乙肝患者中肝硬化每年发生率3%,5年发生率16%。慢性乙肝肝硬化5年的病死率是14%-20%。各种肝病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而且也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而肝病的防治任务繁重而艰巨。近年来,与肝病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迄今为止,西医学对一些常见的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病的纤维化、肝硬化等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在肝病防治领域里有相当大优势。中医为主和中西结合治疗肝病取得了一些令国内外肝病学界关注的科研成果,但临床上对肝病还没有特效速效的治法和药物。笔者从事中医40多年。本人不是学院派,也不是海归派,而是实践派。多年来,我狠下功夫,扎扎实实做临床。扑下身子,耐住寂寞和浮躁,向经典学习,在经典中寻宝。在治疗肝病的辩证选药中,受金匮要略之启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使我眼前一亮,疗效是中医的生命,创新是中医的灵魂,我大胆设想,努力探索,查阅古今大量文献资料。依据中医理论和肝病特点,广泛临床以求证。终于从临床上发现了奥妙,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肝病治疗上我发现了新大陆!1993年治肝病的特效药 “肝得安胶囊”研究成功。该药为纯中药制剂,在临床治疗上不用任何西药,对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戊肝、肝硬化、脂肪肝等)有特效,具有服用方便,用量小,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许多大医院治不了、治不好的顽固肝病得到了治愈;许多被判死刑的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神奇般的恢复。一、基础研究肝得安药效学试验以联苯双酯为阳性对照药,以ALT等为观察指标,选用大、小鼠为试验动物,结果表明:该药对四氯化碳及D-半乳糖胺所致的小鼠急慢性肝损伤时ALT的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和保护肝细胞,降低转氨酶,抗肝硬化的作用。体外抗乙肝病毒(HBV)实验和体内抗鸭乙肝病毒实验结果表明:肝得安胶囊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二、肝得安临床特点1、症状体征改善快:如乏力、厌食、恶心、呕吐、黄疸、腹胀、腹水等症状体征,95%以上在2-3周完全减轻或消失,服药后第一个明显变化就是精神好、食欲好。2、实验室检验指标恢复快:病人ALT、AST总血清胆红素等检验指标在2-3周总改善率占96.25%,其中血检指标全部正常的为62.5%,绝大部分正常占25%,部分正常的占8.75%。3、影像学检查:临床可以看到,肝得安治疗后的急慢性乙肝与肝炎性肝硬化患者,经B超检查显示,原肝大、脾大均显著回缩至正常,腹水消失,痊愈率61.25%,显效率26.25%,有效率8.75%,总有效率96.25%。4、抗乙肝治疗效果好:目前,西医在治疗病毒性肝炎上,主要集中在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和免疫调节剂的研究方面。对乙肝治疗手段有:干扰素治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和免疫调节剂治疗。但干扰素治疗可导致肝衰竭。因此,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禁忌使用。而使用核苷(酸)及类似药物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对肝脏炎性病变轻微、难以取得持续应答的患者,特别是当这些患者30岁时,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核苷(酸)类似物药物治疗。因此,近年在治疗病乙肝毒性方面尚无可行的特效药与特异性疗法。目前,针对病毒性肝炎不同的病机演变及证型,中医基本治法有凉血、化瘀、解毒、袪湿、健脾、调肝和补肾等。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重视机体整体功能的综合变化,扶正祛邪能减轻肝脏损伤,延缓肝脏纤维化进程,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但传统中医药抗病毒的作用不如西药显著。由于对慢性肝炎症候生物学基础研究的缺乏和不足,使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而验证抗病毒新药(中成药:肝得安胶囊)的疗效与安全性问题便成为本项科研的重中之重。病毒感染是病毒性肝炎的致病因素,因此抗病毒治疗是病毒性肝炎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众多单味中药中,叶下珠和苦参是目前研究比较深入和作用机制相对明确的药物。叶下珠用于慢性肝病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许多研究提示叶下珠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现代研究认为其抗病毒作用可能通过对病毒聚合酶活性、mRNA转录与复制的抑制而发挥作用。从而以叶下珠为君药组成了叶下珠、山豆根、虎杖、土茯苓、茵陈、黄芩、大青叶、板蓝根等合成的中药汤剂组方。苦参是指豆科植物苦参或苦参豆的根,由于其中的有效成分为苦参总碱,即苦参素,主要成分为氧化苦参碱。本项研究是以苦参为君药,配以麦芽、绿矾和五味子,共同组成了肝得安(参麦肝安胶囊)。经临床对比发现,本品在抗病毒方面,在彻底恢复肝、脾功能本源方面及疗程上与传统中医现有疗法与组方药均有明显差异,北京武警部队三院具体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140例参麦肝安胶囊治疗组和52例叶下珠合成汤剂对照组,在治疗慢性病毒性乙肝疗效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叶下珠组在治疗2个月时,病毒应答率低于参麦肝安组,分别为54.3%、94.2%。在24周抗病毒疗效对比中,HBV-DNA转阴率分别为叶下珠组37.7%,参麦肝安组93%。停药后48周病毒复发率分别为叶下珠组48.3%,参麦肝安组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HbeAg阳性阴转率参麦肝安组也优于叶下珠组,分别为92. 2%、52.5%。因此参麦肝安组治疗有效的患者,HBeAg阳性阴转率与HBV-DNA阴转率较高,停药后病毒反弹率与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好。我国是一个肝病大国,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较高,乙肝病毒感染后最大的危害是导致慢性病毒持续感染,部分可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腹腔积液甚至癌变。由于乙肝病毒持续感染是病毒性肝炎迁延成慢性化的主要原因,所以,抗病毒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治疗慢性肝炎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清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病症进展,故肝得安(参麦肝安胶囊)是前景非常好的中药制剂。三、安全性评价肝得安急性毒性试验测得LD50为:4160.50350.42mg,95%可信限为3825.3-4526.1mg/kg。长毒试验为Wistar大鼠为试验动物,剂量为0.15、0.6及1.20g/kg,连续灌胃8周,结果显示:受试动物一般状况、进食、体重、血液学指标、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异常现象。肝得安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80例,经临床各项规范性检查与全疗程跟踪观察,全部口服用药量从一个月的54克扩展至三个月的162克连续治疗。未出现一例不良反应,亦未出现一例药物中毒事故。安全性为1级。表明该制剂应用于临床安全性好。四、典型病例介绍1、乙型肝炎张二鹏,男,22岁,青年。患乙肝先后用过干扰素、贺普丁、凯西来、代丁等。治了3年,花去好几万,检查化验一直是大三阳,服用肝得安治疗3个月,检查大三阳全部转阴,至今未复发。2、肝硬化失代偿期李万俊,男,59岁,山西绛县么里镇西崖下村人。肝硬化失代偿期,伴大量腹水、呕血,曾在两家大医院治疗两个月,百药无效,诸医束手,症见:面色晦暗,目光呆滞、头倾视深,少气懒言,滴水不进,腹膨如孕,ASL1200u/L,总胆红素550,脾大8.6,家人无望,带其来我院一试,告之:活马当死马医,以了心事。用肝得安三天后,患者尿量大增,腹水渐消,八天后腹水退,半月后转氨酶350u,总胆红素260,继续治疗,一月后肝功能全部正常,食欲大增。坚持治疗三个月,病情若失,与病前判若两人。患者及家属喜出望外,逢人便说:肝得安让他喜获新生。3、重症戊型肝炎郭顺民,男,69岁,山西绛县么里镇人。患者因“肝病”在某市医院住院治疗月余,遍用中西高级药,症不减反增。在住院治疗期间其谷丙转氨酶由200单位突升为3000单位,巩膜及皮肤黄染如金。医院无奈,建议转院去北京三零二医院治疗。在北京被确诊为“戊肝“,并告之:“中国目前还无治戊肝病毒的专药”。鉴于病情凶险,告之赶快回家,勿在路途延误,以防不测。回家后,家人心灰意冷,一边为其准备后事,一边又让我试治。我根据其病情辨证施治,让其在家服用肝得安,配合中药治疗。仅仅治疗两周,让人不可思议的奇迹出现了:经医院检查,肝功能全部正常,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老人可下地操持农活了。病人死而复生。人们茶余饭后:无不惊叹肝得安神奇,惊叹中医的神奇又创造了一个千古神话故事!至今谈起此事,其家人仍激动不已。像以上这些病历,经我们治疗痊愈的已不计其数。五、知识产权情况1993年“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申请专利。经国际联机检索,世界上尚无先例,2004年6月国家专利局已授予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931059240国际,专利局主分类号AGK35/78,并荣获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医药最高奖。人民日报、健康报、中央电视台、人才开发等新闻单位先后报道。美国化学文摘等国外权威刊物也做了重点介绍。六、报批情况我先后研究了三种治肝中药新药, 1994-1996年第一种新药按审批程序完成全部临床研究,通过了山西省新药专家评审,拿到了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由一家药厂生产。1999-2002年,我又开始第二代国家级新药“肝愈”的研究,完成药理、急毒、长毒、药效、处方工艺、稳定性、抗乙肝病毒、质量标准等全部临床前技术研究资料。研究单位有: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苏州动物研究所、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药物研究所、山西医科大学二院、山西省药检所等。2004年5月该药已获得国家食品药监局新药临床批件。其后,憾因本人资金缺乏一直没有进行临床研究。2012年武警部队经考察引进我的专利技术,“参麦肝安胶囊”作为武警部队医疗机构制剂,2013年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部颁发了临床研究批件,2014年完成了临床资料研究。国家这几年虽加大了中医科研投入,鼓励和扶持中医科研创新,力争在一些重大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防治方面有所突破。但国家只重视对大城市、大医院、科研院校的支持,基层中医尤其是民间中医科研工作却完全得不到支持。中国现阶段发明者除了贡献专利证书外,很难将创造发明投入实际应用,原因在于缺乏制度和机制保证,造成重城轻乡,重西轻中。基层中医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中医是实践医学,它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实践出真知、临床出卓效。许多好的成果都是从临床中发现、总结、成熟的。盼国家加大投入和支持基层中医科技创新。参考文献1慢性乙肝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委员会、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试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0.4(1):82-91.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肝脏,2011,16(1):2-16.3郭文栋,袁佩英,腾书玲等,肝必愈(参麦肝得安胶囊原用名)治疗急、慢性肝炎疗效观察,山西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2007.4杨倚竹,肝必愈(参麦肝得安胶囊原用名)治疗急、慢性肝炎疗效观察,太原市传染病医院2008.5冯五金,曹月英,王希星等,肝必愈(参麦肝得安胶囊原用名)期临床观察总结,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2009.6实用内科学人民医学出版社。7病毒性肝炎人民医学出版社。8中医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疗机构制剂临床研究批件10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参麦肝安胶囊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临床研究总结报告。作者简介崔继利,山西绛县开发区卫庄医院院长,从事中医工作已有四十多年。四十年来,日复一日地坚持系统的学习,先后学完了中医高等院校本科教材和日语,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