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学概论课件_第1页
古钱币学概论课件_第2页
古钱币学概论课件_第3页
古钱币学概论课件_第4页
古钱币学概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秦汉至隋钱币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钱币是中国古代钱币发展和 演变的重要阶段,承战国秦以重量名钱的货币制度,本 阶段以量名钱为主体,如半两钱、五铢钱等,其间虽然 不断受到冲击,但始终未能冲破量名钱体制,最终复归 于隋五铢。 一、秦汉半两钱 秦汉半两钱包括秦代半两和汉代半两, 起自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之年,止 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半两钱是战 国秦的主要钱币,秦统一全国后, 以半两钱为法 定货币,结束了东周时期钱币形制多样的局面,从 此确立了中国古钱外圆内方的形制。 汉初在大小 轻重多次改铸,摸索向新钱制过渡。 本阶段承上 启下,作用和影响十分巨大。 (一)秦代半两 秦代半两流行时代为秦始皇统一全国至秦亡。形制 文字与战国秦半两亲缘关系十分 密切,发展演变线索也十分清楚, 钱体较圆,个别出现外郭,铸口 茬较窄,钱文呈小篆,字体较为 方正。大小不一,轻重无常。 战国半两 (二)汉半两 汉高祖至武帝元狩五年。分榆荚半两、八铢 半两、四铢半两等。 1、榆荚半两 2、八铢半两 3、四铢半两 四铢半两是半两钱中数量最多的种类,铸行 于文帝至汉武帝前期。分文景半两和武帝半两。 (1)文景四铢半两 (2)武帝四铢半两 三、三铢钱 铸行于建元元年至五年。 四、秦统一货币和汉初币制改革的意义 1、 秦代半两标准化程度不高,具有流通和铸造的 地域性。“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百姓市用钱,美 恶杂之,勿敢异”。尽管如此,秦统一了货币的种类与 名称,统一了钱币的形制和单位,奠定了汉初币制的基 础,从而使圆钱成为中国古代钱币的基本形制。 2、 稳定币值,健全钱法,是汉初币制改革的主要 内容。这一过程,经历七、八十年,最终迎来五铢钱的 诞生。 二、两汉五铢钱 以五铢为钱文的钱币始铸于汉武帝元狩 五年(公元前118年),止于唐高祖武德四年 (公元621年)。主要可分为两汉五铢、三国 五铢、南朝五铢和隋五铢等。两汉五铢是铸行最长、数量最大,形 制最复杂的类型。 (一)西汉武帝五铢 (二)西汉宣帝五铢 上限自西汉宣帝,下限直至西汉平帝。 (三)东汉五铢 1、建武五铢 上限自建武十六年,下限至东汉中期。 2、东汉晚期五铢 3、四出五铢 (四)其它 1、小五铢 2、剪轮五铢 3、对文五铢和綖环五铢 4、更始五铢 三、莽钱 王莽新朝共15年,加上其摄政的时间亦不过18年。 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王莽共进行了四次货币改革,发 行货币达三十余种。从钱币形制上分,共有刀、布、圆 形钱等三大类型。 (一)刀币类 1、一刀平五千 2、契刀五百 (二)圆钱类 1、六泉 包括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 壮泉四十、大泉五十。 2、货泉 3、货泉饼钱与连钱 4、布泉 (二)布币类 1、十布 2、货布 天凤元年始铸。 铸工十分精致。钱体 及穿均具周郭,钱文 书体为悬针篆,修长 细峻。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钱币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秦统一以来的一次长期分裂 割据时期,钱币又一次陷入大混乱的局面,改变了 汉王朝以五铢钱为惟一钱币的单一状态。各国铸钱 或多或少,或铸或不铸,质量相对较差,新铸和各 代旧钱并行,表现出比较强烈的偏离五铢钱体制的 倾向,催生着新钱制的来临。可分三国、两晋十六 国、南北朝三个阶段。 n(一)三国钱币 1、曹魏五铢 2、蜀汉钱币 (1)直百五铢与直百 (2)太平百钱与世平百钱 (3)定平一百 3、孙吴钱币 (二)两晋十六国钱币 两晋十六国时期钱币的特点是少而杂,即传世数量 少,品种杂。两晋官方未铸新钱而杂用历代旧钱。十六 国除杂用旧钱外,一些政权还创新铸行纪国号钱、纪年 号钱等新钱,加上三国时期的纪值钱,此时钱制表现出 比较强烈的游离五铢钱文体制的倾向,对后世钱币的发 展有重大的影响。 1、前凉“ 凉造新泉 ”钱 2、后赵“ 丰货 ”钱 3、成汉“ 汉兴 ”钱 4、夏“ 大夏真兴 ”钱 (三)南北朝钱 1、南朝 经东晋时期的移民和开发,江南地区经济 有了较大发展,钱币的铸造和使用范围较两晋 有较大的发展,除齐以外,宋、梁、陈均铸行 钱币。 (1)宋 刘宋铸钱品种较多,完全摆脱了五铢钱体制束 缚,先后铸造了四铢、孝建四铢、孝建、永光、景 和等。 (2)梁 梁铸钱币,以五铢为文,形制复杂,主要有天监五 铢、公式女钱、二柱五铢和四柱五铢等。另有铁钱。 (3)陈 先铸五铢(天嘉五铢),后又铸太货六铢,制作精 整,尤其是太货六铢,文字、铜质和铸工都很精美,堪 称本阶段钱币之佼佼者。 2、北朝 北朝钱总的来说质量高于南朝钱。北魏、西魏、北 齐、北周先后铸行钱币,除北周外,大都以五铢加年号 或吉语组成钱文,北周则革故鼎新,完全废除了五铢钱 文,进一步动摇了五铢钱体系,催生着新钱制的来临。 (1)北魏 先后铸行太和五铢、永安五铢,以五铢加年号为钱 文,既遵从五铢钱体系,同时又加入了十六国以来的新 因素。 (2)西魏 文帝大统六年铸五铢钱,形制文字由永安 五铢脱胎而来,称大统五铢。 (3)北齐 文宣帝天保四年始铸常平五铢,虽然大小 不一,但制作颇精。 (4)北周 武帝保定元年、建德三年和静帝大象元年分别始铸 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等“北周三泉”。 五、隋代钱币 开皇元年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废北周三 泉改铸五铢。开皇九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同时也结束了 三国两晋以来的混乱币制,全国钱币又重归于五铢钱。 就钱文而言,隋钱单一,仅五铢一种。隋五铢形制 文字承袭北朝五铢,很有特点,一是外郭较宽,二是五 字交笔较直,临穿处有一道竖划。另有“ 五铢白钱 ”。 第三节 唐五代钱币 唐代铸钱不循旧制。高祖武德四年( 621年 ),唐 王朝废除五铢钱,创铸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的铸行与 秦半两、汉五铢一样,皆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古代 钱币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自此之后,钱币不在以重量名 钱,而代之以“宝文”(元宝、通宝等),使铜铸币发展 成为更高一级的铸币形式。 一、开元通宝钱 (一)开元通宝钱文的读法 开元通宝钱文自唐代起就有两种 读法,一是直读“开元通宝”,二是旋 读“开通元宝”。尽管前者较后者后起,但却是唐王朝用 法令反复规定的,并为多数研究者遵循。按约定俗成的 原则,仍以直读“开元通宝”为宜。 (二)、唐代开元通宝的类型与年代 1、普通开元 普通开元通宝是指钱背无文字的开元通宝平钱,唐 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始铸。分早、中、晚三期。 早期 中期 晚期 2、会昌开元 3、当十开元 (三)五代十国开元通宝的种类与国别 1、南唐开元 2、闽开元 二、其它唐代钱币 1、乾封泉宝 2、乾元重宝 3、大历元宝 4、建中通宝 5、得一元宝和顺天元宝 三、五代十国钱币 (一)五代 黄河流域政权更迭频繁,各朝均铸钱。有后梁开平 通宝、后唐天成元宝、后晋天福元宝、后汉汉通元宝、 后周周通元宝。均旋读。以周通元宝最精,汉通元宝次 之,天福元宝最劣,开平通宝钱文简率不工,古拙无 华。 五代刘仁恭、刘守光割据幽州时,铸钱别具一格。 铜钱少,铁钱多,面值大,且仿铸前朝钱。 (二)十国 十国地处长江流域和华南,所受战乱较小,各国铸 钱较多,钱名不一,种类繁杂,各具特色。 1、南唐 2、前蜀 3、后蜀 4、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