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_第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_第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_第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_第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内容考纲要求 (1)植物生长长素的发现发现 和作用 (2)其他植物激素 (3)植物激素的作用 实验实验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长调节剂 对扦对扦 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参考考试试目 标标与要求 (1)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理解和应用 (2)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因素 (3)设计实验验证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4)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5)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提出单侧光照使胚芽鞘的 _产生某种刺激,这种刺激传递到_ 时, 会造成_生长快。 2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 透过_传递到下部。 下部 背光面比向光面 琼脂片 尖端 3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 _产生的刺激在其_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 一种_,并命名为生长素。 5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 _运输到_,对植物的生长 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 顶尖 下部 化学物质 产生部位作用部位 微量有机物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生长素的产生:主要合成部位是_、 叶和_。 2生长素的运输 (1)极性运输:从_运输到 _,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 _进行。 3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_的部分。 幼嫩的芽 发育中的种子 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韧皮部 生长旺盛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两重性 低浓度_生长,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 程度依次为_、_、_。 高浓度_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2顶端优势 (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_受到抑制。 (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_运输,侧芽 附近生长素浓度_,发育受到抑制。 (3)解除:去掉顶芽。 促进 根芽 茎 侧芽 向下 高 抑制 3生长素类似物 (1)概念:具有与_相似的生理效应的化 学物质。 (2)应用:促进_;促进扦插枝条 _; 获得_。 生长素 结实 生根 无子果实 四、其他植物激素 1赤霉素 (1)合成部位:主要是_种子、_。 (2)主要作用:促进细胞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 实成熟。 2细胞分裂素 (1)合成部位:主要是_。 (2)主要作用:促进细胞_。 未成熟 幼根和幼芽 伸长 根尖 分裂 3脱落酸 (1)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2)分布: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3)主要作用:抑制细胞_,促进_ 的衰老和脱落。 4乙烯 (1)合成部位:植物体的_。 (2)主要作用:促进_。 分裂叶和果实 各个部位 果实成熟 五、植物生长调节剂 1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作用的_。 2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_。 3应用实例 (1)用_催熟凤梨。 (2)用一定浓度的_溶液处理芦苇,使其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 调节 化学物质 效果稳定 乙烯利 赤霉素 一、生长素发现过程实验分析 科学家及实验过程结论及分析 单侧单侧 光照射使胚芽鞘 尖端产产生某种刺激, 对对下部产产生影响,出 现现向光弯曲 科学家及实验过程结论及分析 胚芽鞘尖端产产生的刺 激可以透过琼过琼 脂片 科学家及实验过程结论及分析 尖端产产生某种刺激, 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 ,造成胚芽鞘弯曲生 长长 科学家及实验过程结论及分析 某种刺激的确是化学 物质质,这这种化学物 质质的不均匀分布造成 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 位弯向光源 其他科学家:从人尿 中分离出促进进植物生 长长的物质质 生长长素的化学成分是 吲哚吲哚 乙酸 (1)上述一系列实验体现出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 思路:提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证明得出结论。 (2)实验中运用了对照原则,如达尔文的实验中 ,和为对照组,和为实验组;温特的 实验中,为实验组,为对照组,增加了实 验结论的可靠性。 (3)实验中体现了设计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达 尔文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尖端的有无和感光部位 差异;温特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 芽鞘尖端接触过。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阴影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 A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进行对照 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进行对照 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进行对照 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 【解析】 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相互对照;若探究产生 向光性的外因(即是否有单侧光),应设置进行对照;若探究植物产 生向光性的内因(即有无胚芽鞘尖端),应设置进行对照。图中直立 生长的有,弯曲生长的有,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有。 【答案】 A 二、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的因素 1单侧光 单侧光照射影响生长素的运输,产生植物向光性。 (1)四周均匀光照或无光:尖端产生生长素均匀极性运输尖端以下部 位生长素浓度分布均匀生长均匀直立生长。 (2)单侧光尖端影响生长素运输 可见向光性产生的内部因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外部因素是单侧光的照 射。 2地心引力(重力) 重力使茎产生背重力性,根产生向重力性。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把植物 体横放时生长素还受到地心引力作用,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由于根、 茎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而产生根的向重力性、茎的背重力性。 水平放置的植物生长素分布模式图 3人工方法影响生长素分布 常用方法有:云母片插入类、暗盒开孔类、切割移植类、琼脂块替换类 、锡纸遮盖类、匀速(高速)旋转类等。 地心引力影响下:幼苗横置类、横置匀速旋转类、失重类等。 (1)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可逆浓度梯度进行,需消耗能量。 (2)植物形态学上端、下端的区分:植物体内具有分生能力的芽尖、茎尖、 根尖为形态学上端。 (3)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内因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而横向运输则 是由外因单侧光、重力影响引起的。 2(2009年江苏高考题)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 在植物组织 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使同种植物 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 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A B C D 【解析】 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植物组织 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配比会影响组织生芽、生根;同种植物不 同部位的枝条扦插时,生根效果相同时2,4D浓度不同;植物激素在失 重状态下,仍能极性运输,只是无重力影响而失去了根的向地性。 【答案】 A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1)当生长素浓度小于 i时均为“低浓度”, 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称为“高浓度”。 (2)曲线中OH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 (3)曲线中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仍为促 进生长)。 (4)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g。 (5)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即大于C所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使生长 受抑制,此即所谓的“高浓度”。 2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生理效应不同 (1)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 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 长素的敏感度不同(敏感度大小:根芽茎)。 (2)曲线在A、B、C三点代 表最佳促进效果,A、B、 C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 浓度生长素的促进效果,A、B、 C点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3)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程度高。 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如下图为生长素 促进芽生长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浓度为e时,植物芽的生长已经受到生长素的抑制作用 B生长素浓度在ac之间时,对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在cf之间 ,对芽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C生长素浓度在b和d时,芽的生长速率相同 D图中植物芽生长速度最快为c点,而e点时,植物生长受抑制 【解析】 生长素浓度为e时,对芽的作用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 素浓度在ce之间,对芽的生长仍起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逐渐减 弱。生长素浓度在b和d时,对芽的促进作用相同,芽的生长速率相同 。生长素浓度为c时对芽的促进作用最强,芽的生长速率最快,e点时, 植物生长不受促进也不受抑制。 【答案】 C 四、四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生理功能 赤霉素幼芽、幼根和未 成熟的种子 普遍存在于植物 体内 促进细进细 胞伸长长,从而引起 植株增高 促进进种子萌发发和果实发实发 育,解除休眠 细细胞分裂素根尖正在进进行细细胞分 裂的部位 促进细进细 胞分裂,延缓缓衰老 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 部位 生理功能 脱落 酸 根冠和萎蔫 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 器官和组组 织织 抑制细细胞分 裂,种子萌发发 促进进叶和果 实实的衰老和脱 落 乙烯烯 植物体各个 部位 广泛存在于 植物体,成 熟的果实实含 量最多 促进进果实实成熟 4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12个月后能够提早萌发。在低温处理过 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 A抑制种子萌发的是赤霉素 B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保藏 C种子萌发时脱落酸含量升高 D喷洒赤霉素,可代替低温促进种子萌发 【解析】 从图中信息可知,在低温处理过程中脱落酸减少,赤霉素增 多,说明脱落酸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 作用。 【答案】 D 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实验原理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 ,扦插枝条生根的情况不同。 2实验流程 (1)本实验中,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光照、温度、通气状况等都属 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的处理要采用等量性的原则。如用相同 的花盆,选用相同的植物材料等。 (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小,组别要多; (3)在确定了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后,可在此范围内利用更小梯度的系列 溶液以获得更精确的最适浓度范围。 (2010年潍坊质检)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根据 下面有关植物激素的实验研究,回答问题: 将赤霉菌培养液喷洒到水稻幼苗上,水稻患恶苗病(植株疯长);科研人 员分析出赤霉菌培养液中有以上效应的物质是赤霉素。 上述实验的结论是_ _。 通过以上实验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 _。 为什么?_。 (2)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迎春枝条作为实验材料,做了探究NAA促进插条生 根最适浓度实验的预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 材料用具:生长旺盛的一年生迎春枝条若干、烧杯、量筒、培养皿、 NAA、蒸馏水等。 配制溶液:_ (溶液浓度梯度差为0.5 ppm)。 实验步骤: 第一步:_。 第二步:浸泡:_。 第三步:一天后,_。 第四步:十天后,_。 该实验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 _; _。 【解析】 (1)本小题未能提供植物体内是否有赤霉素,因此只能说明 赤霉素能引起植物疯长,而不能说明它是植物激素。 本题实验是在题干提供的预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最 适浓度,因此,选择NAA浓度范围非常关键(应在2 ppm6 ppm之间)。 在此基础上按照对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设计即可。 【答案】 (1)赤霉素能引起植物疯长 不能 因为实验没有证明植 物也能产生赤霉素 (2)配制溶液:配制浓度依次为2 ppm、2.5 ppm、3 ppm、6 ppm NAA溶液9份,编号19 实验步骤:第一步:将迎 春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 第二步:将9份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19号 NAA溶液中 第三步: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第四步:对扦插枝条的 生根情况进行统计记录 无关变量:各组枝条处理时间长短一致 所用 植物材料尽可能做到条件相同 (2009年北京高考题)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 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 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 D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 【自主探究】 B 【解析】 色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 基。吲哚乙酸是一种植物激素,不是蛋白质。吲哚乙酸主要在叶原基、 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产生,常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色 氨酸是合成吲哚乙酸的原料,经一系列酶催化可以生成吲哚乙酸,过量 的色氨酸不会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 (2009年福建高考题)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 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 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 录弯曲度()。左下图为实验示意图。右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 的是( ) Aa Bb Cc Dd 【自主探究】 B 【解析】 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并运输到胚芽鞘下部促进其生长, 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再生长,当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含不同浓度 生长素的琼脂块时,由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生长 素对胚芽鞘的促进作用逐渐加强,超过一定浓度后,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所以随放置琼脂块含生长素浓度的增加,胚芽鞘的弯曲程度先大后小,浓 度达到一定值后与未放置的一侧效果几乎相同,但未放置的一侧不生长, 所以一定不能大于 90 。 (2009年广东高考题)在5个 相同的琼脂块上分别放置 15个水稻胚芽鞘尖端, 几小时后将这些琼脂块分 别紧贴于5个切去尖端的胚 芽鞘切面一侧,经暗培养后,测定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右图所示)。正确 的结果是( ) 琼脂块上胚芽鞘尖端数量(个) 【解析】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可进入琼脂块,作用于去尖端的胚 芽鞘。处理琼脂块的尖端越多,琼脂块内的生长素浓度越高,在一定范 围内,去尖端的胚芽鞘弯曲程度越大。 【答案】 A (2009年安徽高考题)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在黄瓜幼苗期喷 洒一次乙烯利溶液(100200 mgL1),可促进多开雌花,提高黄瓜产量 。但乙烯利浓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时,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请设计 实验,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 材料用具:23片真叶的盆栽黄瓜幼苗若干、乙烯利溶液 (300 mgL1)、蒸馏水、喷壶 方法步骤: (1)将黄瓜幼苗平均分成A、B、C、D四组。 (2)_ (3) _。 (4)连续观察6周,记录并统计_。 实验结果预测:(请在下图中将预测的结果以 折线的形式表示) 【答案】 (2)用蒸馏水稀释乙烯利溶液,配制成4种浓度(要求在0100 mgL1、100200 mgL1、200300 mgL1三个区间各至少取一种 浓度) (3)取等量上述各浓度乙烯利溶液,用喷壶分别喷洒各组黄瓜幼苗一次 (4)各组雌花数(或各组每株平均雌花数) 实验结果预测:如配制的浓度为0、50、150、250 mgL1, 折线图为 (要求在横坐标上注明上述(2)配制的浓度。) 1(2009年广东理科基础)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的植物激素是(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脱落酸 D乙烯 【解析】 植物顶端优势现象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 侧芽部位积累,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发育。 【答案】 A 2(2009年广东理科基础)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 量扦插,说明书中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 )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 【解析】 没有理论指导的生产,容易造成较大损失,在进行批量扦插 前必须进行预实验,以确定最佳浓度。 【答案】 D 3(2009年广东高考题)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 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 ) A延缓叶片变黄 B促进叶片衰老 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 D独立调节叶绿素降解的生理过程 【解析】 细胞分裂素在茎尖、根尖、未成熟的种子、萌发的种子、生 长着的果实中合成;细胞分裂素可延缓叶绿素的降解,延长保绿时间, 延缓叶片衰老;细胞分裂素和其他物质共同调节叶绿素的降解。 【答案】 A 4(2008年江苏卷)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 输 【解析】 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为扩散,而在植 物体内的极性运输过程是与光照无关的主动运输,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 输到侧芽并积累,从而导致了顶端优势现象。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多 种激素综合调节。 【答案】 B 5(2008年广东高考题)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 现象是( )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 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 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 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 【解析】 在重力作用下,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在根部,则抑制了 该侧的生长,所以根向下弯曲生长。 【答案】 A 6(2008年广东高考题)将生长素正确处理过的插条,置于适宜的条件下 ,其生根状况是( ) A形态学下端生根 B两端都生根,形态学下端数量较多 C形态学上端生根 D两端都生根,数量基本一致 【解析】 生长素运输是极性运输,会大量集中在插条的形态学下端, 促进细胞分化生根,导致下端比上端生根多一些。注意促进生根和促进 根的生长不是一回事。 【答案】 B 7.(2008年上海卷)如右图表示 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 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 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 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分别为( )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解析】 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而使 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