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口腔医学 齐齐哈尔市第三附属医院 赵畅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预防口腔医学的基本概念 (一)、预防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预防医学是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促进人 体精神健康与效力的一门科学与艺术。通过医 生的临床实践(医学的与口腔医学的)为个人 与家庭服务,通过公共卫生医生的公共卫生实 践为社会人群服务,通过全社会与每个人的行 动达到中止疾病的过程。 (二)、预防口腔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预防口腔医学的定义 传统的预防牙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是结合牙医学各分支学科中 具体的预防问题,为了执行国家总体预 防牙科卫生政策而在口腔公共卫生方面 进行的主要活动。 预防口腔医学涉及到口腔医学的各个方 面 预防口腔医学以研究人群的集体预 防措施为主要对象,以研究个人预防保 健方法为基本要素,通过研究,发现并 掌握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 ,促进整个社会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 1、一级预防或初级预防 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是指疾 病处于病理形成前期过程,以病因预防为 主,针对致病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强调自 我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以及特殊的防 护措施,即社区公共卫生措施,监测危险 因素与疾病发展趋势。 2、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是疾病已经进入病理形成期,但处于疾病 的早期阶段。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阻止病理过 程的进展,尽可能达到完全康复。 3、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是疾病已发展到严重和晚期阶段。防止伤 残与康复功能为主要目的,如恢复器官的 功能缺陷,尽可能恢复一定的生产能力和 生活自理能力。 (三)、社会口腔医学的发展 社会口腔医学是现代口腔医学发展 的一个新分支,它以口腔医学为基础,从 口腔医学角度上采用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 方法来研究口腔医学与社会学的相互关系 。 二、预防口腔医学发展简史 1、启蒙阶段 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 公元1840年间 2、理性发展阶段 约在18401949(科学基础的形成) 3、预防口腔医学的诞生与发展阶段 (在1949-1989年间) 预防医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诞生于18世 纪末和19世纪初 预防口腔医学的诞生与发展阶段在1949-1989 年间。 二、1979年,WHO与国际牙科联盟 (FDI)联合提出了2000年全球口腔卫 生保健目标的指标体系。 在WHO提出的人 体健康十大标准中, 把口腔健康作为十大 标准之一,其具体内 容是“牙清洁,无龋洞、 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 无出血现象”。 第二章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口腔流行病学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 第一节 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一、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 口腔流行病学是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口腔流行病学是用流行病学的原则、 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口腔健康与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口腔健康与 口腔疾病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探口腔疾病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探 索病因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口腔健康目标索病因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口腔健康目标 和规划,选择疾病防制策略和效果评价提和规划,选择疾病防制策略和效果评价提 供依据的科学。供依据的科学。 二、口腔流行病学的主要作用 (一)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状态的分布 规律 (二)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 因素 (三)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四)用于疾病监测 (五)用于社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和 评价 第二节 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流行病学 (一)横断面研究 (二)纵向研究 (三)常规资料分析 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的分布状态 口腔健康调查(横断面调查)口腔健康调查(横断面调查) 通过对一个地区、某一人群在一定时间通过对一个地区、某一人群在一定时间 内的某种或某些口腔疾病进行调查,获得该地内的某种或某些口腔疾病进行调查,获得该地 区特定人群某种或某些口腔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区特定人群某种或某些口腔疾病的患病情况和 分布特点。分布特点。 通过横断面调查可以提供某种或某些疾病的流通过横断面调查可以提供某种或某些疾病的流 行因素线索,形成危险因子假设,然后用分析行因素线索,形成危险因子假设,然后用分析 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该危险因子进行验证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该危险因子进行验证 ,借以判断该疾病可能的病因。,借以判断该疾病可能的病因。 2、纵向研究 (longitudinal study) 研究某种疾病或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着时研究某种疾病或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着时 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也就是对一组人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也就是对一组人 群定期随访,两次或若干次横断面调查结群定期随访,两次或若干次横断面调查结 果的分析。它的作用在于动态地观察疾病果的分析。它的作用在于动态地观察疾病 或某种现象的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分析或某种现象的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3、常规资料分析 Routine data- sets analysis 又称历史资料分析,即对已有的资料或者 疾病监测记录做分析或总结。如病史记录 、疾病监测资料等。如因龋病、牙周病、 外伤、修复需要等原因而拔除病牙。这种 研究结果可为开展口腔保健工作提供必要 的信息 二、分析性流行病学 (一)病例-对照研究 (二)队列研究 三、实验流行病学 分类:分类: 现场实验现场实验 (field trial)(field trial) 社区干预实验社区干预实验 (community intervention trial)(community intervention trial) 临床实验临床实验 (clinical trial)(clinical trial) 实验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或步骤: 一)明确实验的目的 (二)确定实验现场 (三)确定实验对象 (四)确定实验样本量 (五)确定实验组与对照组 (六)开放实验与盲法实验 (七)实验措施标准化 (八)确定实验观察期限 第三节 龋病流行病学 一、测量龋病流行情况的常用指数 (一)恒牙龋失补指数DMFT、DMFS 龋(龋(DecayedDecayed)- - 已龋坏未充填的牙已龋坏未充填的牙 失(失(MissingMissing)- - 因龋丧失的牙因龋丧失的牙 补(补(FilledFilled)- - 因龋已充填的牙因龋已充填的牙 牙面(surface) 注意:成年人失牙的问题注意:成年人失牙的问题 (二)乳牙龋失补指数dmft 乳牙 dmft/ dmfs (三)龋均(X DMFT)和 龋面均 (XDMFS) 龋均(X DMFT)=DMFT之和/受检人数 龋面均(XDMFS)= DMFS之和/受检人数 乳牙曲面断层片 (五)龋病发病率 龋病发病率=新发生龋的人数/受检人数 *100% (六)无龋率 (七)龋面充填构成比 (六)无龋率 (八)根龋指数RCI RCI Root Cay index 二、龋病的流行特征 (一)地区分布 (二)时间分布 (三)人群分布 1.年龄 2.性别 3.城乡居民 4.民族 三、影响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 1.氟摄入量 2.饮食习惯 3.家族影响 第四节 牙周流行病学 一、常用指数 (一)简化口腔卫生指数 简化软垢指数 简化牙石指数 口腔卫卫生指数 记记分分标标准:准:DI DI (Debris IndexDebris Index) 0 0 = = 牙面无软垢牙面无软垢 1 1 = = 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1/3以下以下 2 2 = = 软垢覆盖面积为牙面软垢覆盖面积为牙面1/31/3与与2/32/3之间之间 3 3 = = 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2/32/3以上以上 记记分分标标准:准:CI CI (Calculus IndexCalculus Index) 0 0 = = 龈上、龈下无牙石龈上、龈下无牙石 1 1 = = 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1/31/3以下以下 2 2 = = 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1/31/3与与2/32/3之间之间 ,或在牙颈部有散在龈下石,或在牙颈部有散在龈下石 3 3 = = 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2/32/3以上,或以上,或 在牙颈部有连续而厚的龈下石在牙颈部有连续而厚的龈下石 (二)菌斑指数 根据牙面菌斑的厚度记分而不根据菌斑覆盖面根据牙面菌斑的厚度记分而不根据菌斑覆盖面 积记分。用于评价口腔卫生状况和衡量牙周病积记分。用于评价口腔卫生状况和衡量牙周病 防治效果。防治效果。 0 = 0 = 龈缘区无菌斑龈缘区无菌斑 1 1 = = 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 诊不可见,若用诊不可见,若用 探针尖的侧面可刮探针尖的侧面可刮 出菌斑出菌斑 2 = 2 = 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 3 3 = = 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 垢垢 (三)Quigley-Hein菌斑指数的 Turesky改良法 记记记记分分标标标标准:准: 0 0 = = 牙面无菌斑牙面无菌斑 1 = 1 = 牙颈部龈缘处有散在的点状菌斑牙颈部龈缘处有散在的点状菌斑 2 = 2 = 牙颈部菌斑宽度不超过牙颈部菌斑宽度不超过1mm1mm 3 3 = = 牙颈部菌斑覆盖面积超过牙颈部菌斑覆盖面积超过1mm1mm,不足牙面不足牙面1/31/3 4 4 = = 菌斑覆盖面积在牙面菌斑覆盖面积在牙面1/31/3与与2/32/3之间之间 5 5 = = 菌斑覆盖面积占牙面菌斑覆盖面积占牙面2/32/3以上以上 (四)牙龈指数 记分标准:记分标准: 0 0 = = 牙龈健康牙龈健康 1 1 = = 牙龈轻度炎症,牙龈颜色有牙龈轻度炎症,牙龈颜色有 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 2 2 = = 牙龈中度炎症,牙龈色红,水肿光亮,探诊牙龈中度炎症,牙龈色红,水肿光亮,探诊 出血出血 3 3 = = 牙龈严重炎症,牙龈明显红肿或有溃疡,并牙龈严重炎症,牙龈明显红肿或有溃疡,并 有自动出血倾向有自动出血倾向. . (五)龈沟出血指数 (六)社区牙周指数CPI 1.检查方法 (1)器械:CPI牙周探针 (2)项目: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深 度 (3)方法: (4)检查指数牙:17 16 11 26 27 47 46 31 36 37 社区牙周指数社区牙周指数 检查检查 指数牙 20岁岁以上10 颗颗指数牙, 15-20岁岁和15岁岁以下6 颗颗指数牙, (检查检查 牙龈龈出血和牙石,不检查检查 牙周袋 深度。) The mouth is divided into six sextants defined The mouth is divided into six sextants defined by tooth numbersby tooth numbers. . CPI计分标准 WHOWHO规规定:定: 每个区段内必须有每个区段内必须有2 2颗或颗或2 2颗以上功能颗以上功能 牙,并且无拔牙指征,该区段才做检查。牙,并且无拔牙指征,该区段才做检查。 检查区段内以最重情况记分。检查区段内以最重情况记分。 记记分分标标准准 探查指数牙,若没有指数牙的区段,探查所有探查指数牙,若没有指数牙的区段,探查所有 余留牙,将最高记分记录。余留牙,将最高记分记录。 0 0 - - 健康健康 HealthyHealthy 1 1 - - 牙龈探诊后出血(直接或口镜观察)牙龈探诊后出血(直接或口镜观察) 2 2 - - 探诊有牙石存在,但探针黑区全部可见探诊有牙石存在,但探针黑区全部可见 3 3 - - 牙周袋牙周袋4-54-5毫米(探针黑区部分在龈下)毫米(探针黑区部分在龈下) 4 4 - - 牙周袋牙周袋6 6毫米或以上(探针黑区全部在龈下毫米或以上(探针黑区全部在龈下 ) X X - - 除外区段(余留牙不足除外区段(余留牙不足2 2颗)颗) 9 9 - - 不做记录不做记录 三、牙周病流行的危险因素 1.口腔卫生 2.吸烟 3.营养 第五节其他常见口腔疾病的流行 概况 一、牙颌异常 (一)指数 牙美观指数 1.前牙和前磨牙缺失 2.切牙段拥挤 3.切牙段出现间隙 4.中切牙间隙过宽 5.上下颌前牙排列最不规则 6.上前牙覆盖 7.前牙开合 8.磨牙前后错位关系 (二)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 2.年龄分布 3.性别分布 二、口腔癌 (一)指数 (二)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 2.时间分布 3.年龄分布 4.性别分布 5.种族差异 三、氟牙症 四、唇腭裂 五、口腔粘膜疾病 (一)口腔扁平苔藓 (二)白斑 第六节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项目 (一)一般项目 (二)口腔健康状况项目 (三)问卷调查项目 三、指数和标准 根据调查目的确定使用的指数和调查标准根据调查目的确定使用的指数和调查标准 。常用的龋病指数有。常用的龋病指数有DMFTDMFT、DMFSDMFS等,牙周健康等,牙周健康 状况用状况用CPICPI指数,氟牙症用指数,氟牙症用DeanDean氏指数。氏指数。 四、调查方法 ( (一一) ) 普查普查 ( (Mass surveyMass survey) ) ( (二)抽样调查二)抽样调查 (Sampling surveySampling survey) (三)试点调查三)试点调查 (Pilot surveyPilot survey) (四)捷径调查四)捷径调查 (Pathfinder Pathfinder surveysurvey) 五、样本含量五、样本含量 Sample SizeSample Size 六、六、误误误误差及差及预预预预防方法防方法 七、七、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第三章 龋病病因及预防 第一节 龋病致病因素 一、致病因素 (一)细菌因素 (二)宿主因素 1. 牙 2. 唾液 3. 机体全身状况 4. 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三)饮食因素 (四)时间因素 二、主要临床表现 第二节 易感人群的检测 一易感人群 二、龋活性试验:物理学检测 致龋菌检测 酸性产物检测 第三节 龋病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一龋病的三级预防 (一)一级预防:1促进口腔健康 2实行特殊防护措施 (二)二级预防:早期诊断 (三)三级预防:1防止龋的并发症 2康复 (四)高危及易感人群的特殊防护 二 龋病预防方法 (一)牙菌斑控制 (二)糖代用品 (三)增强牙的抵抗能力 (四)替代疗法 第四章氟化物与牙健康 (fluoride and dental health) 第一节 氟化物与人体健康 一、环境氟分布与人体氟来源 (一)环境氟分布 1.广泛性:岩石和土壤,生物,水,大气 2.不平衡性 (二)人体氟来源:1.饮水 2.食品 3.空气 4.其他来源:医药来源:氟哌酸、镇静剂, 含氟牙膏的广泛使用,牙科充填材料 5. 氟的总摄入量:正常人 0.05- 0.07mg/kg/d 二、人体氟代谢 (一)吸收(adsorption) 1.吸收率和程度 (二)分布 :1.血液、乳汁和软组织 2.骨骼 3.牙齿 4.唾液 5.菌斑 (三)氟的排泄(excretion) 1. 经肾脏排泄(75%) 2.其它排泄途径(汗 710%,粪便12.619.5% ,头发、指甲、泪液等) 3. 影响氟排泄的因素 食物中的钙、镁离子的浓度 气温 尿液 pH 值 四、氟的防龋机制 (一)降低牙釉质的溶解度 供氟 釉质摄取氟 增强釉质抗龋力 (二)促进釉质再矿化 再矿化 脱矿 供氟 抑制龋 釉质摄取氟 (三)氟对微生物的影响 (四)氟能影响牙形态 五、氟的 毒性作用(Toxicology of fluoride) 氟的致死量(lethal dose) 成人 3664mg/kg,平均致死量45g 儿童 15mg/kg 婴儿 0.25g (250mg) 可能中毒剂量(probably toxic dose, PTD) 是指可能导致机体急性氟中毒,应立即采取医疗 干预的氟摄入量(5mg/kg)。 (一)急性氟中毒(Acute fluoride toxicity) 症状: 胃肠道刺激症状,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肠道出血、平滑肌痉挛、虚脱、呼 吸困难、严重导致死亡 应急治疗(Emergency treatment): F时间:立即治疗,摄入氟后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创新人才需求报告
- 2026-2031中国除尘设备行业市场调查及“十五五”投资战略预测报告
- 2026-2031中国枸杞市场供需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新入煤矿工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物料提升机安全操作规范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气瓶充装作业人员P证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档案法新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药店员工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产房脐带脱垂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2026年水族箱维护合同
- 齐鲁工业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GB/T 5169.23-2024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23部分:试验火焰聚合物管形材料500 W垂直火焰试验方法
- 2024年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模型思维(中文版)
-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 MOOC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招标代理服务服务方案
- 2024届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叙事的对话性(含答案)
- 原子弹设计方案(巴基斯坦,1992)
- 加油加气站日检查记录表2023年
- 高危新生儿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