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心电图基础和要点中文课件_第1页
起搏心电图基础和要点中文课件_第2页
起搏心电图基础和要点中文课件_第3页
起搏心电图基础和要点中文课件_第4页
起搏心电图基础和要点中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起搏心电图的基础与要点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王方正 前言 n起搏器心电图是起搏器工作在心电图上的反映 n通过起搏心电图可以了解以下信息 n起搏模式(单腔/双腔,心房/心室) n起搏频率 n特殊起搏功能(AMS、PMT) n起搏器工作故障:感知故障、起搏故障 内容 n起搏心电图的识别 n起搏心电图的分析 n起搏器工作模式(VVI/AAI/DDD) n时间间期(AA间期、VV间期、AV间期) n特殊的起搏器工作方式(AMS、PMT) n起搏心电图的应用 n起搏器功能故障识别 起搏心电图的识别(1) n刺激信号波(钉样标记) n双极起搏时钉样标记可不明显 双极起搏 单极起搏 起搏心电图的识别(2) n除极波与复极波 复极波是区别极化电位 和除极波的重要标志 起搏心电图分析 n起搏器工作模式 n时间间期 n特殊的起搏器工作方式 起搏心电图分析 n起搏器工作模式 n单腔起搏 n心室起搏(VOO、VVI、VVT) n心房起搏(AOO、AAI、AAT) n双腔起搏心电图 nVAT、VDD、DVI、DDI、DDD n时间间期 n特殊的起搏器工作方式 北美和英国起搏及心电生理学会代码 I 起搏心腔 II 感知心腔 III 对感知 的反应 IV 程控特点 V 抗快速心率 失常功能 V: 心室V: 心室T: 触发 P: 频率和/或 输出程控 P: 起搏 A: 心房A:心房I: 抑制 M: 频率、输出、 灵敏度 、方式 等多项程控 S: 休克 电击 (转复/除颤) D: 双 (A+V)D: 双 (A+V)D: 双 (T+I)C: 通讯遥测D: 双 (P+S) O:无O: 无O: 无R: 频率调整O: 无 S: 单 (A 或 V)S: 单 (A 或 V) O: 无 心室起搏心电图 分类: VOO:按照固定频率发放刺激脉冲,自身的 QRS波不能抑制刺激脉冲的发放 VVI:刺激脉冲之后出现起搏的QRS波,自 身 QRS波能抑制刺激脉冲的发放。 VVT:在每个自身QRS波上可见到刺激脉冲 。 起搏器工作模式 VOO * VVI I * VVT T * 心房起搏心电图 n分类: nAOO起搏:按照固定频率发放刺激脉冲,自身的P波不 能抑制刺激脉冲的发放。 nAAI 起搏:刺激脉冲之后出现起搏的P波,自身的P波 能抑制刺激脉冲的发放。 nAAT 起搏:在每个自身P波上可见到刺激脉冲。 AOO * AAI I * AAT T * 常见双腔起搏心电图 nVAT nVDD nDVI nDDI nDDD VDD 起搏心电图 VDD=VVI + VAT DDD 起搏器可有多种工作模式 DVI ? AAI VAT DDD起搏器工作模式(1) DDD / 60 / 120 心房感知心室起搏 双腔起搏器工作模式(2) DDD / 60 / 120 心房起搏心室起搏 双腔起搏器工作模式(3) DDD / 60 / 120 心房起搏心室感知 双腔起搏器工作模式(4) DDD / 60 / 120 心房感知心室感知 融和波现象 心室融和波 假性融和波 融和波现象 起搏心电图分析 n起搏器工作模式 n时间间期 n起搏间期与逸搏间期 nAV间期、VA间期、心房总不应期、上限频率间期 n特殊的起搏器工作方式 起搏间期与逸搏间期 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警觉期 AV Interval PV Interval AR Interval PR Interval 房室间期 PVARP心室后心房不应期 AVI (/PVI) + PVARP = 总心房不应期, TARP AEI 心房逸搏间期 AVI + AEI = 起搏间期 VRP 空白期 心室不应期 MTRI 上限跟踪频率间期 MTRI 上限频率间期 起搏心电图分析 n起搏器工作模式 n时间间期 n特殊的起搏器工作方式 n上限频率行为:文氏阻滞和2:1阻滞 n安全起搏 nAMS nPMT 文氏阻滞 最大跟踪频率最大跟踪频率最大跟踪频率最大跟踪频率 最大跟踪频率决定了最短VV间期 n当窦性节律超过高限跟踪频率时,PV会自动延 长,以确保心室频率不会超过最大跟踪频率 n当窦性节律进一步增快时,两个P波中有一个都会进入 心房不应期,不能触发心室激动,房室按照2:1下传 AR: P 波阻滞 ASAS 心室起搏心室起搏 ARAR AVPVARPAVPVARP TARP TARP 2:1 阻滞 AS: P 波感知 交叉感知与心室安全起搏 n交叉感知是一个心腔感知另一个心腔的起搏刺 激,它会导致脉冲发放抑制 由于心室不适当感知心房刺激脉冲,抑制了心室脉冲发放 AAAAA 心室安全起搏 ABC 起搏起搏 感知感知 A = A = 心室空白期心室空白期 B = B = 交叉感知窗口交叉感知窗口 C C = = 正常感知窗口正常感知窗口 AV Interval (Programmed) 120 ms 64 ms 心室安全起搏 DDD 60 / 120 44 PMT 机制 n定义: 植入双腔起搏器的病人由于 室房逆传而产生的一种由起搏器 参与的环形运动性心动过速 n机制: n心室激动逆传到心房,激动心 房并被起搏器感知,SAV间期 结束后,触发心室激动。如此 往复循环,形成心动过速 45 PMT n前提条件: n具感知心房触发心室 起搏的双腔起搏器 nVA逆传 46 PMT n如何证实为PMT,可将磁铁放置在起搏器上 n起搏方式转变为DOO,心动过速终止。 47 PMT n患者植入起搏器术后3年,因心慌来诊 n起搏器参数: nDDD 60120 bpm;PAV: 150 ms nSAV: 120 ms;PVARP: 310 ms n在一次心房感知不良后出现心动过速 起搏心电图应用故障识别 n感知故障(感知不足/过度) n心房 n心室 n起搏故障(完全/部分不起搏) n心房 n心室 感知故障 n感知不足:起搏器对于不应期之外的自身心 电信号不能确切的感知。 n感知过度:起搏器对不应被感知的信号进行 感知 感知不足常见的原因 n感知灵敏度设置不够灵敏(数值过高) n自身心电信号太小 n电极导线故障:电极微脱位、电极移位、电极 断裂和绝缘层破裂 心室感知不足 心室感知不足 感知过度 n过度感知为起搏器对不应被感知的信号进行感知。 n心房过度感知会造成不适当心室起搏,甚至错误的 AMS;心室过度感知会造成起搏脉冲发放延迟 n常见的过度感知 -电磁干扰 -交叉感知 -肌电活动 心室感知过度感知肌电位 。 活动右上肢出现2.0s的长间歇 心房过度感知 1000ms 1000ms 1000ms 1000ms 1000ms 1000ms AAI 60bpm 1000ms 1000ms 1000ms 1000ms 1000ms 1000ms 正常起搏间期 过度感知T波过度感知QRS波 起搏故障 n起搏故障表现为起搏脉冲不能夺获心脏 n起搏故障常见的原因: -电极与心内膜距离增加(电极脱位) -心内膜组织学变化 -药物对起搏阈值的影响 -电极的完整性 心房起搏故障 1000ms 1400ms AAI 60bpm 起搏故障 nVVI/60ppm 间断心室 起搏不良 1000ms1000ms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